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得失及其出路

2022-12-28 07:26卓俊锋
梧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范式马克思哲学

卓俊锋

(梧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我国社会实践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出现多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深入分析,旨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范式的合理方面和不足之处,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未来出路。这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揭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分析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不断深入的过程,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范式:传统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到马克思”文本研究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传统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特有的科学真理性、彻底的革命性和人民的立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在这一过程中,受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和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我国哲学教材苏联化,产生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等著作。学者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4个部分的理论内容。苏联教科书认为,“社会、人及其思维是物质运动的展开,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并从‘自然发展规律’推导出‘社会发展规律’”[1]。在唯物论方面,我国传统教科书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持这种阐释方式的学者们往往引证恩格斯、列宁的论断。例如,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470在辩证法方面,它说明了客观物质运动、自在运动的规律性,阐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特征,事物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呈现出自然界普遍联系和有规律运动的总体图景。它的哲学根据在于思想、观念是对客观世界规律能动的反映。恩格斯说:“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的运动的反映。”[2]500在苏联的教科书中,也论述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认识论方面,它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和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书上,也是着重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性”。在唯物史观方面,它指出社会是有机体、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自然历史过程。我国传统哲学教材中说明世界的唯物性、世界的辩证本性、能动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具有克服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理解的朴素性、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的局限性。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内容和结构体系,有助于人民对相关哲学原理的理解和推动我国哲学理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引起理论界对哲学教科书内容的反思和对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

在传统的哲学教材中,并未突显实践的本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地位、核心范畴和中心线索,却把物质作为哲学基础地位、核心范畴和中心线索,强调自然的物质性、自在运动规律性。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混为一体,虽然书中也提到社会中人的意识性、创造性,但是它把社会看成是有机体、看成是物质结构体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这表明,传统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物本主义,从客体方面来理解“辩证法”问题和历史问题,把辩证法看成是物质运动发展的规律,以类似物质机械运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个根基来解释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遗忘了人类实践的生活过程和现存生活世界,忽视了人的实践特性和主体创造性。该理论内容和体系结构,表层体现是辩证思维和辩证逻辑思路,从客观角度给我们描绘出物质世界有规律运动的整体图景,人们在认识、利用客观世界的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社会有机体。深层体现物本逻辑,揭示辩证运动发展的物质世界。在物质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物质关系、政治关系、精神关系。它强调实践单向度的对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未说明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人的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和重要意义。物质运动规律的问题得到重视,而人的存在发展问题却被忽视了。它遮蔽了从实践理解问题和实践在世界的基础地位、决定作用,片面地强调客观规律和物质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束缚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及人在世界应有的主体地位和本质力量。值得一提的是,“马工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改变以往教科书仅仅在认识论领域论“实践”的方式,指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宣布真理权威话语方式已经消失,代之以“学术话语”的方式,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之间的对话。

(二)“回到马克思”文本研究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面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的解读模式不足,理论界出现了“回到马克思”文本研究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方式。这种解读方式的学者们提出要从既定解读模式和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传统教科书式的原理体系,抛开既定前见的理论框架,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对文本语境进行重新思考,对文本的思想进行新的阐释,对文本理论体系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研究范式和策略取向,力图回到马克思原著的语境中,去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把马克思言语内涵中被遮蔽的部分解除,让马克思思想逻辑得到充分的揭示,按马克思的思考方式和问题追问方式,继续言说马克思可能要说的话语,把文本词语背后隐含的深层意义揭示出来。关于我国理论界“回到马克思”源起和探讨始于《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的哲学话语》(简称《回到马克思》)这本著作。该书作者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内容为原著依据,以马克思的读书摘录笔记、记事笔记、未完成的手稿和书信、已经完成的论著和公开发表的文献为蓝本。该书从文本解释学角度深入分析文本的原初语境,揭示原初语境深层内涵。文中从经济学语境来分析马克思文本内容中的哲学思想,指出被遮蔽的线索“早期政治经济学的隐性哲学构架”“黑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认同与超越”“对资产阶级社会直接冲击的经济哲学逻辑”[3]25。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阐明社会生活物质生产和客观经济关系的唯物主义,经济优先性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超越古典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蕴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三大拜物教思想,社会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点和超越点。黑格尔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劳动问题是他思考的主要方面。黑格尔肯定了斯密李嘉图经济学中所阐述的在社会分工中个体为满足自身某种需要而劳动,还看到这种作为个体的社会劳动,在客观上满足着许多人的需要。黑格尔哲学指认了劳动是普遍劳动,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货币是这种抽象观念的物的形式,是“社会生活”对“物的依赖”[3]64。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确认现代的抽象劳动,劳动成为货币资本统治的劳动。黑格尔的货币本质思想为马克思超越以往政治经济学提供重要理论来源,直到“1845年之后”“马克思对黑格尔这些哲学思想正确理解”[3]84-85,并在《资本论》逻辑理路上采用“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西斯蒙第开创了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学伦理批判,以主体价值尺度反对客观主义的斗争,财富是人获得幸福的手段,人不是为了财富而活着。西斯蒙第认为每个人在生产中仅仅追求私人的利益,导致无政府状态和过剩的生产危机。因此,他提出要重视国家的调节和指导,并主张有限生产论。蒲鲁东认为社会的财富属于每个人,每个人理应享有平等地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利,他试图建构私有制与公有制的社会综合体。赫斯看到了盲目的自发的经济必然性,贫富差距分化,金钱贵族制产生资本家财富众多和群众的普遍贫穷。从人本主义出发,他试图把所有制关系改造成共产主义关系,以联合起来的共同活动来消灭现实的异化从而实现共产主义。赫斯的实践异化是现实异化,而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是个人实现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这与马克思人本质异化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文中呈现出两条逻辑主线:一是在客体向度上的社会唯物主义;二是在主体向度上的人本主义社会现象学。这两条线索存在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条是先验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人学现象学,一条是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观察社会历史的客观逻辑。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再是异化史观现象学批判的思路,而是一般的社会存在和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

《回到马克思》这本著作以文本语境还原为主,力求真实地还原马克思哲学理论背景、原初思想、理论历程和哲学变革整体过程,这种阐释方式代表文本研究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方式,它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在发生学基础上的文本解读,构建全新的历史性理解视域。一方面,回到经典文本,充分重视马克思文本中经济学语境哲学的相关内容,通过字面的表层含义挖掘出深层内涵,发现以往遮蔽的内容和线索,言说马克思可能要说的话语,把词语背后隐含的理论内涵揭示出来。另一方面,该文采用阐释学方法,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视域的融合,加强理论文本与历史语境、现代语境关联,从而实现走进马克思和走出马克思的统一,达到返本开新哲学解读目的。可是,“回到马克思”文本的解读方式,面临着理论困境和现实问题。一是能否“回到马克思”。马克思的笔记、手稿和公开发表的著作众多,在硝烟的革命年代马克思移居多个国家导致部分文稿丢失,马克思所撰写的语境涉及到经济、文化、人类学等内容,具体语境还涉及文中语义、结构和马克思当时思想状况。这给“回到马克思”者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文本的深层意蕴增加了难度。马克思文本阐释者还受到当代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他在分析马克思文本内容时不免带有自身的理论前见和思维方式,需要在读者和作者对话中,在流动的视域交融中不断地修正既定前见来构建马克思文本思想逻辑体系。二是采用阐释学的方法,不同阐释者在特定语境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会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元化的理解。三是“回到马克思”这种哲学范式和思维方式缺少当代中国视野。不是从实践思维和实践方式思考新时期时代特点和中国问题,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新理论、新观点,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拘泥于对文本细枝末节考证、版本的探究、语境话语的揣摩,这种研究范式的哲学不能反映时代现状和体现时代精神。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0世纪末21世纪之交,世界形势发生新变化、出现新格局,西方国家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也缓和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极为不平坦,东欧发生了剧变和老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削弱。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想方设法把资产阶级世界观、个人价值观、自由化思潮渗透到社会主义国家,企图加快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在理论方面,一些西方学者歪曲马克思主义学说,宣称个人被淹没在集体中,缺少个人的自由和权力,是缺少人学主体向度的理论。时代问题的凸显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科学解答的是这些现实中的问题,并把这些现实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驳斥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历史观的危机,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界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研究出发点。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展开,是人改造自然和人与人交往活动的过程。人首先需要衣、食、住,然后才能进行其他活动。人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物质实践即物质生活本身,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存在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历史中遇到既定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生活在特定历史具体社会关系的人是被决定的存在,更是创造性的存在。人能动改造环境,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与黑格尔把历史规律归结历史理性不同,马克思把历史规律归结为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归结为生产方式运动中产生的经济必然性。”[4]经济必然性是在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在历史对象化活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探讨历史发展规律,还分析人们怎样认识历史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逻辑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生产实践观把自然、人的活动和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考察。实践虽然不能使自然事物的本性和内在规律发生变化,但是人把自身的目的、需要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然物,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式,改变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使自在自然物成为日益满足人需要的“为我之物”。

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出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分析历史规律性和人的主体创造性的辩证关系,确认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驳斥了机械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构建了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经济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政治和思想观念对经济的反作用,表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意义和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阐释,阐明了个体和社会、规律性和创造性、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内容体系,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极端个人主义。现代科技的发展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扩宽了人的实践广度与深度,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科技力量有可能超出人类的控制力量,变成人类异己的力量。当代我国社会的实践是在当代既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新探索,将有效解答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时代问题。现代科学发展和实践发展为人们对实践问题和主体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提供了普遍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有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守正创新。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不能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历史领域为研究对象,“辩证法的历史原则”和新的“历史方法”分析历史发展过程[5]。

(四)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哲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哲学范式,它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一方面,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探求外在世界的规律、永恒的价值,遗忘了现实生活人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文化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的反思和重新审视。全球背景下的文化冲突、文化霸权、文化殖民等现实问题的出现,需要从哲学方面予以回答。

近代西方科学理性精神的弥漫,工业化的大生产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关系,引起了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反思。马克思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人的理性和科学添加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对资本主义文化精神进行批判性反思,在肯定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同时,也从价值角度展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马克思强调哲学的实践本性,要求哲学理性思考与现实的社会文化生活相结合,在他的著述中所有的“文明”“自然”“精神生产”“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等概念,都展现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基本轮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现代私有制造成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分离、人与人对立。主体文化对客体文化的扬弃,探寻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之路。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的扬弃,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一。这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认识,表明人的文化是一种根本文化态度,人与自然双向对应、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对自然人化的同时,也是人的更深刻自然化,通过人的“身体”这个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统一。人对世界的关系就是人的关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作用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同时,阐明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与资本的相互勾结,在理性的僭越和资本增值本性的驱使下,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多,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工具理性扩张和价值理性的贬低,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的价值降低。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奴役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殖民掠夺。马克思公开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主张,工人革命使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教育和物质生产相结合,最终消灭私有制,建立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人在现实社会关系使人发生异化,人成为商品,劳动力变成自然力、畜力,丧失了人的本质特征,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本质成为“有意识的物”,人类活动的结果创造出否定人的客体文化。马克思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人类自由解放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提出要完善和肯定人的本质的主体文化。在文化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尺度问题,蕴含着文化进步观取代片面理性进步,深化人类历史内容的研究,进而使唯物史观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文化哲学视野体现了价值与理性的辩证统一。

理论界学者以马克思的原著内容为根本依据,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逻辑起点[6],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反映了人与人关系文化的发展,也体现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体现人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着重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状况,西方传统理性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导致功利主义张扬和伦理道德的抑制,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人与人的异化关系。西方文明的反思与西方现代化的批判,探寻人全面发展现实道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文化哲学的主题,主体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核心,指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持这种范式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以唯物史观来研究西方传统理性文化的问题,在批判继承现代西方文化合理成分,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探寻马克思主义如何契合我国现代化实践来发展先进文化,并以先进文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文化哲学要求重塑现代工业文明深层文化精神,强调总体性范畴、辩证批判的精神、实践的批判向度,以及对传统西方理性形而上学和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批判。置文化哲学于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唯物史观反观现代文化,肯定人的本质力量创造性活动,构建理性和价值、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辩证统一文化哲学新形态。探究文化发展规律性。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以其独特视角分析现代文化发展,探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展先进文化以及以先进文化引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文化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的哲学范畴,物质生产活动才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源泉。文化哲学只是作为部门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根源于物质实践和生产活动的深刻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穿透力、理论解释力、实践批判力和生命力,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在持续的实践和理论创造性活动中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和活力。

(五)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对传统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传统西方哲学批判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范式。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现“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理论体系[7]。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物质的基础地位、重要条件和规律的决定作用。真理标准的讨论开启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确立了实践在理论探讨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人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实践积极效应得到验证的同时反主体的负效应出现,引起理论界学者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学术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它超越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质。以实践为基础从主体的、活动的、功能的形式去理解相关哲学问题,去思考人生存境遇的哲学问题。从人的实践出发来理解现实的人、现存的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主观世界实质是人脑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的实践以及认识活动范围的客观世界才能转化为主观世界的内容。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基础。“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8]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从物质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历史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诞生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体现。生产关系是人们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人与人的关系。时间在先的自然界的辩证运动是人类自然发生的自然史的前提,运用自然的辩证运动规律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辩证法,是关于人类命运以及人类掌握命运的理论。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可能与现实、必然与自由矛盾的创生、展开和解决,构成实践辩证的内容体系。实践辩证法通过分化、对象化和扬弃对象3个环节,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主客体辩证关系。

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确立了实践是首要和基本观点,是为了付诸实践、改变世界的唯物主义,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超越的唯物主义。人类正确运用客观规律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来满足人自身存在和发展需求。实践唯物主义这种哲学范式,仍然存在着理论上的不足。第一,实践唯物主义容易被理解为实践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从而形成2个本体论的哲学。第二,从实践角度来理解马克思文本,实践任意剪裁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非历史看待马克思文本,会形成多种“马克思”哲学。第三,在理论分析中采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范式和语言”,把实践唯物主义哲学阐释为“生态哲学、生存论哲学”[9]。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未来出路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未来出路,需要深入分析解答当代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逻辑规律的理解,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来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科学范式。

(一)科学分析解答当代我国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紧密结合,用实践思维和实践逻辑去分析我国当代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是由当代环境条件规定现实的时代特征所提出的重要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实践要求所要解决的现实时代问题,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科学分析一系列理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有效方法论,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理论内容。只有深入分析这些理论问题,科学解答理论难题,积极应对理论挑战,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时俱进,与文本回归有机结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范式。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实践需求的哲学,才能确保哲学永续生命力,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在生产力方面,着重分析如何提升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营造人们自由创造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在生产关系方面,集中分析社会的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实践中探索出契合当代我国人民发展的公平正义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确立历史实践提出的时代课题,凝练出新的哲学观念、哲学内容的哲学新形态,又以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指导中国社会新实践,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时代同步与文本回归有机结合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切中当代中国的时代脉搏,抓住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分析制约当代中国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瓶颈,实现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宽广的全球视野和长远的战略性思维,并及时借鉴吸收其他哲学流派的优秀思想。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在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合理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符合当代实践发展要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从而树立积极健康人格、求真务实进取精神,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互动机制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在逻辑规律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不断深入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实践思维和实践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运用的理论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成功指导中国革命胜利、改革成功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真理与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成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10]艰辛前行的革命道路、开拓创新的改革道路、锐意进取的建设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探索的科学道路。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实践升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思维逻辑去思考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形成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又以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中国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逻辑规律的理解,需要进一步研究实践与理论互动的内在机制。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理论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得失,指出主要研究范式的合理方面和不足之处,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未来的出路。这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揭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范式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小包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