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麒 平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始终维系着中华儿女的民族心、民族魂与民族尊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应大力弘扬这一精神,还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应理直气壮的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之主阵地,也应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之主渠道。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需从以下三重维度加以审视并准确把握。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于本质而言,是帮助人们认同并坚定爱国主义立场,唯此方能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爱国主义实践[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把爱国主义讲清、弄懂、搞通,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为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提供丰富的理论平台与实践场地。因此,探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向度,诠释其之所以“融入”的内在要求、理论特质和现实需要,是对其本质问题的重新审视。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育人的主渠道功能理应与涵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立场相结合,这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高校思政课实现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也是实现教育过程中理论性、政治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因而厘清爱国主义教育为何可以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有其内在必要性的。这要求高校思政课既要推动历史文化、学识思维与时代价值的紧密结合,又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容内化为大学生的思维意志,外化为实现“报国志”的行为实践。思政课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与道德土壤,爱国主义精神又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二者有效融合既符合教学需要和现实诉求,又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及其教学目标社会价值的完成,必将借助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去实现价值转换。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思政课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实现二者的有机耦合是由其理论特质决定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沉淀贯穿其中又一脉相承。从个人道德层面来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为人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土所怀之深爱;从民族大义层面来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为对于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之认同;从国家治理层面来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为对于国家前途命运及为政方略之重视。不难看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夯基固本,而这种道德力量与思政课所要升华的教学效果不谋而合。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将那些感染人、鼓舞人的爱国故事引入思政课堂,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和革命建设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知识与鲜活案例范式,让其体悟爱国主义对于一个社会、政党、乃至国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提振学生们的爱国奋斗精气神,实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上好新时代鲜活的思政课。
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不仅要深入浅出地挖掘中华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基因,将不同历史时期孕育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熔铸于当代的教育体系之中;更要立足于新时代新使命,诠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新定位新要求,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中让学生深刻感悟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如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取得伟大胜利等生动事实,无一不是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最鲜活教材。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推动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思政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政治性、理论性与时代性,锻造出刻进时代新人脉搏里的爱国基因,让青年学子把握时代机遇、实现自我价值,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而接续奋斗。这不仅是文化传承与国情发展在新时代接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大部分高校都已拥有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数量与质量匹配、且颇具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并且他们在思政课教学上已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但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尚存部分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所需直面的现状。
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与各门思政课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规划,在教学中有一些不容小觑的短板,需要完善提升。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关心学生真实需求的不多,盲目完成教学任务的不少,未将教学目标的关注点放在确立教学对象意识的教育理念上。由于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出现的误区或问题,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并着重解决,未能及时关注青年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很难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与激情,从而难以实现让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全面,没能整体把握教书与育人的统筹协调,仅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和政治政策,却未调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爱国主义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忽视了思政教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功能,致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形成教学合力,导致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也无法精准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自主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判断。
完善的教学设计是实现爱国主义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催化剂”。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思政课存在课堂气氛不够浓郁、学生状态不够活跃、大班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思政课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导致“教”离开了“学”。第一,部分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自身教学经验不足,或缺乏一定的教学艺术,课后也未能及时反思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没能及时找寻差距、查缺补漏,思考提升与改善方法。第二,部分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手段,从而忽视了其隐性教学效果。实际上,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对教书育人有着一定的教学优势,可以起到协调联动作用。第三,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教师未能在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按照教学实际情况创立情景,出现与教学目标“两层皮”的现象,甚至没能结合实际学情与时政热点,将真实案例、实践发展服务于思政课。
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承载着教学设计,是传授知识、引领价值的有机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则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素。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丰富知识体系,而不是将教材中的陈旧内容一味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很多时候思政教师或拥有严谨的政治理论、或拥有浪漫的爱国情怀,但却未能将二者相结合,没有利用有趣、丰盈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学习思政课。比如目前有部分思政课教师尚不足以胜任教学任务,未能清晰认识爱国主义教育中所蕴藏的逻辑架构和历史规律,由于备课不够充分或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导致仅依靠PPT复制传递教材内容,或一味照本宣科,出现“高大上”却脱离实际、理论性太强导致空洞说教等问题。再者,由于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导致相关教师授课时出现内容上的交叉或重复。若以单门课程而论,教师确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所授课程;然各门课程间融通性和整体性不强,未能将思政课程的具体内容与爱国主义意蕴实现多样化的有机衔接,导致学生接收到的知识重复冗杂且单调乏味,严重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上好思政课不仅要有‘术’,有‘学’,更要有‘道’”[5]。这便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提升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的实验室,也是教师长期保持思政课堂充满活力、有滋有味的演练场,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压舱石”。尤其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并非强制性的,而应以情育情、以情化人、以情感人,方能使对祖国的理性认同顺利进入学生的头脑与心灵[6]。因此,高校思政课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文化中接受教育,从而滋养爱国主义之情怀、筑牢爱国主义之基石,除以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外,还要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创新,不断以爱国主义教育拓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新思路。
高校思政课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不仅需要讲好理论知识以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要通过实践锻炼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政治方向。因此,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应是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更要明确这一点。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接受对象,要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与接受需求方面的研究,也是使教学目标定位更加精确明晰的应有之义。大学生已有初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史学观等理论基础,伴随着大学阶段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对思政课的认知与接受过程会基于内在需要自行选取,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价值信条与行为抉择,因此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地剖析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与价值需要,避免“大水漫灌”,并且准确把握大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时的规律性变化与学习状态,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要求与大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另一方面,将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设定中,应注意突出相应重点、突破各自难点,由静态教学目标转为动态教学目标,方能更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厘清脉络、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解与认同,实现教学理论逻辑与实践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视阈下,教育过程应实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共同参与。一方面,坚持教学设计的立意要高、逻辑要清、设计要巧、过程要趣,打造新时代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思政大课堂,以更加直观、鲜活、接地气的方式上好思政课,注重启发式和实践式教育教学,灵活使用模拟式教学法、案例分析式教学法和情境式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借助“微言网语”等形式将高深的理论浅显化,实现爱国教育与通识教学的跨界融合。另一方面,要打造“沉浸式”思政课,摒弃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输出模式,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创新方式将历史事件“活”起来,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动”起来。比如,高校成立各类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学队伍,整合并运用一切实践教学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载体,以微视频、学生课堂、音乐思政、体验教学、快闪活动、VR、实地参观、爱国角色扮演等方式,通过翻转式、混合式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借助智慧树、云班课、学习通等教育平台,利用好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微博、短视频等社交网站,打通线上线下思政平台的互动对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互动、课外实践等系列内容里,主动接受爱国主义的浸润,感知思政课教师的授课热情与红色温度,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与共同成长。
思政课教学应在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基础上,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资源,从各门思政课程的具体内容中发现共性与具体特征,厘清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挖掘合理合情的契合点,构建科学的教学框架,实现知识有效整合,创新多门课程之间的联动互动,以协同培育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因此,不仅要创新授课形式,还要坚持各有侧重,既合理减少各门思政课的知识重复问题,又科学避免产生知识盲区问题,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呈现,保证思政课教学内容在难度、广度、深度上的全方位衔接,从而筑牢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具体言之,“基础”课要注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大学生心里扎根、发芽、从而开花、结果,使其深刻感悟爱国主义对于祖国发展进步之重要意义,因此要在课堂上着重进行中国精神之教育。“纲要”课要注重带领学生深入感受我们的红色政权是如何得来的、新中国是如何建立的、爱国主义在其中又发挥了何种作用,激发学生对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强烈情感,因此要在课堂上着重进行“四史”教育。“原理”课要注重理性态度和理论教育的双重坚持,将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充分表达,转化为筑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力量,因此要在课堂上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文化观教育。“概论”课要注重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引导教育,使其不断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因此要在课堂上着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总之,在实践教学中,要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为“纲”,以各门思政课的具体内容为“目”,坚持条理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原则,构建层次分明且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夯基固本、铸魂育人的“打底”工程,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并传承国家与民族认同感,借助思政课的道德土壤锻造大学生们身为时代新人的底气与志气,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努力探寻能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思政课内在规律,讲出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的“大思政课”,这不仅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活力支撑,也是立足第二个百年目标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