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2022-12-27 11:19王南南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协商党组织

王南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执政根基,关系社会安定有序,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新时代,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新时代乡村治理能力的现状

(一)党建引领力进一步增强

1.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聚焦村级党组织不健全、无村级活动场所或村级活动场所不达标、村集体经济薄弱、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残留、信访突出等问题,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体检”“把脉问诊”,全面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扎实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理顺党员组织隶属关系,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

3.党建带群建制度更加健全。健全妇联、共青团、经济合作组织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最广泛动员组织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二)基层政府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1.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向基层赋权,进一步厘清各级党政机构权责分配,以权定责,明确基层政权职能定位,不断推进基层政权权责关系与治理能力结构相匹配。

2.积极搭建区域化的党建平台。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村党组织联建共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实现组织联建、活动联建、党员联管、工作联商,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资源优势,推动乡村党建工作创新。

3.下派专业力量助力基层治理。结合全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下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乡村振兴工作队,脱离原工作岗位,扎根结对乡村,深入群众之中,开展走访调查,联通资源和需求,精准提供帮助和服务。

(三)不断加强自治、法治、德治建设

1.自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民主协商机制,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积极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法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法律咨询进基层活动,积极推进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党员干部走进农村、社区,通过法律援助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通过法律可以实现当家作主。

3.德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开展“最美人物”“身边榜样”“三好家庭”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建引领力不足

1.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弱化。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懈怠,没有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领导力没有充分发挥。

2.基层党建融合度不足。部分基层党组织认知不够到位,还是秉持着传统“小党建”思维,灵活性不够,并没有有效融合各个方面的党建资源,党建工作虚化、弱化。

3.缺乏创新思维。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地运用新思维、新办法、新技术来解决新问题、 新矛盾,仍然固守社会治理就是管控的观念,思想观念落后。

(二)基层干部战斗力不强

1.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基层常住人口中年轻人数量越来越少,青壮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就业,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者,导致很多村后备力量不足,党组织建设缺乏年轻的高素质人才支撑。

2.基层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不足。“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形容词。较高的工作强度,使基层乡镇(街道)干部无暇提升自我业务素质和能力。

3.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足。一些地方缺乏适用的选人用人制度,也没有设置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目标和干部考核标准,有时候考核流于形式,难以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三)基层民主协商不充分

在日常实际中,村民不同程度地缺乏公共意识,更多从个人、家庭利益出发,在协商时更多考虑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使基层协商无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难以有效实现。

三、新时代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建议

(一)强化党建引领

1.要加强基层党的领导。要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与全嵌入,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 在各个组织之中、通过具体工作事务,发挥党组织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积极发展勤于工作、热爱党、热爱国家的优秀群众加入党组织,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全社会最优秀人才汇聚一堂的大家庭。

2.要健全党建制度。要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严格议事程序,充分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摇篮。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召集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积极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干部讲党课等活动,给党员过政治生日,使党员教育与关怀落到实处,增强党员认同感与凝聚力。

3.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基层党组织带头建设学习型组织,支部集体学习与思想互动批评应始终坚持,不断探讨党组织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在基层治理中所需锻造的领导能力与领导方式,通过工作标准化、信息化等方法,将党的智慧领导落在实处。党组织要加强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互动,不断探索更符合基层实情的领导机制,不断通过思维转换与行动实践来探索党在信息经济时代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创新。

(二)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战斗力

1.要“育”好基层干部。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具体内容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开展党性修养、应急处置、纠纷调解、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普法宣传等全方位的培训。强化基层干部实践锻炼培育,拓宽基层干部的格局和视野,择优选拔乡村振兴、综治维稳、经济发展等重大任务中跟班锻炼,培养其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

2.要“选”好基层干部。第一,党的基层组织要选好“领头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选用、选拔人才要考察德与才两方面,拓宽选人渠道。第二,要把发现了解干部后备人才贯穿日常工作全过程,常态化进组入户走访调研,注重听取老干部、老党员、乡贤等先进群体的意见建议,把在群众中口碑好、年纪轻、素质高的优秀人员广泛摸排出来,真正找到干部后备人才的源头活水。

3.要“管”好基层党员干部。要抓细党员考核管理。在家党员及流动党员对照自己亮出的党员承诺,每月提供社情民意信息至少一条、实时提供对村委工作意见和建议、报告个人工作和思想状况,每月定期汇报履职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党支部每季度通报党员履职情况,并将党员履职情况列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党员日常管理得到量化,激励与鞭策广大农村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切实发挥基层民主协商

1.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要提升基层组织和基层群众的协商意识和协商能力。着力于协商主体传统统治意识和思维的转变,培育自由、平等、开放、理性的协商意识和精神;在协商时,要加强沟通和正确引导,使基层群众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培养基层民众的协商能力。

3.要着力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机制。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团体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依托不同形式的基层群众自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平等对话、相互协商、彼此谈判、规劝疏导,化解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基层自治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协商党组织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