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芳
从创作转向市场,在纪录片爆款频出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对纪录片的第一印象是投资不菲、解说高大上、画面震撼有质感,这是新时代纪录片呈现出的特色审美之一,也是这种审美吸引了不少人对纪录片的关注。而更多的讨论也随之而来,纪录片是不是一定要大制作、大投资、大场面?小成本、小团队能不能做好纪录片?
相比于国家级、省级广电和专业视频网站等节目生产机构,县级融媒体中心由于受限于地域、资金、技术、受众等条件,纪录片创作必须更加着力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内容,以适合本地受众的地方性表达讲好本地故事,这虽给创作带来了局限,却也因其鲜明的地方风格带来了跨地域传播的可能。常熟市融媒体中心纪录片团队近年来深耕地方题材,努力探索跨地域乃至跨国界传播之路,为县域纪录片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
纪录片的地方性可体现为多个层面,包括跨省的亚文化区域、省级区域、市域及县域的纪录片创作均可体现出地方性,相比较而言县域纪录片生产的颗粒度最小,对本土文化的发掘也必须更为精细。然而,纪录片的地方性并不意味着其创作生产就局限和封闭于自身的区域内,相反在网络化、全球化时代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跨地性”特征: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各类要素的加速流动,跨地域的采访拍摄已成为常态;不同地域的创作风格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了美学风格的演变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传播技术的发展冲破地域边界,强化了地方纪录片的跨地域传播意愿;丰富的地方知识、浓郁的地方特色就是品牌,就是关注度,地方文化符码已成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通行证,纪录片作品也不例外。
常熟的纪录片创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纪实栏目《常熟纪事》是常熟电视屏幕上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常熟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后,在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常熟的纪录片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带一路”是宏大的纪录片现实题材,县级融媒体能不能试水,该怎样触及?常熟融媒体纪录片团队认为,要表现如此宏大的主题,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典型的地方性切入点,其次必须深刻表现该切入点的时代内涵。2019年,创作团队跟随本地一家民营企业来到遥远的非洲拍摄,缘由是这家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将在赞比亚建立第一家海外工厂。团队最终推出的《明天会更好》是一部30多分钟的纪录片作品,讲述了该厂赞比亚员工杰姆斯建房、亨瑞斯结婚、菲利来常熟学习等若干生动的小故事。该片立足于常熟本土企业的经营布局,具有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但对接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主题,因而具有较广泛的传播价值,是将地方性和跨地性有机结合的一个典例。2021年11月22日,《明天会更好》英文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播出,随后又译成多国语言在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覆盖用户约1.06亿,实现了常熟纪录片创作的重大突破。
除了反映社会现实外,纪录片是传承文化、教育社会的重要影像工具,历史题材的地方性切入,也是县域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路径。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央视到地方台相关主题纪录片热涌荧屏。为避免与大片“撞车”,纪录片团队策划制作了系列纪录片《抗战组歌》,选取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在内的5支最具代表性的抗战歌曲来展开叙述。这一系列的切入点来自《大刀进行曲》创作者麦新为常熟籍。《抗战组歌》中的一集入选中广联城市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联制联播大型纪录片《血铸河山》,在70多个城市实现了跨地域传播,并由此获得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收获了可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主题主线宣传本质上是一种观念叙事,即事实叙述为观念表达服务,因而国家级和省级媒体有不少政论片,但县域纪录片并不适合高举高打。常熟纪录片团队在实践中意识到,县域纪录片的主题主线创作须以地方性的“小而美”而非全景式的“高大上”见长,为此应高度注重在观念叙事的框架中设置人文关怀的“触发点”,力图使场景、故事起到触媒作用,催化主题性内容的发散传播。
常熟纪录片团队将上述理念贯穿于相关纪录片生产中。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常熟融媒拍摄了三集系列纪录片《江河连心·脱贫圆梦》。创作团队坚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理念,精心发掘具有人情味和人文内涵的“触发点”,让观众能够看进去、看下去、看完整。该片聚焦常熟对口扶贫的三个地区——贵州思南、宁夏青铜峡、江苏泗洪,把“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解构到一个个小场景中,纪录片镜头跟随扶贫干部的脚步,走入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构筑起充满活力与烟火气的脱贫纪实图景。这些鲜活真实的影像,也成为触动观众心弦的有效表达。“江河连心”不仅是对扶贫干部心系扶贫的隐喻,也促进了常熟民众和对口帮扶地区群众的跨地域情感互通。
纪录片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影像,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是最能够引发共情的内容。常熟纪录片团队善于在地方性资源中寻找富有传奇性的人物,通过其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使观众获得启迪和鼓舞。
2019年,常熟融媒纪录片项目《幸存者》入选“2019江苏纪录片扶持计划”,是当时全省7家入选单位中唯一的县级媒体作品。主人公王嘉鹏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人物,他12岁遭遇空难不幸截瘫,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通过自学成为世界联合学院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留学生,18岁在挪威勇夺残疾人世界滑雪冠军。回国后用15年时间创立了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区分校,并于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从命运强加的“负能量”集聚,到依靠奋斗的“正能量”输出,剧情片中的悬念、细节、铺垫、起伏、高潮等叙事技巧被灵活运用在了纪录片中。该片推出后使众多观众情感共振,获得了全国性和省级多个专业奖项,并在多家省级卫视和专业纪实频道播出,拥有了跨地域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纪录片已经成为常熟文化的一张名片。由于县域媒介资源很有限,常熟市融媒体中心不仅专注于纪录片的生产,也积极对接各类媒介渠道和外宣平台,通过媒介资源整合推动跨地域传播乃至跨国界传播。
一方面以《明天会更好》等具有外宣价值的优秀作品成功登陆央媒平台播映,并进一步深化与央视等国家级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全国性行业协会的播映资源,促成《幸存者》等在多家省级卫视播出。此外,全国性展会也是县域纪录片不可忽视的平台。常熟纪录片已在北京亮相多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有效促进了本土纪录片的跨地域传播。
常熟积极参与城市台联盟组织发起的联制联播大型主题纪录片的创作。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四十城,四十年》、庆祝建党百年的《复兴路上》等,常熟提供的《碧溪之路:连通中国梦》《筑梦常熟》,成为上述系列的主干内容之一。几十家城市电视台同步推出、集中播放,有效形成了集群效应,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落地覆盖。
2020年11月,为响应中央“融媒体要主动走出去”的要求,常熟·澳门融媒体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为今后常熟与澳门两地纪录片领域的合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常熟原创纪录片已经在澳门多家媒体上进行展播,生动讲述常熟开放包容、创新活力、底蕴深厚的城市故事。此外,常熟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纪录片在国内各大卫视以及美国斯科拉卫视等海外频道播出。
今天的纪录片传播已不局限于电视媒体,网络平台已成为纪录片传播的主流渠道。常熟融媒以看常熟APP等新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自身的融媒体矩阵,使纪录片实现了多元传播,影响力迅速提升。此外,团队还加强与头部视频网站的合作,使纪录片的新媒体传播渠道更为丰富。
常熟已经生产各类纪录片近250部。对常熟来说,这些影像资料是一批珍贵的文化产品。纪录片的土壤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要讲好常熟故事也离不开基层。在常熟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后,纪录片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展播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在这种和观众不断的联结交流中,这些以真实为内核,讲述常熟人、常熟事的纪录片,因其可信度、感染力和艺术性,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县域纪录片创作潜力可观,以纪录片为地方立传,也是县域纪录片创作的责任和使命。实践表明,基层媒体的纪录片生产虽然受到种种条件限制,但只要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性资源的相对优势,通过“贴地”题材对接重大主题,在创作手法上找准触发点,制造共鸣点,体现“小而美”的特色,彰显跨地域传播价值;同时通过媒介资源整合突破渠道瓶颈,同样能够书写好纪录片的大文章,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