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淮河流域进士的数量、分布及其成因

2022-12-27 13:21芦广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凤阳淮河流域进士

芦广宇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自古以来,淮河流域人才辈出,产生了灿烂的科举文化。目前,学术界以流域视角切入研究科举地理的相关论著较少①。基于此,本文拟通过以流域视角来探究明代淮河流域的科举地理情况,力求勾勒其历史原貌。

一、明代淮河流域进士的数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明代淮河流域的进士数量

“淮河,出河南平氏胎簪山。经桐柏,其流始大。东至固始,入南几颍州境,东合汝、颍诸水。经寿州北,肥水入焉。至怀远城东,涡水入焉。东经凤阳、临淮,濠水入焉。又经五河县南,而纳浍、沱、漴、潼诸水,势盛流疾。经泗州城南,稍东则汴水入焉。过龟山麓,益折而北,会洪泽、阜陵、泥墩、万家诸湖……又东经淮安北、安东南而达于海。”[1](P2119)据《明史》所记,明代淮河流域大体流经桐柏、颍州、寿州、怀远、凤阳、临淮、五河县、淮安、安东等地。统计的明代淮河流域进士数量见表1:

表1 明代淮河流域进士数量表②

表1显示,明代淮河流域共有1 530名进士,科考水平一般。相比于南直隶等地区,并不能算是科举盛地,相当于普通一省的科考水平。

(二)影响因素

1.人口因素

淮河流域的科考状况与人口因素相关。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实行里甲制度,编赋役黄册, “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 ”[1](P1878)结合现有研究情况,本文采用曹树基的统计,得到人口密度数据,具体见表2。

表2 洪武二十六年分府(区)人口密度表[2](P240-246)

曹树基认为,每平方公里超过100人,为人口密集区;超过50人,为人口次密集区;30~50人,为人口中等密度区;10~30人,为人口稀疏区;不足10人,为人口极稀疏区[2](P246-247)。 表 2 显示,淮河流域开封府人口密度为32.0,是人口中等密度区。明代,其所辖的祥符县有进士125名,占开封府进士总数的33.9%。而凤阳府人口密度为10.8,为人口稀疏区,所辖寿州在整个明代仅有进士12名,占凤阳府进士总数的6.5%。由此可知,人口密度与进士数量呈正相关。

2.自然因素

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直接影响淮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包括科考状况。

据有关学者统计,《明实录》中所记载淮河流域水患成灾约 90 余次[3]。 “永乐七年(1409 年),决寿州,泛中都。正统三年(1438年),溢清河。天顺四年(1460年),溢凤阳……正德十二年(1517年),复决漕堤,灌泗州……至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高家堰决,高、宝、兴、盐为巨浸。而黄水蹑淮,且渐逼凤、泗……八年(1580年),雨涝。淮薄泗城,且至祖陵墀中……十九年(1591年)九月,淮水溢泗州,高于城壕,因塞水关以防内灌……崇祯间,黄、淮涨溢,议者复请开高堰。 ”[1](P2120-2121)淮河流域的严重水患,甚至影响到明王朝的祖陵。

淮河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之间,受黄河的影响较大。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黄河……自泗水入境,东达虞城。自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决原武之黑阳山,而故道淤,河去城北不过五里。正统十三年(1448年)决荥阳,过开封西南自陈州项城达南直亳州入涡口,又经蒙城至怀远界入淮,而汴城且在河北矣。自是以后,虽数经塞治,而横决不时,梁、宋、陈、颍之交,浸淫沮洳,几无亭宇。 ”[4](P2145)这种状况到了嘉靖年间更为严重, “近自嘉靖间,徐州小浮桥段,徐、吕二洪屡涸,当事者不务远览,乃竞引黄河全经徐、邳至清河,始于淮会,于是河势强而淮水弱,涤荡功微。故海口渐高,而汎滥之患岁亟矣。然民患难亟,而运道无虞,入海之途尚通,汎滥之势旋定者,则犹仗淮、黄同途入海之力也。 ”[5](P1103)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嘉靖元年(1522 年), “七月,庐、凤、淮、扬四府同日大风雨雹,河水泛涨,死人畜无算。 ”[6](P卷第三十五·五行志)又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初旬,淫雨抵,八月方止。四野弥漫,室庐颓圪……后乃同类相食,饿殍满沟壑,白骨枕籍原野。 ”[7](P卷八·杂事志)自然灾害频发,淮河流域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周边地区,其人口往往处于缓慢增长或负增长的状态。 “国初,扬州郡查理户口土著始十八户,继四十余户。国初至今已百七十余年矣,田粮则有定额,户口亦不大增,何也?灾伤饥疫,江海漂溢,节遭事变也。无亦赋重役,生理不遂乎? ”[8](P户口志)在高邮、宝应地区。 “人亦有言,江都美矣,虽有邵伯之灾。不以蔽其灾,何也?美之地百而灾之地一,其数不胜也。高、宝灾矣,虽有湖西之美,不以蔽其灾,何也?灾之地百而美之地一,其数亦不胜也。 ”[5](P1308)明代,高邮州与宝应县共有进士45名,与自然灾害不无关系。可见,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淮河流域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人口增长缓慢,这成为淮河流域整体科考水平不高的原因。

二、明代淮河流域进士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

(一)地理分布特点

表1显示,明代淮河流域的进士地理分布极不平衡。第一,淮河流域的西部与中、东部的进士数量分布不均,且进士多集中在西部地区。淮河流域西部地区共有进士712人,中部地区共有进士443人;东部地区进士最少,共有进士375人。第二,淮河流域内的各州县进士数量分布不均。如临颍县有10人,密县仅有2人,洛阳县有96人。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部分县进士数为0的情况。如桐柏县、伊阳县、淮阳县、沈丘县、铜山县,在整个明代无一人登第。 第三,淮河流域的进士的地理分布出现 “两个高峰,多个平原” 的现象。除了洛阳县、祥符县进士数量在95人以上,其他县的进士数量大多维持在20人以下。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江南进士分布极不均衡,且集中程度十分大,将近一半的进士分布在华亭、武进、无锡、昊县、昆山、长洲、仁和、常熟、钱塘和上海这十县[9]。

(二)影响因素

明代淮河流域进士的地理分布呈现上述特点,与淮河流域人口地理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的地理分布有关。

1.人口地理分布

淮河流域的人口分布不均衡(表2)。如开封府其所辖县大多分布在淮河流域的西部,人口数达到142.2万人,进士570人;徐州总人口为23.0万人,位于淮河流域的中部地区,人口较其他府相对较少,其所辖铜山县进士数量为零。

2.经济发展水平

表3显示,淮河流域内部经济差异十分明显。明天顺年间,开封府粮额共719 300石,为其他各府所不及,且进士数量也大为可观。相比较之下,凤阳府的农产状况不是非常理想, “臣惟职任凤阳之地,地方东西七十里,南北九十有五里饶。陵寝、郡邑、蹊道、祭田、赐田、屯田、臙粉田外,余有西南郡一带,皆山岗硗确,土石伴错,溪谷流水无有,山林薮泽无有,里虽俭有百,而谷土不能处二。议者皆谓罢任足重,民苦不能负租税,故逋逃。 ”[5](P947)凤阳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较差,可耕种的田地并不是很多,以至于民众苦不堪言。凤阳府粮额共205 700石其科考状况也较为一般。

表3 明天顺年间、明末淮河流域部分府州粮额数表[10](P354-359)

在淮河流域的东北部, “沂水为邑,自穆陵而下,山谷盘错,历百里而后为县。其地缘冈阜之间,无滥车之水,瘠亢少腴,一遇旱魃为虐,则民嗷然忧岁。 ”[5](P1720)明代,沂水县共有进士 14 名,蒙阴县19名,沂州18名,费县仅有5名,科第情况不是很理想。

3.教育资源的地理分布

明代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在中央有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等。在地方,府统治中心的教育资源配置更为完善。 “儒学。府,教授一人,从九品,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凡生员廪膳、增广,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附学生无定数。 ”[1](P1851)可见,府学、州学、县学不仅仅在师资配置上存在差距,在生员的名额上也是层级分明。表5显示,淮河流域的中部地区有府学3所、州学5所、县学36所;东部地区有府学2所、州学6所、县学15所;西部地区共有府学2所、州学7所、县学39所。可见,淮河流域中部地区的学校分布更为合理,且教育资源更优于东部地区。

在书院方面,凤阳府书院总数居于全省第四,共15所,但这些书院几乎集中于凤阳府统治中心以及周边区域,分布极不均衡[12](P13)。 凤阳府(州)下辖的五河县、临淮县、颍上县、太和县、霍邱县、蒙城县,这六县明代书院的建置数几乎为零[12](P13)。同时,明代河南先后存在书院126所,其中,开封府共有书院31所,占全省书院的24.6%[13],其受到教育资源倾斜的幅度较大,并且其进士数量也较多。

表4 明代淮河流域学校数量统计[11](P131-523)

三、明代淮河流域进士的时间分布及其原因

(一)时间分布特点

图1显示,明代淮河流域进士的时间分布特点为:第一,淮河流域进士数量各时间段分布不平衡。万历年间进士数量最多,共326人;其次为嘉靖、成化年间,为261名和174名;建文年间,淮河流域仅登第10人。第二,明代淮河流域前、中、后期的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根据相关学者的划分,将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建国到正统七年(1442年)王振专权划为明代前期,从正统七年王振专权到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划分为中期,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亲政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划分为明代后期[14](P绪论3)。如此,明代前期淮河流域进士数量共175名,中期887名,后期468名。由此可见,明代前期其科考竞争力不强,中、后期科考竞争力较前期有所提升。

图1 明代淮河流域进士数量时间分布图

(二)原因

明代淮河流域的进士数量时间分布与科考、经济政策的变动和实行是分不开的。

1.科考政策

淮河流域位于不南不北的区域,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南北朝时期,南征或北伐的一方以淮河流域为跳板,在此地屯备粮草,进而征伐对方。顾炎武曾言 “晋及六朝,大农匮乏,俱屯守淮阴以备储胥。若祖逖以卒三千屯淮阴,起治铸兵,兵食足,而后能遂其誓清中原之志。谢玄先屯淮阴,次屯邳、徐,兵食足而后能捷淝水以入洛阳,其自中原取江南者,若晋之平吴,亦屯田江北以为兵食之资。 ”[5](P1050)到了南宋初年,淮河地区更是成为宋金两军长期对峙的重要前线。元末,在淮河流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给予元代统治者沉重打击。

明朝统治者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 “己亥,诏设科取士。诏曰:‘朕闻成周之制,取才于贡士,故贤者在职……自今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以起怀才抱道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通古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 ’”[15](P1019-1020)洪武四年(1371 年),从科考中选拔了俞友仁等120名进士。然而,随着科举考试的实行,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发生了 “南北榜案”③,反映了区域公平与考试公平之间的矛盾。景泰五年(1454 年),科考 “分南、北、中卷:南卷,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也。 ”[1](P1698)其核心是保持各地区利益的平衡、各阶级利益的平衡[16](P180)。

经过调整,凤阳府、徐州划归为中卷,河南地区划归为北卷。分卷以前,淮河流域的士人不占优势,尤其是洪武三十年的春闱,所中进士全都是南方人。直至明朝灭亡,淮河流域登第人数持续增加。因此,国家政策因素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分卷前后的科考竞争力的强弱影响到淮河流域进士数量的时间分布。

2.经济政策

淮河流域进士的时间分布与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相关。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行改革,推行一条鞭法。 “旧时征派税粮,即选殷实之家,佥充大户,分定厫口,使之坐收;钱粮入手,不免妄费,及期亲解,势必赔偿,甚有鬻产质田,尽室流徙者。自条编法行,粮银上櫃,但以櫃头守之,不得侵牟,亦无赔补之累,此不佥大户便也。旧时里甲,十年一轮,谓之 “见年” ;一切买办支应,俱出其手,九年之息,不足以当一年之费。今将里甲银数,并入差银,上櫃收支,官为代办,而轮当支应之苦,皆得免焉,此不应里甲之便也。”[5](P1649)百姓缴纳银两,就能免去轮当 “支应之苦” ,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部分人士转身投入到科考中,提升了科考参与度。

四、结 论

从地理分布来看,淮河流域的进士数量总体上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尤其是各府所辖县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西部地区进士数量最多,中、东部地区进士数量相对较少,这受到教育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 “两个高峰,多个平原” 的独特现象。从时间分布来看,进士分布也不均衡。值得注意的是,万历以后,淮河流域进入登第高潮期,这与其时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

注 释:

①如梁姗姗:《明代山东沂沭河流域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李良品:《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②本表统计数据来自龚延明团队建立的历代登科进士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进士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籍贯、科目等。本文淮河流域所界定的范围主要依据王俊清的《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水灾与城市变迁》(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③据《明史·选举志》记载: “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自洪武丁丑,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皆南士。三月,廷试,擢陈安阝为第一。帝怒所取之偏,命侍读张信等十二人覆阅,安阝亦与焉。帝犹怒不已,悉诛信蹈及信、安阝等,戍三吾于边,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复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皆北士也。”

猜你喜欢
凤阳淮河流域进士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不同地域文化对凤阳歌民族唱腔的影响
旧凤阳花鼓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