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路上”为例,谈记叙文的升格方法

2022-12-26 08:27江苏省宝应中学赵永梁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9期
关键词:在路上升格选材

江苏省宝应中学 赵永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些话都说明修改的重要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提升修改作文的能力。在“在路上”的主题写作训练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面就以这次写作练习为例,谈谈记叙文作文如何通过修改而实现升格。

一、文题再现与问题分析

当下,任务驱动作文成为写作主流,广大师生认为材料类的任务驱动作文写成议论文比较稳妥,而绝大多数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套用固定的模板,导致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记叙文。

请看作文题:我们一直行走在人生的路上,由学会走到学会快步飞奔,由牙牙学语到妙笔生花,一路辛苦,一路收获,我们也因此成长。

写作时,准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这一作文材料共两句话,前一句重在“在人生路上”的发展与进步,后一句重在“成长”,两句话整合起来就是“在人生路上辛苦付出,才能获得进步与成长”。

就整个班级的写作情况而言,学生基本能抓住“在路上”这个关键词,有写在路上饱尝学习或生活的艰辛,懂得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来之不易,写出了自己学习与成长的感悟;有写现实路上有意义的趣事,加入了理性思考;有学生写在人生路上,自己取得的精神与道德层面的进步。当然,有少数学生没有关注到“在路上”这个关键词;或者是贴标签,也就是在开头或结尾点下“在路上”这个关键词,文中的故事与关键词关系不大,或者没有关系,甚至生搬硬套、强拉硬扯其他人的故事等。另外,这样的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可先小我、后大我,但是有些学生的选材太过幼稚,与生活相背离。

就这次写作练习而言,大多数学生还是有审题意识的,但笔者在批阅时发现,高质量的作文寥寥无几。因此,在这次作文训练后,我明确了训练的侧重点,即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的升格,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二次修改,帮助他们提升写作高质量记叙文的能力。

二、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和升格方向

要想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先要让他们明确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指导他们掌握写出优秀记叙文的方法。一般来说,作文除给定的材料外,还有一些任务性、指令性的要求。如“在路上”这一材料作文还有写作要求“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字数不少于800字。还有一些隐性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也应明确,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等。当然,就一般的作文评分而言,阅卷者要综合作文的立意、结构、选材、表达、书写等几个方面。

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升格记叙文,教师应明确记叙文的常规写作方法和要求,能把握基础层级的要求,即能审清材料、切合题意,围绕主题、中心突出,事例典型、内容丰富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另外,还要达到发展等级的要求,能写出有个性、出彩的作品,要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记叙文写作一般是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并将其演绎成一个故事,力求通过故事表达一定的思想认识,还要将思想认识、情感态度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等合理表达出来。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就记叙文写作而言,他们知道该选取典型有特色的事件,能对人物、环境等进行细致的描写,能注意语言的流畅与规范性,能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写出的文章大多能达到基础等级的要求,但要想达到发展等级的要求,还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记叙文的升格方法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联系生活经历,还要进行有个性的思考和表达。以“在路上”的写作为例,可以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能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传递世间真情。就事件的选择、主题的确定而言,记叙文主要考查写作的基本能力。一般来说,对于已经写好的作文,不应大面积改动。因此,我们这里的升格指导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修改,让作文达到发展等级的要求。

1.夹叙夹议,道理深刻

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要通过故事的叙写传递一定的思想和道理,在记叙中也要掺杂一定的议论,使思想、道理清晰地呈现出来。如一位同学由妈妈接电话回复对方“我已经在路上了”,引发了对“在路上”这个关键词的思考,先是诧异:妈妈明明还没有出发,怎么说自己已经在路上了?妈妈怎么能说谎……之后,通过与外婆交流,得知妈妈说已经在路上不是骗人,而是对对方的尊重。这样的观点比较新颖,读者会想明明是说谎话、骗人,怎么是对别人的尊重呢?文章开头两段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切入,提出新颖却令人难以理解的观点。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妈妈去做头发,结果到晚上11点多还没有回家,自己非常不安,忍不住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在电话中回复“哦,我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你先睡吧”。最后写自己第二天在新华书店等好友,等到的是好友“对不起,我迟到了,不过我已经在路上了”的道歉,从电话中听出好友的歉意和怕自己担心的焦急。

对于这篇作文,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升格。如第一件事,听到妈妈回复对方已经在路上,可以先写自己的诧异,怎么能说谎、骗人呢?然后进行适当深挖,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点出妈妈“在路上”的善意谎言,表达了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可以加上升格文字:已经在路上,表示信守承诺,体现了对约定的重视;做人要诚实,但是“已经在路上”是善意的谎言,无伤大雅,不会造成彼此的矛盾和隔阂,比“不好意思,我忘记了”的诚实更有人情味。如此,文章主题会更加鲜明而深刻。

夹叙夹议可以让文章的思想更为深刻,我们要注意“叙”的有效。原文不必交代妈妈和对方约定的是什么事情,也无须写妈妈是否忘记约定,而要通过简洁的事件为“议”打下基础,让“议”有根。我们学过一些经典作品,如柯灵的《乡土情结》,前半段用大量的篇幅写游子思乡的种种情境,为后文的议论打下基础,使议论说理更为深刻。另外,“议”是主旨的揭露,必须紧扣记叙的内容。如韩少功《我心归去》结尾的议论: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这是建立在他对异国他乡孤独情思叙写的基础上,对“故乡”本质内涵的挖掘。

当然,夹叙夹议要恰到好处,如一学生“在路上”作文的结尾是:第二天,我在新华书店门口,手机响了,耳中传来好友急切的声音:“对不起,我迟到了,不过我已经在路上了……”迟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在路上”三个字中听出了他对我的愧疚和怕我担心的焦急。如果要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进行升格,可以改为:我在急切的话语中听出了好友的歉意,也感受到他对友情的珍视。“已经在路上”不管是真还是假,至少这样做是真诚的表现,是一种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样修改体现出好友对自己的尊重,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合理清晰。

2.内容丰富,语言美一些

记叙文不是流水账,需要制造一些波澜,需要对人物、环境等进行必要的细节描写,也就是要有一些亮点。上篇作文主要记叙了三件事,妈妈与朋友相约,妈妈说“已经在路上”;妈妈说去做头发,迟迟没有回家,跟我说“已经在路上”;最后我在新华书店等好友,他说“已经在路上了”。作者选取的事件都源自生活,写出了高中生的生活经历,事件之间用 “已经在路上”串联起来,紧扣材料。首尾两件事略写,第二件事详写,使得内容丰富又不冗杂。

《考试大纲》就“丰富”提出了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记叙文写作的丰富可以是材料的丰富,也就是说可以写多件事。如鲁迅《故乡》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行文的,作者写了很多有关少年闰土的内容,正是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比照,我们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这里,作者就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如上文提到的“在路上”这篇作文,可以将第一件事插入到第二件事中,使主要事件更加突出。

丰富还在于形象丰满。如鲁迅的《祝福》中有三处关于祥林嫂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其生活的困苦,也展现了祥林嫂从勤快耐劳,到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悲惨命运轨迹。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读者能感受到封建礼教对底层劳动妇女的迫害之深。文中还有四次关于雪的描写,除了在结构上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了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当然,写得丰富些与生动形象的多样表达及修辞的运用密切相关。如上文提到的作文,在第二件事的叙写中,可以对自己焦急等待妈妈的部分进行如下升格:

秒针牵着分针与时针相遇了一次又一次,我托着下巴望向窗外,焦急等待着,却迟迟不见妈妈归来的身影。升格后的文段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运用了“望着”“托着”等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自己对妈妈回家的期待和对妈妈迟迟未归的担心。当然,还可加入一些心理描写及对深夜环境的渲染,这样就使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也会使情感更为真挚。

除了描写之外,还可以用“但似乎心中的紧张并未因此而减少几分,反而像二次函数第一象限中的图像,以时间为横轴,紧张为纵轴,妈妈迟迟未归,我的焦虑指数急速上升”这样的比喻凸显心情,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内容更为丰富充实,也使文章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美,是作文的亮点所在。

3.另辟蹊径,构思新颖些

之所以提倡写记叙文,是因为记叙文可以展现作者的个性,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故事。以“在路上”的写作练习为例,也发现了几篇比较有特色的作文。如写妈妈、好友“已经在路上”那篇作文,事件详略得当,重点写妈妈出去做头发结果迟迟未归这件事。读者在初读时感觉文章有些松散,但细读后发现作者的观点、思想比较新颖独特——善意的谎言是对别人的尊重。

另外,选材也要新颖。以写自己兴趣和追求的作文为例,文章开头是:“音乐这条路,我还要不要走下去?”我与学生一起分析这样开头的妙处:首段交代要写的是什么路,将“在路上”这个题目,化实为虚,化大为小,变为“在音乐的路上”,开头点题;用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另外一篇作文中,作者用了“上路”“重蹈”“危机”“再上路”的小标题,选材比较新颖。而更新颖的是这名学生没有写自己或他人的故事,而是写了一个玉米。作文中的“我”是“一个普通的玉米”,作者写了“玉米”的一生,最后与真实的人生进行对接,“我拼命地将身上的种子摇落到地上,我知道,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我还会有再上路的一天”,写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新颖别致。

作文升格之选材新颖对成型的作文来说难度较大,但不妨在写作时多花时间想想阅读过的作品。我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别出心裁、选材新颖的作品。原来他喜欢读刘亮程的作品,认为刘亮程源自生活、贴近生活的文章富有个性和生命色彩,读了这些作品后,一直有“种子”情结,当看到作文题目后,很容易就产生了联想,于是,就想到写玉米在“人生”路上的作文。

猜你喜欢
在路上升格选材
学生习作《画田野》升格指导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生态主义解读
《在路上》中的父亲形象解读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