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中学 (223900) 云广亮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理解与接受的内容,或凭借学生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任务.每个教学难点都是相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明确揭示了教学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的难度超越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为此,笔者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本文从两个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由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1“复合函数求导公式”的教学
问题求y=ln(2+x)的导数.
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师生已经共同研究过如何用定义法求函数的导数问题、导数的基本运算法则以及初等函数的导数等内容.对照课程标准,并没有求“复合函数的导数的推导公式”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记忆并应用公式.
为此,笔者在首次教学本题时,就直接将复合函数的定义(y=f(g(x)))呈现给学生,并交代清楚其定义域、内函数、外函数,及内函数与外函数的值域、定义域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而后提供一些常规的复合函数,要求学生进行内、外函数的辨认;接着提供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如果y=f(g(x)),那么y′=f′(u)·u′(x),且u=g(x);最后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应用练习.
整个教学过程看似无可挑剔,一切都水到渠成.但笔者心里总觉得本节课少了点什么.为此,课后找来几个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一致认为本节课并不难,所有练习都没问题.就是对于为什么要求y′=f′(u)·u′(x)这一步,不太理解.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结合学生所反映的情况与教学要求,发现复合函数的概念与求导公式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对于概念这个难点,通过之前的教学已经化解,而求导公式却因忽略了求导过程的教学,学生就强行记忆,难怪整个课堂波澜不惊.
虽然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复合函数的推导公式的形成过程作要求,但这并不能说明学生不需要理解推导公式的合理性.究竟该从什么角度出发,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笔者将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改进: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y=ln(2+x)的结构,大家思考一下,是否可用之前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求此函数的导数?
生1:好像不行,没有公式可以直接使用,定义也不好求.
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
生2:化未知为已知.
师:对啦!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函数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哪种函数看起来类似?
生3:与对数函数(y=lnx)有点像,就是自变量的位置换成了代数式.
师:观察很到位,如此求导过程就变得复杂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简化问题的难度?
生4:我们可以用换元法,让u=2+x,外函数就是y=lnu.
师:如此可求导吗?
师:难道和内函数的导数毫无关系吗?若求y=ln(x2+2)导数,该怎么办?
(学生分析并呈现结论,略)
师:由此可确定y=f(g(x))的导数吗?
生7:可以,据此可确定y′=f′(u)·u′(x),u=g(x).
师:非常好!哪位学生愿意主动根据以探究过程,对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进行一个总结?
生8:复合函数的导数等于内函数的导数和外函数的导数的乘积.
评注:针对本题的教学改进,虽然教师没有带领学生推导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是如何得来的过程,但学生对该公式的合理性与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式并非是机械性的静态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案例2“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学
分析:这是高中阶段教学难点之一,学生认知障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如何理解;第二,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增函数与减函数.若学生对“任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就无法揭示函数单调性的本质,也无法体悟“用任意值x1、x2的大小关系对f(x1)、f(x2)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能获得函数单调性的整体性质”.鉴于此,笔者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随着以上三个问题的逐个突破,教师初步提出单调性的定义,并将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函数统称为增、减函数.
问题2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具有单调性吗?
针对此问,师生进行沟通,并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定义为:若函数f(x)在区间I上满足自变量x增大,那么y会增大或减小,则称函数f(x)于区间I上为增或减函数,而区间I则为函数f(x)的增或减区间.
问题3已知函数y=x2,x∈R,当x的取值为-1,2,3,4,…,对应的y为1,4,9,16,…,我们可否认为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呢?是否能确定该函数为增函数呢?说明理由.
随着这个问题的解决,师生共同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若想证明一个论断的成立,离不开科学、严谨的证明过程;而要确定一个论断并不成立,仅需一个小小的反例即可.
问题4一组函数的值,不会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可确定该函数在区间I上并非是增函数.若想确定函数f(x)为增函数,需要多少组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呢?需要无数组吗?
评注:不少学生常用“代几组值”的方式,对函数的单调性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凸显出学生并未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单调性的本质.反例的应用,则能让学生经历一个辩证的认知过程,从根本上理解什么是单调性,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产生深刻理解.
同时,用数学语言表征增、减函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实践证明,教师可分以下几步逐层突破:
问题5对于“x增大、y增大、y减小”,该用怎样的数学语言来描述?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大小一般可以理解为比较,那么一个x就不够用了.由此就引出了任意两数用x1、x2来表示,相对应的函数值则用y1、y2来表示.至于大小,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
问题6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呢?
借助图象,在区间I上,当x1,x2∈I,从左往右看,图象呈上升趋势,如果x1
问题7怎样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对于x1,x2有怎样的要求?请清晰书写出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随着此问的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所呈现的实际情况,适时给予点拨与引导,有效地深化了学生的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学生在概念书写过程中呈现出一些细节方面的错误,笔者一一进行纠正,以保证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规范,为完善认知结构夯实基础.
评注:教学设计时,为了突破学生语言表述的难点关,教师结合了图象、语言表述与数学符号表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看、说、写等方式,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先进行拆分,而后再重组,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函数单调性的全面认识.
总之,教学难点具有不可小觑的教学价值,突破难点的过程,即为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处理教学难点时,应从化难为易的角度出发,在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亲历难点的突破过程,让学生的收获多一些,课堂收益更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