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王 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高考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因此,近年来的高考命题非常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特别是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往往没有答题套路,让学生感觉很难下手。其实,这类题目不过是进行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学生只要确立合适的参照系,就能迅速确定解题的路径和方法。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方法:
高考阅读题中的文学类文本在文体特征上往往都有一些共性,如小说的开篇通过写景来渲染环境、写景散文重在托物言志、写人散文注重凸出人物个性特征等。以往的高考命题常常针对这些共性设问,一线师生在学习中总结出一些答题规律,例如如何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如何概括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等。然而近年高考中出现的一些阅读题则更多地针对文本的“独特性”进行设问,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9题为“《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2019年浙江卷第12题为“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8题为“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等。
我们应当注意,文本的独特性是在与其共性的比较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要说清楚文本的独特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参照系,从而明确答题的角度。从文体上来看,2019年全国卷Ⅰ的《理水(节选)》和浙江卷的《呼兰河传(节选)》都属于小说,但和传统小说相比,又明显有所不同。
《理水》属于“故事新编”。与一般的小说相比,并不完全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因为“大禹”这个人物、“大禹治水”这件事都是有依据的;但又不是完全真实的,不管是原来的故事还是新编都有加工、想象的部分,《理水》的主题也并不是“大禹治水”这个故事的主题了。因此,解答“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这一问题时,答案要点有三个: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做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呼兰河传》被称为“散文化小说”,从叙述特征的常见角度如叙述人称、叙述顺序、叙述视角、叙述手法等入手,同我们熟悉的传统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其在叙述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小说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而《呼兰河传(节选)》却是第一人称;小说一般采用时空结合的顺序,而《呼兰河传(节选)》部分只有时间顺序;小说一般采用全知视角,而《呼兰河传(节选)》却是以一个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属于有限视角;小说一般非常注重以紧张的情节吸引读者,而《呼兰河传(节选)》却没有,它更注重场景的生动描绘。从这样的角度来整理答案,就可以得出: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查的是小说中采用的“反复”的手法,我们将其与由人物讲述故事的小说,如《祝福》《边城》等进行比较,会发现王木匠对故事的讲述是非常缓慢的。从文本角度来说,王木匠讲的这个故事占了小说一半以上的篇幅,而不像《祝福》中祥林嫂仅用一段话就将阿毛的故事说完了。很显然,这样的讲述方式可以将故事讲得更生动、具体,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参考答案: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笔者认为,除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就独特性来命题,其他文本也可以。如2021年北京卷诗歌鉴赏第14题:“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这道题需要学生分析最后四句的“理”,以熟悉的以“景”和“情”为主的诗歌作为参照,就会发现,需要揭示的是“景”和“情”背后的“理”。“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两句写“禽鱼”与“我”的关系,“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两句写“悠悠”与“我”的差别。
参考答案:①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②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
有一种探究题是命题者有意识地在两个不同文本之间建立联系,有时是同类文本,有时是跨文本;有时是以教材文章或经典作品为参照系去解决考试文本设置的问题,有时设置为以其中一个考试文本为参照系去解决与另一文本相关的问题。在完成这类试题时,确立参照系,找到两个文本之间的关联点尤为重要。
我们先来看以教材文章或经典作品为参照系的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在2008年浙江卷中出现过,考查的文本是俄国作家阿·马·高尔基的《乌米》,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在解答这一题时,学生联系《祝福》中“我”的形象,有助于在考场上迅速归纳出“我”的形象的几个侧面,并分析出“我”在小说中的作用。从形象的角度来说,有“我”对祥林嫂的态度、“我”对鲁镇其他人的态度、“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等;作用则主要有第一人称所具有的作用,如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补充交代情节等,和作为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如“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通过“我”来衬托祥林嫂形象、通过“我”的抒情议论揭示封建制度的罪恶、通过“我”来揭示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等。这样再来解答《乌米》的探究题就非常容易了。
参考答案:形象方面,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方面,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另外,还有开放性试题的形式,如2016年全国卷Ⅱ第11(4)题:“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小说采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题干的表述已经给出了提示性信息:“小故事”“战争”“大题目”。故事虽小,但却足以凸显战争的残酷,这其实是表现“战争”这一宏大主题时常用的写作手法。学生可以从学过的与战争有关的作品中得到启示,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茹志鹃的《百合花》、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聂荣臻的《大战中的插曲》等。特别是《百合花》一文,写作手法和该小说类似。
参考答案: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以考试文本为参照系,比较常见的是同类文本之间的比较,如2017年北京卷第17题:
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虽然学生对这两句比较陌生,又未能通读全文(或全诗),但意象的比较还是相对容易的。这两句中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也非常明确(以哀景写哀情),和《晓行巴峡》的差别很明显,所以这道题的难度并不大。
答题时,先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再分析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晓行巴峡》运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画面色彩明丽,写出了巴峡的祥和;后面诗句写到了“山水趣”,可见诗人感受到了山水的趣味,并不悲苦,也缓解了思乡之情。题目所给的诗句中“猿鸣”让人落泪,“玉露”让人伤感,“枫树林”让人感受到了阴森,都写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情感悲苦。
《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总的来说,这道题目给出了一个方向,可以说是古诗词“群文阅读”的一个雏形。
将文本的知识进行迁移,用以解决文本外的问题,也是常见的考法之一,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第5题:“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所选文本是有关绘画的两段论述材料,文中提出了一些与绘画有关的观点,如“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等。这道题要求用这些观点来理解嵇康和顾恺之的话,也就意味着要揭示作为论点的材料观点和作为论据的嵇康、顾恺之的话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2020年天津卷第20题考查了一道跨文本阅读题:
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
教师再展示格里菲斯的个人信息和生平简介,介绍肺炎双球菌类型及其亚型,并结合教师中的一、二组实验过程介绍其不同的特点。根据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将S型菌分为S-Ⅰ、S-Ⅱ、S-Ⅲ三种亚型,Ⅲ型毒性最强。R型菌的亚型与S型菌的相似。教师介绍格里菲斯实验的初衷:他观察到感染S-Ⅱ(有毒)型的病患在愈后过程中,血清中出现R-Ⅱ病菌(无毒),即发生了突变。他思考:R-Ⅱ菌是否会回复突变为S-Ⅱ菌?为此,他做了两个实验。
脊 梁
罗长城
一条力的弧线,
一道破土的犁圈,
一条飞来的彩虹,
一架厚的青峦。
通过标题“线条之美”,我们明确文章重在分析线条所具有的美,而这首题为《脊梁》的小诗在四句话中用四则比喻来描写脊梁,这里面就有明显的线条之美。这样的理解比较肤浅,要抓《线条之美》中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用这些观点性的句子来点评小诗。如:“线条魅力的最高体现在于我们的人体。”这首小诗所选择的是人体的“脊梁”部分,而且是人体中最具有精神力量的一部分。作者又说:“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在这首小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称“脊梁”为“一条力的弧线”,展示出有力的曲线,赞美了脊梁的承载力;以“一道破土的犁圈”作比,让人们联想到劳动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一条飞来的彩虹”,这是对弯曲的脊梁的最美的比喻;“一架厚的青峦”,赞美了劳动者的踏实品性。因此,对脊梁的线条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答案示例:
①“力的弧线”是对脊梁的整体概括,是审美的焦点,这条弧线蕴含着劳动者无尽的力量,是对劳动者力量的赞美。②“破土的犁圈”“飞来的彩虹”是劳动成果的象征,是我们情感和审美的载体。③“厚的青峦”,是我们主观精神注入的象征,表达了对劳动者厚重品性的赞美之情。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情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生活实践情境”。这类情境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第二类是“学习探索情境”。这类情境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探索过程,涵盖探索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学生在解决这类情境中的问题时,必须启动已有知识开展智力活动,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
注重“生活实践情境”的命题形式,如2018年北京卷第22题:“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2019年北京卷第21题:“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解答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以日常生活为参照系,充分调动各种生活经验,通过将文本或语句描述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现象或常理相比较,深入理解并完成题目。如2018年北京卷第22题题干所说的生活中“非书本的‘阅读’”,其实就是要学生写出日常生活中看山、看水、看物、看人的感受,而学生并不会缺少这样的生活体验。
注重“学习探索情境”的命题形式,如2021年天津卷第20题:“李大钊说:‘中华自身无所谓运命也,而以青年之运命为运命。’结合文章主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这类试题的命题思路与上文“文本的参照系”所说的恰恰相反,李大钊的话是文本外的一种观点,我们要做的是在文本中找到相对应的观点或事例。从文中来看,以友人为代表的热血青年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当祖国遭受侵略时,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时代洪流中去,“祖国喂养我二十年,是为她出力的时候了”“我决定二次北征”;为了祖国,他们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甘愿吃苦,并以此为乐,“你被困在里面了……便只有硬呷两口白开水”;他们深深懂得,“别以为我们的苦难是偏得的不幸,我们不过是苦难的祖国的一个小小章节……使自由在这上面生长”。
当然,也有同时用到“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的命题形式,如2019年天津卷第20题:
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
你还在我身旁
戴 畅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这道题目在作答时,要调用到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特别是新诗的阅读经验)。先从诗歌要表达的主题来探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怀念母亲的诗歌。联系生活现实,我们要表达对某一人物特别是对亲人的怀念、赞美等情感时,必然少不了对与其相处的生活经历的回忆,而且这样的回忆中总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事物(就诗歌来说,就是意象),以及或动人或感人的细节。诗歌的第三节写母子的具体生活情形,由四个细节构成:做饭、签名、关电视、帮“我”背上书包。这些细节勾勒出了一个慈母的形象,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但诗歌的第一节、第二节却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异,都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而依据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第一节读完,我们就会明白这是事物倒流的一个过程,属于回溯的写法,而作者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生活能够从现在开始一直倒流到母亲“帮我把书包背上”的那一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回溯呢?最后一行给出了答案。同样,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并思考:为什么在“你还在我身旁”之后,作者不再回溯了呢?因为这就是作者最终的愿望,所以单独成节的最后一行也就具有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只有“子欲养而亲不待”,才会有如此切骨的痛楚。学生如果有一定的新诗阅读经验,还可以从自己对新诗的日常体验入手,答出新诗在语言上、结构上的特点,如语言上具有跳跃性,结构上错落有致,等等。
总之,建立参照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迅速抓住读懂文本的钥匙;还可以让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变无从下手为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