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操兰兰
如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长此以往,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减少和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成为国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对于防范和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突发性环境问题的监测并不断研究和探索解决方案,充分发挥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作用以提高环境问题处理的技术和效果是目前解决突发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关键举措。
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和情况难以预计,可能是在晴空万里的白日,也可能在乌云密布的黑夜,这对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危害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且这种威胁所波及的不只是一个人,甚至可能是整个地区或是整个国家。比如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整个片区的人们造成核辐射危害,同时还会对本国甚至是周边国家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可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性之大和影响范围之广,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和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仅发生的时间和情形难以预计,其发生的形式和类型也复杂多样,比如爆炸或是泄露等,而从环境要素来看又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等污染。
与普通环境污染相对稳定的排放方式和相对固定的排放途径所不同的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因受到排放时间的突发性和排放方式的复杂性影响,往往发生的十分迅速,导致相关责任部门来不及反应和处理,污染事故来势汹汹,容易演变成社会恶劣事件而造成大范围的危害和影响。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突出优势和价值,通过在事前对环境各方面指标的持续监测,时刻关注数据变化的异常情况,并对其做出敏捷反映和紧急预案,为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定提供有效保障。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能够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当事故发生时,环境应急监测系统会第一时间记录事故发生的动态数据变化,为判断和研究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准确收集和记录每次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各项数据以建立历史数据模型,总结和概括事故常发的诱因并提供有效应对措施,还能协助生态环保部门在事前对各类潜藏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判和有效防控,提高污染事故的可控性和应对的及时性,以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
另一方面是能有效提高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相对普通的环境污染,突发性污染事故对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和防控及应对难度要求更高,这主要是由于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等特点导致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能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持续监测和监测结果的收集完善中逐步形成一套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机制,同时有效提升监测技术,充分发挥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突出价值和重要作用。
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由于其研究和正式开展的时间较短而在监测技术和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生态环保与社会经济之间不平衡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难度决定了以往的监测技术难以满足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和系统运行的需要。由此可见,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存在的最大的不足就是专业的应急监测技术指导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方针。监测技术和监测体系的落后导致许多相关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无所适从,无法保障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受我国现有的不甚健全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和相对落后的监测技术限制,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实战经验和实战能力方面相对欠缺,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难以做到从容应对和及时反应。同时,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部门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日常实战演练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日渐形式化的实战演练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教学作用,还造成了教学资源和工作人员时间的浪费,形式化的实战演练也导致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及实战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无法在实战演练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积累实战经验。
受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影响,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难以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污染的种类及事故发生的诱因,从而导致整个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由于缺乏专业统一的部署和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地各级之间的应急监测可能会出现重复工作和职能交叉的情况,一方面容易造成环境应急监测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效率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在协同作战层面,由于环境科学所涉及的领域和覆盖的范围较广,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对气象学、危化品管理、劳动保护以及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如若环境前期的监测力度和监测成效不足则会导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相关部门的协同能力受到削弱。
由于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不高,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较少,因此在应急监测设备上较为落后,面对客观的艰难条件,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也难以提升,而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是一项对专业性和操作性要求较高的作业,并且设备等外部条件对监测的准确性也有较大影响,空有一番理论知识是难以防控与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等现实问题的。因此,监测设备落后和监测能力的不足是影响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又一关键性因素。
在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采样能力和分析思维等基本功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能力较差,无法及时有效地监测到关键数据的不正常波动和污染物的出现,从而导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充分、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为后期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更好地做到有备无患。其中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编制应急预案、准备和测试环境监测设备、制定监测方案以及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等。
首先是编制应急监测预案,预案的编制需要当地各级生态环保职能部门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结合以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历史数据和出发方法形成一套具有地域针对性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控和处理流程,详细明确环境应急监测预警、现场勘查以及环境监测结果的评估等各项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从而为环境应急监测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细则实施提供科学性指导依据。
其次是准备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开展需要用到的水检监测仪和红外光谱仪等各类监测设备和仪器,并在投入使用之前对其进行常态化的检查和管理,以确保其投入使用后能顺利运行。
最后是要确定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各项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的敲定,如环境监测点的设置、样本采集方法的确定和运输保存程序的设定等。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各项监测技术和系统细节设定都符合实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需求,才能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提高环境应急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
为彻底改善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实际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首先要彻底转变环保部门的思想意识,要深刻体会和认识到环境应急监测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能力和实战能力,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其次,在制定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和相关制度时要注重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实战工作人员的建议,全方位收集各项信息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使制度规范在具备专业性理论性质的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加大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其资金、物力和人才等各项资源的投入和支持。通过适当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长效发展,从而有助于从政策上和体系建设上弥补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在实战经验和技术上的差距,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相关仪器设备的全面国产化生产与制造。
应急体系的构建对于充分发挥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科学完善的体系的构建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专业性指导和方向把控。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的选择,先进的设备和硬件条件有助于推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科学开展。当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首先要快速启动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相关监测人员需要正确完整地佩戴好监测和防护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事故爆发现场,对第一现场做好污染物的样本采集及其种类和浓度的监测分析,这就体现了先进的应急监测设备是有效提升监测技术和实战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政府要加大对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的研发和资金投入,同时还要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特点和分布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购置相应监测设备和安全装置。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发展主要围绕第一时间迅速并准确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以及事故爆发所产生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核心内容进行提升,并结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各项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的建设来为污染事故的突发提供防控和应急处理依据。
为充分发挥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作用,要加强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程序的严格把控,通过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来进一步推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的各个工作环节中要严格遵守监测程序和操作规范,不得随意调整、增加或减少工作环节,监测人员需要根据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所造成的具体污染情形和地区环境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样本采集和取证调查工作,公安机关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协助污染物的隔离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控制和缩小污染扩散范围。其次,监测人员在借助专业采集仪器和设备进行样品采集分析时要注意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测布点,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效率,最后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及其他各项监测数据,参考历史相似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办法来制定合理的防控和治理方案。此外,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战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强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尤其是技术和实战层面的培训考核力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侵蚀,将培训与考核落到实处,并在实战演练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实战演练和培训考核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各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通过加强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学习为监测人员创造更多更有效的实战机会,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实战经验。除此之外,各地各级相关监测部门需要与其他兄弟部门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经验分享,如此有助于检测人员加强对自身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环境应急监测动态化体系的构建,从事故前、事故中和事故后全方位实现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最终目标,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概率。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频发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性,环保部门要深刻意识到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面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目前存在的工作指导落后、监测设备和监测能力不足、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以及工作人员缺乏实战经验、实战能力和协同性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做好环境应急检测的前期准备工作,国家政府要加大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关注度与支持度,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构建应急体系、加强应急监测技术装备的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同时严格控制工作程序,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从事故前、事故中与事故后全面提高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