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时代下的“慢思考”
——从《朗读者》看综艺节目的文化责任

2022-12-26 19:40张宇俊
声屏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朗读者共情人文精神

□ 张宇俊

在全民娱乐时代中,综艺节目作为大众娱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近几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却慢慢被贴上了“商业化”“低俗化”的标签。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几乎没有时间慢慢翻阅一本书,冷静下来读一段文字。正如约翰·列侬所说:“当我们厌倦生活时,生活离我们很远。”①伴随着《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热潮,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恰恰说明了多年来中国的综艺节目市场中此类节目的匮乏,大众对于此类节目的迫切需要。《朗读者》节目以“朗读”的形式来品析经典、倾听内心、释放情感,通过嘉宾的现身说法与声情并茂的朗读,将文字和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在文化承载和精神引导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果,也让我们看到了综艺节目所需要肩负的文化责任和未来的发展之路。

以“文化输出”取代“娱乐至上”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段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对于一档综艺节目同样如此,文化思想的深度是节目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灵魂。在巨大的娱乐洪流中,为了节目收视率,太多的综艺节目慢慢失去了方向,朝着“娱乐至上”不断发展,使得整体的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了一种不平衡、不健康的发展势态。从网络综艺节目的角度来看,由于网络节目的创作比电视节目更自由,更注重娱乐精神的释放,很容易滑向媚俗的边缘。[2]《朗读者》节目的标新立异,在于以文化输出的方式来代替“娱乐至上”,不是“为娱而娱”,而是“以文化娱”,使得整个节目在定位上“出淤泥而不染”,拔高了节目的艺术格调,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内涵。

内容输出:包罗万象的文学作品和中国故事。朗读文学作品是《朗读者》节目的核心仪式,节目采用“访谈+朗读+微解析”的形式,根据每一期的主题词和朗读者自身的故事选择所要朗读的文本内容,通过“朗读”作为纽带,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使观众了解作品、了解感情,从而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文学的熏陶,所以在节目中文学作品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朗读者在作品选择方面无论是横向来看范围、地域以及作品种类的广度,亦或是纵向来看时间、空间的跨度,可谓是包罗万象,有经典不朽的中国古典文学,如《红楼梦》《牡丹亭》《诗经·小雅》,也有闻名遐迩的外国经典著作,如《老人与海》《堂吉诃德》《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其中也有不少脍炙人口文章,如鲁迅先生的《阿长和〈山海经〉》、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刘禹锡的《陋室铭》等,丰富的作品就像一张张历史的名片,将千百年来的故事通过文字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从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每一个时代里都有当下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故事既是英雄的故事也是时代的标杆,[3]《朗读者》节目组请到了许许多多的嘉宾,如许渊冲、吴孟超、张桂梅等这样的时代榜样,通过“访谈”的形式讲述着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的平实语言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而强劲的力量。这些多样而精彩的故事汇聚在一起,就是中国的故事。

“内容为本”是《朗读者》节目成功的根本原因,抛弃了文化输出的固化思维,使文本内容不再死板、晦涩,让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生动有趣的时代故事在同一空间中达到统一和平衡,让节目摆脱“刻板化”“高门槛”的标签,使观众娱乐在其中。

精神输出:发人深思的主题和真情流露的朗读。《朗读者》的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不止一次地说过,感谢那些用生命去写文字的人,是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彩。文字的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所谓文化的输出,归根结底在于精神和情感的传递,是作者将心中的情感付诸笔端,才给世界增加了人性的温暖。如何让冰冷的文字变得鲜活、变得生动,如何让观众从有“生命”的文字中去汲取精神的力量,这才是一个综艺节目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朗读者》在每一期节目的开头都会呈现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和一段隽永的卷首语,通过富有哲理和诗意的短句,将观众引入到自我思考的情境之中,产生不同的生命联想。在《朗读者》第一季中,有一期的主题词是“眼泪”,卷首语是这样表述的:“人的心灵应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希望、勇气、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风华长存。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②使用这样的卷首语,可以有效调动起观众的内心思索,从而进入到嘉宾访谈的环节,在现场舒缓的音乐和嘉宾理性的叙事中能够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拨动观众的心弦,使得观众在“接受—认知—反应—感染”的行为模式下,[4]不自主地跟随节目的引导产生精神情绪。

“朗读”是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形式,是由文本语言转化而来的,前文中提到,作家将心中的情感付诸笔端,这样的文字是有生命力的,而朗读则是要将文字的生命力通过声音传递出来,赋予文本生命的活力和思想的力量,使其具有“人性”的情感和“文化”的灵魂。如果说朗读是传播文本,那人的情感一定是精神的输出。在“眼泪”这一期节目中,斯琴高娃通过倾情讲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点滴和追忆,引发了现场许多观众的相思之情,随后的朗读更是声情并茂,将一篇贾平凹写的《写给母亲》中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的朗读声中,观众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向自己招手,朗读让文字“活”了起来,更让文字背后的精神思想“活”起来了,使得文字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通过精神的媒介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精神为本”是《朗读者》节目有别于“娱乐至上”综艺节目的根本所在,深度契合了当下“文化自信”的时代大背景,以朗读为媒介,结合适当的主题词,向大众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度内涵和优秀的精神标识,将中华文化精神输向世界。文化始终在中国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仅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自信,更是无数海外侨胞血脉相连、情感相通的纽带。“以文化娱”并非摒弃娱乐,综艺节目的发展也和“文化输出”并不冲突,通过适当的文化展现,不仅不会降低收视率和节目效果,反而可以提高节目档次,增加精神厚度。

以“人文精神”引发“共情思考”

所谓“人文精神”,狭义来讲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重视人的价值、弘扬人的理性、关心人的情感。所谓“共情”,就是指通过对方的言行表达,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人的情感,在理解对方思想情绪立场的基础上,适当地为对方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点点疏导和帮助。

在本文中所提到的“人文精神”和“共情思考”是基于综艺节目而言的。纵观综艺市场,“泛娱乐”在综艺节目中十分猖獗,使大众文化成为一个肤浅娱乐的循环,[5]消费主义的“资本化”、饭圈文化的“流量化”、感官疲乏的“低俗化”,诸如此类的情况在综艺市场上不乏其例,归根结底这是综艺节目中精神文化的缺失,也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这样的综艺节目难以引发观众的“共情思考”。当下综艺节目想要走出这样的牢笼,就必须重视“人文精神”,通过展现人的品性、人的灵魂、人的精神,来重新建立起大众的情感认同。《朗读者》节目在精神文化的表达上能够与观众情感共通,通过大众传播推动“人文精神”的传递,承载了精神引导的文化责任。

回归“真善美”的原点,真情引发共情。《朗读者》在真情缺失的时代里重新找回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人文精神——“真善美”。在节目中,人们透过朴实的文字和嘉宾娓娓道来的故事,寻觅到了“人文精神”中品德的光辉,在《朗读者》第二季,主题词为“谢谢”的这一期节目中,请到了我国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先生,他在节目中讲述了接诊的一名患者,一名被无数医院拒之门外的患者,最后经过自己的治疗平安出院。能够接诊别的医院都不敢接诊的病人,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但这位96岁的老人却想尽办法去救助患者,在吴老自己讲述的过程中,台下不少观众热泪盈眶,对这位96岁老人肃然起敬。《朗读者》所传递的这份人文精神不正是当今社会最为需要的吗?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以个人的经历和故事所折射出的光芒也许微不足道,但如果将这些光芒汇总起来,形成光束,照向黑暗处,那时天地都要被照亮了。

《朗读者》节目的人文精神是透过朗读的背后所带来的感悟和信仰,朗读的目的不仅仅是将文本内容进行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希望将语言背后的真情传递给大众。在访谈环节中,主持人董卿是一个倾听者,有时嘉宾在录制过程中不免会紧张,但董卿总是能以真诚的态度和诙谐的语言慢慢拉近自己和嘉宾的心理距离,让嘉宾在放松、舒适的氛围中不自觉地情感流露,也让在观看节目的大众在不自觉中产生内心的情感变化。这就是由“真情”去引发“共情”,只有观众在和节目产生共情时,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一档节目。

“真善美”的表达要求综艺节目性须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情感真挚。只有以人为本的真情实意,才能够引发大众对于节目内容的“共情”,但真情不等于真实,综艺节目是艺术创作,在创造的过程中一些艺术化的处理并不影响综艺节目所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人文情感,反而有效的艺术手法所搭建起的外界环境和氛围,可以更快地引导观众进入到“共情”状态中来,达到节目预期的效果。

回归理性的观察,引导受众价值观。如果说“共情”的开端是来源于一份感动,那么在这份感动的背后一定要有理性的“共情思考”,综艺节目坚守“人文精神”的初衷一定是为了给受众带来反思和启发,通过感性的传导引发理性的思考,从而实现“人文精神”的传递。《朗读者》节目的制作人董卿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自己对该节目第二季的一些期望:“希望理性的东西更多一些,而不简单地屈从于流泪的意愿。除了温情的那部分还在延续以外,是不是增加一些思辨的东西?多一些沉淀,多一些当今社会热点观察?”

在《朗读者》节目中,人文精神的理性光环体现在社会热点话题与嘉宾自身经历所形成的对比,以节目话题作为出发点,从嘉宾的个人经历入手,通过个人的故事去反映社会现象。人们不难发现《朗读者》在每一期的节目中都会有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主题背景,并且每一个嘉宾所讲述的自身故事或多或少都会联系起一些社会情感,去引发观众的“共情思考”。当然,每一个受众的共情点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对于同样的热点话题,不同人群会因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思考,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会使更多的受众便于接受。《朗读者》在每一期的节目当中所请到的嘉宾人物都符合广泛性和差异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在人们的分享之中,总有一点是可以引发受众的“共情感受”,或多或少都会对每一位受众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6]如果说我们通过制作一系列节目来引导大众的“共情思考”是一种被动的传播,那么引导大众自发进行“人文精神”的全民接力,是不是算得上是深入人心的主动传播。《朗读者》节目组在北京、长沙、上海、厦门等地分别设置了许多的“朗读亭”,通过宣传让大众自行进入亭中朗读,分享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会在节目中随机播出,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仅使《朗读者》节目在对大众的价值观引导方面变被动为主动,更使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有了交流途径和发挥空间,在“人文精神”传播方面也水到渠成。

“回归理性”是所有综艺节目避免乱象发生的最直接方式,通过理性的思维引导使受众增强对节目的输出认同。综艺节目应当突破固有视野,从新的角度去寻找社会话题的表达点,从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引发观众的“共情思考”,让观众从观看者的角色变为参与者的角色,使传播变被动为主动。如何同时兼顾深厚的文学积淀和适时的社会话题,让节目既有感性的共情又有理性的思考,这是所有综艺类节目当下面对的一道思考题。

结语

《朗读者》节目的火爆和成功,无疑是给当下综艺节目市场做出了一个表率和榜样,通过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让经典文化以焕然一新的面孔重新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高雅的文化格调重新点燃了中国人血脉深处的文学基因,从浩如烟海的文字典籍和一个个发人深思的中国故事中人们看到了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他们既是这个时代的坐标也是人们的精神路引。《朗读者》节目让无数的媒体制作人看到了综艺节目的文化责任,绝不仅仅是偏安一“娱”,而是应当响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的“文化自信”,正确、理性地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人文精神和优秀文化为己任,在不断的探索中进步和发展。

注释:

①英国诗人约翰·温斯顿·列侬的名言。

②引自《朗读者》第一季第6期《眼泪》开场白。

猜你喜欢
朗读者共情人文精神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