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考述

2022-12-27 03:56杜周军
关键词:哀牢山永昌族群

杜周军,林 科,刘 阳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四川 绵阳 621000)

“哀牢”地处横断山区南部“四山夹三江”(分别是由西到东、北南纵列的担当力卡山、伊洛瓦底江、高黎贡山、怒江、怒山、澜沧江和云岭山脉)“天堑称雄,地维作镇”的“另一乾坤世界”,是“蜀身毒道”上直接联通中印两大古文明的“宜径”,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途。“哀牢”地处偏远,有关史料方志记载大多疏略模糊,或散佚不全,或错杂抵牾,加之相关考古工作滞后,且面临跨境等诸多困难,一时难以厘清正源。我国古代西南边远地区在没有使用汉字前,其地名、族名、人名多是汉人进入或听说后根据其发音用汉字记录下来,或是根据其意义意译为汉字。“哀牢”一词意义不明,应为音译词,始见于东汉孝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冬,成都人杨终以年终上记簿,引导哀牢使者到洛阳进献的《哀牢传》中。东汉王充在《论衡》(约成书于公元80年)中三次提到“哀牢”,关于哀牢事迹更为详细的记载,首见于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有南朝宋时期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作了补充和修改。

一、多重名称:溯本正源

关于“哀牢”这一称谓,史书上有人名、族名、山名、国名、县名等不同类型的名称出现:其最早应作为一代九隆族群首领的名字(人名:哀牢)出现,而后以这位族群首领名字统称整个族群(族名:哀牢夷、哀牢人、哀牢民),这一族群活动范围内的山脉也由此得名(山名:哀牢山),接着由这一族群统领的部落联盟也因此而得名(国名:哀牢国),最后在这一支部落联盟内属中原王朝后,在其部分领地设县,再以此名为县名(县名:哀牢县)。

(一)人名

从《哀牢传》记载的“哀牢”族谱,可以推想出:九隆族群的祖先各代名号不得尽知,正是因选举制和没有文字等原因,而未能详尽记录下来。直到禁高一代,将部落联盟首领选举制转变为子孙世袭制,才得以被其后世子孙所铭记。再到部落联盟首领哀牢,或因其功绩显著,更是被九隆族群、整个部落联盟乃至其他外族人所熟知和敬仰,自此以其名字统称九隆族群和其领导的部落联盟。

(二)族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一则更为详细的“哀牢夷”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哀牢九隆神话”。共同尊奉“九隆神话”的族群和部落联盟,因一代功勋显著的哀牢王名字,而被称为“哀牢夷”“哀牢人”或“哀牢民”。

(三)山名

哀牢夷活动区域内的山脉极有可能被称为“哀牢山”。在今云南省东西部现各有一座哀牢山:一座相对知名、高大的位于滇东南的红河州元江县境内(可称其:大哀牢山或东哀牢山),而另一座相对不知名、矮小的地处滇西保山坝(可称其:小哀牢山或西哀牢山)。保山坝的小哀牢山处于哀牢夷世代生活的中心地域,云岭东支大哀牢山当属哀牢夷活动的东部边界,两山相距千里而同名,或因其都在哀牢国控制或影响范围内,又或哀牢夷的一支后来迁入东部地区,因怀念西边故土而后称之。

(四)国名

在东汉之前不见有史书记载“哀牢”,其原因可能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部落联盟的哀牢并不强盛,不为中原王朝所重视和承认。直到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内属,东汉明帝刘庄颁赐“哀牢王章”,才广为人知。东汉以降,史籍中开始载有“哀牢古国”和“哀牢王国”等称呼,这表明该部落首领逐渐建立起以国王为首的稳固联盟体系。[1]哀牢国在内属汉朝后,其旧地被设置为永昌郡,直到最后一代哀牢王类牢被斩杀(约公元77年)后便不复存在,而后仅见收录于文献之中。

(五)县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国王柳貌内属后,哀牢旧地在设置了哀牢、博南两个县,而后又设置永昌郡管辖。哀牢县仅是永昌郡所辖哀牢古国部分地区,大致在今保山市怒江以西地带,也就是腾冲和德宏州以西的地带。

二、地域位置:重要门户

《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提到哀牢地域“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关于哀牢的地域范围,历来有诸多考证,但大多囿于如今国境范围,未能真正还原。东汉前,史书没有记载“哀牢”,但有提及“梁州”“滇越”“同师”“苞满”等,这些地名或族群按方位推测都应当在哀牢区域内;东汉后,许多史书都称“永昌郡,古哀牢国”,大致永昌郡范围就在哀牢地域内。

(一)梁州

成书于战国的《书·禹贡》记载有夏朝区域“九州”之“梁州”,包括今陕甘南部和川滇黔及哀牢地。根据“华阳黑水惟梁州”“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可知“黑水”流经险峻的高山注入中国南方的大海,应为划分梁州南界的标志。由于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都满足“黑水”的条件,唐代以来此三江都有人考证为“黑水”,无论那条江是“黑水”,都属哀牢域内,也说明哀牢全部或大部都应在夏朝的“梁州”内。

(二)滇越、同师、苞满

西汉《史记》里提及哀牢地域内有乘象国“滇越”在“昆明”以西千余里,而“滇越”之东有“同(桐)师”“苞满”,“同师”之东有“巂”(长读为“斯榆”)和“昆明”。将以上地名换为如今的地名:“滇越”应为印度阿萨姆邦东部和缅甸北部,“同师”和“苞满”为怒江以东的保山、昌宁、施甸等地,“巂”(斯榆)为永平、云龙一带,“昆明”为洱海附近的下关、弥渡、巍山等地,“楪榆”为今大理州北部至丽江。

(三)哀牢、永昌郡

哀牢内属置永昌郡后,班固、范晔的盛赞,留存他们所撰的史书中。哀牢地域广袤,如果以今天的保山市为中心,那么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三江流域范围内都是哀牢族群主要的聚居地。再对比现在几支跨境民族(如:傣泰民族包括如今的印度阿洪姆人、缅甸掸人、泰国泰人、老挝老族人和越南泰人[2])的分布,哀牢活动或影响大致范围应当是东北起于澜沧江,东南至红河州内云岭南脉哀牢山,南达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北部,西至印度阿萨姆邦东部,北抵缅甸与西藏交界处;其王族有效控制的中心应是现在的保山、密支那和八莫范围内。这一区域古今都是中国西南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成为“殊方异域”人民、文化、商品中转集散地,其后永昌郡更是成为“西南一大都会”。

三、族群联盟:多源共融

自明洪武年间董难《百濮考》至今哀牢族属相关研究繁杂不清[3],但哀牢夷后裔至少包括现今中华民族中的德昂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壮族、彝族、拉祜族、景颇族、白族、怒族等10个民族。根据这些民族的共同习俗和史籍的记载,分别可以追溯到百濮、百越、氐羌等早期民族。一般族源相近的民族,会出现相似的民族特征。

(一)九隆神话

汉代之后,“九隆神话”成为哀牢地域内众多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历史情结,这被记录在《哀牢传》《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等史书中。“百濮民族、百越民族、氐羌民族对九隆神话的传颂,正是哀牢族群在同源共祖神话的‘集体记忆’中寻求民族认同的重要表征。”[4]204-205哀牢人崇拜龙,自称是龙的后代,其祖先就是龙,而作为氐羌人一支的昆明人也有“龙生夷”的传说。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这不是巧合,而是民族认同的历史印记。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时至今日,中、印、缅、泰、老、越等国的众多民族都共有此文化传统了。

(二)纹身

纹身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为百濮、百越、氐羌各族共有。《华阳国志·南中志》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都有记载哀牢人皆刻画纹身。另据《太平御览》引郭义恭《广志》载有“文面旗”,“其俗刻面,而以青画之”,《新唐书·南蛮传》也说三濮者“文面濮,俗镂面”,这些均为纹身。这说明濮人和哀牢夷均属于“纹身”民族,如今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傈僳族、傣族、景颇族等还延续纹身习俗。

(三)衣著尾

所谓衣尾,是指衣服后有下摆,这可能源自原始人的“动物崇拜”,他们认为动物的神奇力量源自尾巴,当用动物皮做衣服时会保留动物的尾巴,或者直接在人背后拴系动物之尾。《说文解字·尾部》载“古人或饰系尾,衣后着十尾”,《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哀牢夷“衣后著十尾”,《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有“衣著尾”,并载有盘瓠之后“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而《广志》说永昌地区有“尾濮”,《通典》解释为“言其饰也”,即濮人之衣饰系尾。《太平御览》卷791《四夷部》引《永昌郡传》:“永昌郡西南千五百檄外有尾濮,尾着龟形,长三四寸”;《太平寰宇记》卷80嶲州引《九州要记》:“濮夷在郡县千里,常居木上作屋,有尾长二寸”。这些都说明哀牢人和濮人有着同样的衣饰特征。

(四)穿鼻儋耳

穿鼻即穿透鼻中膈,并会装饰一些金属环、竹蔑环或竹棍等,既像鸟喙上对称的鼻孔,又像穿孔的牛鼻,这是牛耕民族的特征[5]。牛耕文明为是濮人和越人共有。“儋耳”即是耳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有“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即长江中游以南的越族)多焉”,可知“儋耳”原是越人的风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也载有“哀牢人皆穿鼻儋耳”,正因为“儋耳”,所以“耳皆下肩三寸”,这是耳垂所致,或是耳环之类的装饰物。《华阳国志·南中志》又记“夷人(昆明)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这说明氐羌、濮与越人都有将鼻耳穿孔挂带装饰的习俗。结合《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哀牢划分为四大部族区,大可推断:哀牢为多民族混合而成的族群,百濮、百越、氐羌都是此区域的原始居民,其中以濮人最为古老,其后越人从东南迁入,氐羌从西北南下,在此交融杂居。诚如司马迁所说“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笔者认为哀牢乃是百濮、百越、氐羌等多民族的混合族群,同为炎黄子孙之一脉。其中“九隆神话”中的幼子继承制,还可以在华夏族的祖先传说“黄帝幼子玄嚣(青阳)继大位”中找到同源性;而且黄帝长子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娶蜀山氏之女昌濮(菖蒲)生高阳,高阳即住居濮,而后产生虞、夏、周等民族。各个民族在不断迁移融合的过程中,因环境差异不断演化,又产生新的不同民族。

四、丰富物产:再现文明

哀牢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利、矿藏、动植物等资源极为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矿产和各种手工业。《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人早已聚邑而居,从事农耕,种桑养蚕,其特产“文如绫锦”的兰干细布和“洁白不受污”的桐华布被称为“东方一绝”而举世闻名。

(一)桐华布、兰干细布

哀牢人用木棉(俗称攀枝花)织成“华柔如丝”“洁白不受污”的桐华布,用苎麻织成“文如绫锦”的兰干细布,这说明其纺织业发达,工艺水平极高。桐华布在《华阳国志·南中志》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都有记载,也就是《广志》中记载的“木棉濮,土有木棉树”“黑僰濮,其境出桐华布”。哀牢盛产桐华布,而用新布覆盖逝者的做法或受佛教的影响。兰干细布就是优质苎麻细布,其华美有如丝织品中的彩色大花绫锦。此两种商品早在汉代就已远销中原、南亚和西亚。

(二)濮竹

哀牢地生长着高大的竹子名为濮竹,也就是《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有大竹名濮竹,节相去一丈,受一斛许”,足见其高大。哀牢人就地取材,用濮竹搭建“干栏”舍屋,即如今的竹楼;也用其制作“箪船”,也就是竹筏。

(三)金属

哀牢出产铜和锡是制作青铜的物质基础,考古发现哀牢夷曾铸造了门类齐全、功用及制型各异的500余件青铜器,包括大量生产生活用具,以及以钟、鼓为代表的礼乐器和以钺、戚为代表的兵器。此外,文献提到哀牢王会骑着装有“金银鞍勒”的马去打猎,这说明哀牢人已将金银用于装饰,也说明其出产丰富及冶炼技术极高。

(四)贯头衣

“贯头衣”据沈从文的《中国服饰史》解释,就是用整张布拼接而成,从头穿下到膝盖,全身没有袖子,穿在身上不但凉爽,而且方便洗澡。此外,哀牢畜牧业十分发达,产盐制盐,并且来自南亚、西亚和印度洋的琉璃、轲虫(海贝)和内地的丝绸、邛竹杖等四方珍宝都汇聚于此,吸引以“蜀贾”和“身毒之民”为主的各地商人在此买卖商品,成就古代中印(中外)交流的国际贸易重镇。中国的最早称呼“支那”(梵语cina)也由此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世界人民所知晓和向往,并前赴后继通过“丝绸之路”走进华夏大地。

综上所述,哀牢具有多重名称,但都是因为一代英豪哀牢王的名字衍化而来,所以,各名称之间既有联系和重合,又有区别和差异。哀牢活动的横断山区南部虽现在很多不在中国的版图之内,但古代各大文明都以此地为交流联系的中介,所以如今形成了众多种族相同、文化相似、习俗相近的不同民族。

猜你喜欢
哀牢山永昌族群
游到山顶的鱼(外一首)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书画作品鉴赏
新兴族群的自白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听哀牢山(外一首)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穿行于无量山与哀牢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