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两米” 一起行动

2022-12-24 02:23陈佳蕴
好家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线轴排队尝试

文 陈佳蕴

一、课程起源

5月,居家生活一个月的幼儿终于回到幼儿园。此时,防护成了日常生活的重点工作之一。晨间新闻发布会中,诺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妈妈接我们回家的时候,有的不按照两米线排队。”这一“新闻”引发大家的兴趣。西西说:“大门口的家长排队没有我们排得好。”嘟嘟说:“为什么家长不知道在哪里排队呢?”

基于幼儿的关注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教师尝试邀请幼儿共同参与解决这一难题。课程开展前,我园借助“一张图”,聚焦“可发展的价值”“可亲历的事情”“可利用的资源”三大板块,进行前期课程审议。

二、课程实施

(一)真实原因,我探寻

1.采访准备时

有了问题之后,幼儿成立“采访项目队”。什么是采访?采访时可以说什么?怎么说别人才会愿意接受采访?幼儿通过团队讨论,了解采访的基本流程,用绘画记录采访的问题,尝试制作采访工具,让采访更有仪式感……一切准备就绪,小小调查员出动了!

2.采访进行时

一切准确就绪后,项目小组开始正式采访,有提问、有记录,甚至有陪伴。大家自由结伴,分工合作,颇有“小记者”风范。

3.采访汇报时

瞧!这是幼儿的汇报总结,他们将所有的记录情况进行汇总,内容包括两米到底有多长、队伍太长怎么办、我的位置在哪里,等等。反思:每个幼儿擅长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些幼儿性格外向,能够担当采访的任务;有些幼儿较为内向,擅长做一些幕后工作。因此,在整个采访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一起为采访活动贡献力量。

(二)爱在“两米”,我行动

1.两米到底有多长

幼儿进行实地探寻,通过测量发现,大门口的两条红线距离为一米。垚垚说:“两米就是两个一米这么长。”如此一来,幼儿确定两米为一条间隔一条。那么,两米在生活中是多长一段距离呢?除了用米尺测量外,教室里还有什么物品可以表示“两米”距离?幼儿在区角中寻找各种替代物,如洞洞积木、椅子、绳子等。同时,幼儿进行实地测量,如教室的门、钢琴等。通过实地探索,幼儿对两米的距离有了亲身感受。

2.队伍太长怎么办

队伍太长了,如何缩短队伍?诺诺说:“我们可以排成两排,像散步的时候一样。”“如何控制第一排与第二排的距离呢?”我将问题抛给了幼儿。大家又一次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两排的横向距离。随后,幼儿在教室里尝试定点,通过一次次摆放,一次次尝试,发现前后左右都是两米距离就围成了一个正方形,排成两排能够缩短队伍。

3.我的位置在哪里

标记实验。如何确定家长站在哪一根线上?幼儿想到了与之相对应的学号,通过绘制学号来确定家长站在相对应的两米线上。究竟用什么材料来绘制标记呢?幼儿通过标记实验的方式来确定。找材料、裁剪、塑封……大家都在准备着自己的标记实验,迫不及待地来到大门口,粘贴、绘画,看着自己的标记学号,默默祈祷自己的标记能经得住风吹雨淋。

确定材料。经过一周的考验,幼儿发现油画棒、塑封纸等材料,经风吹日晒后磨损严重,而油漆相对牢固。如何确保安全性呢?诺诺的爸爸从事装潢工作,他为幼儿提供了环保油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幼儿的现场实操了。瞧,大家有序排队,戴上手套,穿上围裙,拿上绘画材料找到自己的点,绘制属于他们的数字标记。

反思:在数字绘画中,幼儿利用颜料进行书写练习,不断尝试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疫”起行动,我能行

1.创意:让美点亮生活

如何让这些红线和数字更加漂亮呢?幼儿观看了有关两米线的视频,如诗词两米线、音乐两米线等。他们想到用借形想象,让数字与美术结合在一起。看,有小狐狸、小猴子、萝卜……有趣且可爱“数字宝宝”纷纷亮相。

2.宣讲:让人人行动起来

标记的完成能否解决排队问题?幼儿化身宣讲员,告知家长排队事项,在园门口张贴了倡议书,呼吁大家行动起来。

3.拓展:让爱无处不在

由于年龄小,小班的弟弟妹妹不能遵守“两米线规则”。如何让他们严格遵守,做好防护呢?幼儿利用足球游戏材料进行分隔,布置了新的“两米线”,让核酸检测地的“两米线”变得整齐且漂亮。幼儿还想到了线轴,线轴既可以玩又可以坐。这样让小班的弟弟妹妹坐在线轴上,等着做核酸,依次有序往前。

4.绘本:让故事延续

如何将“两米线”的故事记录下来?幼儿想到了绘本故事,用图画记录“两米线”的故事,呈现在区角中,让大家一起看。幼儿自主寻找材料,绘制故事,装订成册,邀请弟弟妹妹观看,讲述“两米线”的故事。

反思:幼儿能够用数学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多个问题,不断探索、不断收获,将一个人的行动变成一群人的行动。

猜你喜欢
线轴排队尝试
怎样排队
放风筝的快乐
再试试看
掉落的针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自动甩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