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钧、鲁楠 清华大学法学院
印度法系是世界主要法系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播广泛。经现代转化,她至今仍充满生命力,具有重要影响。与其他法系相比,印度法系独具特色,形成了与西方约法文化、中华礼法文化、伊斯兰教法文化交相辉映的正法文化,其中凝结着深邃的法律智慧,塑造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其多元和包容等价值具有普遍意义,为世界法律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
自东汉末年以来,佛教经丝路传入中国,经历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臻于鼎盛,与儒家、道家并驾齐驱,成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及至近代,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印两国在迎接外部挑战,寻求民族独立,探索觉民与富国之道时,同声相应,守望相助,结下了深厚情谊。1924年,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在清华大学演讲,号召两国青年携手努力,提出“我们必得从我们各家独有的文明里展览普遍的公认的成分”。今天,由于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在法治发展中所遇问题相近,故相互学习,切磋治道,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然而,与印度哲学和文学研究相比,中国法学界关于印度法系的研究,显得姗姗来迟。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学曾将重点放在西方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基础薄弱与文化隔膜,印度法研究显得困难重重。但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积极推动法律全球化,以及中、印两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深入研究印度法系,加强两国法律合作,变得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法学界近年来加强了印度法系研究,不仅涵盖了法哲学与法史学,而且延伸至各部门法领域。本专题的一组文章就是这些成果的组成部分。这组文章得到了教育部“印度法系及其与中华法系的比较研究”项目的支持,并是北京宸星教育基金会项目(印度法和伊斯兰法研究,项目编号2019-03-003)的部分成果。
本组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印度法系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传统印度法的主要特征,印度经典文本《薄伽梵歌》中的平等观,殖民时期印度对英国法的移植,以及印度合同法、刑法、婚姻家庭法、法学教育和基层司法在现代化过程中批判吸收本土和西方法律遗产,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同时也观照源自印度的佛教法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律的影响。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进一步推动国内法学界对印度法的研究,使相关领域深入细化,结出硕果,为中国法治和法学的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