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仁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认为:“在理论上,阴阳在自然界中是处于更深的一个层次,并且是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最终原理。”[1]254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庞朴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国文化的骨架”[2]76,“迷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2]75。中医阴阳理论是阴阳理论与具体医学知识、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医学科学理论,源于先秦,至西汉中后期随着《黄帝内经》出现,确立了中医阴阳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3]2。中医阴阳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对《黄帝内经》成书前中医文献资料的分析,比如马王堆汉墓、张家山汉墓、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脉书有关经脉命名的内容,与《灵枢》经脉篇的经脉命名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反映出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逻辑进程,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阴阳理论与具体医学知识、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轨迹。
马王堆汉墓出土《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4]18。两部书均出土于马王堆三号墓,“下葬于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 168 年)”[5]47。
张家山汉墓出土脉书的内容,“相当于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三种”[6]13。马王堆汉墓脉书与张家山汉墓脉书内容基本一样,“帛书的缺字,由于竹简的出现,基本上都能补足。”[6]13而张家山汉墓脉书出土于张家山汉墓M247号墓,下葬时间为“吕后至文帝初年。”[7]8吕后公元前187—180 年当政,汉文帝公元前179 年即帝位。也就是说,张家山汉墓脉书是约公元前(180±5)年下葬,与马王堆汉墓脉书下葬时间相当接近。
老官山汉墓“墓葬年代推测在景、武时期”[8]29。《十二脉(附相脉之过)》和《别脉》出土自M3 墓葬品。老官山汉墓脉书中的“‘十二脉’文本所依据的底本为张家山汉简《脉书》本《阴阳十一脉》(丙本)和《足臂十一脉》,编纂方式系两个本子的合抄改编。”[9]108
马王堆汉墓、张家山汉墓、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脉书,与《灵枢》经脉篇相比较,足以考证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逻辑进程。
马王堆汉墓《阴阳十一脉灸经》所列之脉为:巨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巨阴脉、厥阴脉、少阴脉、臂巨阴脉、臂少阴脉[10]195-203。
马王堆汉墓《足臂十一脉灸经》所列之脉为:足泰阳温、足少阳温、足阳明温、足少阴温、足泰阴温、足帣阴温、臂泰阴温、臂少阴温、臂泰阳温、臂少阳温、臂阳明温[10]187-194。温,即脉;泰,同太。
老官山汉墓《十二脉》所列之脉为:足大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手大阳脉、手少阳脉、手阳明脉、臂太阴脉、臂少阴脉、心主之脉、足大阴脉、足少阴脉、厥阴脉[8]234。《别脉》所列之脉为:间别赞脉、间别月(肉)理脉、间别齿脉、间别□□、间别辟(臂)阴脉、间别辟(臂)阳脉、间别大(太)阴脉、间别少阴脉、间别大(太)阳脉[8]240。
《灵枢》经脉篇所列十二经脉为: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之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胆足少阳之脉、肝足厥阴之脉[11]。上述经脉按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分走手足,并与脏腑相配,配伍严整有序。
《阴阳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篇所列十二经脉相比较,阴阳不对称,前者尚有肩脉、耳脉、齿脉。《足臂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篇所列十二经脉相比较,前者少了手厥阴脉。老官山汉墓脉书《十二脉》与《灵枢》经脉篇所列十二经脉相比较,前者少了手厥阴脉,多心主之脉。
从汉初墓葬脉书至《灵枢》经脉篇,三阴三阳经脉命名不断完善,其经脉命名从三阴三阳对称不严格,演变成三阴三阳对称严格。
从马王堆汉墓脉书、张家山汉墓脉书的十一脉,到老官山汉墓脉书、《灵枢》经脉篇的十二脉,可以推导出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逻辑演变过程。
第一,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演变,揭示了经脉命名经历了从人体身体具体部位命名到以抽象的阴阳专有名称命名的逐步发展过程。马王堆汉墓脉书有肩脉、耳脉、齿脉,体现经脉除了阴阳命名之外,还曾经以人体部位命名。老官山汉墓脉书有以部位命名之脉,如间别月理脉、间别齿脉等。老官山汉墓脉书有十二经脉,与马王堆汉墓脉书十一脉相比,新增加的经脉为心主之脉,而至《灵枢》经脉篇才命名为手厥阴心包经,亦可为证。“在早期经脉的命名有多种方式,或以部位命名,或以功能命名,或兼取二者之义。随着三阴三阳学说的运用渐广,足六经开始以三阴三阳命名……之后手六脉也比照足六经采用三阴三阳命名法。”[12]293古人认识人体经脉,先以循行部位命名,后以阴阳命名,符合事物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规律。
第二,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演变,揭示了经脉命名从一阴一阳经脉至三阴三阳经脉的逐步发展过程。老官山汉墓脉书《别脉》篇有间别辟(臂)阴脉、间别辟(臂)阳脉,阴脉与阳脉对称,可以视为一阴一阳命名之脉。老官山汉墓脉书《别脉》篇有间别大(太)阴脉、间别少阴脉、间别大(太)阳脉,有太阴、少阴、太阳,可以视为二阴二阳脉命名之雏形。“从别脉命名方式、内容、模式来看,其脉名当早于《阴阳》的脉名……较《十二脉》古朴,甚至较《足臂》更古。”[8]241“经脉的命名在采用‘三阴三阳’命名法之前,还经历过‘二阴二阳’‘一阴一阳’命名法。”[9]108因此,三阴三阳经脉从一阴一阳、二阴二阳至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符合事物发展从简单至复杂的演变规律。
第三,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演变,揭示了经脉命名经历了从足部以阴阳命名扩展到手部以阴阳命名,乃至全身经脉系统以阴阳命名的逐步发展过程。马王堆汉墓脉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足三阴三阳脉为:巨阳脉、少阳脉、阳明脉、巨阴脉、厥阴脉、少阴脉,前未加“足”以特指足部经脉。而手三阴三阳经脉为:肩脉、耳脉、齿脉、臂巨阴脉、臂少阴脉,手三阳经脉仍为部位命名,手三阴经脉则加“臂”字与足三阴经脉相区别。这说明以阴阳命名经脉,先自足部经脉起,因此足部经脉名称前并未加“足”作为特指以区别于手部经脉,而手部经脉则加“臂”作为特指以区别于足部经脉,甚至手三阳经脉仍然以肩、耳、齿等部位命名。老官山汉墓脉书《十二脉》中,因有心主之脉而无手厥阴脉,不至于混淆手足厥阴脉,故厥阴脉前亦未加“足”字[8]239。三阴三阳经脉命名首先运用到足部六脉,以类比思维再延伸至手部经脉,这是三阴三阳经脉命名逻辑推进的自然而又必然的现象,而后再推导至别络、经筋之上,从而演绎为人体全身都归属于三阴三阳经脉学说的范畴,即从局部到整体的逻辑推理过程。因此,三阴三阳经脉从足部以阴阳命名扩展到以手部阴阳命名,乃至全身经脉系统以阴阳命名的发展过程,符合事物的发展从局部至整体的演变规律。
第四,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演变,揭示了经脉命名以阴阳对称原则加以自我规范的逐步发展过程。无论汉初墓葬经脉命名,还是《灵枢》经脉篇经脉命名,足部经脉名称都是三阴三阳对称,符合阴阳对称原则。马王堆汉墓脉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手三阴三阳经脉为肩脉、耳脉、齿脉、臂巨阴脉、臂少阴脉,有阴脉无阳脉。马王堆汉墓脉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手三阴三阳经脉为臂泰阴温、臂少阴温、臂泰阳温、臂少阳温、臂阳明温,已构成阴脉阳脉逐步趋向对称的格局,但仍缺一阴脉。明显地,十一脉无法构成阴阳相互对称的格局,不符合阴阳对称原则。直至老官山汉墓脉书,出现了第十二脉心主之脉,为阴阳对称的格局提供了可能。至《灵枢》经脉篇,出现了手厥阴经,完成了经脉命名三阴三阳相互对称的格局,至此经脉命名完全符合阴阳对称原则。因此,三阴三阳经脉命名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古人以阴阳对称原则建构经脉学说的过程。
通过分析从汉初墓葬脉书到《灵枢》经脉篇经脉命名的演绎,可以发现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发展,经历了从部位命名到阴阳命名,从局部命名到整体命名,从一阴一阳、二阴二阳至三阴三阳命名的过程,阴阳对称原则在三阴三阳经脉命名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如学者所指出:“经络很可能是先人在对病候的观察中,在灸疗的过程中渐渐体悟发现的,并通过不断的医疗实践进行着补充和修正。”[13]32即是说,医疗实践是推动经脉学说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在原来十一脉基础上,在医疗实践中出现了心主之脉,遵循阴阳对称原则,之后再命名为手厥阴心包经。同理,经脉学说的历代发展和演变,正是对医疗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并加以理论升华。
显然,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发展,遵循阴阳必须相对称的原则,尤其在手部、足部上以经脉循行部位分阴阳的特点极为明显。三阴三阳经脉命名的完善过程,在于引入阴阳学说来解释说明中医经脉理论,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或者说,三阴三阳经脉命名定型应该拥有可参考的理论原型或范本。
中医阴阳学说的哲学来源,一般认为与《周易》阴阳理论关系密切,尤其与乾三阳之象、坤三阴之象和乾坤六子结构渊源久远,可能是影响三阴三阳经脉命名形成与定型的原因之一。但其他诸如《老子》《黄帝四经》等,亦可能影响了三阴三阳经脉学说的发展与定型,诸家观点有待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