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革命报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2-12-27 16:07赵晨韵
关键词:日报报刊革命

赵晨韵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武汉 430062)

清末,革命志士为宣传革命思想,掌握舆论话语权,在海内外创办大量报刊。自1900年首份宣传民族革命的报纸《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革命逐渐成为新闻舆论主题。《江苏》《湖北学生界》《苏报》《民报》《神州日报》等宣扬反清革命的报刊相继在海内外创刊,革命思潮风起云涌。1900—1912年,“海内外革命志士所发刊的日报杂志,遍布全球,总计达二百种以上”[1]。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建立后分析革命胜利原因时提道:“自武汉发难,不数月而共和政治初见于亚东大陆,论者推原功首,咸以为数年来言论提倡之力,固矣!”[2]晚清革命报刊作为革命志士宣传思想、营造社会舆论的重要媒介,一直受到史学界与新闻学界的高度关注。作为辛亥革命之果的中华民国自建立始,革命党人与学人就一直寻找辛亥革命得以成功推翻帝制的原因,认为革命报刊作为宣传媒介起到重要作用,有“缔造民国”之功,对其进行初步梳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苏联研究模式影响,晚清革命报刊被定上资产阶级报刊的标签,以单一政治标准评价革命报刊,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大多囿于“革命史范式”。改革开放后,学界思想获得解放,开始运用新理论、多学科视角全面研究晚清革命报刊,研究重点从报刊的政治作用转移到报刊本身的发展规律。21世纪后,学界广泛运用西方传播学和跨学科研究方法来挖掘晚清革命报刊的价值,取得的学术成果更加丰富多样。梳理晚清革命报刊研究史,能开阔中国新闻史研究视野,同时对当代进一步深入探讨清季社会变革与民国社会思潮有重要意义。

一、 筚路蓝缕:民国学人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

清末革命风潮席卷全国,在多方势力交涉下,最终清帝退位,建立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无数政治家与学者都希冀理清革命得以成功的原因,认为报刊舆论为“革命先驱”,有“缔造民国”之功。且民国建立后,民权、民生两大主义并未实现,学人也想借研究晚清革命报刊来抨击当时政治,在此背景上展开了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民国时期取得的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类,分别为革命报刊创办者笔述的革命党党史、回忆录与新闻学人撰写的报刊史。

中华民国建立后,为梳理革命党的发展历史,彰显革命党人之功,孙中山命邹鲁编写革命党党史。邹鲁广泛收集史料,于1929年出版《中国国民党史稿》初编。邹鲁作为清末《可报》与民初《民国杂志》两大革命喉舌的编辑,深知报刊对革命运动的推动作用,故在书写过程中尤为注意革命党报的历史,在书中单列一章用于记述兴中会与国民党的宣传工作,详细记录中国第一份革命报刊《中国日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中华革命党机关报《民国杂志》三大报刊的创办历程及其所刊发的重要文章,以精练文辞勾勒出革命报刊发展历史,是一部优秀的具有晚清革命报刊史料汇编性质的著作。同盟会宣传元老、曾任《中国日报》总编辑的冯自由编写《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革命逸史》《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华侨革命开国史》四书,较详细地记述了清季海内外的革命宣传与革命运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按时间顺序记录革命党的主要行动,涉及日本《开智录》《民报》、上海《苏报》、香港《中国日报》、法国《新世纪》等的创办历程。《革命逸史》在此基础上补充记述《国民报》《国民日日报》《警钟日报》《图南日报》《神州日报》等革命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影响。《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介绍了1886—1911年革命党在各地的组织机构演变过程,包括《中国日报》《大同日报》《大陆报》《浙江潮》《江苏》等革命报刊的编辑团队、报馆地址等信息。《华侨革命开国史》聚焦海外华侨对革命的贡献,梳理了《民生日报》《自由新报》《大同日报》《中兴日报》《星洲晨报》《南侨日报》等海外革命报刊的创刊历程及影响。此外,徐市隐主编的《缅甸中国同盟会开国革命史》详细记录了缅甸《光华日报》的出版过程及其与保皇党报刊《商务报》的论战经过。张永福所著的《南洋与创立民国》则以作者所办刊物《图南日报》《中兴日报》为中心,记述两报出版过程,并详述《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的论战经过。

上述著作虽然并非报刊史专著,但其作者多为革命党要员,甚至是报刊创办的亲历者,所接触的资料多为第一手史料,且书中还收录许多重要文章,有部分原版报刊已经失佚,故具有珍贵的报刊史料价值。同时因为作者并非报刊研究者,而是革命政治家,其著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民国十三年(1924)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改组时间,邹鲁在《中国国民党史稿》序言中特意提及该时间并有意将民生主义等同于共产主义,同时批判马克思,可见其对共产党的排斥[3]。故其编写党史一方面是孙中山命令,另一方面邹鲁也欲以此书彰显国民党功绩。与邹鲁相同,冯自由也反对国共合作,所以强调“革命开国之往事”,著“清季革命时代的正史”[4],意在提醒民众辛亥革命功劳在革命党人,争取读者对其的支持。而徐赞周的《缅甸中国同盟会开国革命史》与张永福的《南洋与创立民国》二书则是为了强调南洋华侨,尤其以徐赞周、张永福为首的南洋革命报人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清季革命报人在民国撰写革命党党史与回忆录都会重视对报刊的记录,且在著述中有明显的个人意识形态,刻意放大作者参与的报刊的影响力,以争取民众支持,实现其政治目的。

除革命政治家外,民国新闻学人也取得众多关于革命报刊的研究成果。1927年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所著《中国报学史》出版,该书是中国第一本较为系统的报刊史著作,将中国报刊分为官报、外报、民报三大专题进行全面梳理,其中在民报专题中介绍了《苏报》《民报》等革命报刊的创办情况[5]。《中国报学史》开启民国新闻史研究风潮,之后蒋国珍翻译的《中国新闻发达史》、张静庐的《中国的新闻纸》《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黄天鹏的《中国新闻事业》、赵君豪的《中国近代之报业》等报刊史专著陆续出版,在总结清季报业发展时都有论及革命报刊的发展史。此外,地方新闻报刊也受到学人重视。1917年,姚公鹤发表中国第一篇地方新闻史研究文章——《上海报纸小史》,介绍上海报刊业发展历史,稍有论及上海革命报刊所持政见。项士元在《浙江新闻史》中梳理清末民初浙江省报业与报界组织发展历程,着重记述《杭州白话报》《浙江白话报》等浙江革命报刊的创办经过。胡道静的《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是一部上海新闻编年史,记录1850—1934年间上海报业的发展,其中包括《苏报》《神州日报》等革命报刊。蔡寄鸥的《武汉新闻史》梳理武汉新闻事业发展历程,尤其强调以詹大悲创办的《大江报》为主的革命报刊对社会之影响。严承荫的《河南新闻事业》梳理河南报刊发展史,涉及《国是日报》等革命报刊。

民国时期外国学者对中国报刊的研究以1933年美国学者白瑞华的《中国报纸(1800—1912)》为代表,该书叙述中国报纸从古代邸报到近代报刊的发展状况,其中第十章专门梳理革命派所办报刊,重点介绍《苏报》《中国女报》等革命刊物创办经过及影响[6]。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多为文献汇编与梳理,十分笼统模糊,缺少用历史学或新闻学的研究方法来科学分析,因而其史料价值大于学术研究价值,且成果集中于抗日战争爆发前。战争爆发后,社会动荡,研究难以为继,出现断层。

二、曲折前进: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晚清革命报刊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基础,在各行业开展全面学习苏联运动,《苏共报刊史》《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度成为新闻报刊史研究者的教材。受此影响,阶级分析法成为研究报刊的主要方法,政治立场成为评判报刊的唯一标准。这一时期中国报刊研究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为重点对象,较忽视晚清革命报刊,但仍取得一定成果。

1953年张静庐的《中国近代出版史料》是新中国第一部出版史料汇编,罗列了晚清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出版的图书、报刊、教科书、印订技术、出版法令等部分文献,包括《民报》《醒狮》《国民报》等革命报刊[7]。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报刊个案研究、报刊整体研究以及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三个主题。方汉奇的《“苏报”与“苏报案”》、徐寅的《〈苏报〉案中帝国主义的阴谋》,两篇文章都以《苏报》为研究对象,前文侧重叙述《苏报》创办过程与“《苏报》案”之发生,后文从帝国主义在“《苏报》案”中前后不一的行为入手,认为列强之所以声援《苏报》众人,目的在于进一步攫取我国司法主权。方汉奇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大江报〉》《〈大江报〉的一个著名标题——关于〈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都以晚清武汉著名革命报刊《大江报》为中心,前文梳理了《大江报》三起三落发展历程,后文考证了《大江报》著名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的体例、作者等信息。胡绳武、金冲及的《辛亥革命时期章炳麟的政治思想》以《民报》中章太炎所发之文探索章炳麟关于革命实践的政治思想及其造成的影响。这一时期对晚清革命报刊做整体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为黄河。其《中国同盟会的报刊活动》梳理了同盟会在日本与国内创办的报刊,包括《民报》《神州日报》《民呼报》等。《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报刊(下)》聚焦晚清北京报业发展,简略提及革命党在北京创办的《帝国日报》《国风日报》《国光新闻》等报刊。这一时期对革命、保皇两党论战的研究集中于《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段云章等的《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在华侨中的斗争》、秦如藩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改良派关于要不要推翻清朝民族压迫问题的论战》两篇文章都分析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分化历程、原因以及相互斗争的经过,前文强调两党论战加剧了双方的分化与政治理念的传播,后文则侧重论述论战的影响。张枬、王忍之的《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斗争》主要论述了《民报》与《新民丛报》在东京的论战内容及其反映出的资产阶级软弱性问题。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相关成果仅有章开沅先生于1975年出版的《辛亥革命前夜的一场大论战》。该书梳理了清末革命派与改良派在不同时期的斗争,认为无论是革命党还是维新党都无法真正发动人民群众,无法彻底批判封建文化,所以注定失败[8]。

这一时期境外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1959年陈固亭翻译日本小野秀雄《各国报业简史》,在第十三章“中国报业简史”中梳理了民主立宪派所办报刊,将其分为日报与杂志两类,并附有简单介绍[9]。冯爱群的《华侨报业史》收集了大量原始材料,总结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百年间亚洲、美洲、非洲、澳洲、欧洲华侨报业发展史,还附有众多报刊原件的图片,堪称华侨报业史奠基之作。该书尤其重视清季革命党在境外创办的报刊,对香港《中国日报》、印度尼西亚《泗水日报》、新加坡《中兴日报》等革命报刊发展情况都有一定研究[10]。林友兰的《香港报业发展史》总结香港报业百年发展历程,简要提及《中国日报》《中国旬报》等革命报刊[11]。亓冰峰的《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梳理1894—1911年革命党和君宪党之间的矛盾与争论,尤其强调《民报》与《新民丛报》在日本的大论战对双方的影响[12]。

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以“革命史范式”为主,强调报刊的阶级立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大多以政治作为评价报刊的标准,认为清季革命党创办的报刊虽然具有一定革命性,但也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证明资产阶级难以领导人民获得解放,研究十分固化,缺少客观性,“几乎是以论带史,分析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先,评介报刊宣传在后”[13]。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为日后学界对晚清革命报刊做进一步分析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回归正轨: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晚清革命报刊研究

改革开放后,科研工作回归常态,大量累积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同时学界思想大大解放,学者开始反思、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史研究范式,方汉奇在1981年新闻史研究会上强调“报刊的发展是有它本身的规律的”[14],报刊研究开始回归报刊本身。同时仅强调中共党报的“唯党报论”受到批判,晚清报刊重新得到学人重视,研究方式、研究角度更加多样。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四类,分别为报刊通史、地方报刊史、革命报刊个案研究和革命报人研究。

方汉奇的《报刊史话》《中国近代报刊史》相继出版,前书简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报刊业发展历程,对《苏报》《民报》等晚清革命报刊有较详细的介绍,阶级色彩依旧明显,仍旧将报刊视为政治宣传物;后书详细梳理了中国报业的发展,挖掘大量原始史料,被誉为“最早问世的新闻史力作,开启了新闻学研究的新纪元”[15]。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更加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邸报、外报、民报及官报等新闻产业的发展与影响,是系统全面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史的专著,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对《民报》《神州日报》等代表性革命报刊研究较为深入。丁守和主编的《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对1900—1918年出版的报纸和期刊做了整理与介绍,包括《苏报》《国民日日报》等革命报刊。此外,方汉奇与张之华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梁家禄的《中国新闻业史》、李龙牧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稿》、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简明中国新闻史》、吴廷俊的《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刘家林的《中国新闻通史》、龚德才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白润生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新闻通史著作相继出版,这些书梳理了清季革命报刊的发展历程。另外,李良荣的《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梳理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报纸所刊文体的变化,分析了《中国日报》时评、《民报》的论战文章及《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的社论等文体的特色与作用[16]。

地方报刊的研究主要围绕近代报刊产业发达的上海、广东、湖北三地进行。曹正文、张国瀛的《旧上海报刊史话》按专题梳理了近代上海主要报刊的发行情况,包括《苏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革命报刊。韦少波的《辛亥革命前上海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介绍了辛亥革命前上海发行的部分报刊。何平立的《论近代上海报刊之社会历史作用》分析了近代上海资产阶级报刊与中国近代革命的关系及其影响。邓毅、李祖勃的《岭南近代报刊史》介绍了近代岭南重要报刊的发展历程,包括《中国日报》《群报》《珠江镜》等革命报刊。梁群球主编的《广州报业(1827—1990)》梳理了1827—1990年广东(包括香港)报业发展情况,但仅有报纸未涉及期刊。李默的《辛亥革命时期广东报刊录》整理了1884—1911年间广东出版的中文报刊。刘望龄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按时间顺序收录了1866—1911年湖北所出报刊,并附有相关资料介绍,包括《大江报》《大汉报》等革命报刊。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武汉市志·新闻志》以武汉当代新闻业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武汉《楚报》《湖北日报》等革命报刊。此外,沈雨梧的《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报刊》简要梳理革命思潮高涨时浙江报业发展情况,介绍了《杭州白话报》《萃新报》等革命报刊概况。倪波、穆纬铭主编的《江苏报刊编辑史》简述了近代江苏报刊出版业的发展史。王植伦主编的《福州新闻志·报业志》梳理了福州近代报业发展历程,介绍了《警醒报》《民心》等带有革命色彩的报刊。黄河的《北京报刊史话》介绍了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所办报刊,包括《帝国日报》《国风日报》等革命刊物。

这一时期对革命报刊的个案研究多为学术论文。林承节的《〈民报〉与二十世纪初印度革命运动》与彭树智的《〈民报〉与印度的独立运动》两篇文章都从《民报》所登支持印度独立运动的文章着手,认为《民报》对英殖民者的批判影响了印度独立运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印度独立运动的看法。林承节进一步分析《民报》与20世纪初亚洲各国革命的关系,指出《民报》对印度、伊朗、土耳其革命运动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的进行,也使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有深入认识。隗瀛涛等的《〈四川〉杂志的反帝爱国思想》与康大寿的《从〈四川〉看二十世纪初川籍留日学生的爱国思想》两篇文章都分析了《四川》所刊之文表达的反帝爱国思想以及当时的革命思潮。徐继涛的《〈云南〉杂志的反帝爱国思想》认为《云南》杂志立足本土事件是其宣传特色,虽《云南》在日本创刊,但在国内仍有一定影响。曾宪明的《〈中国日报〉——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与何小燕的《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简述革命派首份报纸《中国日报》的创办过程,何文还分析了《中国日报》文章体例及其影响。

方汉奇的《报史与报人》简要介绍了近代重要报刊及著名报人的办刊思想,包括于右任、秋瑾等革命报人[17]。胡太春的《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着眼于近代报人办刊理念,分析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人士的新闻理念与时代背景,从思想史角度研究新闻业的发展[18]。屠忠俊的《章太炎与〈民报〉》、李润苍的《章太炎与〈民报〉的革命宗旨》与唐文权的《章太炎在〈民报〉时期的思想演变》是早期研究章太炎与《民报》的三篇论文,文章都从章太炎在担任《民报》主编时期的思想入手,李文着重分析章太炎接手《民报》主编后是否改变了《民报》革命宗旨,认为章后期仍与孙中山三民主义在根本上一致,唐文认为1907年后章太炎陷入老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以及佛教主观唯心主义,屠文认为章太炎在狱中就沉迷佛学研究,之后更是利用《民报》公开宣传大乘佛教,对革命事业造成不良影响。黄茂林的《章太炎在〈民报〉时期国家思想论略》以章太炎主持《民报》时期的言论为研究重点,认为章太炎国家思想主要为无政府主义、设大总统不设议院的共和制以及法治,指出章太炎认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却在经济上鼓吹“均田”,如此复杂的思想源于他与封建主义联系甚深。牛济的《于右任在辛亥革命时期办报活动述评》与杨荣、王劲的《试论于右任的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都以清季民国著名报人于右任为研究对象,前文着重梳理于右任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的经历,后文则总结其领先时人的新闻思想、新闻理论,认为对后世新闻记者影响甚深。王建辉的《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简略分析了晚清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型文人三大知识分子群体的创刊经历与特色。

这一时期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对晚清革命报刊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赖光临的《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细致叙述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与报人群体,在《民前鼓吹革命之报刊研究》一文中对革命报刊产生之背景、发展与价值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19],其另一著作《中国新闻传播史》则着重梳理中国自古以来新闻媒介及新闻产业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新闻通史著作[1]。陈孟坚的《〈民报〉与辛亥革命》详细论述了《民报》创办历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并将量化统计法纳入研究中,全面展现了《民报》的内容与影响[20]。朱浤源的《同盟会的革命理论:〈民报〉个案研究》以《民报》研究同盟会革命理论的结构与内涵,认为从《民报》所刊文章可以看出同盟会社会革命理论深受日本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影响,而日本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理论太过复杂,导致同盟会所鼓吹的社会革命在中国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21]。周佳荣的《苏报与清末政治思潮》详细论述了《苏报》的舆论转向与“《苏报》案”的经过和影响[22]。

此外,澳大利亚学者颜清湟的《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强调革命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创办报刊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并着重分析革命、保皇两党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论战过程[23]。

改革开放后,学界思想大获解放,单一以政治评判报刊的倾向大大减弱,强调研究要回归报刊本身。脱离“唯党报论”,晚清革命报刊重新受到学界关注,研究内容、视角、路径都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因前期革命史观影响甚深,故这一时期的部分研究成果还带有明显的阶级斗争色彩。

四、全面开花:21世纪以来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学界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更加深入,大批学者在运用传统历史研究法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传播学、新文化史学理论,一些研究成果突破传统范式的束缚,达到新的高度。

新世纪取得的新闻通史类著作有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丁淦林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黄瑚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吴廷俊的《中国新闻史新修》、方晓红的《中国新闻史》和李仲明的《报刊史话》。《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按时间顺序简要记述公元713—1997年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新闻编年史。《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中国新闻史》与《中国新闻史新修》都梳理了中国21世纪前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清季革命报刊的创刊及影响。《报刊史话》一书按时代背景划分中国报刊主题,对晚清革命报刊的发展,革命、保皇两党的论战有深入分析。

除传统新闻史著作外,21世纪还涌现了大批新角度、新方法、新内容的研究成果。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陈昌凤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和甘险峰的《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三本书都运用传播学来研究中国新闻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史》对传播学理论应用并不深入,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一章中分析了革命党创办报刊的新闻传播理论,指出政治目的性是革命报刊的特点。《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以新闻业发展脉络为经,以社会变迁为纬,运用传媒社会学探讨中国新闻业发展规律,在“近代化图景中的国人报刊”一章中分析了维新、革命两党创刊的社会背景及影响[24]。《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则围绕中国新闻业对外传播的历程进行研究,尤其重视晚清革命党在海外创办报刊的影响。李彬的《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将新闻业发展融于社会变迁之中,注重分析新闻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动因,对清季社会舆论与报刊传播两者互动的分析尤为精彩[25]。这一时期,图画报刊也走进学人视野。丁淦林主编的《中国新闻图史》在梳理新闻史时增添了许多报刊图片,但只介绍,并未详加分析。韩丛耀的《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详细论述了中国近代图像新闻的发展及代表作,探讨《神州日报》《民呼日报》等革命报刊图像新闻的特点、表现形式等[26]。彭永祥的《中国画报画刊(1872—1949)》、胡正强的《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和甘险峰的《中国新闻漫画发展史》都以新闻漫画为研究对象。《中国画报画刊(1872—1949)》专门研究中国出版的画报画刊,侧重梳理画报史,而非分析其内容与含义[27]。《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挑选近现代报刊中具有代表性的漫画,分析其时代背景与含义[28]。《中国新闻漫画发展史》则按时代专题划分中国新闻漫画主题[29]。这三本书都提及《神州日报》《民呼日报图画》等革命报刊所刊图像的深层含义,为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打开了新领域。陈玉申的《晚清报业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晚清报业专著,对晚清报业的创办、演进与社会影响做了较全面的考察与研讨[30]。刘望龄的《辛亥首义与时论思潮详录》以时间为序,整理了1866—1919年中国报刊所刊登的重要舆论[31]。王天根的《清末民初报刊与革命舆论的媒介建构》旨在探讨清末民初报刊进行的革命舆论建构与社会动员问题[32]。刘兴豪的《报刊舆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分析报刊舆论在清末民初社会进步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革命报刊舆论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启动,而辛亥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33]。黄顺力的《大众传媒与晚清革命论略——以思想史为视角》从思想史视角分析晚清报刊中有关革命的宣传策略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34]。程丽红的《社会思潮与媒介嬗变——清末社会改革运动中的大众传播媒介》以清末大众传播媒介——报刊所载内容的变化,分析清末社会思潮演变[35]。付登舟的《晚清革命报刊与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及创作实践》从晚清革命报刊所登小说、诗词、政论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内容及其政治功能[36]。

这一时期地方新闻史著作大量出版,对各地区革命报刊的研究更加深入。秦绍德的《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增订版)》梳理了近代上海报刊发展历程,在“政党报刊活动的大舞台”一章中介绍《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等上海革命报刊[37]。张敏的《略论辛亥时期的上海报刊市场》认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上海报刊市场已十分成熟,为革命报刊的成功出版发行提供了条件[38]。马光仁主编的《上海新闻史(1850—1949)》运用翔实史料系统介绍和评述1850—1949年上海新闻事业产生、发展与变化。吴廷俊、朱英等人主编的《武汉新闻史丛书:武汉近代新闻史》梳理武汉自唐以来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情况,论述张之洞到鄂后武汉报刊的迅速发展。付登舟的《清末民初武汉报刊研究》梳理武汉报刊从诞生到兴盛的历史,着重分析学术界较忽略的武汉重要革命报刊《江汉日报》的创办经过。赵建国的《报刊地理:广州租界与近代报刊(1827—1912)》简述了1827—1912年间广州租界内报刊创办情况,分析《南越报》《广东白话报》等革命报刊的创办背景。黄林的《近代湖南报刊史略》整理了近代以来湖南重要报刊,包括《长沙日报》等革命报刊。蔡罕、黄朝钦的《宁波新闻传播史(1845—2008)》介绍了宁波人在外办报及宁波本地报刊发展历程,包括宁波人在上海创办的《天铎报》以及宁波本地《朔望报》等革命报刊。王翠萍的《四川报刊五十年集成(1897—1949)》《四川近代新闻史》,前书介绍近代川人在本土与外省创办的主要报刊,包括《鹃声》《四川》等革命报刊,后书梳理四川近代报刊发展历程。张雪峰的《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梳理福建近代报刊业发展历程,介绍福建《建言日报》《民心》《南兴报》的办刊经过。赵晓兰的《浙江近现代报刊史概述》以浙江地区报刊为研究对象,介绍清季民国浙江发行的部分报刊。蒋秀丽的《清末新政时期的山东报纸》罗列清末新政时期山东省创办的外报、官报,以及包括革命报刊《白话报》在内的民报。林卫东的《近现代山东报刊知见录》将山东近代报纸与期刊分开排列,并附有对创办者、存在时间的简单介绍。黎藜的《清末岭南报刊革命舆论影响路径》探讨了辛亥时期岭南革命报刊大量发行所凭借的路径对革命舆论的建构与社会动员的影响。

革命报刊个案研究成果丰硕,新研究方法与新报刊的挖掘成为新世纪研究突破点。方平的《从〈苏报〉看清季公众舆论的生成与表达》以《苏报》为例,通过该报政治话语倾向的转变来揭示清末公众革命舆论的生成机制与表达方式[39]。王敏的《苏报案研究》利用新披露的档案对《苏报》案的缘起、发展,对当时不同阵营报刊舆论的反应与后期神化章太炎、邹容的过程做了深入剖析,并详细分析“《苏报》案”发生时的各方势力以及“《苏报》案”之后被赋予建构的政治意义。高强的《〈苏报〉案与治外法权》从“《苏报》案”的审理权入手,讨论清政府在租界与列强对司法主权的争夺。付建舟、田素云的《〈浙江潮〉与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与田正平的《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以留日学生刊物〈浙江潮〉为个案的考察》都从晚清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入手探讨晚清社会思潮,前者着重分析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与《浙江潮》所鼓吹的民族主义及尚武精神,后者以《浙江潮》为例分析当时留日学生刊物的共性,即一面鼓吹革命以救亡,一面传播新学术以启蒙。龙长征、钱诚一的《近代报刊与浙江现代化进程——以〈浙江潮〉为例》认为《浙江潮》所刊内容具有启蒙性并促进了浙江现代化。黄顺力的《〈民报〉宣传与辛亥革命》从《民报》宣传内容入手,详细总结《民报》所鼓吹的革命思潮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王业兴的《〈民报〉的创办与20世纪初年的社会思潮》分析诞生于革命思潮的《民报》又进一步促使革命思潮爆发的过程。周叶飞的《“共和”中的政治报 ——以“竖三民”为中心(1909—1913)》分析革命报人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从晚清到民国的身份转化及因此引发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纷争事件。黄顺力、李卫华的《清末留日学生后期革命报刊的思想宣传及影响——以〈河南〉月刊为例》从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河南》杂志为切入点,分析当时留日学生创办革命报刊的宣传策略及影响。周立英的《从〈云南〉、〈滇话〉看晚清云南留日学生的近代思想》关注《云南》《滇话》中表达的国民思想与社会改良思想,认为其具有云南地方特色。付登舟的《晚清时政及革命动员的镜像表达——〈江汉日报〉图像新闻研究》《〈江汉日报〉与晚清革命文学的发生》两篇文章着眼于武汉的《江汉日报》,前文关注《江汉日报》中的图像新闻,后者分析《江汉日报》中革命文学的表达。付登舟的《〈大江报〉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则以《大江报》为切入点,分析其鼓吹革命的舆论策略。

21世纪以来,学界对革命报人的研究趋于全面。赵建国的《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详细描述1905—1921年报界团体的组织发展与活动,分析于右任等革命党人在报界的地位与作用[40]。李礼的《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论述了晚清报人群体的形成历程,分析章太炎等革命报人利用舆论所作的努力与影响[41]。王磊的《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从章太炎的办报历程展开研究,总结章太炎作为政治家与革命文人的双重贡献。桑兵的《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梳理了孙中山一生的政治活动与思想变化,其中涉及在日本与南洋革命报刊办刊过程中孙中山所起的作用[42]。付登舟的《胡石庵与辛亥革命前后舆论动员》梳理了著名革命文人与报人胡石庵以笔为枪,以墨为炮,极力宣传革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与胜利进行舆论动员的经历。

此外,围绕革命、维新两党论战的相关研究也深入推进。彭剑的《清季宪政大辩论——〈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论战研究》以南洋革命报刊《中兴日报》与维新报刊《南洋总汇新报》之间的论战为切入点,分析二者在怎样实行宪政问题上的分歧以及这场论战对南洋华侨社会的影响[43]。李元鹏的《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角度,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题及影响。崔志海的《辛亥时期满汉关系问题论争的再考察——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中心》梳理《民报》与《新民丛报》关于满汉关系的争论,认为梁启超所主张的“大民族主义观”体现了现代理性国家主义思想[44]。赖骏楠的《清末〈新民丛报〉与〈民报〉论战中的“国民”议题》围绕《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中关于国民程度议题的分歧,提出该议题相对忽视了政治领域之内诸因素对于宪法运行的直接影响,资产阶级国体已立,相应制度可以根据“国民程度”调整[45]。桑兵的《清季“革”、“保”论战与共和观念的演进》以“共和”为中心考查清季《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指出革命党深入阐释“共和”一词以区别古代共和与共和专制,而保皇党一直逃避清廷虚假立宪实质,故不战而败[46]。

这一时期境外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呈现出明显地域性特点。香港学者李谷城的《香港〈中国旬报〉研究》细致地解读与分析《中国旬报》,是第一本关于《中国旬报》的专著,注重分析该报在组织武装起义与联络海内外革命力量中所起的作用[47]。其《香港中文报业发展史》对学界以往研究成果做了总结,并梳理了1841—1950年香港中文报刊的发展历史。周佳荣的《苏报及苏报案:1903年上海新闻事件》一书利用香港及台湾保存的资料,重新分析“《苏报》案”的缘起及影响,借此展现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面貌[48]。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晚清革命报刊的研究多聚焦报刊史梳理、革命报刊个案研究、与维新派论战和革命报人办刊生涯与其思想四个方面。而对晚清革命报刊的整体研究有所不足,目前尚未出现一本系统分析晚清革命报刊主题及其影响的著作。清季中国面临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坚船利炮与民主政治分别在器物与思想层面冲击中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引导舆论创办了大量报刊,既应革命思潮而生,也对晚清乃至民国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可以说革命报刊是清季民初社会的重要一环,要深入研究革命党人思想转变与清季民初社会思潮,就必须深研晚清革命报刊。正如桑兵所言:“辛亥革命史必须摆脱粗放式的研究状态,进入精细化的轨道。”[49]而革命报刊研究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条轨道。展望未来,晚清革命报刊仍需进一步深研。一要突破地域研究的限制,对晚清革命报刊做整体性研究。清季革命党在海内外都创办了大量刊物,各具地方特色。境内报刊受清政府高压言论管控,往往不能直言革命,多以支持立宪的形象进行伪装。而在日本、南洋、美洲创办的刊物则十分直接,高呼三民主义以鼓动华侨参与革命。以往研究大多专注于某一地区革命报刊的发展特色,放大地方差距而忽视了革命报刊整体内部的统一与协调。这样的研究难免一叶障目,不能观察到革命报刊的内核,更难以摸清晚清报刊发展的总体规律。二要结合时代背景,对报刊文本做进一步研究。与其他史料不同,报刊史料天然具有宣传性,是作者结合当下社会事件写作而成,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成果。革命党报更是具有明确宣传目的的刊物,因此研究者需仔细辨别革命报刊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其写作的动因与影响,为清末民初社会思潮的研究提供更多视角。三要广泛汲取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历史学与新闻学是传统研究报刊的两大学科,历史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是研究报刊的传统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界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21世纪以来,运用文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方法研究报刊成为新趋势,在坚持报刊本位的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研究方法,深挖革命报刊价值。而“数字新闻学范式”“社会史范式”“媒介生态范式”等新研究范式的兴起为晚清报刊研究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日报报刊革命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中国的出行革命
灵感日报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粉红革命
灵感日报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