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大 鹏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1]。进入文旅融合时代,青州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注重挖掘整理历史人文资源,着力让历史遗存活化,让千年古城重生[2],打造全域旅游“青州样板”,开辟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
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青州市坚持“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开创“政府买单,百姓受益”非遗惠民新模式,通过政府买服务的方式,设立专门场所展示展演和传承非遗传统文化。
青州市建设古城非遗一条街,成立非物质文化艺术团,组织100多位艺人,40多个项目,为游客免费表演,并传授各种技艺。政府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专款作为非物质文化展演及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为参加展示展演的非遗志愿者每月发放1500元生活补助,激励他们的传承热情。设立非遗传习坊、非遗传习所和创意产品展示店等100余家。打造汇集研究研学、展示展演、交流互动、传承保护于一体的非遗与旅游融合的非遗文化聚集区。构建集非遗文化创意产品、文化传承、文化消费、文化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非遗文化交流平台,每年开展非遗演出700余场次。常态化的非遗项目集中展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丰富了古城旅游的内涵,让游客近距离体验与感受到非遗魅力。青州古城获评“2019中国文旅融合示范景区”,成功创建“中国收藏文化名城”。
建设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实施校园非遗教育传承“薪火工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教学实践。每年组织校园传承活动200多场,既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成立非遗名师工作室,承担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学校的传承任务。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民间文化艺术创作。每年投资500万元,购买1000场文艺演出,打造“千场大戏送农村(社区)”等文化惠民品牌,引导社会文化资源和文化主体共同参与,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市民文化认同感,激发其文化自信和传承保护自觉性。
青州市深挖非遗传承保护与旅游潜力,坚持非遗传承和保护并重,围绕“一村、两园、三城、四街”打造文旅结合活态传承平台,开创“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一村”是指井塘古村。它具有500多年的历史,保存着明代建筑风貌,其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被评为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两园”是指东夷文化标志园和范公亭公园。东夷文化标志园是非遗传承人进行展演活动的基地,范公亭公园展出青州府花边大套、青州泥塑、满族八角鼓演唱等“非遗”项目。“三城”是指宋城、大明衡王城和泰丰书画古玩城。“四街”是指昭德古街、偶园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这4个街道上随处可见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表演,青州传统技艺“扑蝴蝶”、青州鼓书、挫琴演奏、满族八角鼓、青州武术、青州花毽等濒危的非遗技艺,在古城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动态展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打造集展演、互动、传承、经营、研学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让游客在观看学习、参与互动中了解非遗、感知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这种方式提升了非遗传承人自身价值和个人收入,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提高了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同时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该模式的运行,得到了传承人、群众、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引起极大社会反响。非遗与旅游融合,打造了非遗品牌,增强了非遗活力和知名度,拓展了传承路径,延伸了青州旅游产业链。
青州市持续实施“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品牌拉动”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因文而立,因旅而兴,因融而活”的文旅融合之路[3]。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契机,开创“文旅融合、城景合一、主客共享”全方位发展之路,用文化引领和发展旅游,用旅游传播和弘扬文化,把散落的文化和旅游碎片进行梳理整合,实现转型重塑,形成了“激活记忆,跨界融合”的文旅融合模式。
建设文化创意旅游基地,挖掘青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培育书画、赏石等休闲文化,打造书画、花卉、根雕、文博等特色文化小镇,形成文化创意、文化传承、文化消费聚集地。突出业态融合,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实现“旅游+”向“+旅游”的转型升级,构建全景、全业、全时旅游格局。精心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养生养老等深度融合。开创景区与乡村共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产业,推动实现旅游就业和富民增收。井塘、胡林古、桐峪沟3个村被评为2020年全省精品旅游特色村。青州市获评“2019中国有影响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激活记忆,跨界融合”的文旅融合模式获评“2019中国文化和旅游推广创新优秀案例”。
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聚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推动成立山东省首家非遗产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非遗产业学院。依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优势,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行业引领专业建设发展、企业提供科技创新与就业支撑,探索非遗传承保护与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形成“传保并重,多元协同”的政校行企联动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教学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形成了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协作共赢的职业教育新机制,为传承中华文脉、弘扬和保护非遗文化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非遗产业学院立足地方文化特色,探索非遗多元发展机制,构建融合非遗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实训、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非遗校园模式,推进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实施“古城工坊”品牌培育工程,建成“海岱非遗文旅空间”“鲁班工坊”等非遗实训基地。引入非遗项目,建成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打造烙画坊、斫琴坊等非遗工坊,聘请多名国家、省、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客座教授,采取现代学徒制方式实施非遗项目教学。邀请业界知名专家、演奏家、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举行非遗展演、专题文化讲座及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成立花毽、挫琴、古琴、空竹等传统文化研究传习社团,将非遗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特色化非遗研学课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非遗工坊”在校园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山东省“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获批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级古琴制作与演奏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探索非遗保护的创新路径,依托众多非遗基地、空间、工坊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定期举办非遗体验、非遗文化社会展示等活动,广泛开展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和社会培训。政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学校为文旅融合的展示、非遗人的传承、学生的实践实训、企业的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以产教融合平台为依托,以非遗传承大师为引领,深入推动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和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非遗传承保护模式,用地域文化服务社会需求,通过产业的融合汇聚良好的商业模式,实现全域旅游下的突破性发展。县域非遗保护“一三五”模式(一个中心、三支队伍、五个平台),入选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政府买单,百姓受益”青州非遗惠民新模式、“文旅融合 传保并重”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先后两次获评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青州非遗文化产品展示区被省文化厅列为“文化创意集市”,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全省开创了非遗惠民的先河,在全国打造了文旅融合的“青州模式”。依托充足的康养医疗资源,探索创建“1283”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即营造慢青州、馨生活舒心氛围,塑造文旅康养青州品牌,围绕大众文旅康养、旅居文旅康养两条主线,打造文化康养、花卉康养、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乡村康养、冰雪康养、健身康养、红色康养八大文旅康养产品,强化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才智库三项保障措施,在塑造文旅康养青州品牌的探索实践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文旅融合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需求。全域旅游背景下,文旅融合为新时代文化遗产的活化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深挖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青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全域旅游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不高;网上展销拓宽非遗推广,实施系统营销的力度不足;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和文化旅游产业成果转化不够等。为推动青州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还应准确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全域旅游视域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建设文旅一体化的“智慧青州”大数据平台,推动发展智慧文化旅游;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制,促进发展可持续性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