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中庆九年制学校 刘玲霞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是“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高阶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要严格遵守选择学习任务→搭建支架→进入情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下面谈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维果斯基认为学生发展的水平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确定,其中的一种便是“最近发展区”。具体来说,学生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较大的困难,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必须借助外部力量,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果效。因此,在帮助学生选择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确定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有较为系统的掌握。例如在八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系统考查学生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是否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写作习惯,是否对语言形成了感性认识,并且要对学生的基础词汇与语法理解进行考核,以便为后续的写作教学方案制订提供参考意见。如果在系统分析后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强,集中体现为对语言知识的认识比较感性、无法综合运用语言知识、不熟悉人物介绍的用词和语法句型等,教师则可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引导学生正确把控一篇阅读文本的写作技巧与写作策略,并在课堂上创设写作和语言应用的情境。如果有必要,教师要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重组,以拓展和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更近一步地熟练应用写作素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借鉴写作素材和模仿阅读文本的语言,还要确保学生能认真观察和评价,紧紧围绕写作任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搭建写作训练的支架时,教师要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题有系统掌握,并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写作情境,尤其是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搭建支架时务必要了解学生当前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确保二者得以协调。总的来说,在初中写作教学的支架构建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构建写作的整体体系,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要提供写作时需要的词汇和句型,并确保学生可以建立知识支架。如果是借助阅读文本剖析写作思路和构建支架,教师则要首先明确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语言支架。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多使用副词、同义词、反义词、形容词,以此提升他们的词汇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灵活的表达能力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分析并列句、复合句、简单句之间的区别,并且巧妙使用连词。二是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文体结构的框架,促使学生建立起导入→主体→结论的文体结构框架。
例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围绕“学会记事”写作,为了使用“支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确立写作支架,教师可以按照审题→列提纲→积累好词好句版本的流程教学。具体来说,在审题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记事”作为写作主题,写作要点既要包括事件的起因,也要包含事件的过程及教育意义。在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以提出确立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思路:在开头,可以写不同的事件;中间部分则可以详细记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结尾则可以阐述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想写的事件确定整体框架,再根据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尾以及启示和感悟做出相应的描写与延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一些好词好句或名言诗词等,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在完成写作训练后,教师可以再安排一次类似的训练,如以“一次旅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题,引导学生记叙自己的旅行及其中发生的故事和产生的感触,可以交代去了哪里、在那里做了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哪些风景和事件让你感触很深、旅行有怎样的收获等等。结合之前写作时确立支架的思路,学生可以快速确定出这一写作任务的支架,让文章的整体布局和内容安排会更加合理和具体。
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并吸引学生全程参与其中。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确保创设的情境足够真实、富有趣味,以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学生能很轻松地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点同化与吸收新的知识点,则知识建构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写作过程也会更加顺利。在创设写作情境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当前学习的背景知识,并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写作框架。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把一些抽象隐晦的知识点展示出来。
例如,在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未来世界”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先提示一些写作要点和写作思路,包括未来世界的人口数量、工作机会、机器人的使用等。为了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未来生活的视频或图片,尤其是一些影视剧,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视觉刺激,确保他们能描绘出更加丰富具体的“未来世界”。在教学情境的指引下,学生的写作思路会更加开阔,势必能精准阐述出21世纪与20世纪的不同之处。通过多媒体的相关展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想象和描述未来世界和现在的区别,如环境方面的变化、未来时代的科技发展、将来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等;学生还能清楚地意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会取代人类的一些工作,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学习,以后成为从事科技研究的相关人员。学生会自主发挥想象力,提出并设计一些富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在自主思考中确立作文框架,并进行写作。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在独立思考后还需要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提升作文质量。协作学习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也可以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教师要重点为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的疑惑,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例如,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检查作文中是否存在错别字、语法错误以及句子的结构与格式是否准确,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在最后的写作效果评价中,教师需要秉承分层次教学的原则评定学生的作文水平。对于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考虑当面批改他们的作文,给予一对一的指导,明确指出他们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但不能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要始终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信心。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鉴赏文章,学习他人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以便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把学生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起来,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和再学习,以求帮助他们逐渐提升写作能力,避免典型写作错误的再次出现。
论述文是初中写作中的常见类型之一,要求学生能紧紧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确保条理清晰和脉络分明。在初中论述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主要进行感论文、评论文的写作,但最多的是感论文。在感论文的写作中,学生需要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需要做到缘事而发和有感而论。所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实际的论述文写作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往往很难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它指导学生练习论述文写作,系统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总体来说,在借助“支架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论述文写作时,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要点。
论述文充满判断和推理,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对学生实施有效指导,教师要围绕“支架式”教学模式确立写作策略框架,带领学生层层深入,通过观看策略框架就可以顺利写出论述文。具体来说,教师要把知识与技巧作为论述文写作的策略框架,并采取好懂、显性、精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便指导他们更顺利地写作。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思维层面上说,教师要紧紧抓住论述文的“判断”“分析”“论证”“推理”“综合”,确定科学有效的“支架”,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在实际组织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按照模仿→体验→实践→内化这样的流程进行指导。在确定论述文的写作命题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让他们能更加关注生活和自我,并努力创设出适合他们的生活情境。除此之外,在确定论述文的写作策略框架时,教师要叮嘱学生重视“表达目的”和“读者意识”,既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也要带给读者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论述文的写作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借助一些真实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他们可以反驳与论证。教师在设置“问题支架”时,可以提出三个问题,即“真的吗”“为什么”“怎么办”,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更好地引导他们在作文中提出反驳和论证。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主题进行论述文写作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照“真的吗”→“为什么”→“怎么办”的流程确定写作内容。教师带领学生用这样的写作思维首先确定写作“支架”,能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更加完善和系统。
在思考“真的吗”时,学生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耕耘,是没有收获的”,但是也有例外,如“千分耕耘,零分收获”,也有“零分耕耘,千分收获”的情况。
在分析“为什么”时,学生需要确定这样的思路,即在耕耘过程中要调整心态,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品质,树立“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心态。
在研究“怎么办”时,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观念,即要摆正心态,树立“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心态,必须确保前提是正确的。所谓的前提有两点,一是确保“种子是真的”,即要保证方向是对的;二是确保方法是对的,不能出现“拔苗助长”。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作文主题帮助学生列出“图表支架”,以便确定写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在论述文的“图表支架”中,包含的图形较多,主要有流程图、概念图、比较矩阵、评价量规、时间线。可以说,这些经常使用的“图表支架”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显著特点,可以把论述文的抽象性变得更具体,对激活和引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大有助益。对于有材料的作文题目,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分析和探讨材料内容,触发学生自主思考,确保他们能精准把握论述文的“切入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材料时,要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促使他们形成更加宽阔的写作视野,既能立足于写作材料,又能高于写作材料,并就事论理,系统地阐述自己的立意。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避免出现弃材料而言他的情况。从这一方面来说,在论述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前列出“问题支架”和“图表支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写作任务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支架式”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助力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但是不能帮助他们直接完成实际的写作任务,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多方面开发写作支架性知识,指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考虑把论述文写作的一系列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点”,并有针对性地把这些点“放大”,让学生可以对论述文写作的要点有清晰的认知,全身心投入写作中。在论述文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重点完成拟题、立意、选材、结构布局的训练,掌握论述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从“句式支架”这一角度说,教师要带领学生分解整篇文章,挖掘出可以应用到论述文中的句子,并确定到具体的段落。在“句式支架”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确定更好的写作思路,精炼写作内容,保证顺利写出一篇具有思辨性的论述文。不过论述文的写作能力提升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多方面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在“支架”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和爱上写作。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是值得肯定的,非常值得推广应用。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要紧紧把握好搭建支架、进入情境、协作学习等环节的要点,引导学生建构系统的写作思路与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