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一高初中部 席明焕
近些年,大家都在追求高效课堂、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等等。那么,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是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共鸣。
汉代董仲舒所著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指出:“百物去其所与异, 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 ”说的就是同道共鸣、同类相应,双方情感上的高度契合方能让事情深入推进。 课堂上师生思想共鸣, 对正在学习内容的认知方式、认知结果、行为标准、情感体验达到高度契合和互动, 就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实现课堂上师生思想共鸣, 基于怎样的学生观、教师观和课堂观?教师应通过哪些途径、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师生思想共鸣?笔者结合任教经历,提出构建“共鸣数学”课堂的两点主张。
1.“共鸣数学”课堂的学生观
在指向师生思想共鸣的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 在此借用华南师大何小亚教授的观点:“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潜能,学生存在不同差异。 ”这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充满信心,同时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 熟悉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施的目标是“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每个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更需要教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望在数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和差异,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与特长, 平等开展差异化教学。
2.“共鸣数学”课堂的教师观
近年来, 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大家基本观点一致,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创造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和学生同步实现提升。 教师一方面通过工作获得薪酬满足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教育智慧,提高教学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尊严、成就等丰富的精神财富。 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传统认识上教师单向的奉献和付出,而是基于学生、教师的“双提升”,发展学生,成就教师。
3.“共鸣数学”课堂的课堂观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022 版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达到“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数学学科思维量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效果也比较突出, 课堂上学生的深度思考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的双向、多向信息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数学课堂上,师生思想共鸣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围绕正在学习的某一具体内容,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积极参与、信息双向交流, 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快速趋向一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步发生、同时实现。 呈现结果是师生的认知方式、行为标准、认知结果、情感体验达到高度契合,课堂真实、积极、高效生成。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教育是榜样和带动,教育是唤醒和激励。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生和思想共鸣常常相伴而生。 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促进师生达到情感共生。
1.加强自身修养,让学生亲近和信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就是教师前进的方向。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加强师德修养, 唤醒和吸引更多学生,学生和教师心灵相通, 自会达到思想共鸣。同时, 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会促使学生信服、佩服,在情感上高度认同。
2.运用心理技巧,增强课堂吸引力
教师可通过和善的表情、 亲切的声音、关爱的肢体动作等,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其产生情感的回应以及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激发兴趣和信心,促进发展和创新
在教学上,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向上成长的愿望和信心,他们才会在情感上和教师更加亲近,思想上更加贴近。 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学生,如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学困生等,教师更应该多加关注和鼓励。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实现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显性成长,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向教师的知识结构靠近。
1.基于学生认知基础,设定学习方式和教学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在教学中准确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和认知结构,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也是实现师生思想共鸣的必要条件。
2.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选择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 分为同化、顺应和平衡。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或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串等,采取适当手段和措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打破学生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促使学生做出同化或顺应,以获得新的认知平衡,重建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与教师呈现的情境或问题达成新的契合。
3.重视认知过程,设置合适的探索和体验内容
课堂上师生产生思想共鸣,重要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处于共同的情境,思考、探索相同的问题,“同境、同情”才可能产生“共鸣”。 学习不仅要用大脑, 而且要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语言表达,用手操作,即要亲身去经历、去感悟。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即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包括身体参与、情感参与、思想参与。 师生只有有了相同的“切肤之痛”,才会有“同理、同情”之心,才会有融洽的互动,才会产生思想共鸣。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构建数学认知结构, 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局部认知结构和教师的认知结构实现接近,从而快速达成契合。
1.通过构建数学“小”认知结构,促进知识系统网络化
“小” 认知结构是指在课时学习内容或章节学习内容较为片面、 局部的情况下,即时构建的不完整、小范围的认知结构。 特别是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新概念,联系旧概念,把新旧概念进行整理和归类,并理清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章节概念体系,使概念前后贯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师的认知结构尽可能不断接近乃至相同。
2.通过单元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整体性、连续性、深度触动
缩小学生认知结构与教师认知结构、数学学科认知结构的差距, 实现思维同频共振, 在教学上采用单元教学设计是较好的选择。 2022 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 明确建议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 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优化, 突出主题内容及知识间的关联,凸显数学思想方法,突出知识的整体性、连续性,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缩小学生认知结构与教师认知结构的差距, 为师生思想共鸣做好铺垫。
3.通过教学模式构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思维碰撞、思想共鸣
虽然固化教学流程的做法存在争议,但诸多学校和教师的实践证明, 使用趋于稳定的教学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课堂的契合。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下,师生熟悉教学环节流程, 熟悉每一环节的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要求,便于行动上、思想上保持步调一致,默契配合。如果加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环节设置, 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教学活动, 往往可以激起师生思维同频共振、实现思想共鸣。
另外,不管是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还是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都是系统工程,都需要从学校层面、教研团队层面整体构建和协调推进,需要发挥教师团队作用。 在校内或者学校与学校之间组建学科学习共同体,利用团队协作,分工与合作相结合, 在具体工作的达成中实现共同提升,收到“师师共鸣”“校校共鸣”的效果。
总之, 师生思想共鸣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动态互动的过程,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促进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高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师生均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故称为情感共生,能力共长,思想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