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振乐
2022 年4 月21 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启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规定劳动成为一门国家课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则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这意味着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了应有的课程地位,走上了规范化、正式化的课程建设道路。
然而,由于长期存在劳动学科课程目标不清晰、内容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想要真正落实《课程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明晰课程理念,明确劳动课程的属性特征;加强学科实践,确保学生拥有真实的劳动体验;创新课程模式,促进《课程标准》的本土化实施,实现《课程标准》从“文本”到“行动”的转变,推动课程朝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课程理念是课程实施的指导精神,代表了课程发展的方向。劳动教育课程理念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更好地指导课程的实施。
要使《课程标准》落地,首要需要谋求各方对《课程标准》形成价值共识。《课程标准》将“素养导向”放在核心位置,并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贯穿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从根本上保证了育人方向。劳动素养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立德树人育人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的关键成分,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个方面。这些素养都是学生在积极的劳动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实践能力、筹划思维、劳动品格的综合体现。
因此,课程设计应当关注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培养,体现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以富春七小“小小蚕儿趣事多”课程为例,该课程源于国家规定的科学课程“种桑养蚕”,成为学校劳动校本课程后,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将课程目标综合化。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桑蚕的历史、价值,感受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与桑蚕有关的故事、诗歌、绘画与书法,创作关于桑蚕的文学艺术作品,感受桑蚕文化的魅力;通过实地体验、亲身养殖等方式,感知生命的神奇与劳动的不易;体验选茧、煮茧、抽丝、纺纱等活动,全面了解桑蚕,拓宽劳动视野。
2020 年,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但由于探索时间较短,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内容的难度梯度设计不足、大中小学学段间缺乏有机衔接、不同学科间综合性和关联性较弱等问题,导致学校劳动教育弱化,劳动课程的功能发挥受限。《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体化设计”的路线。
1.传统与时代性兼具。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掌握传统的生产劳动技能,更应面向未来,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如富春七小的“绿植栽培”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土培的种植方式,了解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从而产生对植物的喜爱之情,形成尊重自然的劳动价值观。同时,该课程还以校内“阳光绿谷现代农业园”为课堂实践场所,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无土栽培、温室种植等新技术种植方式。只有让学生感受新时代高科技背景下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特色,才能帮助他们掌握现代社会所需的劳动能力,为未来参与真正的劳动做好准备。这也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为我国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的途径。
2.学科横向关联。劳动课程遵循《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方案,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带动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如富阳中学的“保育箱温度控制电路的制作与调试”课程,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器,掌握电表、电线等仪器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其手工锡焊技术能力。同时,该课程也包含着物理、生物等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电器运作过程中蕴含的电学原理,以及如何为小动物的成长提供合适的温度,由此将活动与节能减排、生命教育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劳动课程的综合化实施。
3.学段纵向衔接。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学段进阶。学段进阶不是劳动知识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学生在当前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布置合理却有难度的劳动任务。如富春七小开发的“我是小小收纳师”课程,低段学生只需学会桌面、书包的基本整理方法,形成生活自理意识;高段学生需要从中学习有序摆放、分类收纳等思维逻辑,了解“收纳师”等新型职业,初步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价值观。不同梯度的课程实施既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当下所需的劳动素养,为劳动品格的提升做铺垫。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课程实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体力劳动是劳动的基础,人们所说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财富,都要通过体力劳动来实现。不同于以知识育人、书本育人为典型特征的传统育人方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强调实践育人,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主张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锻炼中磨炼意志,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由此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为此,劳动课程应大量增加调研、设计、策划、制作、创造等实践活动类内容,使劳动课程由抽象转向具体,由书本转向实践。
如新登二幼的“小泥娃学农”课程、富春七小的“小农夫”课程、大源中学的“水稻育秧”课程……这些课程从小学到中学,让学生经历出力流汗的过程,将书本上学到的种植知识与技能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中加以运用。学生亲历一粒种子的成长,感受生命的力量,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感恩自然的情感,真正领会劳动的意义。此外,富阳区还组织全区学校开展劳动周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农村、入农户、下农田,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或进工厂、企业参与劳动实践,体验新时代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实现知行合一。
学生最终都将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劳动课程必须立足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能够面向生活,把在家庭和学校中学到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投入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劳动技能,学会生产与创造,提升公共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以新登镇中的“小愿士”系列化志愿课程为例,学校立足当地千年古镇重建工程,尝试解决医院对导医就诊服务的现实需求,开发了“我是‘小愿士’系列之导医课程”“我是‘小愿士’系列之古城复兴课程”等子项目课程,让学生面对社会真实问题的挑战,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此外,富阳区还在全区推广一至九年级中小学生劳动清单,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四方面展开。劳动清单将学生的劳动场域从家庭、学校覆盖到全社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强化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逐渐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为之后进入社会,参与生产做好充足的准备。
劳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劳动作品的优劣或劳动技能的增长与否来衡量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低,还要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劳动精神的培育等维度的内容,兼顾表现性评价和阶段性综合评价,发挥评价的反馈作用,提升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
1.差异化的评价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劳动内容和不同的任务群,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富春四幼的“我是自理小能手”课程,关注的是幼儿基本生活能力的强弱以及幼儿是否树立了自立自强的劳动价值观;富阳学院的“木雕制作工艺”课程,侧重于评价学生在工具使用、劳动作品质量、工匠精神领会程度等方面的表现。
2.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劳动课程贯穿家、校、社各方面,因此,劳动评价也需要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富阳区搭建了全区的劳动素养数字化评价平台,借助劳动清单,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家长指导孩子完成劳动任务,而后打卡上传劳动成果,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点评、教师测评的多元评价。同时,富阳区还开展了从学校到全区的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劳动小达人评选等活动。
3.改进性的评价反馈。劳动课程的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劳动实践状况,正确对待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策略。如“竹笛制作”课程,上课过程中会出现笛子不发声或声音不够响亮等情况,教师应肯定学生认真不放弃的劳动态度,引导其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鼓励其深入探究,激发其学习潜能,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劳动,实现劳动素养的提升。
《课程标准》为劳动课程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线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创新课程模式,使《课程标准》的本土化实施有效落地。
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意味着课程内容不能按传统的学科知识点罗列的方式进行编排,而要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整合学习内容、情感、方法和资源等要素,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相应的劳动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劳动过程,由此突出不同学段劳动素养发展的需求。
如富春七小开发的“农事劳动”“创意劳动”“美好生活劳动”三大课程群,这些课程群下设60多门子课程,围绕学生劳动生活的各方面组织编排。以二年级的“呀!土豆”课程为例,前期,学生需了解土豆生长的基本知识和节气规律,明白土豆作为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步树立科学种植、遵循规律的意识;土豆种植环节,学生出力流汗,学习简单的种植技术,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土豆采摘环节,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并发挥创意,在语文课上写土豆,在数学课上算土豆,在美术课上画土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劳动中的付出和收获;土豆义卖环节,家校合作举办“爱心义卖节”,学生合作推销自己亲手种植的土豆,将获得的“劳动币”用来购置班级物资、文具等,获得别样的成就感。
教师通过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自主活动体验劳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打破一味地进行知识技能训练的旧模式,解决劳动教育中价值观缺失等问题。同时,多样的学习任务、同一任务下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品格塑造、价值观培育奠定了基础,对于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大有裨益。
《课程标准》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明确地将情境创设作为劳动过程指导的重要环节。劳动的情境化学习将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唤醒原有的劳动经验,并在经过多层次的劳动实践和思维整合后,产生新的劳动认知,发展新的劳动技能。换言之,让学生面对不同情境下的劳动任务,能够启迪其智慧,锻炼其创造性思维,潜移默化地培养其适应能力。
例如富春七小的“你好,三明治”课程,学生置身于小厨师为家人做早餐的情境中,回忆家长做早餐的操作经验,学习选择合适的食材,设计营养美味的早餐,懂得通过劳动服务家人的道理。这门课面向的是三年级学生,劳动任务虽然简单,但却能让学生从小学会选择、搭配,培养其审美能力、创意设计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课程能让学生学会依靠自己的双手生存,基于自身经验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自力更生的劳动意识。这不仅包含劳动教育的内涵,更渗透着生存教育的理念。经历这样的课程,学生将成为善建构、善交流和善反思的主动学习者,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为自身的终身学习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