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贝贝 周世豪 王桂花
海南大学林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昆虫作为生物圈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自身具备较多的优势特点,繁盛至今,并在生物多样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如此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的一个类群,与生态及人类的关系密切,不仅为害植物、侵扰人和动物,还作为媒介传播植物病害和动物疾病,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损失和危害。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昆虫除了危害生产、生活外,其实有很多种类是对人类有益的,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大家熟知的蜂、蝶、蛾等传粉昆虫,它们可为自然界中绝大部分显花植物授粉,使显花植物结实并得以繁衍,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更是为人类提供了缤纷多彩的世界。此外,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高级纺织品丝绸,其原料来自于绢丝昆虫产结的丝茧,而中国的养蚕史则有5000多年的历史等。越来越多昆虫的利用价值被人们发现并加以开发利用。像此类昆虫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能够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满足人类的物质或精神需求,我们称它们为资源昆虫。
随着科技水平飞速的发展及社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全国各类高等院校都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服务生产生活的创新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加大推进课程改革力度,使院校除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注重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3]。“资源昆虫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围绕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三方面介绍我国资源昆虫研究发展概况、重要种类、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经济意义、养殖技术及其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及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之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4-6]。但该课程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填灌式”教学,教学内容也多是侧重介绍资源昆虫种类、形态识别特征、生物学习性等基础知识,加上资源昆虫种类多、内容繁杂,枯燥的文字描述不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以致学生不易抓住重点、深入了解内容,从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整体教学达不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针对“资源昆虫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海南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下一些相应的改革教学思路与措施,以期提高学生对资源昆虫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效果。
“资源昆虫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昆虫学专业选修课程,在大多数院校中其课程设置为理论教学32学时,授课内容分为绪论、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绢丝昆虫、传粉昆虫、食用及饲用昆虫、观赏昆虫、天敌昆虫、法医昆虫、环保与科研昆虫及其他特殊用途昆虫等,分别对各类资源昆虫进行种类、形态、生物学、养殖、保护、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讲授介绍。然而,这种种类多、知识繁杂的“满灌式”理论授课,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身的主动性,影响整个课程教学质量效果。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显得非常关键。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要充分结合课程、专业培养特点及当地特色,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适当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其动手能力。
以海南大学森林保护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时,将“资源昆虫学”课程开课时间设置在“普通昆虫学”和“热带林木病虫害防控”课程之后,具体为第6学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昆虫学知识后再学习“资源昆虫学”,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该课程内容。将“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划分为理论授课和实验授课两部分内容,其中学时分配理论授课20学时,实验授课12学时。“资源昆虫学”授课内容根据森林保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定适当调整理论内容,可将已开课讲授过的相关内容选择性跳过,如第5学期已开设有专业必修课程“生物防治”,在理论授课内容中跳过天敌昆虫部分;另外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差较远的法医昆虫、仿生昆虫等内容可仅作简要了解;重点讲授与农林专业及就业密切相关的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绢丝昆虫、传粉昆虫、食用及饲用昆虫及观赏昆虫等内容。如结合森林保护专业特点,介绍海南热带雨林中存在的保护类昆虫鳞翅目蝴蝶、鞘翅目甲虫等等,侧重“三有”名录中出现的昆虫种类,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保护类昆虫的识别鉴定和保护能力。
实验、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专业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因“资源昆虫学”为较强实用性课程,课程设置增加了实验授课内容和实践环节,分别为以下内容:①资源昆虫的形态特征观察实验,实验要求学生熟知资源昆虫分类,观察并掌握资源昆虫种类的识别特征。②黄粉虫人工饲料配制及饲养,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黄粉虫人工饲料配制技术方法,并将实验课堂上配制的黄粉虫饲料及黄粉虫幼虫带回,亲身负责黄粉虫的饲养,每天观察记录黄粉虫生长变化,该实验结合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黄粉虫的饲养技术及生物学特性。③制作观赏昆虫树脂滴胶标本或设计制作蝶翅画,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昆虫艺术品,掌握其相应的制作方法,如滴胶标本制作需结合实践环节获取标本原材料,学生必须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观赏昆虫种类、生物学习性及相应的采集方法,并具备一定的采集技能。④资源昆虫加工利用及品鉴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各类资源昆虫产品如工业原料昆虫产品五倍子、紫胶、虫白蜡等,鼓励学生尝试品鉴食用昆虫如黄粉虫、蚕蛹及蝗虫辣酱等一些昆虫产品。学生将课堂内容融入实验和实践中,巩固课堂所学,并亲身体验其中,可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和感性认知能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中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目前全国各高校也都开始注重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爱国主义、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思政教育,尤其是近些年农林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增强农林学生服务农林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传统“资源昆虫学”教学鲜少涉及思政教育[7-11],特别像森林保护、林学等专业,更需要加强对未来林业工作者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知林、爱林、投身林业产业发展,提高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可将老一辈昆虫学家的突出贡献和科学事迹导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研探索精神[12]。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回顾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同时,讲解当前的政策、机遇和前景,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如绢丝昆虫家蚕产结丝茧,缫丝加工后被制成丝绸;种桑、始蚕、缫丝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荣可贵的发明,而我国作为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开启了我国对外贸易合作及文化交流,成为我国繁荣昌盛、历史悠久的象征;当代“一带一路”则是延伸和拓展了原有“丝绸之路”,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充分认识新时代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胸怀“绿水青山”。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融入课堂之中,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主题模块的形式进行授课,提前通知学生准备该堂课主题相关的资料,授课围绕主题讲解,穿插讨论与互动,展现学生准备的效果,这种方式避免教师的“填灌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多种教学方式,如巧用多媒体增加视频观察昆虫行为,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记录实验结果替代传统的描述性记录形式等[13],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革新昆虫观察记录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很多农林类高校都开设有昆虫相关的精品视频课程,教师可适当将经典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昆虫图片、生动有趣的昆虫视频等引入教学中,并进行有目的性的展示学习,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倡学生通过网络与昆虫爱好者交流学习,让学生懂得更多昆虫的饲养及保护利用知识,增长识别鉴赏和保护昆虫的能力。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相应的科研项目,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科研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目前,多数高等农林院校“资源昆虫学”课程考核仍然采取一次性闭卷考试或提交1篇专业论文的方式,最终考核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综合而来。对于上述考核方式,尤其是期末闭卷考试,学生们通常会针对期末考试进行突击,加上教师判定平时成绩评价标准不固定,该考核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需优化与完善考核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关于资源昆虫学考核要侧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尤其是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除了日常考勤外,增加课堂互动、主题讨论、解决问题能力、操作能力等考核指标,调整课程考核成绩比重,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尤其是实验实践环节,可将制作的昆虫产品质量情况计入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并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于理论知识“资源昆虫学”课程更注重资源昆虫的养殖、开发利用和保护,因此,对授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为严格。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真正了解熟悉资源昆虫的养殖、利用,才能够起到指导学生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对资源昆虫产业产生兴趣。关于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专业背景外,更要侧重于教师对资源昆虫生产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资源昆虫领域的国内外交流,及时跟踪最新研究动态,掌握资源昆虫研究现状和产业发展趋势,积极与昆虫博物馆、昆虫养殖基地、蝴蝶牧场及昆虫产品加工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沟通、学习,积累自身经验。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海南大学森林保护专业“资源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从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思政育人、增加教学手段、构建科学考核方式及培养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不断探索和改进“资源昆虫学”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授课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