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技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曾经寄望广大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奋斗精神是广大青年能否接受时代考验、承担历史使命的精神基础。当代青年成长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条件极度改善的历史时期,同时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分化,传统的艰苦奋斗精神面临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想的冲击,他们能否传承艰苦奋斗精神,能否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到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否以艰苦奋斗精神抵御前进道路中的困难、波折、失败,不仅关系到广大青年个人成长发展,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奋斗精神有两条脉络可循:其一是心理学学科范畴下的个人奋斗理论及其相关研究,体现较强的学科语境;其二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作为强大精神动力的奋斗精神,具有特定的政治语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奋斗精神,主要将其视为个人行为的心理动机加以考察,较为典型的是Emmons的个人奋斗理论。[1]他认为个人奋斗就是个人当前努力所达成的个人目标,在他的理论中个人奋斗精神可以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加以把握。在这一认知基础上,心理学界发展出了对奋斗精神的测评量表,使其成为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概念,并进而从个人奋斗与幸福感、个人奋斗与个人特质的相关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探索。[2]与心理学范畴的纯学术概念不同,在我国奋斗精神具有特殊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奋斗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向来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奋斗是个人有所作为的基础条件,恩格斯曾指出:“我们要走出去,跨入自由的天地,冲决谨小慎微的束缚,为夺取生活的桂冠,为有所为而奋斗。[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征程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在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仍不忘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奋斗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永远奋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与传承既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题:第一,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及其构成。如有的研究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出发,将其构成划分为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理性消费的生活方式、自立自强的人格魅力、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等方面。[5]第二,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及其主要缺失。如当代大学生存在日常生活奢侈化、学习刻苦精神淡化等问题[6],如针对奋斗精神不足现象,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四个方面寻找原因。[7]第三,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相关研究主要倾向于打破单一说教式的培育方式,通过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生活化、培育主体的多样化提升效果。如理想信念推动、优秀文化引领、社会实践历练想融合的培育路径。[8]
综上所述,心理学领域的个人奋斗研究尽管在精神内核与内容指向上,与我国政治语境中的奋斗精神存在一定差别,但其研究方法仍有值得借鉴之处,尤其是个人奋斗理论中认知-态度-行为三维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从而更为精准地开展奋斗精神培育。另一方面,已有研究很少关注由大学生次级群体差异带来的奋斗精神现状、问题表现等差异,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内部层次分化日益显著,单一、抽象化的视角不利于准确把握大学生的面貌特征。因此,本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聚焦于高职学生群体。
高职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一半,高职学生群体在就业职业选择与本科生群体相比更加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技术技能岗位,他们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学习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对于高职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践行奋斗精神过程中面临着与普通本科大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场景环境以及行动路径。
1.认知层面
学生个体的奋斗精神现状包含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中态度与行为取向都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当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内涵认知进行调查。问卷从两个层面区分奋斗精神的内涵取向,一是侧重于个人生活中的自律及对享乐主义的抵制,这一层面上更多体现的是对奋斗精神的传统认知倾向,其具体表现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二是侧重于个人基于理想目标的主观努力程度,更多侧重于强调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等精神意志。从调查结果看,52%的调查对象倾向于把奋斗精神等同于拼搏进取,25.3%的调查对象倾向等同于自强不息,两者合计占77.3%,而倾向等同于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分的别占12.5%、9%。显然当代高职学生对于奋斗精神的理解具有更多个人化的时代特征,相较于将奋斗精神作为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约束条件,他们更倾向于将其视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必要支撑。此外,高职学生对奋斗精神认知来源,主要来自于身边榜样的力量和父母家人的期许,如63.2%的调查对象将身边十佳大学生自强之星等朋辈榜样视为勤奋拼搏的生动样本。这一现象表明对高职学生开展奋斗精神教育要更加注重挖掘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近、主观认同感强的标杆典型。
2.态度层面
态度指个体对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往往包含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从这一角度看,高职学生群体对奋斗精神的认同程度直接决定其是否会将奋斗精神内化于个人学习生活的现实场域。态度决定行动的方向,只有认同奋斗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才会在个人学习生活的目标理想中付诸行动。首先,高职学生对于奋斗精神在当今时代中的必要性普遍予以肯定。在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当下,一些人认为奋斗精神已经失去现实意义。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者认为奋斗精神没有过时,高职学生对于奋斗精神具有较强的主观认同感。其次,高职学生对奋斗精神的价值认同源于国家与个人两个层面。与父辈相似,当代高职学生对奋斗精神的认同包含强烈的家国情怀,96%的调查对象认为奋斗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保障。但另一方面,当代高职学生也普遍把奋斗精神与个人成功相联系,78.8%的调查对象认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99.4%的调查对象把奋斗精神作为支撑创新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总体来看,当代高职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解与接纳融合了宏大语境与个人视角,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
3.行为层面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向来注重“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与实践观,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行合一”强调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这一思想对于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启发,当代高职学生在认知与态度两个层面上都高度认同奋斗精神,但问题的核心在于,这种观念上的认同是否最终内化于学生的日常行动之中,对奋斗精神的“知”是否贯穿于“行”。
从“知”向“行”的渗透转化必然要与个体的生活场景相融合,对于学生而言,关键是看他们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等方面是否真正在践行奋斗精神。首先,在专业学习方面,高职学生有较强的奋斗意愿,但在行动上的韧性与拼劲仍显不足。具体表现在,96%的学生制订有个人学业目标和计划,84.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能够做到积极主动。除了课内学习任务外,60.4%的高职学生主动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但是,54.3%的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后未能坚持实施。例如在校期间未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中,有63.7%的学生认为原因主要是很难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此外,在日常生活方面,高职学生总体上倾向于追求安逸。课余时间投入时间最多的前3项活动依次为上网(占80.5%)、睡觉(占67.1%)、看影视作品(占56.4%),均属于娱乐休闲类活动。而在择业问题上,共计76.9%的学生把经济收入、生活环境等外在报酬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在就业地点的选择方面,59.2%的学生倾向于条件更优越、个人发展机会更丰富的大城市,仅有2.6%的学生愿意考虑落后边远地区。这一选择与新中国建国之初,广大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集体心态具有明显差异。
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在调查对象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对于奋斗精神的践行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别。主要表现在:在践行奋斗精神的决心与恒心方面,学生中的中共党员群体明显优于非党员群体,其原因不难理解,学生党员是学生中先进性突出的群体,这种先进性尤其体现在思想与品质层面。而在践行勤俭立身、排斥享乐主义方面,农村生源的学生明显优于非农村生源的学生,这里凸显出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对于学生能否秉承艰苦奋斗精神同样具有直接影响,只有融入学生生活场景的德育才具有生命力。
当代高职学生在认识层面上更多地将奋斗精神理解为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在观念上普遍认同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并将奋斗精神作为个人理想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但在行为层面上,不同学生群体呈现分化,多数学生保持持续奋斗的意志力不够坚定,体现为在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具体场景中,仍然存在着奋斗精神不足的现象。高职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瓶颈在于如何有效贯通“知”与“行”。
1.奋斗教育的内容存在刻板化偏差,手段偏于说教式。奋斗精神随着时代演变其内涵也在更新,奋斗模范人物不仅局限于历史上涌现的典型代表,也需要与学生具有共同生活场景,从而更易引起共鸣的同龄人、身边人。而说教意味过浓是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说教中奋斗精神失去其鲜活性,而更多地成为一种符号或口号。
2.奋斗教育与高职学生专业培养未能有效融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通常面向特定行业培养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面向高职学生的奋斗教育应当紧密结合专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理想道德教育,但是当前两者并未实现深度嵌入,也使得奋斗教育的高职特色不鲜明。
3.奋斗教育的实施主体过于单一。实践表明,有效的奋斗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行业的参与也十分重要。脱离社会、家庭与行业的协同合作,奋斗教育的成效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1.以思想引领激发学生的奋斗动机
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中充分挖掘革命传统红色文化、“四史”教育中奋斗精神的,将中国红色精神谱系贯穿于学生思想教育和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学习和未来工作和事业中不畏艰难,敢闯敢拼,不断追求卓越,以拼搏进取的面貌去实现人生目标。注重价值引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自觉抵制诸如“丧”文化、“佛系”、“躺平”等消极社会思潮的负面侵扰,引导学生领悟奋斗过程本身的幸福和价值意义,把奋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责任和使命,把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融合在一起。
2.强化奋斗教育的实践导向
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职业标杆,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本职,敬业爱岗,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在校内多开展诸如勤工俭学、劳动周、社区寝室生活技能比拼、公益服务等,从点滴做起,倡导依靠自己的劳动,实现精神的追求和自身的价值。拓宽寒暑期社会实践渠道,把第一课堂融入社会实践中,把学生带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和基层,磨练奋斗意志,在社会中培养奋斗艰苦奋斗精神。此外,学校要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练就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在岗位实习实践中实现获得感和成就感。
3.开发挖掘奋斗教育的辅助资源
奋斗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奋斗教育也不能单纯借助于说教,学校要善于挖掘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贴近生活的辅助资源。一方面,树立校内师生奋斗典型人物,讲好典型人物的奋斗事迹,用学生身边人、身边事更好地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从校史校情出发,挖掘整理学校办学过程中体现奋斗精神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学校发展经历中切身感受奋斗的力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搜集体现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影视资源、短视频、公众号文章等,尤其重视用好“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的相关资源,对有关内容第一时间进行转发、推送,通过互联网平台拉近奋斗教育与青年学生的距离。
4.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奋斗教育实施机制
着力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中心,行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高职院校奋斗教育多元协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行业力量的有效参与能够充分彰显高职院校奋斗教育的特色。一些职业院校,积极吸收行业、校友力量参与学校奋斗精神教育,学校定期邀请行业精英人才、杰出校友来校作专题讲座,与学生交流分享成材事迹、创业经历、奋斗感悟,很好地将专业培养与奋斗教育有机融合,有效激发了学生自我奋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