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康
作为先进技术的产物,短视频在自媒体应用与新闻客户端中遍地开花,成为用户获取资讯、接收信息的方式之一。在此语境中,新闻深受短视频的影响,更具“液化”特征。
新闻的“液化”源自社会学中的“液态社会理论”。著名的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提出了“液态现代性/液态社会理论”(Liquid Modernity),旨在阐释人类社会的生活样态与存在方式的变化。“液态社会理论”在新闻领域的滥觞,肇始于荷兰新闻学家马克·德尔兹 (Mark Deuze)的理论迁移与嫁接。[1]
“液化”以轻巧、灵活、多变的特点打破了固定、刻板的形式。“液态”的存在性质意味着新闻脱离了名词的归属,成为动词中的一员。有学者认为新闻的“液化”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即液化的新闻职业(传统的传受关系受到颠覆,用户亦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产销者)、液化的新闻内容(因受限于播出平台的特点,以往具备一定时长的新闻内容不断缩短,成为“微新闻”)、液化的新闻报道方式(过去注重“质”的新闻报道,如深度报道让位于碎片化、拼接式、追求速度与“量”的报道方式)。[2]此外,根据当前短视频对于新闻的影响,新闻“液化”的指涉同样包括液化的新闻传播介质、液化的新闻存在质性、液化的新闻节奏、液化的新闻叙述语言与风格。
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曾经是用户接收新闻、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新闻传播介质呈现出硬化、固化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社交媒体与新闻客户端拓展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渠道。其中,社交媒体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为代表,新闻客户端以央视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澎湃新闻等为典型。相较于传统介质,两类典型的新型新闻传播介质更具软性、流动的特征。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认为,当前人类“正迈入计算的第三个阶段。互联网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流’(Flow)和‘信息流’(Streams)”[3]。凭借互联网的特性,信息能够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多重阻力,以数据形式轻易地得到生产与传播,成为“信息流”。从最初的文字负载,到需穿插图片进行佐证,再到如今短视频时代下动态化的视听影像,作为信息归属的成员之一,新闻的存在质性经历了多个变化,并逐渐转化为以轻便、具体、动态为特点的“流”的形态。
受到短视频特点与用户需求的影响,发现新闻的节奏、编发新闻的节奏、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互动节奏、新闻报道后的反馈接收与处理节奏均受到“加速度”的作用。快节奏的时代步伐与碎片化的接收习惯促使新闻从业人员升级自身的“新闻鼻”能力;为抢占先机,实现“新闻首发”,拍摄、报道、编辑、播发的速度都需要得到提升;技术赋权使过去深受“子弹论”影响的被动“受众”转变为“选择性接触”的主动“用户”。在主观能动性提升的语境中,用户对于新闻报道中所产生的问题、疑虑、困惑都将如“脱缰的野马”般急需得到解答。因此,新闻播发中及时的互动成为必要一环。此外,在新闻报道中后期,新闻机构平台同样需要实时关注用户以评论、留言等形式提出的反馈,因为当中可能包含了用户对于新闻线索的新发现、对于平台的意见建议等。无论是对于新闻播发效果的提升,还是新闻机构权威性、公信力的维护,此类反馈都至关重要。
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在新闻叙述语言方面,以往“吹毛求疵”般的严谨开始转变为现在的求新求异、追赶潮流,风格愈发网络化、时尚化。同时,新闻叙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并多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展开。运用动人的声音、生动的语言帮助用户快速理清新闻事件的前后逻辑、前因后果,在短时间内呈现新闻事件中矛盾的冲突点、爆发点,以较强的故事性提高用户对于新闻事件的代入感、沉浸感。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短视频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原因包括“阅读方便”“个性化推送程度高,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休闲娱乐的同时顺便看资讯,不用跳转其他软件”“资讯更新及时,并主动推送”“产品界面功能清晰、易懂”“社区氛围感好,网友讨论内容较为理性”。[4]在短视频场域中,视听影像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生动的画面、翔实的数据、充满趣味的语言让用户迅速了解新闻事件面貌。
当前,短视频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信息爆炸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在众多新闻中“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原生性”(Generative)打造是短视频新闻“C位出道”的方法。“原生性”一词源于凯文·凯利《必然》一书。“原生价值必须是在交易时产生的特性或品质。人们无法复制、克隆、存储具有原生性的事物,也无法仿制和伪造原生性。原生性因实际进行的特定交易而生,独一无二。原生性为免费的复制品增添了价值,从而使它们变成了可以出售的商品。”[5]对于短视频新闻而言,原生性具有“独一无二”的IP属性,是提高短视频新闻价值,并使其具备“出售”(新闻得到传播)条件的决定性因素。换言之,只有具备原生性,短视频新闻平台才能够以“传播给用户,并让用户所接纳”的方式完成“交易”,原生性的品质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打造短视频新闻的“原生性”势在必行,具体可以从八个方面展开。
液态化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以“畅通无阻”为特点,其不仅体现在空间层面的“重重突围”,同样表明在时间层面需要“迅速及时”。一方面,“空间”突围是指新闻编发人员需要熟悉短视频平台的法律条例,避免语言、文字、图片等方面触碰“禁忌”;另一方面,从“时间”层面出发,用户对于新闻事件的持续追踪与关注体现了传播客体注重“新闻首发”“新闻时效”的接收需求逻辑。“当前讯息竞赛形式由跳水转为冲浪。跳水式讯息的思想深邃已不再受重视,唯有那些迅速且能长期停留在水面、持续保持露出与讨论热度的冲浪式讯息方受关注。”[6]因此,即时性是确保原生性的第一环。
独特性是提升用户黏性的必要因素。首先,需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原生“对话”,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意见、建议等反馈信息的收集来增强短视频新闻的独特性。其次,个性化定制需根据用户特点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如用户的接收习惯、审美习惯、学识水平、兴趣爱好等,以实现“使用与满足”的效果。由光明日报与封面传媒共同建构的“智媒技术云平台”凭借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推出了“面部识别”“机器写作”“算法推荐”等服务。因此,短视频新闻的编辑、播发同样可以借助“协同过滤”“算法推荐”“定位服务”等智能技术进行目标化、精细化、准确性的新闻投放,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目标。
如今,“爆裂式”的信息充斥在用户的身边。如何让新闻更具价值,使其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关注,需要增加“新闻解读”的环节。每晚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之后,抖音平台中的《主播说联播》栏目都会对当天的热点事件进行权威解读,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解释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并且,亲切、生动、朴质的话语一改以往主流媒体所呈现出的刻板、严肃的新闻语言面貌,体现出对于用户的贴近性。
此外,除了权威新闻人士的解读,短视频新闻同样需要给予用户表达的权利,增强用户的社群建构意识。通过开放留言区,为用户之间搭建沟通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以“兼容多元声音”的方式推动对于某一新闻事件的“观点交锋”。在抖音平台中,由“央视新闻”发布的“2021年天安门首场升旗仪式”短视频新闻获得了1639万的点赞量与36.2万的评论量。其中,获赞量最高的评论关键词依次分别为“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中国红”“骄傲”“自豪”等。可见,通过点评、讨论等方式进行互动参与,短视频新闻增强了用户的社群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传播学家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研究发现,信源的可信度与用户的信服程度呈正比。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传播的信息内容则愈具说服力,反之,说服力越低。因而,优质的传播效果的获取需要传播主体具备良好的公信力、权威性。对于短视频新闻的传播而言亦是如此。只有增强可靠性,其原生性才能得到基本保障。一方面,短视频平台需要加强平台审核机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精准过滤有害信息或不实信息。另一方面,“实名工作”逐渐展开,短视频平台需加强“实名认证”工作。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开设的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40837个,各级政府共开通政务头条号82958个,政务抖音号26098个。[7]此外,微信新推出的“视频号”功能当中已有许多权威新闻账户入驻,如“央视新闻”“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等。可见,短视频已经成为国家相关机构以及主流媒体传递资讯、播发信息、引导舆论的另一重要渠道。因此,短视频平台加强“实名认证”工作,可以避免不法分子进行账号“复刻”,冒充机构或他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或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舆论导向。此外,短视频新闻可以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统计图、表格等数据进行辅助解读,软化新闻疑点、难点,实现“高信度”。在新冠疫情报道中,多个短视频新闻账户在报道感染人数时以不同颜色、字体大小的数字进行标记、凸显、区分,让用户更为直观地了解最新情况。
技术为用户带来无限便利。信息的接收不再要求大众准时准点在固定地点进行,以“短平快”为特质的短视频为用户提供了“即时即地”捷取信息的机会。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感,短视频平台、新闻客户端等需对新闻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实现新闻内容的垂直细分,方便用户搜寻所需关注或感兴趣的内容。以澎湃新闻APP为例,当前,其推出的短视频新闻并未得到细致划分。在新闻选择方面,“一股脑”式的呈现如同“新闻策展”(News Curation),要求用户关注新闻标题以实现对于新闻内容的大体认知、选择或兴趣判断,费时费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5G、人工智能、4K/8K、VR、AR、MR等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5G新技术带来的1~100倍的网络能耗效率,使数据传输速率提升了100倍,网络连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万物互联的概念成为现实,技术赋能加速构建5G+4K/8K+AI的全新战略新格局。”[8]凭借先进技术,短视频新闻报道不仅能够切实还原事件原貌,而且能够打造沉浸式的场域,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接收与解码。例如,VR技术通过现场还原、场景互动、事件解读、多感官调动等手段让用户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增强用户身心体验与情感交互。在抖音平台中,针对温岭槽罐车爆炸新闻事件,“小强热线浙江教科”账户发布了一条VR短视频新闻,对事故现场进行了360度全方位还原,并在画面中以红圈标记出槽罐飞落残骸处、事故车辆残骸处、良山工业区、房屋坍塌较严重区域等地理位置,理清新闻事件的逻辑顺序,让用户更好理解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
需要指出的是,具象性的短视频新闻制作需要编辑具备多元化的职业素质。“对于‘浸入式新闻’的编辑也使得传统新闻编辑的角色具备了‘类导演’的特点——编辑工作者除了应当掌握全景视频拍摄、剪辑的基本技术功底外,还需要具备非线性叙事的技能以及视觉修辞的素养,特别是应该能够灵活处理好视频拍摄者在‘在场’与‘不在场’的空间位置转换。”[9]得益于先进科技,短视频新闻的具象性打破了原本存在于用户与新闻现场之间的区隔,时空界限得以消解,营造了沉浸式的信息接收场域,使新闻事件的本质内核更加立体、多维、全面地展现。
“资助性”是维持短视频新闻原生性的重要因素。点赞、评论、留言、转发等形式的互动都属于用户对于短视频平台或新闻播发源的“资助”。此外,根据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机制”理论,短视频平台可以开发“打赏”机制,以调动新闻传播者的积极性,强化传受双方之间的亲密度。当然,“打赏”功能的开发需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采用简易的打赏方式,烦琐、复杂的步骤流程会削弱用户的打赏欲;第二,为避免失误性或不理性的打赏,平台需要设置一定额度限制或在支付前进行提醒;第三,打赏费用最终的“目的地”需要公开透明,避免欺诈性行为的发生;第四,打赏后需让用户看到“回报”,即保持后期新闻质量。
短视频新闻的编发需注重“可寻性”,以此抓住用户眼球,增加关注度。首先,以新闻众包(Crowdsource)的方式挖掘具备价值的新闻线索。新闻众包不仅能够提升用户解读、评判新闻的能力,而且打破了新闻生产的专业壁垒与新闻的科层工作机制,赋予用户主动权,共同参与到新闻的编发过程。[10]在实现“共生”效果的同时,拓宽了传统挖掘新闻线索的渠道,提高了优质新闻的“检索率”。其次,多节点式网络的赋权引发“病毒式传播”与用户“迷因”般参与传播的效果。因此,除了在短视频平台进行播出,新闻播发源可以多平台(公众号、微博等)转发或邀请用户转发,增加曝光度。此外,利用虚拟主播、生动幽默的叙事风格可增强新闻的趣味性。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新闻报道工作便由上海电视台推出的二次元虚拟主播“申䒕雅”担任,可爱的动漫外形、风趣的语言风格令用户拍手称绝。
液态新闻在短视频中的流通经历了固定、复制、拆解、生成四个阶段。通过权威播发源严密地编辑、审核所制作出来的短视频新闻具有“唯一性”与“正统性”,呈现出“固定”的特点。然而,新闻短视频在平台中的四处流动必然会导致大量“复制品”的汹涌而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短视频将成为其他视频的辅助型工具或解读/论证性的原材料。通过“拆解”“变换”“拼接”进行二度创作,“生成”全新的视频内容。虽然其中不乏大量优秀作品的产出,但是,难免会有经过“二次剪辑”所创造出来的“虚假新闻”或不实信息。
新闻的“液化”表明行业的规则、标准发生改变。“职业新闻活动发生了变化,而且非职业新闻活动同样发生了变化,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共同构成了一种弱边界、高融合的社会化新闻活动。”[11]新闻编发门槛的降低带来了“去中心化”与“去组织性”。虽然低门槛调动了用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是“众声喧哗”同样可能产生“反转新闻”“虚假新闻”。甚至在用户查找真相、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削弱对于权威新闻媒体的信任,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机。此外,“短平快”的液态新闻可能会打破传统新闻编发的“新闻图式”,降低专业标准。对于“速度”的考究不断使新闻“碎片化”,无法展现新闻全貌或产生误导。对于点击率、关注度的追捧会持续恶化“后真相”效应,“真相”的重要性黯然失色,用户也将变为“吃瓜群众”。因此,在打造短视频新闻“原生性”的进程中同样需要谨防“理性失范”。
注释:
[1][11]李泓江,杨保军.“液态”理论的旅行及其对新闻学研究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9(9):254-261.
[2]翟红蕾,邹心晨.新闻业“液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5):41-49.
[3][5][美]凯文·凯利.必然[M].周峰,董理,金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65.
[4]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R].2021:36.
[6]华婉伶,臧国仁.液态新闻:新一代记者与当前媒介境况——以Zygmunt Bauman“液态现代性”概念为理论基础[J].传播研究与实践(台湾),2011(1):4-40.
[7] 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1:65-67.
[8]李静.Vlog创新时政新闻视频化传播的“热”与“冷”[J].电视研究,2020(4):75-77.
[9]常江,杨奇光.数字新闻室:场景再造与理念变革[J].青年记者,2020(4):11-13.
[10] Wenger,D.H. Switched on and off [J]. Index on Censorship, 2014,43(3):42-44; Palmer,L. Reporting an Uprising:CNN and Citizen Journalism in Network Culture[J]. Television&New Media, 2013,14(5):36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