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法杰
《寒号鸟》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同一单元的课文有《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还有语文园地“我爱阅读”的《刻舟求剑》。这些文本都具有寓言故事的特点,夹在其中的《寒号鸟》从文体看也应属于寓言故事一类。因为本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所以可以肯定《寒号鸟》被编者当成了一篇寓言故事编入了这一单元中。这篇课文首页下面有注释——“本文根据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十五》改写”,交代了课文的来源。
细读课文,笔者发现故事并不复杂:寒号鸟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不听喜鹊的再三劝告——要抓紧晴好天气做窝,只愿睡懒觉,得过且过;最后,当严寒真的到来,喜鹊能够“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在哀号中被冻死了。作为寓言故事,即使在低年级,初步的寓意学习也是需要的,也就是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要求的“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本来一个故事所蕴含的寓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是多元的。《寒号鸟》一课的寓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从喜鹊的角度理解寓意。它不仅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而且“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这些行为与寒号鸟的“懒惰”形成了鲜明对比,故事的寓意重点指向勤劳的品质。二是从寒号鸟的角度理解寓意。它对喜鹊说“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不难看出“得过且过”是没有长远的目光;因此“得过且过”的人就是那种混日子的懒汉,这样的人肯定是与勤劳沾不上边的人。最后,寒号鸟因为懒惰,不愿意做窝,被冻死了。这个结果,体现的应该是一种警示性的寓意:懒惰的人没有好的结果。综上所述,把課文的寓意集中在勤劳这个意象上,既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正是编者的意图所在。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那么学生学习故事的同时又能受到品德教育。教师可以将喜鹊的勤劳与寒号鸟的懒惰进行对比,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向喜鹊学习,记住寒号鸟的教训。这样的教学,看上去效果不错。但是,这是建立在学生把课文和教师的讲述当成“真理”的基础上。在学习上或生活中,低年级的学生常常在需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时就拿“这是课文上说的”“这是我们老师说的”作为直接的证据。可是,当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学习的知识变得丰富之后,他们会发现,寒号鸟的生活并不像课文中所说的那样:它们不是不搭窝,只是不像喜鹊那样把窝搭得那么显眼,让人一看就知道;它们是把窝建在石缝里,而且它们绝对不会被冻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怀疑课文的故事,还会怀疑故事承载的道理。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颠覆性的结果呢?追根溯源,还得从故事本身去寻找答案。
首先,《南村辍耕录·卷十五》中的相关文字,读起来颇有小品文的味道。即使把它当成寓言看,文末讥讽的是那些得势的时候就不可一世、失势的时候就摇尾乞怜的人,与课文中所说的懒惰贪睡、得过且过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其次,从课文中的角色安排情况来看,寒号鸟是原文中就有的,喜鹊是课文新出现的角色。喜鹊是否可以承担寓言所赋予的角色定位呢?我们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喜鹊是昼出夜伏的鸟类,寒号鸟是夜出昼伏的啮齿类,即使它们在寓言的语境之中可以自由地进行对话交流,但生活习性上的差别,导致它们彼此都不了解对方——喜鹊喜欢在夜里睡大觉,无法知晓喜欢从高处滑行飞下的寒号鸟的夜生活。结果,喜鹊只能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判寒号鸟。这样一来,喜鹊所说的话看上去是正确、有道理的,实际上是与事实不符的。由此推出的“正确的道理”,就成了一个虚假的结论。这一切都是因为喜鹊受自己生活习性的限制,不了解寒号鸟并想当然造成的,这既是角色安排上的错位,又是理解上的错位。
应该说,勤劳的品质确实是值得安排学生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编者必须寻找一个适宜的故事作为载体,这样的传统故事很多,但是《寒号鸟》是否合适应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