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莉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美育是有关美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当前,高校对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做了大量工作,但取得的成效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背景下,高校美育与思政铸魂融合发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应贯彻“五育”并举的理念,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二者有效融合、协同发展。通过挖掘当地美育资源、聚焦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系、构建“美育+思政”新型思政队伍等多种途径,有效提升二者融合育人的实效性,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为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提出“规范建设教研室(组)、统一实行集体备课、创新集体备课形式、科学运用教学方法等16项要求”[2]。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教育体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等重要建议。”[3]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5]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一系列部署安排,为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6]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7]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6]因此,要形成美育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可以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融合,促进“五育”并举。
高校美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是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新模式的发展趋势。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美育工作提供了落脚点,而美育工作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抓手,二者相辅相成。二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能有效促进各自的实效性,助推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将美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应当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效应。美育思政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实在,更加细致,更有活力,更有成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涵养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吸引力不强、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而借助美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索将审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显得势在必行。[8]另外,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主要职责之一,特别是要把铸魂育人放在首位,要把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摆上重要议程,抓紧抓牢当前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规划、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与保障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大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育人效果。高校应将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发挥其特点与优势,推进思政铸魂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
目前,关于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但从内容来看,大多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生命教育角度、教育管理视角阐述二者融合的意义,进而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措施,而很少有从美学与美育角度入手研究。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深入分析,探讨二者深度融合的路径,为促进大学生形成美的理想、美的品格和美的人格提供参考。
美育、德育看似独立,实则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德育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美育有提高人们审美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培养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和塑造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二者在精神内核上是一致的。新时代推动美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是高校做好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美育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
美育是从“美”的感性层面浸染心灵,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德”的理性层面塑造行为。美育课程思政融合情感与价值,以入脑入心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在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不断强化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根据大学生心理生理等特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同时,结合新媒体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拓宽育人渠道,构建高校教育新模式。通过二者的深度融合,促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教育涉及的最重要的学理支撑和理论基础之一。在他看来,人有全面发展的机会,有各方面共同进步的能力,能够达到更好的进步甚至完美。马克思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属性。美育与德育要融合发展,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只有道德修养得到最大提高,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人的需要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思政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其社会价值。要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本质力量,引导他们将自身的力量付诸实践,助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美育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可依附于其他学科。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9]47可见,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对象形成了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主体客体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而客体主体化则是为了实现合目的的客体。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对人的美育来说,是独立的、单纯的,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也可以依附其他学科,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席勒指出:“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可能完善的结合与平衡里去寻找。”[10]92蔡元培先生也讲到,在古代礼乐教育中,礼是德育,乐是美育,礼乐总是紧密相连,美育对德育有很大作用,正如他所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11]195。美育有其自身的体系,也可以与其他诸育密切联系,同时对其他方面尤其是德育的实现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经典的论述给高校美育与思政铸魂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不断强化自我觉知,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较多地强调政治性、科学性,而缺乏艺术性。高校美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通过欣赏美、融入美、接受美、创造美,提高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尽管美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操作方法不一样,但二者的教育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来促使学生顿悟思想和美化心灵。思政教育融入美育的艺术性、多样性,就不会单一和僵化。美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政治性、价值性,落脚点就会更加实在。美育与思政教育都是按照美和善的要求来塑造人的过程,最终助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价值引领、道德感化、榜样激励、人文提升为主要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教化活动中。高校美育是把大学生对美的欣赏、感悟、创造融入他们的情操陶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二者的内容有统一性,而且实施的具体过程也都能贯穿着榜样的教化、典型的激励和形象的育人,都渗透并凝结着美好的情感,都是为了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提升思想素质、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从学科品格上来看,美育、思政教育都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比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科学性,更加注重理性;美育则更强调艺术性,更加注重感性。
美育培养人的真善美,美必然是真和善的。思政铸魂最终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既要注重真、善,也要有美的形式。开展美育时要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和思政铸魂应该形成合力,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将二者深度融合置于教育教学中,可以使人类的本质属性得到更好的表达。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要注意将“美的形式”融入,润物无声地深度渗透,潜移默化地正向引导。在实施美育过程中,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在美育中,有机融合,可以在恰当的环节、过程中,以适时适当的方式方法实施,用心用情地将二者有效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为高校开展思政铸魂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檀传宝教授认为:“道德的本质不是他律也不是自律,而是主体对道德的自由把握。”[12]127人们更多地注意到美育的德育功能,也就是美育对德育的作用,而很少去关注德育对美育的作用。
德育对美育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是德育通过对审美主体的原创性状态、原创性活动的改造来促进美育;另一方面,道德因素会影响实现美育目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变为美育活动的内容本身。因此,美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品位、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虽然经常提到“思想建设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先导”,然而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审美教育。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高级需要就会成为优势需要,重视美育就理所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美育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近些年,学校发展大多侧重成绩、专业建设、毕业分配等方面,而较少思考审美教育思想建设问题。同时,一些教育者由于自身缺乏专业的审美教育能力,且认为审美教育是一项长期性活动,无法通过量化指标体现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教师对审美教育若不重视,他们就更加意识不到审美教育对自己的人生会产生如何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学校管理者、审美教育者、学生等方面着手,重视美育、发展美育。高校的管理者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美育是一条长效途径;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审美教育的超越性,将审美教育视作自身的义务与责任;大学生则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长远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高校应积极挖掘当地美育教育资源,如优秀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构建校本美育课程,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思政功能,形成协同效应,增强思政铸魂的艺术性与趣味性,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思政教育以美育为主要抓手,美育以思政教育效果为主要目标,二者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审美化人与思政育人交融的文化艺术品牌,用艺术化的手段讲好红色故事,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
例如,清华大学以“两弹元勋”、优秀共产党员、清华校友邓稼先为主人公创作编排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探索新时代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其创排过程是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生动缩影,诠释了学校依托美育创新开展思政教育的全新理念。
高校要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专业能力培养等多渠道、多途径全面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形成合力,以专业艺术教育引领公共艺术教育,以公共艺术教育提升专业艺术教育实效。美育的主要手段是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格魅力。协同发展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以艺术教育教师为主,联合思政教师队伍,构建新型思政队伍,利用美育教师+思政教师“手拉手”帮扶机制,推动创新、高质、全面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提高审美教育的认知,增强思政教育的内容美,丰富审美育人的教育内容。美的内涵是真、善,德育的根本属性就是真,真不仅是真实,还是忠诚、感情的真挚,因此在德育中,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讲述真实的感动,在感动学生的同时感动自己。思政教育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杜绝假大空。善的教育则侧重于奉献、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讲原则、讲奉献;学生要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思政教育中的美育就是将奉献、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意识到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意义,又能切实关注大学生自身价值发展,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激发其学习热情。
美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环境不同,美的内涵也会有所不同。美育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性、进步性。高校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丰富美育的形式,融入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使高校思政教育体现出科技创新之美。一方面,要按照思想、艺术的教育标准在教学中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音乐戏剧、图书作品、电影电视,介绍先进典型,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保持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爱好兴趣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如智力竞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突出美育的娱乐性特点,使新时代大学生能切实感受情感的自由与舒畅,从而强化美育的长远效果。教学活动中要将德育理念寓于美的形象之中,对大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美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熏陶,而情感的产生是由美的形象唤起的。大学生在情与美有机结合的形象中产生共鸣,获得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受到感化、熏陶,从而实现德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因其教育对象是具有复杂情感的人,这就必须关注情感的因素,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晓理和动情结合起来,在晓之以理、以理服人的同时,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人心悦诚服,激起大学生对真理的向往和追求美的热情。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人的主体性越是得到张扬,其本质力量的发挥就越完满,人就越要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美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其人文素养、审美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健全其人格发展。高校是进行美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与前沿阵地,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正视审美教育在内容、形式及观念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善。既要注重思政教育的美育需要,又要注重美育的内在思政功能。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美育和德育的关系,重视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工作,促进二者融合协同发展,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html.
[8] 王泽珺.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8.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11]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高平叔,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2]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