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治疗消渴病的临床运用浅析

2022-12-27 12:51郑芳萍陈学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升阳通络气机

郑芳萍 陈学勤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厦门市中医院 内分泌科,福建 厦门 361001

“风药”概念首见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但最早将药以风来分类的是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其中提到“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李东垣师从张氏,并将张氏的“风升生”一类的药物命名为风药,李东垣其人善于“甘温补中”,尤擅运用“风药”。随着后世医家对风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认识,发现风药在临床治疗消渴病中运用也十分广泛,并在用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故文章将从风药的特性出发,谈谈对风药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临床运用的认识和体会。

1 风药的概念

狭义上,风药是指具有辛散、升发、祛风、透表作用的一类药物,其质地轻清,性质活泼,可向上、向外趋表。李东垣把风药深入发挥,在《脾胃胜湿论》中提到“味薄风”,指出了“味薄”都可以纳入“风药”范畴,比如羌活、独活、藁本、升麻、柴胡这一类的药,而且这个理论在《内经》中也有提到:“阴味出下窍,阳味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可见《内经》中就已经指出薄的味道为阴之阳,且具有通和发散的作用。李东垣借用该理论来扩展“味薄风药”的运用,例如《脾胃论》中提到“风能胜湿”“风能升阳举陷”等。狭义上,风药指“羌、独、防、藁、升、柴”之属,但如今所说的风药,范围更广,还包括某些祛风解表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其具有发散祛风、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辛温通阳、升阳举陷、引药归经等作用,在临床的中药处方中十分常见[1]。

2 风药在消渴病中的运用

笔者认为消渴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疾病,病位与肺、胃、肾有关,病理因素为热、痰湿、瘀血等。久之可并发血脉瘀滞和阴损及阳等病变,故在治疗上除了润肺、清胃、滋肾之外,还需兼顾并发症,合理地配合祛风解表、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豁痰开窍等治法。风药具有润燥、胜湿、补虚、祛风通络等特性,在消渴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2.1 风药润燥 《内经》描述记载:“肺消者,饮一溲二。”肺受燥热所伤,不能输布津液,可见口渴多饮。临证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治疗之法。临床常用消渴方。方中以葛根、天花粉为君,加麦冬、生地、藕汁生津清热,养阴增液。其中葛根独具甘凉辛润之力,甘润生津,使阳生阴起,辛散开玄府;使水道畅通,调畅上焦气机,燥热消散,津液上乘,达到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之效。治上消,还常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益气、生津。其中石膏性味辛凉,能清热散火;人参甘微温,能入肺经,止渴生津,尚能益气。若烦渴不止,常用玉泉丸。人以气为枢,方中人参性疏通,可补气生津,正气充足,邪自不能留,故能除邪气;黄芪善达皮腠,专通肌表,走经络而益营血;茯苓入肺,以通水道,下输膀胱,使燥热有出路,故能止渴生津;天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皆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可见,风药润燥的作用在治疗消渴病肺热津伤证中十分重要。

2.2 风药胜湿 饮食失节是消渴病的重要病因之一。长期过食肥甘厚腻,易导致脾胃气机受损,运化功能失职,积热内蕴,而发为消渴。胃热炽盛之证可见患者多食易饥,常用玉女煎加减,阳明气火有余,石膏性辛甘,善清胃火;知母质润,可助石膏清热;麦冬可清心除烦,配合牛膝活血化瘀,导热下行。消渴病之气阴亏虚证,以脾失健运,气阴不足为病机,临床表现多为口渴引饮,多食,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便溏。其中便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为湿邪所困。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李东垣将风药运用到调理脾胃中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2]。《脾胃胜衰论》中提到:“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观诸自然界,风之升散可除地之湿泞。《脾胃胜衰论》曰:“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升,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肠澼下血论》曰:“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故气阴亏虚之消渴病,以七味白术散治之,该方中含有多味风药,体现了风药胜湿、升阳的作用在治疗消渴病中的重要意义。其中,黄芪、党参可补中益气;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而止泻;木香行气运脾;藿香辛温入肝经,醒脾散津;葛根使清气上提。若兼有气短多汗,还可加五味子敛气生津;兼食少腹胀,可加砂仁醒脾健运。

消渴病常常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往往易出现脾胃证候,临床上诸多医家也从脾胃着手论治。而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一个是借助风药上升,助脾升清;一个借风药辛散,应肝性调达以疏肝郁,调肝脾之和,且风胜湿以解除脾湿之困,醒脾而助脾纳运,调整中焦气机。可见风药胜湿的作用也是治疗消渴病合并脾胃证候的重要武器之一[3]。

2.3 风药补虚 《诸病源候论》谓:“房事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能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肾阴不足,阴虚则火旺,肾失封藏,出现尿浊、有甜味。治疗消渴肾阴亏虚证常用方——六味地黄丸,补中有泻,其中“三泻”就体现了风药在本方中的运用:茯苓可入肺、脾,能“燥脾伐水清金”,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道通,则小便利;泽泻泻湿,湿去则脾健,又入膀胱,下泄消水,其“利水有固肾之功,燥湿有健脾之效”;丹皮辛、苦、寒,其苦能泻阴火,辛能疏结气,行瘀血而泻热,热清阴足则脏安。阴阳两虚之消渴用金匮肾气丸,方中加入附子、肉桂,其中肉桂补劳伤,通九窍,散积气,破瘀血,即所谓“肉桂……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气,善行滞结”之理;附子也是辛温的,可通行诸经,“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二者同用,温肾回元阳。

2.4 风药祛风通络 消渴日久,病邪入络,血脉瘀滞,脏腑虚损,则变证百出。瘀血痹阻是核心,兼有痰浊、水湿、气滞,活血化瘀、祛湿通络、行气通阳是治疗消渴病并发症的关键。风药还具有发散祛风、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辛温通阳等作用,在治疗消渴并发症中也有独到的疗效。具体运用如下。

2.4.1 治疗消渴水肿 消渴水肿是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类,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的表现,病位多在肝、脾、肾,此时当疏通肝气、理脾健运、温肾助阳。水是湿之积,根据“风药能胜湿”的理论,借用风药辛香轻扬,走窜发散之性,以祛湿之法加以除之,临床上可从疏风、胜湿、升阳、活血、通络治法着手[4]。如《金匮要略》中用越婢汤治疗风水,方中麻黄专主发散,出汗开气,以散越水湿,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泻卫郁,又能通调水道;又如《伤寒论》中祛湿剂之五苓散,茯苓、泽泻可利水渗湿,通调水道,又佐以桂枝引领诸药入络,助清阳之气升发,使身体的气机得以调畅,临床疗效显著[5]。可见风药具有升发、宣散、行走、通运、升阳等多种独特的性质,可通过宣肺、疏肝、理脾来鼓动肾气,来达到利水消肿之功[6]。

2.4.2 治疗消渴痹证 消渴痹证,是久病入络,血脉瘀阻,筋骨、肌肉、关节不能得到充分濡养,而发生肢体麻木、酸痛、屈伸不利等证候的疾病,即西医所谓的周围神经病变。血瘀是其主要的病理因素。临床常见患者肢体麻木、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病变,舌质紫暗,脉涩或代。“郁乃痹,宣乃通”,此时需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也可运用风药,因为“风药能活血”。有研究[7]表明,风药可促进气血循环,通过药力作用到达肢体的体表关节末梢,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上肢麻木为主者,加羌活、葛根,舒筋通络;下肢麻木为主,加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血瘀甚者,方中加入川芎以活血化瘀,加赤、白芍以养血活血,加木香以行气导滞等。藤类风药也是常用风药之一,中医根据取类比象,认为藤类有“舒展、蔓延”之特性,如天仙藤、络石藤、海风藤等等,可祛风、走经络、通瘀滞[8]。若并发中风,则需祛风、活血、养血、化痰通络,常用的大秦艽汤,也是以风药为主的经典方,其中秦艽、防风、羌活、独活辛散祛风,茯苓、白术祛湿健脾,熟地、当归、川芎化瘀通络、止痹痛。血瘀严重者,还可加虫类风药,观自然之性,虫类擅游走,故中医认为虫类药具有“搜风入络”之效,如蜈蚣、地龙、全蝎、水蛭等均可用治消渴痹症,现代药理[9]研究也发现,虫类风药在抗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4.3 治疗消渴目病 消渴日久,瘀血阻窍,可并发雀盲、白内障等目疾。玄府学派认为,气机瘀滞,则玄府闭塞,升降出入失常,精血津液不能濡养耳目所致,且风邪在眼病的发病中居于主导地位,治疗上尤其注重风药、虫药以搜风剔络,化瘀通窍。《内经》中:“辛以润之”,认为风药可向内、可向外,能上又能下,有游走之性,可振奋人体气机,有通窍道之功,临床上常用蔓荆子、菊花、僵蚕、蝉蜕薄荷之属治疗目疾[10]。亦有医者治疗目疾加细辛、白芷开玄府之用[11]。白蒺藜也是一味风药,在治疗眼病中也广为应用。《本草经解》提到:“白蒺藜气温,禀天春和木之气,入足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蒺藜禀疏木祛风之性,使肝木条畅,而令目明。现代药理学[12]研究发现白蒺藜可改善干眼症,对视网膜和视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风药在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风药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而根据药物的特性,具有生长、升发、调畅、流动等一类质轻味薄的均可称为风药,无论其向上或向下,从外或从里,更不要拘泥于疏风解表、祛风湿之效,诸多药均具有风药的特征,应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猜你喜欢
升阳通络气机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便携电子打气机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