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理论逻辑与制度创新

2022-12-28 04:35李松龄
武陵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者矛盾

李松龄

(湖南大学 经济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79)

一、引 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健全有利于促进市场化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体制和政策”[1],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需要市场化法治化的制度创新,需要市场化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的体制和政策创新。

理论界对化解和防范产能过剩的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一是基于我国去产能过程的经验教训,认识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安排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主要观点是,环保和质量检查等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监督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高效法治化的破产和兼并重组能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的步伐;市场机制在化解产能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形成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二是基于市场退出机制的认识,提出化解过剩产能之策[3,4]。产能过剩普遍存在的市场退出障碍具体表现为:落后产能淘而不汰,兼并重组流于形式,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退出和债权银行救济“僵尸企业”等。其原因在于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安排与市场力量存在相悖之处,导致政策效果不佳,并造成产能过剩的反复性;中国资本市场与企业内要素市场落后,迫使产品、要素市场承担过度产能退出压力,凸显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方面的保障不足。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三是基于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和风险,探讨防范和化解对策[5-7]。我国产能过剩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产能过剩企业享受过多政策优惠,国内外诸多因素导致市场需求骤降。产能过剩不仅表现为企业减产或停产,而且也使企业发生债务风险,并向银行传导。化解产能过剩,短期内需要扩大需求,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长期看,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化解产能过剩的债务风险,需要优化信贷结构或者推动债转股。四是基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探索企业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之道[8]。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方式主要有:其一,企业依据市场信号,自主决定价格、成本、投入、采购和销售;其二,企业依据市场信号,自由做出投资决策;其三,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其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资本分配或影响资本分配的决策。

产能过剩其实是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供给水平过多地超过对该产品的需求能力和消费水平,形成过度的产品库存,占用生产资金,影响企业再生产。因此,人们着眼于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对产能过剩的问题、特点、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对策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依据,通过深入揭示产品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的机制机理,深化认识过剩产能形成机制和探讨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理论文章尚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是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揭示过剩产能形成的理论逻辑;二是创新制度安排,构建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三是深化认识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当代意义。

二、过剩产能形成和化解的理论逻辑

所谓产能过剩,就是产品的生产大大超过消费需要,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能力。研究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且必须从产品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和讨论。产品生产与供给的质和量取决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诸要素的结合与创新能力的强弱。其中,劳动又区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或者创新劳动和重复劳动。抽象劳动生产产品的价值,“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9]57,一般人类劳动耗费指的就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产品的使用价值,“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9]60。有一定目的的劳动就是有用劳动,也就是具体劳动。价值作为交换尺度,表现为商品的交换价格。使用价值作为物的有用性,能够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9]50使用价值因为有质的差别,才能满足人的不同消费需求;价值因为有量的差别,才能体现商品交换价格的差异。创新劳动和重复劳动属于具体劳动。创新劳动提升产品使用价值的质或实现质的差别,提高人的消费欲望。重复劳动只是增加产品使用价值的量,虽然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却难以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认识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有利于揭示过剩产能的形成机理。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9]48,物是否有用,是指物满足人的需求的能力,体现的是人和物的关系;与物的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的交换关系完全不同。物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随着人的需求量的增加呈现边际递减性质。饭能充饥,但饭吃多了,人体也会不舒服,饭的使用价值降低。施肥能够增产,但肥施多了,庄稼也会减产,肥料的使用价值降低了。所以,不是生产越多越好,如果产品数量多到消费它的使用价值边际递减的时候,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需求增量。可见,产品的生产增量不能多到超过人们对它的需求增量(假设此前的供给存量和需求存量相等),因为产品的生产增量超过人们对它的需求增量,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出现。然而,至今人们似乎没有足够重视产品使用价值边际递减的现象,认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就是物质财富,不可能有边际递减的性质,忽视了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的理论认识。商品体和商品体的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商品体不会随着量的增加而边际递减,作为商品体属性的使用价值却会随着量的增加而边际递减。如果我们能认识到产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量的增加而边际递减,满足人的需求能力减弱,从而降低人们对它的需求增量,也就不会片面追求产品(即商品体)的数量了。

消费需求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消费需求欲望。消费需求欲望随产品使用价值的变化而变化。产品的使用价值高,消费需求的欲望也高;产品的使用价值低,消费需求的欲望也低。通过提高消费需求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的矛盾,就必须推动创新劳动,提高产品使用价值的质或实现质的差别。二是收入水平。人们的收入水平高,其购买能力也高;反之亦然。提高收入水平,增强人们的购买能力也是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重复劳动的问题比较严重,创新能力不足,产品使用价值较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商品,通过市场评价劳动力的贡献,劳动者得到的是与劳动力价值相当的收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不成问题,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有难度。前者难以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后者难以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因此不利于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要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突破消费需求的约束瓶颈。

产品生产和供给过多与消费和需求不足,是产能过剩的两个表征。产品生产和供给过多或不足,取决于具体劳动的生产力水平。“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9]59-60可见,具体劳动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提供的产品数量就大幅度增加,这是产品生产和供给数量不断扩大的原因。人类社会为了丰富物质财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就为过剩产能矛盾的出现埋下隐患。

怎样才能提高具体劳动的生产力水平呢?增加使用资本或是资本运用新技术能提高具体劳动的生产能力。手工劳动1小时,能够生产3件产品;如果利用机器生产,在同样的时间里,投入同样的劳动,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几十件,甚至成千上万件。资本与劳动的结合,能极大地提高具体劳动的生产能力。增加使用资本或通过资本运用新技术,可以在同样多劳动投入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的产品,降低产品的个别价值。“那种能够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了的总量的价值量”[9]60,马克思揭示了增加使用资本能提高生产力和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出现过剩矛盾的道理。

个别商品价值降低,不影响它以社会价值决定的市场价格出售。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就是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现实价值不是它的个别价值,而是它的社会价值,就是说,它的现实价值不是用生产者在个别场合生产它所实际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时间来计量。因此,如果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按1先令这个社会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那么他的商品就是超出它的个别价值3便士出售,这样,他就实现了3便士的超额剩余价值。”[9]369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运用新方法降低个别商品的价值,以社会价值决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形成超额剩余价值的道理。资本运用新方法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超额利润,激励更多的资本所有者增加使用资本和运用新方法,提高生产力水平。这是产品生产和供给数量不断增加的动力源泉。如果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失灵,就极有可能出现资本追求超额利润而无限制扩大生产、超出社会消费需求的产能过剩矛盾。

科学和技术同资本结合应用于生产,尤其是数字技术应用于生产,把具体劳动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到惊人的地步,社会财富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手工生产发展到机械生产,机械生产发展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发展到智能化生产,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劳动投入大幅度减少。“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己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0]这就表明,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数据等要素同资本结合能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的生产能力,能大大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和人类的活劳动量,从而大幅度增加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的大幅度提高,能激发资本运用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能诱导科学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术和数据等应用于生产具有双重作用,不仅提高了具体劳动的生产力,增加使用价值量,而且也能提高使用价值的质或实现质的差别,增加使用价值的稀缺性。比如,技术和数据应用于手机生产,既增加手机的生产数量,也能提高手机的使用价值,4G手机变为5G手机,使用价值提高,稀缺性程度增大。所以,技术和数据应用于生产,是一柄双刃剑,不仅增加了产品数量,而且也能创新产品质量,提高稀缺性程度;前者可能导致过剩产能,后者却能增强消费欲望。只有正确把握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是由市场调节的。产品的生产大于消费、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价格有可能低于价值;产品的生产小于消费、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升,价格有可能高于价值。价格的升与跌、低于或者高于价值的程度,既能反映产品的稀缺性和丰裕性,也能反映产品的不足或过剩。只要企业关注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相应地扩大或缩小产品的生产规模,就有可能控制产能过剩或不足。不过,价格灵活反映产品的市场稀缺性程度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市场运行机制必须是完善的。具体来讲,就是要建构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如果产品和要素的流动不自由、竞争不公平且无序,价格就难以灵活反映产品和要素的稀缺性程度,企业也就难以依据市场价格信息作出正确的生产和供给决策,有效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就我国目前来看,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相对完善,产品价格市场化的程度较高;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要素价格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土地、资本、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的问题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即使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能够灵活反映市场的稀缺性程度,也会因为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较低,对市场稀缺性程度反应迟钝,而使企业的生产和供给决策失误,不利于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因此,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是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三、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及其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影响产能过剩的因素很复杂,既有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方面的问题,也有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方面的原因。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制度安排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影响产品消费和需求的因素主要是消费欲望和收入水平。产品使用价值影响人的消费欲望,使用价值高的产品,人们的消费欲望高、购买动机强;使用价值低的产品,人们的消费欲望低、购买动机弱。通过创新劳动提高产品使用价值的质或实现质的差别,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动机,有利于扩大需求、缓和产能过剩的矛盾。但劳动创新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有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环境;二是要有激励创新的产权机制和利益机制。关于激励劳动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有明确规定,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11]。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形成和完善激励劳动创新的产权机制和利益机制。

劳动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源于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劳动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劳动创新,技术成果奖励制度是激励技术劳动创新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技术成果奖励与成果价值不一致,这种制度安排因此是以精神激励为主,利益激励为辅。如果能形成技术劳动者的技术成果收益与技术成果价值相对称的利益激励机制,那么其作用比技术成果奖励制度的激励效果更大。这种利益激励机制就是技术成果有偿转让的制度安排。技术成果有偿转让的前提条件是明确技术成果所有权的归属,构建明晰的产权关系。我国技术劳动者一般都是带薪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国家或者部门。技术劳动者只能获得技术成果奖励,不能占有成果价值转化的价格收益,技术劳动者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即使技术劳动者有通过科技创新获得技术成果转让收入的愿望,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发明创造、生产和转让非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以来,非职务科技成果的发明与转让,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所以,要发挥技术成果有偿转让制度安排的有效激励作用,就必须“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12],形成和完善技术成果产权有效激励机制。技术劳动者如果对职务科技成果拥有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他就能自主出让职务科技成果,获得与职务科技成果价值相当的价格收入,有效利益激励机制得以发挥作用,他们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技术劳动者如果能将他的科技成果资本化为股份,按股分红,持久性地获得红利收入,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他能出售科技成果资本股份,获得科技成果资本价值转化的价格收入,他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激励劳动创新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防范与缓和产能过剩矛盾的作用也可能更强一些。

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的收入水平高、购买力强,有能力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有利于提高消费需求、缓和供过于求的关系。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对于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非常重要。因为在中国,劳动者数量众多,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能够形成庞大的消费需求。问题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只是作为劳动者的商品,劳动者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的只是与劳动力价值相当的劳动力价格收入,除了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外,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作用有限。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很高,有条件扩大消费需求,但因为这个群体规模小、消费的数量有限,拉动消费的作用也不明显。只有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推进共同富裕,才能大幅度扩大消费需求,有效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问题,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13]46-47,目的在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实现劳动者共同富裕。这些政策安排对于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商品,由市场评价劳动力贡献,按贡献决定劳动者报酬的市场机制,似乎难以实现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不是按劳分配的真正含义[14],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不是由市场机制进行分配,而是由所有制形式决定它的归属。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被资本和土地占有,劳动者获得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收入。所以,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不是仅凭市场评价要素贡献,按贡献决定要素报酬的市场机制就能完全实现得了的,需要创新所有制形式才有可能实现。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有可能实现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的所有制形式。劳动者直接参加劳动可以获得工资收入,持有劳动力资本化的股份,能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显然,在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下,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认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所有制形式,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但是,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的股份,还存在理论和观念上的障碍:一是认为劳动力不是资本,而且不是劳动者的资本,二是认为劳动力资本不能承担风险。因此,要落实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有必要深化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理论认识。劳动力是不是资本,需要而且必须说清楚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能不能实现它的价值及其增殖(这是资本的特征)。关于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能否实现它的价值及其增殖的问题,马克思作过十分严谨的论述:“在劳动力中的过去劳动和劳动力所能提供的活劳动,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和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使用价值。维持一个工人24小时的生活只需要半个工作日,这种情况并不妨碍工人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9]225-227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作用的论述充分说明,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是可以生产出它自身的价值,并能实现价值增殖的。劳动力资本的概念没有问题。

问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劳动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而是资本家的资本(可变资本)。“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财产(它将不断自行更新,自行再生产),而不是他的资本。劳动力是他为了生存而能够不断出卖和必须不断出卖的唯一商品,它只有到了买者即资本家手中,才作为资本(可变资本)起作用。”[15]在这里,马克思没有说劳动力不是资本,只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它不是劳动者的资本,而是资本家的资本。要使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就需要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制度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社会发展目标,劳动力不应当成为资本家的资本,理所应当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所以,需要而且必须创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使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缓和产能过剩矛盾的需要。在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将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的股份,劳动者通过参与股份分红,获得剩余价值转化的红利收入,劳动力也就因为劳动者能够占有劳动力的价值及其增殖而成为劳动者的资本了。

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力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不能通过清算活的人体的方式承担风险,但劳动力资本是可以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有限责任的。不能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都能使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积累为资本,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力,就更有理由使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积累为劳动力资本了。只要在会计账簿上设立一个劳动力资本账户,将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部分地记入该账户,劳动力资本就像资本一样能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有限责任了。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所有制形式,不仅理由充分,而且也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种重要所有制形式。

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超出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产能过剩矛盾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劳动生产产品的使用价值,如果具体劳动表现为重复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则只有量的增加而无质的提高或质的差别。若是生产性消费或生活性消费没有变化,即既无量的增加也无质的提高,则必然出现过剩产能的矛盾。因此说,重复劳动是过剩产能的重要根源,去产能其实就是去重复劳动。如果具体劳动表现为创新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则可能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提高或质的差异。比如说,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如果生产的是同一产品,则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量大幅度增加,产品使用价值没有变化。如果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生产出超出人们消费需求数量的产品,过剩产能的矛盾就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只是劳动方式的一种创新,它的作用也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提高使用价值的质,也不形成质的差别,容易导致产能过剩。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尤其需要注意产能过剩的问题。创新劳动生产质上有提高或者有差别的使用价值,因产品的稀少性,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不易导致产能过剩。激励创新劳动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缓和产能过剩的矛盾。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制度安排和科技成果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能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时代,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周期性出现,不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如此,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可能如此。供求矛盾周期性出现,价格是晴雨表。产品稀缺,价格上升;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生产者关注价格变化,调节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应是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关键。价格能否灵活反映市场的稀缺性和丰裕性,也就成为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关键要素。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能有效实现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价格灵活反应、竞争公平有序。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才是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关键。产品价格灵活反应的程度取决于它自由流动和公平有序竞争的程度。产品自由流动、公平有序竞争的程度越高,它的价格灵活反应的程度也越高,生产者依据价格变化,调节产品生产和供给的科学化程度也越高,越有利于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的矛盾;反之亦然。市场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阻碍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降低价格灵活反应的程度,不利于生产者的生产和供给决策,不利于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十分重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安排,目的就在于消除不利于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由此可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的矛盾,必然要求产品和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构建完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消费和需求、生产和供给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且还必须考虑对生产和消费、供给与需求发挥调节作用的产品和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基础上,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制度安排组合,才有可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的矛盾。

四、深化对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理论认识的当代意义

深化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理论认识,能拓展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问题新矛盾。第一,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必须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只是有扩大消费需求、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消除过大的收入差距,满足劳动者的美好生活需要,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对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理论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方向的拓展。第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需要创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制形式的创新不只是有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化解过剩产能的作用,而且还能形成激励创新劳动的产权机制和利益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也是对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理论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方向的拓展。第三,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必须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不只是能通过灵活反应的价格,合理引导生产和供给、消费和需求,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而且也能实现产品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还是对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理论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方向的拓展。深化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理论认识,能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内容。

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必须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一个需要拓展的研究内容。问题是,长期以来我国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虽然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并没有消除,这不仅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影响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也不利于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决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目的在于发挥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提高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但要素作为商品,尤其是劳动力要素作为商品,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收入,未必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这是因为要素既是商品也是资本,作为资本的要素,它的收入由所有制形式决定,不属于市场分配的范畴。通过分析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我们认识到,劳动者的收入如果由劳动力商品决定,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那么其收入提高的幅度会很有限,因为剩余价值转化的收入被资本占有。如果劳动力是商品又是资本,而且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者则可以通过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分享红利收入,其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就可以在劳动力商品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化解过剩产能矛盾,而且也有利于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满足劳动者的美好生活需要。从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需要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共同富裕程度出发,到如何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共同富裕程度,再到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共同富裕程度提高所发挥的缩小收入差距、满足劳动者美好生活需要、缓和社会主要矛盾的作用,研究的范围就不只是停留在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问题上,而是拓展到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缓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层面。

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需要激励创新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质量有提高、质上有差异的使用价值产品,以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就需要创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构建技术要素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激励创新劳动的利益机制。一般来说,技术劳动者的劳动属于创新劳动,如果他们的创新劳动成果权益能得到保障,劳动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技术要素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的股份,技术劳动者就可以参与股份分红,获得持久性的红利收入,这是一种能保障技术劳动者长期受益的有效产权激励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能激发劳动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3]31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加快创新发展,也就必须推动创新劳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科学技术人员需要付出艰辛的创新劳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所以说,推动创新劳动才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从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要求激发创新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创新所有制形式,构建技术要素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激励创新劳动的产权机制和利益机制,再到创新劳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拓宽,不仅揭示了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机理,而且也回答了在新时代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问题。

产能过剩与不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密切相关。价格如果不能灵活反映市场的稀缺性和丰裕性程度,生产者就无法依据价格信息调节生产和供给,过剩产能矛盾则难以避免。产能过剩、库存增加的深层原因,其实是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所以,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关键在于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性。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通过健全和完善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政策安排。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既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还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2]的需要。可以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场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基础的制度变革。从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需要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出发,到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研究的深度广度拓展,不仅回答了化解过剩产能的问题,而且揭示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理论认识,提出了一些传统教科书没有诠释的理论概念和制度安排。例如,劳动力和技术要素是资本、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技术要素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等等,都是传统教科书少有研究的问题。有效激励创新劳动的产权机制和利益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一个重要内容;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技术要素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能形成有效激励创新劳动的产权机制和利益机制;劳动力是资本、技术要素是资本,是两种制度安排的前提条件。厘清这些理论概念的内涵,对于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意义十分重大。然而,人们对劳动力是资本、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资本能否承担风险等问题心存疑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创新、影响技术要素资本化为技术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创新,不利于形成有效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更不利于形成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所以,有必要把上述理论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范畴。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十分重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13]41-42,就是因为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概念,作出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深化对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理论认识,能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劳动力劳动者矛盾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