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着力点

2022-12-23 10:19谢延龙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师德学校建设

◎谢延龙

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充分激发乡村教师投身乡村教育的内生力。

一、把握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显著特征

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首先要在观念上把握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要遵循师德建设的普遍共性要求,以习近平师德观为根本遵循;又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特殊性,把握思想政治性和乡村教育情怀的培育要求。

(一)习近平师德观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师德观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师德问题发表了系列讲话,“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师德的内涵、意义、特征、内容和加强师德建设的举措”[1],形成了系统、严密和完整的习近平新时代师德观。习近平有关师德的重要论述,提出了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是师德师风的重要论断,系统、精辟地阐述了以德立教、以德为先、以德育人的“以德为本”师德思想。[2]习近平师德观指明了新时代教师要努力成为“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和“引路人”;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师德素养、“四个引路人”的师德使命和“四个相统一”的师德践行原则;提出了教师既是做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把师德师风摆在首位,时刻践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习近平师德观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意蕴深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师德师风为什么建、怎么建、建什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开创了新时代我国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局面、新境界。

(二)思想政治性是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灵魂

“师德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3],政治性是师德建设的灵魂,决定着师德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重视思想政治素质,一直是我国教师师德建设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素质在乡村教师师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乡村教师既是发展“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又承载着在边远贫困地区传播现代文明,传承社会主流文化,传递国家意志的重要使命。因此,乡村教师师德建设不是单纯的个人道德选择,而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党在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突出师德建设的政治意蕴与价值,坚持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政治方向不动摇,确保乡村教育的正确导向。一方面,乡村教师要具有奉献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大德和国家意识,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充分发挥以德化人、言传身教的作用,做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三)乡村教育情怀是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根基

乡村教育情怀体现的是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肩负高度责任的人格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性,具有强烈鲜明的道德性,是乡村教师师德的独特内容。乡村教育情怀作为一种内生性精神驱动力,是乡村教师理性道德自觉的集中体现,能让乡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坚守中,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获得感,深刻“彰显着每个教师内心的教育责任、理想追求及对师德师爱的主体自觉的精神生命力”[4]。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必须立足乡村教育,培育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其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乡村教师要积极立足乡村教育实践,“愈深愈多地了解乡村教育的精神内核,渗入乡村教育的骨髓里去,与乡村教育心意相通,形成对乡村教育深沉的职业情怀”[5]。乡村教师要积极观照乡村儿童现实生活经验,主动融合乡村风土文化,开发乡土教学资源,充分开发乡村儿童的潜在优势,激发乡村儿童发展的内在兴趣,做乡村教育振兴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其二,关爱乡村儿童是乡村教师的道德职责和使命,为此要积极培育乡村教师热爱乡村儿童的优秀品质,引导乡村教师关心、关注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和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使乡村教师与乡村儿童建立深厚的感情联结,帮助乡村孩子健康成长。其三,乡村教师肩负塑造新时代文明乡风的道德责任,因此要培育乡村教师新乡贤的示范引领素养,让他们有能力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时代先进文化,“向广大乡民大力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6],从而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践行者。

二、强化乡村教师的师德主体认同

乡村教师师德认同状况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的师德情感、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其师德建设的自觉性,最终决定了师德建设的实效。因此,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必须立足乡村教育实际,从乡村教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出发进行整体性建构。

(一)认知认同:乡村教师师德主体认同的基础

认知认同是乡村教师从感性感知到理性接纳师德要求的过程,是乡村教师师德形成的基础。因此,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必须首先强化乡村教师对师德的认知认同:一是要建立“主导—主体”互动模式。乡村教师对师德的认知,最关键的外部影响力量是学校,这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进行师德教育的主导引领作用,制定师德学习的主题、途径和方法。同时,由于乡村教师是师德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学校进行的师德引领必须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中心,实现学校主导与教师主体的有机统一,使乡村教师更乐意接受师德教育。二是要建立“需要—供给”协调模式。乡村教师对师德学习的真实需要和诉求,是学校提供师德学习供给的基础。这意味着对乡村教师师德需求的诊断,应成为学校提供师德供给的前提条件。这要求乡村学校积极探索基于教师需求的师德供给模式,聚焦教师师德需要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点,提供精准化的高效师德学习供给。三是要建立“自主—自觉”内化模式。自觉学习不是外在强制要求,而是教师自动自发地自主学习,因为“自我控制与管理就是自主的核心语义”[7],教师的自觉师德认知是不依赖于外在要求的主动自主过程,学校要充分给教师授权,使教师能够通过自我控制与管理,主动学习师德,真正内化师德。

(二)情感认同:乡村教师师德主体认同的关键

师德情感认同是教师在长期开展乡村教育实践中,获得积极师德体验积淀后,对乡村教育所产生的坚定心理态度,“教师能从工作中获得自尊,获得自我以及职业上的满足感,往往对情感有着非常深的体会”[8]。培育乡村教师师德情感认同,一方面要以师德的重大理论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乡村教师师德上的理论困惑,在乡村教师中进行师德讨论辨析,凸显师德内容具有的崇高价值性,明确师德建设所蕴含的扎根乡村教育事业所要求的高度责任感和深切人文关怀,消除乡村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的种种思想困惑和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对尊崇师德、践行师德感到自豪,产生敬仰,充满激情。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关注乡村教师师德现实问题,积极创设能够激发乡村教师对良好师德产生认同的环境氛围,使师德情感在环境激发下得到唤醒,并在良好师德氛围的影响下得到巩固。另外,“情感认同往往不像理性认知那样冷静客观,它是人们对当下境遇的感同身受”[9],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要引导乡村教师积极投入到切身体验的师德践履中,满足教师自我深层次的师德需求。

(三)行为认同:乡村教师师德主体认同的归宿

行为认同是乡村教师自觉将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行为准则,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自觉践行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只有把师德转化成行动,并付之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使教师获得对师德的真正感悟和理解。”[10]乡村教师是否真正实现了师德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最终要通过师德践行行为来检验。因此,行为认同就成为衡量乡村教师师德认同程度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培育乡村教师师德行为认同,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群体和个体两方面力量。乡村教师师德行为认同是群体师德行为和个体师德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成的统一过程。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激发乡村教师个体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体师德榜样的引领作用,以个体师德行为带动、影响教师群体成员加入师德践行队伍中来。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要以乡村教师群体师德行为陶染、规范和推进教师个体道德行为,促进教师个体道德行为认同的稳定。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乡村教师师德行为认同形成的两个阶段,即行为体验调整阶段和行为习惯养成阶段。在师德行为体验调整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在教师师德行为尝试体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师德行为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师德行为,使行为体验趋于稳定。在师德行为习惯养成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及时采取相关支持措施,并给予适时的评价回馈,促使师德认同行为不断持续稳固。

三、构建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应从教育宣传、评价激励、能力提升和保障支撑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由诱导机制、动力机制、培育机制和支持机制组成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一)建立师德教育宣传的长效诱导机制

教育宣传的长效诱导机制是以乡村教师的现实内在需求为基础,通过教育宣传进行引导劝诱,使乡村教师树立崭新的师德观,并朝向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要求的方向进行完善。就乡村教师师德建设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建立长效诱导机制的关键在于:一是要了解乡村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师德觉悟程度、乡村教育情感等状况,这是开展师德宣传教育的前提。二是在强调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更加凸显厚植乡村教育情怀的独特作用。乡村教育的弱势短板易使乡村教师形成窄化关注,即过度聚焦自身稀缺性的不利问题,而忽视乡村教育本身具有的资源优势。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聚焦乡村本土教育资源,通过乡村教育情怀的宣传教育,引导乡村教师结合乡村教育的优势进行长远职业发展规划,激发乡村教师持久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三是要做好师德宣传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从全局出发对乡村教师师德发展的各个层次和要素进行统筹考虑,使师德宣传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育人的各环节、全过程。四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师德发展中的关键点。因此,师德宣传教育要与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受关心的师德问题相结合,引导他们在解决师德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师德能力和投身乡村教育的抱负水平。

(二)建立师德评价激励的长效动力机制

评价激励的长效动力机制是指在乡村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评价激励措施给师德发展注入正向推动力量,使乡村教师师德发展从外在走向自觉。建立长效动力机制的关键在于:一是方向上要以激励乡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为评价的价值导引。乡村教师肩负着振兴乡村教育、点亮乡村文明之光的使命与荣光,这需要大批教师投入乡村教育。这样就使乡村教师师德评价要具有特殊的价值导向,即以奉献乡村教育为崇高的道德追求,如此才能使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二是范围上不能局限于学校中的教育教学表现,而应拓展到服务乡村建设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既要激励乡村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师德师风,又要鼓励乡村教师真正深入乡村生活,通晓乡情民意,充分发挥新乡贤的示范作用,成为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引领者,以提升乡村精神风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三是要构建系统的师德评价体系。乡村教师师德评价应以乡村教师自我评价为核心,确立教师在师德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鼓励校内、校外多元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师德评价。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以思想政治素质和乡村教育情怀为核心,构建涵盖教学、育人和服务乡村的多元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三)建立师德能力提升的长效培育机制

能力提升的长效培育机制是指按照乡村教师师德要求,对新时代乡村教师所应具有的师德意识能力、师德现象评判能力、师德价值选择与践行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从而促进乡村教师师德获得持久发展。建立师德能力提升的长效培育机制,重点在于:一是要把培养乡村教师的师德能力作为师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师德的核心价值在于能指导教师实现‘道德地教育’,而不在于规范教育行为本身。因此师德能力是衡量师德教育实效的标准。”[11]师德能力是乡村教师自主发展和提升师德水平的内在决定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和乡村学校开展师德教育要以提升师德能力为着眼点,并将之作为提高师德教育实效的关键。二是要在教师职业发展中融入师德要求,把师德能力提升与乡村教师的发展与成长结合起来,鼓励教师间进行相互的师德监督。三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教育资源,建设一种以崇高师德为导引的学校生活秩序。“教师的学校生活交织和反映着教师的德性和伦理。”[12]高尚的师德源于教育生活,乡村学校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学校育人特点,加强伦理规范建设,积极为师生创造在学校环境中进行伦理对话和行动的条件,形成以德性为主导的学校生活秩序,从而实现以伦理的学校生活秩序滋养教师的道德心灵。

(四)建立师德制度保障的长效支持机制

制度保障的长效支持机制是通过建立公开的制度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规范、导向、协调和秩序功能,为乡村教师师德提升提供保障和支持。建立制度保障的长效支持机制关键在于:一是要建立健全师德教育学习制度。乡村教师师德学习制度建设主要应从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和乡村教育情怀教育制度入手,聚焦乡村教师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支持乡村教师立足乡村大地做教育,使乡村教师真正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二是师德制度建设涉及的具体领域,要能够全面系统协调涉及乡村教育活动的各种人伦关系。乡村教师师德制度建设应以师生关系领域为核心,重点关注乡村教师的爱生品质,以及对留守儿童、特殊困难学生的关爱。此外,乡村教师师德制度建设还应包括教育教学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以及乡风文明创设活动等领域。三是乡村教师师德制度要不断地完善与创新。这主要从师德内容结构层次的三个方面入手:既要有教师崇高道德要求的师德理想表述,又要有指导师德行为原则的要求,更要有结合乡村现实教育环境,为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操作规则。师德制度创新对师德实践具有决定性和引领性作用,面对师德实践中主要问题和矛盾的发展变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乡村学校必须以制度创新为根基,推动乡村教师主动应对这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即是说通过师德制度创新释放并支持教师应对师德问题的创新动能,为师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环境。

猜你喜欢
师德学校建设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学校推介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