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李明芳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21)
话语表达承载着时代特定的主题、内容以及表达范式,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话语建制。可以说,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和话语形态。然而,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的认知环境、认知水平和认知路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传统结构面临挑战。区别于传统的话语方式,生活话语即“教育者在一定语境中使用的来源于日常生活,符合受众思想和行为特点与需求、能不断创设新意的话语类型,具有自发性与自为性、开放性与发展性、多样性与指导性、碎片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特点”[1]14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应现实、关照需求、激发思考、获得认同,必须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与建构。这就要求理论课教学依循人本性逻辑,从青年学生的日常关切出发,尝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嵌入青年日常生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话语体系的日常生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165高校思想理论课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立足于日常生活实际,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领域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寓所和根基却往往被忽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出现割裂和鸿沟,极大地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入心”的效果。因此,如何把高校理论课教学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在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探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入心”的路径,是使“教育通过生活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恰当的话语表达,尤其是教学体系中生活话语的转换与建构就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嵌入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必然要求。
首先,“恰当”表现为“合时代性”。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容到形式,应当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反映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应当帮助当代青年明确并正确认识其身处的历史机遇,关注并引导其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等。步入新时代,青年发展一方面与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相契合;另一方面也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挑战,尤其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治理格局等各方面均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则是信息时代各种社会思潮跨越时空界限,在日常与非日常两大领域交融交锋。传统的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思想交锋非但没有减弱,相反以一种更加隐性的、浸润式的方式侵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领域。其传播从理念到形式均体现出生活化、日常化的发展态势:更加文化的方式、开放性的表达、多元化的路径、娱乐化的内容,使得西方化的价值理念及其行为标准,在不经意间进攻夺取和占领着当代青年的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应对这一时代课题的挑战?体现在话语表达上,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必须回应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青年的需求,并以“恰当”的方式和形式表达出来,构成理论被青年学生接纳认同再到自觉内化。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恰当”的表达方式即体现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学生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及其日常关切的深度关联,等等。
其次,“合价值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当”表达的必然要求。真理并不必然具有价值,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而价值揭示的则是客观世界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和意义,它具有一定主观性。失去立场和核心观点的价值教育很难自证其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最大限度的统一,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上即为追求理论对青年精神成长和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回应和满足。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注重所讲授内容的客观性、真理性,更要通过积极回应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困惑和精神需求,主动承担对青年日常生活的阐释功能来体现其价值性。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需求与时代的变迁相互呼应,网络化、虚拟化、多元化是其当下的主要特征。关注青年日常生活及其变化,应以问题逻辑为导向。理论分析的靶向性在于对现实问题、时代困惑的深层解读和剖析,而不是曲高和寡、故作高深,更不是对陈旧乏味的假问题、伪命题的自说自话。准确客观地分析研判青年学生的利益关切,并给予指引和解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只有“合真理性”与“合价值性”相统一,才能赢得新时代青年的关注和信任。
“意识形态建设要获得成功就不能把意识形态局限在少数人的学术圈子,就不能停留在口头宣传上,必须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把意识形态变成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制度而融合到日常生活之中。”[3]45马克思主义要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生存”,必须扎根现实大地、回应时代之问,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重要内容。缘于此,关注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建构符合青年学生需求和审美的生活话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青年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阶段“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个人发展的黄金时期和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不期而遇,如何将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而微和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结合起来,是当代青年发展面临的崭新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4]6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发展要求,现在的“生力军”如何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乃至未来的“领导者”,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面对的挑战。关注青年发展,就是要从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局出发,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求和青年发展的新特征结合起来,领导新时代青年实现发展自身和贡献社会的统一;亦要从青年的自身特点出发,尊重其个性特征与成长规律,予以现实关照和引领。关注青年发展不是一句空话,首先,要落实到对当代青年的认知和理解上来。新时代青年与所有时代的“青年”有相同之处,他们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富生气的力量。但不同的历史时期,青年又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烙印,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记。新时代青年的显著标识与特征,正如王学俭教授在《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几个重点问题》一文中所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原住民’,二是作为‘市场经济的原住民’,三是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5]101这三个“原住民”的归纳和概括极大地还原了新时代青年的生活场景及日常活动场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和靶向提供了有效参考。其次,关注青年发展,必然要了解和关注青年需求,青年发展应当也必然体现当代青年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父母或其他因素强加的,更不是思政课教育主体想当然的,甚至是脱离青年现实的虚假或陈旧需求。从这个意义出发,关注青年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深入当代青年日常生活,了解当代青年成长的需求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当代青年结合起来,用心体会和认知当代青年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内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完成精心栽培和引导青年、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和任务。关心、关注和走进青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特点和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路径。
如上所述,关注青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鲜明特点和目标路径,而关注青年要从关注青年的日常生活入手。当代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曾强调:“‘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286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将日常生活看作意识形态的寓所,没有将自己局限于非日常生活的宏大叙事之中,而是以大众日常生活的实际改观为现实追求和衡量标准。它从物质利益的基本关切出发,介入直至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核心。日常生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并非玄奥的道理,也绝非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对青年学生而言,他们的“利益”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情感满足、就业发展、住房休闲、医疗保障等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即为青年学生不可回避的日常关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只有和这些现实场域紧密结合、使国家的前途命运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产生巨大的解释和说服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宏大叙事与具体而微结合起来,密切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利益需求,联系学生乃至社会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状况乃至尖锐社会问题,对教材中需要阐释的理论原则和制度规则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释说明,帮助其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科学性及现实性特征。唯有如此,青年学生才能将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同自身发展的关键时期统一起来,才能对“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4]277感同身受,从内而外地接纳和认可“中国梦”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转化,尤其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将教材话语体系转换成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归的生活话语,是促使并实现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学生日常生活深度介入,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为青年学生所接纳、抑或它取得多大实效,取决于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程度。“当意识形态面向人们的吃喝住用等,与日常生活诉求相关联时,它就具有了强大的话语权”[7]27,也就是说,要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青年中占据话语权,就必须在其教育内容中嵌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而这一关联的发生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人为促进和建立:“被听懂”是建立这一关联的关键一步。生活话语作为一种话语建制,要通过这样一种“神秘”力量,建立“被听懂”和“被理解”“被接纳”之间的一座桥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要打破理论传播与青年学生交流互动的界限与藩篱,就必须建构这样一座桥梁。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的现实反映,语言不是空洞无物的思想外壳,而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重要的“链接点”。在课堂中正是通过这一“桥梁”的链接与沟通,通过抽象到具体、深奥到通俗的生活话语转换,引发并产生共鸣,从而去影响、引导青年学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从“被听懂”到“被理解”“被接纳”的跨越。这一“桥梁”的建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言说者结合新时代的新发展和新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分析青年学生这一言说对象的现实困惑和现实需求,通过对言说方式的选择和转换对教材体系要求的言说内容进行准确、恰当且富有针对性的阐释和表达。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话语表达方式的自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日常生活的现实关照,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实践方式,成为指导、引领青年生活,增进青年生活幸福的重要指南,最终赢得广大青年学生的接纳和认可。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现生活话语的转换与建构,核心在于依循人本性的逻辑取向,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学生需求为首要原则,从青年学生的主体特征和日常需求出发考量和解决“说什么”“怎么说”这一现实问题。
换言之,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要明确两个方面:第一,应明确“对谁说”这一基本问题。与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相比,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环境、时代境遇较以前皆有很大差异。青年学生,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原住民”“经济市场的原住民”和“互联网的原住民”等典型特征集一身的新时代青年,他们从未经历过物质匮乏之苦,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变感受不深;他们对物质的渴求感下降,多佛系而易于满足;他们对个体的内在体验关注较多,家国情怀相对淡漠。总之,新时代青年学生既有易与国际接轨、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势,又有思考问题“短平快”、务实利己、自制力较差的劣势,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时期学习主体的独特个体构成的典型群体。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其表述内容和表述方式都应当根据学生的时代差异而调整。特别是理论课的话语表达,就自然地应当体现时代气息,可以是国际范儿与烟火气相统一的,亦可以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社会融会贯通的,但一定应当是能够立足现实并能承载青年情感的,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喜爱乃至产生共情与共鸣的生活语言。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高校思政理论课“众声喧哗”,“以学生为中心”必然应意识到意识形态理论不仅具有工具理性,还必须承载厚重的人文关怀,亲切感是有效交流的关键。
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考量集中体现为能否以及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之间找到话语的‘链接点’,即架构理论与实践的通道”[8]12,以触碰并满足青年学生的内在需求、赢得青年学生的认同。这就要求其在具体分析新时代青年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日常生活内涵,使原本抽象的意识形态与青年的日常生活产生关联。具体来说,即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过程中,须注意:一是注重生活话语对理论问题的阐释和补充,包括对网络话语、社会热词的关注和恰当运用;这样既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意与旨归,又易于与学生产生共鸣,找到理论联系和解答现实问题的“链接点”。二是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解读,不仅要源于青年学生的日常关切,更要高于学生的关切范围,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变局、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三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表达路径、方式的选择等。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对网络用语的熟知、对学生兴趣点的把控,均是基于对“对谁说”这一问题的主动回应和教学环节的落实。如在“概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现实体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感受理论的力量,引导学生自觉感受和体验党的方针和政策带给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具体可体现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中积极回应学生关切,设计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主题,于具体而微中引导学生感受宏大叙事。特别是要回应新时代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使青年学生于日常生活中切实感知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真正认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总之,了解、理解并解决学生需求,推动并保护青年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协调处理大国和小家、集体与个体、当前与长远、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关系,为实现这一转向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还应拓展和丰富传播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忌简单生硬。”[9]93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把抽象和具体结合起来,言说从深奥晦涩的理论阐释转向生动活泼的生活叙事,视野从历史参照转向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的现实价值和阐释功能,在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和说明中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二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学习。不仅仅要加强理论学习,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理论,更要积极主动了解、关心、融入青年生活,对学生关切的理论难点、现实热点剥茧抽丝、深入浅出地予以答疑解惑;亦能熟练掌握运用现代科技,增强理论课堂的科技感、时代性,缩小与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心理及现实距离。三是注重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参与。新时代青年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较浓,渴望平等对话,热衷参与体验,这些新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能适应这些新要求、新特征,“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和有效性亦能应对和弥补网络时代沟通的局限。特别重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根据新时代青年“互联网原居民”的重要特征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媒体融合,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既要以自身的理论优势积极应对网络环境下“众声喧哗”带来的话语主体模糊化的挑战,更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通过针对性的生活话语表达和主题设计在话语方式上回应“信息风暴”的挑战。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受众群体是新时代青年学生,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就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造就和影响着当代青年,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需求层次更高,对平等的话语权利有更高要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平等的表达是使社会主义信念入耳、入脑、入心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于传统话语体系中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源自日常生活、密接时代发展,具有极强的亲和性、浸润性和持久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话语的转换与建构,其本质是“在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和反思中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方面避免抽象贫困与曲高和寡;另一方面在于揭示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意蕴与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价值,建立起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的良性互动”[1]148。这种转换并不是要淡化、消解、摒弃思想政治话语体系蕴含的政治性,而是立足于万象更新的新时代,根植于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沃土,切实分析新时代青年现实需求和价值追求的时代性变化。实现生活话语的有效建构,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及竞争力,这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进”“入心”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与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历史实践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和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10]33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时代机遇,直面挑战,以建构“恰当”的生活话语为链接理论与实践桥梁,激发青年爱国热忱、引领新时代青年积极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