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中国多民族文学课程的必要性

2022-12-28 07:26李城宗
梧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王 丹,高 魏,李城宗

(1.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南岸 400067;2.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北碚 400715;3.梧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命运共同体,拥有丰厚渊源、多元璀璨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载体和媒介,我国的民族文学也是异彩纷呈、博大浩渺的。“多民族文学”概念是在强调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彰显民族文学原本交融、富有弹性、多元一体的有机联系。可以说,“多民族文学”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探索、拓展和超越,体现了文学研究领域在思维方式和心理认知层面的转变,而这一文学观念的转变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1]。高校是弘扬优良民族文化、建构多元民族史观、实践平等民族政策的重要场所,更是我国多民族文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阵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背景下,针对当前“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在高校仍处于极度缺失与偏颇之境遇”[2]的现实状况,在各高校,特别是更具学科设置条件和师资人才优势的高校中文院系开展中国多民族文学的教学教研活动就很有必要。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政需求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丰厚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由其历史上诸多民族的人民共同缔造的,这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世人所公认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3]。

中国共产党一直都特别重视民族团结,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不断深化。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并将此写入了党章;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首次写入“中华民族”一词;201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6];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7]

文化是“人类面对不同环境建立的自我保护、自我表达的机制,因此是共同的人性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述”[8]109。了解并尊重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之间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平等团结和谐的基本前提。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表述文化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通过民族文学来了解民族文化,进而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包容和尊重,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校是传授知识文化、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场所,同时也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9],同时也处于“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青年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不稳定、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喜欢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的特性,使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父母、同龄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朝着积极的方向发生变化,具有很大的可塑性”[10]。在高校开展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以此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拓展多民族文化教育,进而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自觉认可、认同,切实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可见,在我国特定的民族文化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下,当前,推动高校进行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课程教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推进中国多民族文学传播与研究的学科需求

中国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强调的是“多文学”,即在民族多元的基础上体现出的文学多样性[11]。除了卷帙浩繁、博大丰厚的汉族文学之外,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学也是群星璀璨、异彩纷呈、成就斐然的。总体而言,我国民族文学创作活动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文化形态跨度、作品形态跨度、语言形态跨度等都很大,文学作品数量丰厚,内容琳琅满目,极具丰富性和特殊性。其中“有优雅的文人之作,也有质朴的人民口头创作。有关于宇宙形成、万物由来的解释,也有关于民族起源的记录。有讲述一人一事的故事,也有蔚为大观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12]。单就史诗体裁而言,这种长篇叙事诗作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文学史中是熠熠夺目、数不胜数的。《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这三大史诗“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巅峰,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着数百种中小型神话史诗”[13],诸如赫哲族的《满丰莫日根》、鄂伦春族的《英雄格帕欠》、蒙古族的《勇士谷诺干》、维吾尔族的《艾里甫与赛乃姆》、哈萨克族的《英雄托布吐克》、彝族的《阿诗玛》、苗族的《娘阿莎》、纳西族的《黑白争战》、壮族的《布洛陀》、瑶族的《密洛陀》,等等。如此丰富多样多彩的民族文学,它们不仅是其所属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子孙共同的文化积淀,理应为世人所普遍认知、熟识,以实现中华精神文化的共存、共享、共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围绕“多民族文学”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以及“多民族文学”概念的探索;各民族文学史或文学简史的编纂;集中展现民族文学作品的专栏和专刊的设置及创办;对民族民间文学的广泛搜集整理和集结出版;民族文学研究机构的创立;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的创刊;置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设立,等等。国家有关多民族文学的具体历史实践,就是中国共产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来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体现。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中国多民族文学资源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挽救、保护、整理和研究,成果丰硕,这对于维护中国文学的民族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79年2月3日,由贾芝、毛星、马寅、马学良、王平凡5人起草并送交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指出:“从发展文学事业的方面看,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以及文艺理论遗产,可以说占据着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能够增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自尊,增强民族凝聚力。”[14]请示中的这段文字,不仅强调了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我国多民族文学对于发展中国文学事业的学术意义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意义。

面对如此丰富多样且优秀的民族文学作品,以及日渐丰硕的民族文学研究成果,在不断壮大的民族文学研究队伍的支持下,中国多民族文学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例如,由袁世硕、陈文新等人主编、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就增加了一章专门介绍和分析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的内容[15]。再如,作为我国综合性(非专门的民族类)重点高校之一的四川大学,在相关师生的倡导和参与下,于该校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中华文化”、国家精品课程“比较文学”、校级公选课程“文化人类学”中也列入了“多民族文学”的相关内容,积极贯彻着以“多民族史观”为核心的文学教育,用具体的教学实践展现了多民族文化互补共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8]96。另外,诸如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综合性重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重点高校,也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相关专业或方向的课程[2]。

上述实践表明,随着我国各项民族政策的有效贯彻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讨论的不断深入,中国多民族文学教育在我国部分高校得到了一定组织和开展。与此同时,高校开展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高校开展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的缺失和偏颇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就是多民族文学课程设置的缺失。“相对于研究届而言,综合性大学中文系教学系统,多数没有把各民族文学经典纳入教学与研究视野,绝大多数讲授只是局限于汉语文学经典。”[16]另外,还有诸如“多民族文学史观”在教学中的贯彻力度不足[17],多民族文学的价值与课程教学量不对等,教学主体的教学观念及方法与多民族文学现状脱节,多民族文学的比较性教学缺失等问题[18],亟待解决。

在我国各高校开展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课程教育,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通过秉持“多元文学史观”的文学教育,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多元思维、强化学生的包容意识和团结精神、激扬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都将是不无裨益的。同时,这种文学教学势必也将大大扩展多民族文学的传播范围,增强民族文学的认知广度和研究深度。

我国的民族文学多具有综合性质,与其他若干学科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发挥着极为综合的社会文化功能,对它的研究也就不能过于局限于文学学的方法,像民族学的、社会学的、宗教学的、文化人类学的和艺术的等角度和方法,都会有用武之地”[12]。只有通过普及高校学生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教育,激发不同学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将其所学专业知识与民族文学的相关内容加以联系,从多维的专业角度来审视民族文学,这样才能将我国的民族文学研究得更深更透,进而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文化功能。当代高校大学生将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生力军,时下要努力吸引他们对我国民族文学的持续关注,并从他们中间培养出研究民族文学、传播民族文化的后继者,以及发展民族文学学科的接班人。

由上可见,在高校进行中国多民族文学内容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拓展他们文化视野的有效方式,具有即时意义;对于学科发展而言,是培养后继研究者的重要渠道,具有长远意义。

三、完善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需求

中国文学应当是中国所有民族的文学的总汇,是由多民族文学融合而成的多元性、整体性文学,“抛开各族文学的所谓中国文学是不完全的,或者是汉族文学”[19]。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无论是所用教材的框架还是具体授课的内容,主要还是汉族文学。近年来,一般较有规模的中国文学教材,都会为多民族文学专辟一些章节,这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例如,前文提到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1997年初版(10卷)、2010年再版(12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民族文学研究所合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列属“九五”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但是,这种板块拼接的形式只是通过在以汉族文学为主体的文学史书写或讲授中增设一些有关多民族文学的章节,这样还是显得有些机械和生硬[21]。教材如此,教学活动亦然。如此看来,要真正树立起“中华多元一体”的民族史观和文学史观,真正展现出中国文学的多元性、融合性和完整性,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中国多民族文学的教学,特别是渗入深层肌理的教学活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都需要有这种观念、态度和思路。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都会讲到屈原,讲到他的创作深受楚地民歌的影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写到:南方楚地,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系统,有“南冠”“南音”之称,与“南音”直接相关的楚地民歌,也有不同于北方的语言形式。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出现的一首越人“拥楫而歌”译成的楚歌《越人歌》《孟子》引用的《沧浪歌》等,其诗句的参差不齐,就与《诗经》有别[22]。这里有关《越人歌》的介绍是极为简单的,我们不禁会问:《越人歌》是怎样的内容?它如何能脱颖而出进入中国文学史册?越人的歌是如何成为楚地民歌的?如果没有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史观和视野,这些内容可能就会一带而过,从而错过诸多精彩。《越人歌》是“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23],也是我国“第一首译诗”[24]。一年的舟游盛会上,越人歌手拥楫而歌,用越语对楚国令尹鄂君子皙唱出了心悦之情,有人用楚语将该歌译作:“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清新自然、优美动听,最后一句更是用谐音、比兴、双关等手法来点明真情,温婉而细腻。通过阅读和比照,方能真切地感受到屈原作品与楚地民歌的相近风格。从《越人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南方民歌是怎样的一个水平,它与北方民歌有怎样的区别,同时,还可以大致了解到中国文学之翻译文学的发端状况,了解到中国文学之比较文学的民族特性。如果教育工作者具有中国多民族史观和文学史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实践中有机地融合相关的民族文学作品,分析汉族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的互动、融合关系,势必能增加中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进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师智性教学和学生趣性受学的双向目的。

可见,要完善和健全当下我国各高校中国文学的课程教学,必须加入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内容,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系统化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当下在各高校开展中国多民族文学课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满足推进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需求,也能满足传播民族文学文化、增进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需求,还能满足完善和健全中国文学现行课程的教学需求。当然,高校如何进行系统、全面且深入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课程教学,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探讨,需要在点点滴滴的教学活动中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