司艺琛,杨 平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7101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因此,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是当前的学术热点,更是国家战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
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自身的需要和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出发,应该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当时刻围绕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政课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学段,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被割裂化,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进行整体设计,避免因缺少沟通产生的内容重复、逻辑层次模糊等问题。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明确教学理念,办好这门课程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党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建设者,为国家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另一方面,立德树人简单来说就是坚持以德育人,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突出“人”的核心地位,从教育对象本身出发,这就需要根据教育对象的教育背景、知识能力、个体差异总体设计教学目标个体差异等特点,因此,教育目标的设计在坚持党和国家总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遵循不同学段教育对象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教育需求,围绕“立德”与“树人”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在思政课教学领域出现的教学内容简单重复、低年级学生教学内容超前而导致理解困难以及高年级学生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而缺少启发性的种种现象,都与教学目标的设计紧密相关,超前或滞后都会产生教育效果不佳的后果。由此可见,根据教育对象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针对地设计教学目标是必要的,使思政课的设置呈现“步步高,层层深”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能力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在不同学段体现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使各段课程能够各尽其力,协同发展产生联动效应。
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循序渐进原则,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发展特点,例如,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课堂中多以形象具体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中学阶段则不同,是学生个性养成发展的关键期,教师需关注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节点;大学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提高到理论升华阶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增强对理论的剖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并且从实践层面深化理论研究。同时,把握整体性原则要从各学段思政课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出发,将各学段阶段性的教学目标相互联系、统筹设计、环环相扣以此发挥课程的最优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思政课的亲和力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要围绕实现各学段教学目标和课程整体目标进行布局,避免在初始阶段讲得过于艰深而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同样要避免高级阶段的内容不够深入而导致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层次性、沟通性和进阶性,注重整体内容的贯通性与衔接性。
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启蒙的关键责任,在内容设置上多将抽象化延伸为具体化。一方面,要准确把握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丰富多样的情景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分模块教学,将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映射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愉快的课堂体验。另一方面,政治与生活不可分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有强烈的生活关照,又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在小学阶段,要在生活化气息浓厚的课程中巧妙融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1.善用教材,启发学生
小学阶段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大都以丰富的图画、熟悉的生活剪影以及简单易懂的文字展示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认知发展尚未成熟,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注重引导、贴近生活,使学生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4]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启蒙性,以生活化的实例教育学生,在较易理解的基础上使课程更具认同感;教学内容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个体差异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寓教于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分年级小段,循序渐进
品德教育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与其他课程产生良性互动,关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思政课囊括品德教育、人文历史、社会现象、自然地理等,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在逐步变化,教学内容也应由浅入深。例如一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卫生习惯、热爱学习、诚实守信等基本习惯与品德等;三年级的课程则会侧重于引导学生尊重师长、敬爱长辈、言而有信、善始善终、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等更高阶段的品德习惯;上升到五、六年级,在课堂内容设计上需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文化功底与道德理念,需从多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阶段的教材《道德与法治》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更为广泛。高中的思政课起着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法律意识、道德升华的作用,从初中偏生活化的课堂内容走向理论化、具体化,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1.初中阶段:打牢思想基础
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对社会层面的认知以及人际交流沟通的基本准则、法律意识的初步培养等,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进阶性,以达到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首先,以情景教学方法呈现课堂内容,将生活实例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带动学生充分参与、体验,从而领会不同角色的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其次,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思想不够稳定成熟且情绪容易变化,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注重拓宽学生的认知面,通过直观地学习党和国家的英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和理想抱负。
2.高中阶段:提升政治素养
高中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要更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四个自信”强化学生政治认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层面综合展开教育,创造性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中国道路与西方道路的区别,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差别;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政治素养。与此同时,思政课还应从实际出发,联系国内外政治社会发展现状,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学生形成探究、合作性学习能力。[5]面临高考,应多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学习中、生活中的困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适当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志愿服务、参观游学等,使思政课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辅相成。
《意见》明确提出要调整创新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要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为主要目标。目前博士研究生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专科阶段都开设了不同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体现出递接性与上升性。与高中政治课相比,高校思政课更加注重对理论的深入学习。高校的思政课担负着培养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光荣使命担当的优秀学子,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学生的思想高度与实际情况,多以启发性教育为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这条主线,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与理解,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的相关内容。
首先,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应当着力提升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并逐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新形势下,思政课更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的理论引导。课程内容设计应关注培养年轻一代的理论价值追求,努力引导学生汲取理论养分、剖析理论机理,加强对理论内在逻辑的理解与体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理论产生价值认同,从而激发其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
其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堂的内容设计,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越来越广泛,各种各样的思想也随之涌入,在多元化思潮的大背景下,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大学生普遍对一些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在处理问题时也相对缺乏毅力与理性,在思想上容易产生困惑。因此,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他们的思想现状与学习期待,寻找合适时机对其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革命文化这些根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向学生展示鲜活的事例引导,让他们切身感受,从而使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6]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紧密契合青年学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思政课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思政课中“人”的因素,提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实际行动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肩负立德树人大任的思政课教师要始终遵循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的“六要”的要求,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8]把总书记的讲话与职业理想紧密结合,明确思政课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政治要强,只有统筹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能够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尽职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2]。是否有一个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检验思政课教师思想基础的试金石,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以理论提升促进教学发展。为思政课教师搭建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平台,使教师能够通过学习来坚定自身政治信仰、巩固自身理论功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在生活上感染学生。例如教育部设立的“周末理论大讲堂”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使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能够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激发个人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兴趣,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学习走向深入,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自信。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应进一步拓宽自身的思维广度、善用国际视野,切实提升自身的理论储备和修养学识,力争做一名科学真理的传播者。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是构建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例如设立思政课备课协同中心、组建跨学段教学科研团队、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使各学段教师能够深入交流工作经验,共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保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的动态沟通,促进学科一体化发展。促进不同学段的有效对话,科学实现不同学段间进阶式发展、螺旋式上升,防止学段间教学产生重复问题。同时,高校要发挥学科理论研究主阵地的先导性、前瞻性作用,以科研优势引领中小学思政学科发展,例如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定期进高校研修学习、高校理论宣讲团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学习讲座等方式促进学科建设一体化水平的提升。
创新发展思政课需要逐步提高教师群体的社会实践能力,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并重,避免出现天平倾斜的现象。各级各类学校应定期选派思政课骨干教师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要注重从实地考察中延伸理论学习深度,以亲身体会丰富学识,以具体形象感化内心。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识修养,把在实践中所汲取的养分带到课堂中,使课堂内容多一份生动多一份形象。同时,对于教师的实践培训不应局限于国内,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思政课教师以拓宽课堂广度,使教师在实践学习中比较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外政治制度的区别,促使教师理性分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当前阶段的突出问题,通过切身实践深化对“四个自信”学习认同,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
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必须针对目前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进、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方法。
创新思政课堂首先要转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效果。课堂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说都是获取知识的最根本途径,协同设计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阶段的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多有联系,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运用较为生动且直观的生活化案例使课堂效果得到延伸,从而达到道德认知的初步培养;中学阶段的课堂则需多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教师的身份从主导者更多地向引导者转换,仅仅解读教材难以实现育人效果,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分组讨论、诵读经典、演讲辩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和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营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为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打好基础;大学课堂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关注学生如何将个人的使命担当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核,引导学生从公民教育的多重角度树立理想信念。此外,思政课教学还应当善于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美德滋养学生心灵。协同设计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不同学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与课堂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在增强课程趣味性的同时,又能深化对理论的学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互联网的兴起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改变,面对紧随潮流的青少年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更要体现与时俱进,使传统的思政课堂变得鲜活起来,采用“互联网+”的现代教育技术概念改进思政课堂,在各学段合理运用,使思政课堂创新发展。针对学段间的教学内容简单重复问题,亟须一个能够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逐步实现低阶段向高阶段的螺旋上升式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个学段逐步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微课”“慕课”等新型线上教育模式的运用,以及在课堂中使用VR、AR等新兴信息技术。一方面,在思政课上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图文并茂,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同时也可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课堂内容与结构,结合教师解读与引导综合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另一方面,线上教育更具灵活性,使学生在课外可随时观看,即使遇到课堂所学内容淡忘或不理解的情况,在课余时间利用“微课”“慕课”等就可解答疑问。协同运用体现在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课堂内容选取适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双向教育配合,达到学习效果的优化,从而促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在各学段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创新思维,统筹发展理论课与实践课,使二者能够得到优势互补。例如:大学阶段开展党员活动、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等,进入工作单位见习,积累工作经验,将从课本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与校园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演讲赛、辩论赛、摄影展等活动,既有利于深化教育内容,又增添了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丰富课余生活,学习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游学参观革命圣地,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长期以来,人类知识体系高度分化的发展趋势,各门课程的功能不断地被狭隘化,知识的分门别类变成各门课程在育人功能上的互不相关。似乎一类知识只与成人相关,而另一类知识只是用来满足成才的需要,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把满足大学生成人需要推给思政课,思政课也把满足大学生成才需要推给了专业课。”[9]这样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充分带动思政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同发展,挖掘其他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一方面,在不同学科体现主流价值观,使立德树人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加入思政元素拓展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这里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而是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寻找合适时机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中体现与时俱进,以恰当的方式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果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各学科交融式发展,努力加快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协同,充分发挥各学段、各学科的协同育人作用。对于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发展作出相应调整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