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县域实践与思考

2022-12-27 05:51黄芳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教育局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安吉县骨干教师教师队伍

黄芳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教育局

受环境、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吸引、保留和发展乡村教师队伍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就我国而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历了“普九背景下乡村教师数量配备”“城乡均衡发展下乡村教师质量提升”两个阶段,现已进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已告别乡村教师总体数量短缺和学历达标的外延式发展,其重心转向结构优化、专业提升和职业认同的内涵式发展上。

浙江省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共同富裕的先行省,教育领域已在教育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众多方面作出了重大改革,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而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发源地的安吉县,如何打造乡村教育的县域样本,成为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县域关键。但就安吉县教育发展现状而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学科结构性缺员”“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专业发展机会不均衡”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安吉县作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独具县域特色的做法与策略,期待与同行分享、指正。

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只有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但就当前的整体状况而言,乡村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牵绊了乡村教育振兴的步伐,具体为:

(一)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乡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1)职称结构不合理,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较多,高级职称教师严重缺乏;(2)性别结构失衡,整体上女教师占比较高,尤其是近几年招聘的教师中,女教师占比居高不下;(3)年龄结构失衡,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4)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优质师源和生源流失,乡村学校规模自然萎缩,出现学科结构性缺员。

(二)乡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教师任教学科多、任务重,却在与县城学校基本相同的管理制度、教育期望中生存与发展,以致出现乡村骨干教师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状态。笔者在对安吉县两所乡镇小学(规模在1000 人左右)的调查中发现,两所学校近五年骨干教师流失率均超过50%。乡村骨干教师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因为乡村骨干教师的数量本来就不多,随着他们的流出,部分学科骨干出现了严重短缺。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

从乡村教师专业水平现状来看,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引导机制,加上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有些乡村教师缺乏自我更新意识,不能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更缺乏创新举措。从教学改革来看,乡村教师未能及时捕捉到最新的改革动态,缺少课堂改革落实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能力,课堂教学“一言堂”现象较普遍。从专业发展来看,针对乡村教师开展的培训较少,且活动质量不高,很难帮助乡村教师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策略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内在与外在、数量与质量、表象与深层交织的。其中,结构性缺员、素质能力整体不高、发展通道相对偏窄、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改观这一现状,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努力打造共同富裕乡村教育的县域样本,安吉县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策略:

(一)唤醒认知,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1.唤起社会对乡村教师的认同

我们认为,乡村教师是指县涉农街道和乡镇、村的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全部教师。乡村教师不仅关系到乡村教育的希望,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优质生源和师源快速流入县城,乡村学校规模出现自然萎缩,办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对此,安吉县通过加大优秀乡村教师的宣传力度,每年开展“寻找我身边的最美教师”系列评选,将先进事迹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树立扎根乡村教育的优秀教师典型,激发乡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还通过促成各乡镇对辖区内学校的奖励,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各级党委政府都支持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乡村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而且在传承文化、开启民智、促进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发展地位

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乡村学校借力发展,确立了自身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全县每校一特色的乡村校园品牌。安吉县还积极发挥各乡镇职成校的作用,用地域特色带动乡村教师的自信,不断增进其乡村教育情怀。

同时,安吉县根据地区差异,创新了差异化的奖补机制,具体为:一是政策引导,按照“扎根乡村时间越长待遇越高、越偏远待遇越高”原则制订乡村教师补贴激励政策,在乡村工作期间享受乡村教师补贴待遇,离开即行取消。二是整合项目,使补贴标准一目了然。具体操作是:将现有各乡村教师补贴政策归并为“乡村教师津贴”,按照乡村实际任教年限定额补贴标准,地域偏远的实行上浮政策。三是加大宣传,让乡村教师有获得感。如对乡村教师补贴激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保证知晓度达到100%。

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同步提升,使乡村教师的工作更加有尊严。这有助于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乡村从教,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乡村骨干教师,促进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

(二)职后修炼,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

受资源、专业成长环境和专业提升意识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缓慢且发展不平衡。为解决专业发展机会不平衡等问题,安吉县通过建立“校—区—县”三级研训载体,将专业发展机会延伸到每所乡村学校。

1.校本研修互动跟进,实现联合精准研修

教师专业成长的责任主体关键在学校,抓好了校本主题研修质量,就夯实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首先,开展校本主题研修规划论证、学年过程考核和阶段成果展演等活动,大大提高乡村学校的校本主题研修质量。比如,处于偏远山区的安吉县报福小学,制订了“四精准”校本研修五年发展规划。学校通过过程考核与展评,构建起符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新常规,形成乡村学校主题校本研修的优秀典型,成果辐射到了多所乡村小学。其次,加强乡村教研组建设、教研能力和教研文化建设。安吉县通过培育全学科教研组,开展学区内联合教研活动,激发乡村教师的内驱力,促成教研工作组织化、常规化。如安吉县孝丰学区“五峰山”初中教研共同体,将分散在学区内3 个乡镇的5 所初中联合起来,解决了部分学科由于规模太小无法开展教研活动的现状,大大提高了教研的实效。

2.名师名校双引领,实现区域校际联动

首先,打造专业发展的乡村骨干教师梯队。安吉县已建立起“教学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明星”“名教师”“特级教师培养”6 个层次的名师系列成长工程,并重点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实行动态考核与管理。比如,每两年一届的“名教师名校长”评选,全县每届评选50 名,并成立县级名师和名校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至少吸纳来自不同乡村学校的5名学员,辐射范围涉及全县11个乡镇和4个街道。用名师名校长的力量为乡村教师、乡村校长个性化定制专业发展需求,扩充了他们的专业成长机会。其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以名校带动区域内学校校本研修质量。通过学校自主申报,教育局组织相关单位在兼顾学校规模、区域、师资及教师培训特色上进行选拔。评选周期为5年一届,每届选出10所基地学校,每所基地学校辐射2~3所乡村学校。这是以名校带动区域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发挥校本培训的主动性,突出优质师资的区域示范。

3.内生动力和专业双导向,实现县域培训转型

乡村教师在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其专业自信日益下降,自身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意愿逐渐减弱。因此,培训必须倾听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诉求,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形成持续提升专业的意愿和内生动力。

在构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愿景时,安吉县紧紧抓住新入职教师培养起始期和骨干教师培养关键期,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等适合乡村教师的培训方式。比如,新教师入职前的成长营活动,采用全封闭半个月的集训方式,内容涉及乡村文化认同、入职常规培养、团队文化拓展等方面。在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时,按照“低重心”“本土化”的理念和“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思路,安吉县实施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学术交流“三位一体”的目标导向培训方式,不断拓展乡村教师的教育视野和专业能力。

(三)强化交流,促进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

教师的合理流动是激发乡村教师队伍活力的重要保证,安吉县在城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1.盘活教师存量,创新编制配置管理模式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完善稳定的体制机制进行保障。为了盘活教师存量,安吉县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根据可调控编制总量,全县实行可聘数管理,实行“一盘棋”动态调剂,优先保障乡村学校可聘数。此外,还采取柔性交流的方式进行动态补充。如新录用教师第一年进城学习,第二年再重新选岗,且5年内必须到农村任教至少1年。

2.开展共同体建设,促进城乡教师双向流动

为了快速搭建农村骨干教师梯队,安吉县采取内部培养与外部输送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城乡共同体的精准共建。一是开展城乡共建。县城优质学校中层干部可提拔任命到农村学校担任校级领导,或县城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享受支教学校职称与岗位工资,还根据距离县城远近给予不同额度的交通与生活补助。二是实行划片学区校校共建。按县域范围,划分4大学区,每个学区内辖5~7所小学和初中,促使优质学校与薄弱农村学校结成共同体,实现师资的就近流动和管理双向输出。两个层级的共建,实现了城乡抱团发展,互利共赢,改变了以往师资流不动、无待遇的局面。

(四)优化环境,均衡乡村教师队伍素养

1.细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乡村教育良好生态

打造新时代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从价值立场、文化立场来抓细师德师风建设。安吉县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和发展目标为考量,建章立制,出台《安吉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十严禁”》,划定师德师风建设的“红线”,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还积极创设各类活动载体,开展党建引领下的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推出“寻找身边的年代好老师”系列活动,开展“芝兰奖”系列先进评选等,努力营造良好的乡村教育生态。

2.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晋升机会

职称不仅关系着教师的收入和待遇,而且关系到教师的专业自信和社会认同。安吉县不断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从标准的确立、评聘细则、指标投放等环节向乡村一线教师倾斜。教育局通过制度为乡村教师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激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在县城城区外任教的乡村教师给予1~4分不等的加分;对在乡村从教满30年的教师,其评聘指标不占所在学校名额;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到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全职支教的,在职称评审时视情况加1~3分。

3.出台多项关怀政策,开通乡村教师困难解决渠道

安吉县通过建立教师个人与学校、县教育局的问题反馈渠道,定期对乡村学校教师存在的工作与生活困难进行梳理,定制专项解决方案。比如,出台《安吉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关爱教师的八条举措》,重点帮助乡村学校教师解决子女入学、配套生活服务等问题,让乡村教师安心扎根农村教育。

三、对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从价值立场、文化立场中定位和设计改进思路。根据安吉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笔者有以下两点启示:

(一)从乡村教师成长需求定制专业发展活动

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不足,他们更需要量身定制专业发展活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是根植于其思想深处的渴望,或寓于当前乡村留守儿童众多等复杂问题解决的期盼,具有极强的内隐性。对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需求掌握不足,与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不足有关,也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不足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真正需求的调查研究。

(二)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回应乡村文化的需求

反观当下的教师职前培训,其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是去情境化的。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主要是为中学还是小学培养什么样的学科教师,很少考虑对城市或者乡村教师的适应性。我们应该加强对乡村儿童生活经验和品性养成的研究,在教学中将乡村的自然、文化等资源与乡村儿童的心智模式结合。这种结合乡村文化的文化回应性教学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有助于他们走进乡村儿童的内心世界,强化自身的身份认同,也有助于新时代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安吉县骨干教师教师队伍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千年的回眸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湖州市安吉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