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期待完美无缺的“果实”

2022-12-23 17:34杨雄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除虫果实人格

有机教育不期待收获的“果实”完美无缺,只要它按照生命本来的样子生长就已经很好了。

培养孩子无须“完美”,但求“完整”。 每一个果实长得都不一样,儿童也是如此。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导致一些果实早熟,而它们很快也会腐烂。世间万事万物均会按照它们原本的样子生长,父母无须为孩子成长拼命内卷。

教育哲学家怀特海曾指出,“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将精神与躯体、思想与行动对立起来的功用主义教育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而言,若缺少文化,缺乏完整人格训练, 一味追求“完美”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有机教育主张:儿童成长无须追求满分、事事完美,而应更多关注其人格完整、身心健康。

“完美”教育看似追求卓越,实则违反儿童教育规律。时下不少父母只关心学习成绩,容不得孩子考试出现一点儿失误。倘若孩子从小到大、一天到晚为了升学、拿高分而不停地刷题,就可能出现在知识掌握上“高均值、低标准差”,人格养成上“低均值、高标准差”的现象—因为教育内卷,孩子的分数平均值比较高,知识掌握方面集中在主科上,在兴趣方面你学什么我就学什么,整齐划一,缺少个性发展;心理和人格完善方面水平整体偏低,彼此之间的差距则比较大。

当一个孩子被要求每门功课都必须优秀甚至满分时,他就没有时间发展个性、拓展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完美”发展其实等同于“平庸”发展。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生活的不完美握手言和。能够真正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缺点时,你才会发现,美好的人生原来如此简单。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瓜长得歪,表明糖分充足;枣子裂开,其实是已经成熟了。人无完人,用人要用其所长。”因此,华为的用人原则是:第一,反对完美主义,一个组织需要各种人才,排斥异己和同一化意味着企业活力的丧失;第二,企业要有开放包容的能力,特别是容纳一些能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的员工,要能从组织和激励上予以保障。这是一个追求完整、反对完美的例证。

儿童成长离不开适度的“不完美”教育。“人生最大的完美就是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人生所能实现的东西注定是有限的”……父母要把类似观念传递给孩子,告诉他们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孩子从小有这种认知,就能坦然面对个体缺陷与人生中的不完美,才会拥有積极和坚强的心态。相反,如果被过多灌输追求完美的观念,如“一定要做优等生,读常春藤名校”“必须成为科学家(社会精英、有钱人)”,孩子可能会活得很焦虑,甚至迷失自我。

因此,适度的“不完美”教育在今天应大力提倡。父母固然应该鼓励孩子力争上游、追求卓越,但当孩子争胜心太强或力不从心时,就让他缓一缓。继续鼓励甚至逼迫他盲目“登峰”,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我们可以接受失败,并在不完美的平凡生活中寻找收获与欢乐。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地处理。”为此,我10多年来一直倡导这样的儿童教育理念:一、有机教育并不期待收获的果实长得一模一样、完美无缺;二、希望孩子成长无污染、非速成、符合儿童的自然天性又个性各异;三、不主张播种后放手不管,任其自由野蛮成长,强调要做好“田间管理”,该施肥时得施肥,该除虫时得除虫;四、每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美无缺,但生活应完整与充实。

教育孩子时,有的父母喜欢拔苗助长,有的父母热衷催熟,有的父母想要顺其自然又摇摆不定。怎么才能给予孩子最符合天性的教育?2022年,本刊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雄老师,和您一起实践有机教育。

猜你喜欢
除虫果实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除虫篇
植物病毒可充当杀虫剂“搬运工” 有助开发高效环保的除虫技术
助人除虫的植物好帮手
有机肥对火龙果不同批次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天津蓟县软枣猕猴桃营养品质分析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