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022-12-27 16:43孙久文
齐鲁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学区域经济

孙久文

(中国人民大学 应用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如今,中国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初步形成、蓬勃发展、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科学。下文将从理论基础、发展实践、发展历程和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框架这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其指导下开创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二是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沿革,在其影响下形成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概念和标准范式。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生产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分工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

1.空间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当代空间理论的重要贡献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心的是商品的价值。但马克思在关心商品价值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明确地把空间属性视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要的组成部分(1)尼尔·史密斯:《不平衡发展》,刘怀玉、付清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第147页。。马克思指出“劳动对象发生某种物质变化——空间的、位置的变化”,“它的位置改变了,从而它的使用价值也起了变化。因为这个使用价值的位置改变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增加了”(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4-445页。。马克思把商品与空间结合起来,进而与资本相结合,空间的性质就完全脱离了单纯的自然空间,进入了经济的空间。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为了生产剩余价值,就必须有大量的生产资本以工厂、机器、交通线、仓库以及其他设施的形式存在,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固定在某个空间。因此,当我们去认识某一个空间的时候,这个空间是以两种属性存在的:一种是自然属性,固定的经纬度的位置存在;一种是经济属性,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生产的位置存在。正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解释当前经济空间的发展与运行的问题。

例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探讨新发展格局的循环机理,就需要着眼于扩大内需,总结国内各大经济区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运转关键特点,研究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不同经济区空间存在的特点。有的学者主张以剩余价值生产为驱动重塑生产空间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也是基于马克思关于空间属性的分析。

2.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是当代聚集经济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了分工理论。他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看到了分工协作的好处。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362页。,马克思说的协作是由工厂手工业工人间的分工带来的。他从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协作想到了社会内部的分工协作,进而想到了地域间的分工协作。马克思对劳动地域分工做出过详细的解释。马克思认为“分工既包括部门、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4)《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92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分工理论是中国当前产业集聚与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对于分工的考察,从一般的社会分工,进而考察不同部类的分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产业的门类的划分,钢铁、汽车、建材、电子等等。如果社会的集中是交换价值被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的手里,那么空间上的集中就是使用价值的物理集中(5)尼尔·史密斯:《不平衡的发展》,第213页。。在现实生产中,表现为生产的集中,也就是产业部门的集中,空间上的形态就是经济区。经济规模越大,产业部门的规模也就越大,聚集的空间自然尺度也会越大。

3.马克思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指明城市化的未来方向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要在共产主义阶段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设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主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24页。,又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失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46-647页。。

综上,按照恩格斯的构想,城乡分离的消除可以通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来实现。正如他在《反杜林论》中所说,“从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乡分离的条件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也不是什么空想”(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卷,第320-321页。。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沿革与中国区域经济学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承袭了区域经济学的沿革并向前发展,进一步规范化和应用化。

1.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探寻各种经济社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 作为马克思的同时代人的杜能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为区域经济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创始人艾萨德教授在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引入了区域决策中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两大假设,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两个方面探讨了空间经济的均衡状态,并考虑了空间经济相互依存的问题。艾萨德教授将理论推导引入研究之中,这是他对区域经济学最大的贡献。并且,他还构建了一系列应用于区域分析的模型,这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2.经济地理学

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本底的基础,即自然的空间基础。为了便于考察,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不同区域在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各不相同,这使得每个区域的内容都非常丰富多样。在经济地理学中,区域就是地理空间与人类经济活动的结合。从可持续发展上来说,人与自然都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不同的区域,人和自然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城市地区更多表现为人的特征,而在极地和高原等区域,则更多体现出自然的特征。

经济因素的引入无疑丰富了区域研究的内容,但同时也模糊了区域的界限。显然,经济的区域和自然的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够完全重合,这就增加了区域研究的难度。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区域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很难适用于经济区域的研究。

3.新经济地理学

作为当代区域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更多地继承和发展了区位论的思想。

克鲁格曼认为区位理论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应当是分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其主要理由是:“规模经济要求生产地点的个数尽可能少,而增加地点却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每一个厂商都要权衡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除非你可以描述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否则不可能说清楚中心地方是如何形成的”(9)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蔡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其次,克鲁格曼十分重视城市地理学的传统。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如“城市位次规模法则”“城市地理联系 ”等。这里面隐含了市场结构的假设,也隐含了垄断竞争。如果商品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全国设立一个工厂就够了,也就用不着去分析市场潜力了。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基础,我们以此来归纳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并形成研究的方法论。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总结与中国区域经济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始了促进区域发展的探索。1953年后,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毛泽东结合中国发展的国情,提出了沿海内地工业均衡布局的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这一思想也成为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强调要利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带动内地工业的发展。为实现工业在全国的均衡发展,就要实行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并举的生产力布局。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周边局势紧张,毛泽东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在“三五”计划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进行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10)陈东林:《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启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https://www.dswxyjy.org.cn/n1/2019/0228/c423718-30948363.html。《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1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2页。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思路,新中国成立后的28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向中西部倾斜的产业布局政策,使中西部的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生产力和投资重点过分关注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因而忽视了经济效益目标。

邓小平将区域发展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既坚持了区域发展思想的合理内核,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时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到1988年9月,邓小平又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278页。邓小平的这个论述,成为“两个大局”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对区域发展理论进行了探索。在1995年《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江泽民概括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十二大关系,深入诠释了产业与产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所有制与所有制之间的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到上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已提前达到小康水平,着重解决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问题所需的条件已具备。第三代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把西部大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实施战略重点的转移,中国区域经济开始走上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江泽民指出:“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1999年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结合西部大开发和东部率先发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此形成。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标志着全国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表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些思想是第四代领导集体对区域发展的集中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一,首次成为统领性的区域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在四大板块的基础上,提出要支持特殊类型地区也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要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并且还强调要构建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概括了区域发展的全部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中国区域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适应中国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总结中国各个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科。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中国区域经济学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总结

早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经典性的总结,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 《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均衡分布”的思想和列宁的“使俄国工业布局合理,着眼点是接近原料产地”的思想,提出了优先发展内地、平衡布局生产力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发展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的角度都提出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诸如区域差距问题、地区产业结构问题、贫困问题、城乡问题、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等严重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新的、联系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经济学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去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于是,一门年轻的、至今为止几乎是综合性最强的经济科学——中国区域经济学,在多个学科学者的关注和努力下,开始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

2.中国区域经济学是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济理论

中国区域经济学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较好地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为使区域经济尽快摆脱低水平均衡状态,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在东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000年之后,中央相继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定位为国家战略,以解决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这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空间问题越来越重要。特殊类型地区、四大板块、城市群与城市体系、京津冀与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地区、边疆地区以及海洋地区等等,逐步进入国家规划的范畴,丰富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内容。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中国已经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研究适应新发展形势、开拓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然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要实现全面工业化,另一方面要在发达国家的围追堵截中缩小与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这个整体以及中国的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律,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3.中国区域经济学是适应中国国情需要的经济理论

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国土的大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但人均资源少。这就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从地域广大的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打造发展特色,形成独特模式。考虑到各个地区的要素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使其能够立足自身实际实现加速发展,进而缩小区域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为使区域经济尽快摆脱低水平均衡状态,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在东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然而,在20世纪80-90年代,区域差距的持续扩大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中央在1996年的“九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2000年之后,相继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定位为国家战略,以解决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必要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构想,是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研究方向。

沿海发达地区和已经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城市地区要担负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的历史重任,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在现有的央地关系安排下,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发展规划,实施各项政策措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做指导,该理论需要能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4.中国区域经济学是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所形成的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逐年走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各区域发展经济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各类区域发展功能平台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创新的主要动力。同时,中央政府建立的区域协调机制,解决重大战略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当前,区域发展由追求高速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使区域经济的研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有新的思维。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充分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国家经济政策制定具有深刻借鉴价值。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需要中国区域经济学去挖掘和总结。例如,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主要着力点应当放在区域发展上。因为地方政府具有支配地方资源的权力,是凭借政府权力分配资源,还是放到市场中,由市场去配置资源,如何由市场配置资源,理论上需要总结和阐述。再如:反贫困问题是区域发展中必须给与足够重视的问题,抓最落后群体的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抓解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落实社会责任的经验有哪些?更是值得总结的经验。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既不能走1949年前的道路,也不能走西方的道路,更不可能走苏联的道路,而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在经济上的特色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空间上则需要不断优化中国的空间结构,建设一个山清水秀的现代化国家。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范围

区域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活跃于21世纪的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借鉴国外经典理论和自身的实践发展,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特点体现为两点:一是理论上的创新与内容上的传承相结合;二是把区域经济学的体系完善和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作为追求的目标。

(一)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中,中国区域经济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是:

1.中国经济地理研究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7年的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主要是研究中国经济景观的地理分布问题,并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性资料。比如,为修建铁路提供沿途的经济发展情况,资源赋存情况和人口收入情况等。这些研究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打下了资源和区域环境的基础。

2.中国产业布局研究时期

改革开放之后,对于中国产业布局的研究形成一个新的高潮。在改革开放伊始,产业发展是当时的当务之急。从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是产业合理布局。与此同时,在借鉴区域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区域经济学专业开始形成。

3.中国区域经济学创立时期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区域经济学进入到创立时期。从1980年代末区域经济专业的形成,到1990年代对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深入,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入加速形成期。这是对区域经济学学科性质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学”脱胎于一般的区域经济学逐渐建立的过程。毫无疑问,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4.中国区域经济学建设加速时期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之后,特别是进入到“十四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期,中国区域经济学进入到建设的加速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大门类下面的应用经济学科,主要任务是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国各地区的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二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要能够对现实中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并能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三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应当分成两个部分:理论研究部分,由区域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资源配置理论、区域相互依存理论、区域产业发展和转移理论、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理论和区域政府干预理论等构成的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转化而来;应用研究部分,具体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发展与协调,区域产业结构,人口增长与迁徙,城市建设与中心地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二)中国经济区域的概念与类型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子系统,但由于区域经济类型多样,其运行规律与国民经济不尽相同。中国区域经济学在中国发展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一门经世济用的学科,在企业区位选择与跨区域活动决策、地方政府寻求经济发展方向与解决自身发展难题、中央政府进行区域经济决策与调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区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载体。从空间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学有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最突出的特点。一般而言,区域通常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以泛指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等,而且与区域有关的概念较多,主要有空间、地区、地域、地带、地方、区位与地点等。在西方国家的区域经济学中,这些相关概念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其中,区域特指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的地区。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实践中,并没有严格区分区域与地区,例如在政府文件中“四大板块”(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中的地区实质上是一种战略区域。此外,区域有尺度之分,即区域划分的范围有大有小,尺度不同的区域服务于不同的政策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有关特定区域的研究都必须考虑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到该区域发展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以全国的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壮大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为基本出发点和目标。

1.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区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只有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才能明确界定区域的概念。 最早界定区域概念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是通过考察不同尺度空间的特征、探索空间分布的情形来完善对区域的认识的。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认识区域的,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和分布情况,政治学将空间划分成系统的地方单元。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则结合了地理学和政治学的观点,并在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等诸多特点。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经济地域单元(13)孙久文:《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是把研究的范围限制在中国的国家范围之内,研究中国各层级、各类型的区域经济的活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中国经济区域的类型

按照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各区域的发展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把中国的区域划分为四类:

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是迈过现代化门槛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运行在中高速增长的合理区间,居民收入接近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2)实体经济壮大,产业实力稳步加强,以技术革新为引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优化;(3)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创新活动的正外部性逐步释放;(4)城乡二元结构消弭,城乡高度一体化;(5)循环生产模式、绿色生活方式普及,生态文明制度走向健全;(6)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向纵深迈进;(7)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对应,是尚未迈过现代化门槛的地区,是特定自然、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突出特征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往往具有经济规模偏小、经济增长速度偏慢、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产业结构欠合理、科技实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思想观念陈旧等特征。从长期来看,欠发达地区将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途径,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终跻身发达地区行列。

特殊类型地区

特殊类型地区首次出现在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主要包括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同时也包括存在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退化问题的各类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重叠。在“十四五”时期,特殊类型地区的概念和范围又所扩大,包括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相对落后地区、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恶化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特殊类型地区既是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也承担着传承红色基因、增进民族团结、加快国防建设等特殊任务。

海洋地区

中国的海洋区域包括领海和中国管辖的海域。毗邻中国大陆边缘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互相连成一片,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中国于1958年9月4日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该规定适用于中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毗邻中国的海域总面积约为470万平方千米,其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这其中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三)中国的区域划分

经济学研究的区域范围称为经济区。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经济区的区内一致性和区外差异性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特点。任何经济区的存在都必然在客观上具备区内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通常表现为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同一性,共同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共同追求经济发展的特定目标、共同享受政府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等等。这种一致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促使经济区的各子区域密切联合为一体。

在实践中,中国先后采用过如下几种不同的地区划分方法来组织区域经济活动:

第一,按省级行政区划系统来划分经济区,这是中国一直沿用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按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协作区来安排地区布局,组织区域经济活动,是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区的划分系统。

第二,按照经济区的位置关系和地域依托来划分经济区。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到现在始终沿用的一种经济区的划分方法: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按沿海与内地两大块来进行经济区的划分;二是改革开放之后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水平划分的“三大地带”;三是自“十一五”规划之后,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来划分的“四大板块”来组织区域经济,目前仍然在使用当中。

第三,按照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分工定位划分的经济区。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的区域划分也更加注重经济关系和区域分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根据发展水平和发展定位划分的三个区域发展引擎的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依据区域经济关系划分的国土依托型的经济区。

四、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一)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三大组成部分

在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三大理论构成,分别为: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中国区域关系理论和中国区域经济运行理论。

1.中国区域发展理论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以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包括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区域发展的集聚与分散问题等。

2. 中国区域关系理论

基于地域分工理论,以中国多个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区际要素流动与产品贸易、区域经济合作与冲突等。

3. 中国区域经济运行理论

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循环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成本与效益关系,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运行。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的管理,中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应用工具,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等。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毛泽东关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思想。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中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约占70%,还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发展沿海工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只有两者加强联系,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才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状况,逐步使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平衡发展。

2.“两个大局”战略构想

1988年9月,邓小平强调:“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278页。

3.胡焕庸线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此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南达云南省腾冲划分中国人口分布为两个密度特征区。最初称“瑷珲—腾冲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线”“黑河—腾冲线”。

4.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要处理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发展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明确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99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2003年实施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都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子战略。2005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一次将全国不同地区纳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在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5.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此后,中央先后下发了推进上述地区发展的文件,形成了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四大板块”共同驱动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6.主体功能区战略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并明确该规划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区域新发展格局

为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首次成为统领性的区域发展战略。新时代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过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逐渐形成以四大板块为基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七大战略为引领的区域新发展格局。

8.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引领下,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特殊区域发展战略。在“十四五”时期,要更加重视特殊区域的发展,包括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这些特殊区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一是基础设施缺乏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成为掣肘地区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瓶颈;二是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特色,大多数地区以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未充分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地区远离市场,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不高,很难吸引企业入驻。对于上述特殊区域的发展战略,应采用对口援助,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对于本身发展能力弱的区域,增加人力物力的支援。

第二,经济带发展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带的全覆盖发展是一个重点问题。经济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相对落后区域的生产力布局,促使区域要素配置发生积极变化,进而推动相邻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目前形成国家战略的五大经济带,均是在一个开放的区域空间中,由相对发达的区域与相对不发达的区域结合构成的。

第三,城市化带动战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伴随时间的推移,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第四,问题区域发展战略。解决问题区域的发展问题,是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关键。当前问题区域主要集中在资源枯竭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出台有针对性的相关产业政策并兼顾全面,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来解决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区域问题的长效机制,包括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新兴产业扶持机制等。

第五,陆海统筹战略。“十四五”期间,陆海统筹发展十分重要。要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放在战略的高度,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必须统筹海洋维权与周边稳定、统筹近海资源开发与远洋空间拓展、统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布局调整、统筹海洋经济总量与质量提升、统筹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海洋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 并以此作为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和制订海洋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第六,生态安全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述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两山理论”,是实现生态安全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贯彻“两山理论”,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经济学区域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简明经济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经济学的优雅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