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明 香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100)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合力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发力、综合施策,形成“政府把方向、学校为主导、家庭重基础、社会勤参与”的“家校政社”联动教育格局,在劳动教育队伍、过程、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形成联动机制。
劳动育人队伍的素质与劳动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是保障劳动教育效果的关键。一般来说劳动育人队伍主要是教师、家长和社会力量,目前各方主体在劳动教育方面发力不足、不当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劳动教育队伍的联动,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育人共同体。
教师是劳动教育的第一资源,提升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意愿不强、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教师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五育的根本落脚点,培养的学生最终要成为社会劳动者。其次在校内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结构合理、专业擅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劳动教育专题培训和相关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引导教师将劳动教育元素进行分解,与专业教学理论课程相融合,自我构建全新的教学理论框架,提升自己的劳动教育教学技术、评价技术等[2]。再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明确考核指标,既凸显指标的科学性,又彰显人文关怀,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编制配置、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具有生活性、灵活性等特征,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学校无法替代的。新时代的家长,一是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劳动素质,帮助孩子端正劳动态度。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切实体会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厚植劳动情怀。二是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外实践劳动。高职生已基本成年,家长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他们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教育更应该重视实践教育。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劳动或社区劳动,引导他们进农村、进社区开展国情调研、社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成就感。三是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与教师的联动,建立家长教师联合会,开展家校联动,家长需对学生的劳动活动进行监督和反馈,共同参与到劳动教育教学中。
社会人士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资源是教师所不具备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尤为突出,更需要吸纳各行业社会人士的参与,带领学生参与真实的劳动实践。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企业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杰出校友等人员担任劳动实践教育的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入校宣讲,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实训等,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秀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另一方面可以将本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及时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充分开展校社合作、校地共建,挖掘地方特色,与学校周边的社区、研学基地联合,协同开展公益服务和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
《意见》指出在劳动教育中家庭具有基础作用、学校具有主导作用、社会具有支持作用,三大区域覆盖了学生全部的活动空间,以活动为载体加强三方联动,建立严密的育人网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学生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劳动教育可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加强家庭和社会的联动。高校应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对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具体包括学年计划、实施方案、学科渗透、教材编写、课程设计、考核评估等[3]。学校依托劳动实践活动联结家庭和社会两个主体,以专业的视角和优势指导家庭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家长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职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开设劳动教育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共同参与劳动教育活动,交流和分享如何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家风家训;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需求争取社会的支持,反过来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劳动者。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父母对劳动教育的督促落实是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家庭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通,引导家庭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搭建家校共育平台,给每个学生设立劳动学分,进行劳动积分、学分互认;家庭应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动计划,督促孩子在家里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积极参与到学校主导的劳动教育格局中。
社会劳动教育能够突破家庭、学校劳动教育场域狭窄、劳动资源有限和劳动机会缺乏的困境[4],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持和良好的劳动氛围。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动员协调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区、工厂等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为实施劳动教育开放实践场所、搭建活动平台,与学校、家庭建立联结,共同指导和支持学生深入企业、社区等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区治理等。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劳动者,因而社会是劳动教育成效的检验场,因此高校要联合社会各单位形成评价反馈机制,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人才需求类型,高校根据社会反馈及时调整劳动育人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良性循环系统。
信息化方式是解决教育资源空间和时间局限的重要手段,建立“互联网+劳育”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育人资源智库,使得劳动教育更加便利、方式更加灵活、教育内容更加接地气。
以大数据为依托,共建共享劳动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教育搭建一体化平台。此平台的建立需要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劳动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来自于各方的研究和发现,包括各行业真实的案例,同时,此平台需要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分模块展示教育资源,达到共享的目的。一是建立线上劳动教育课程。根据高职学生不同年级的发展情况及不同学生群体目标需求的差异,建立模块化、阶段性的线上课程,方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通过人——机、人——网互动而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流,使得学生可以浏览劳动教育热点动态、劳动模范等信息,以优秀人物为学习榜样,从而将劳动精神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5]。二是精心打造新媒体平台。资源平台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共享,通过使用率较高的APP、微信、微博等平台,推送劳动教育最新资讯,使学校、家庭、社会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实时了解劳动教育的最新进展。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更需要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然而,学校内部的劳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很难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各种类型劳动的机会,这就需要联动家庭、社会、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来提供必要的劳动教育条件,开发多元的劳动教育基地。一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沟通,可安排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社区、福利院、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二是开发建设专门性的劳动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要注重结合行业、专业的新业态、新技术,根据专业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课程,突出职业体验特点,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勤奋向上的劳动精神。三是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建立线上劳动教育基地。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在线上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越来越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学校可联动各教育主体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劳动体验式教育的网络空间、虚拟环境等教育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开展“云劳动”、创造性劳动[5]。
育人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劳动环境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会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单一地依靠某一方的努力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大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参与较少,未能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有效参与。基础教育比较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协同教育,但是高职院校家校联系相对较少、校社联系不深入,未能形成协同教育合力。这就需要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各个部门密切联系沟通,在全社会统一思想,高度认可并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通力合作,在全社会树立“大劳动教育”的理念[6]。学校作为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要改变旧有观念,充分认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密切关系,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推进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纳各类劳动教育资源,主动搭建劳动教育共享平台,培养自强不息、勤奋肯干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劳动教育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从制度、标志、活动等各方面看到劳动教育的元素,浸润在学校浓浓的劳动教育氛围中。
历史上的《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孟母三迁等都体现了家教家风的重要性。习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家教家风的建设,他指出:“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7]优良的家教家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价值观。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点,发挥着基础作用,家庭劳动教育开展的如何,关系着孩子的终身发展。家庭中父母对劳动教育的方式和理念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劳动行为和劳动观念,进而影响他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家庭要弘扬和传承勤劳是美德、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劳动、社会生产劳动与实践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担当意识。
此外,家庭要注意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比直接布置劳动任务更具有教育成效,要启发孩子去观察与发现看似简单劳动中的智力因素,去观察和体悟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既用手也用脑去劳动[8]。
社会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大课堂,要充分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的正面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一是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奇迹是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奋斗创造的,如铁人王进喜、大庆新铁人李新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这些先进人物对大学生具有导向、激励和引领作用。高校可注重挖掘行业、企业中优秀的劳动技术骨干形象和事迹,邀请他们到学校进行事迹宣讲,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劳动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二是发挥媒体的积极舆论引导作用。媒体是宣传传播劳动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媒体的覆盖面大、时效性强、渗透性强,大学生的接受程度高,媒体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资源宣传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精神,促进形成劳动最崇高、最伟大、最光荣与最美丽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媒体拍摄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讲好劳动故事,弘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推进,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发力,才能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实在具体实践中,确保劳动教育取得实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