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异常高温对南方早熟梨越冬芽萌动的影响初探

2022-12-22 11:51郑云晓周超超刘珠琴吴钰淼林耸嵩牛海林汪国云
中国南方果树 2022年6期
关键词:叶芽翠玉花芽

郑云晓,黄 杨,周超超,刘珠琴,吴钰淼,林耸嵩,牛海林,汪国云

(1 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浙江余姚,315400;2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00;3 余姚市瑞丰果蔬专业合作社,浙江余姚,315400;4 余姚市朗霞街道办事处,浙江余姚,315400;5 余姚市气象局,浙江余姚,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是我国南方梨适宜栽培区,是原农业部命名的“中国早熟蜜梨之乡”。经当地农业部门调查统计,全市现有梨种植面积约1 000 hm2,年产梨2.25万t。注册的“余姚蜜梨”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梨果曾多次荣获“浙江省十大精品蜜梨”等荣誉,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作为余姚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的梨业,其健康持续发展关乎广大梨农群体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我国南方梨产区普遍存在梨树秋季二次开花造成翌年大面积减产现象,其损失多在15%~30%,严重时甚至超过70%[1],已成为南方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2-5]。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各地异常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的状况下,高温胁迫致使梨树养分输送受阻,树体生长不良,造成叶片提前脱落,刺激枝条芽体在夏秋季节提前萌动[2,6-7],导致梨园返花、返青现象呈现愈加频繁和严重趋势。这不仅造成第2年结果花芽的损失,还大量消耗树体贮藏养分、削弱树势,降低翌年梨园商品果产量及果实品质,对果园长期发展不利。

2021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浙江梨产区普遍遭遇异常高温天气,大多数梨园不同程度存在提前落叶、芽萌动、二次开花、结秋果及新梢大量萌发等现象。现有文献关于秋季异常高温对南方地区落叶果树越冬芽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且仅有的文献也是侧重于研究梨园二次花现象发生的成因,认为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园区立地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影响[2,8-9]。本文旨在通过对余姚地区遭受秋季异常高温的典型早熟梨园的调查,分析栽培模式、树龄、树形、架式以及品种等因素对梨越冬芽秋季萌动的影响,将研究视角从以往秋季的二次花转为越冬芽萌动,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生产上事先防范或减轻其对梨树危害提供相关管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采样地

试验地1:浙江省余姚市朗霞街道瑞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地处东经121°5′38″,北纬30°11′12″,海拔6 m,园区梨树株行距均为3 m×4 m,每667 m2栽55株;试验地2:浙江省余姚市低塘街道姚北果蔬专业合作社,地处东经121°12′57″,北纬30°10′41″,海拔5 m,园区梨树株行距2 m×4 m,每667 m2栽83株。

上述两试验地均为杭州湾南岸海涂冲积平原,栽培管理水平相对一致且较高,种植品种为“翠冠”和“翠玉”,不同树龄、不同树形按多种模式栽培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调查时间 2021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此时园地梨树返青叶片已脱落,秋果尚留存,重点调查越冬芽秋季萌动情况。

1.2.2 处理设计 试验按栽培模式、树龄、树形、架式、品种等,共设5组处理与对照。分别为:处理1:6年生“翠玉”梨,有架式,树形水平形,避雨栽培,对照(CK1)为露地栽培(试验地1);处理2:“翠冠”梨露地栽培,无架式,开心形,树龄为16(处理2-1)、12(处理2-2)、6年生,设6年生为对照(CK2)(试验地2);处理3:“翠冠”梨露地栽培,6年生,有架式,开心形,对照(CK3)为水平形(试验地1);处理4:“翠冠”梨露地栽培,6年生,开心形,有架式,对照(CK4)为无架式(试验地1);处理5:露地栽培,有架式,开心形,6年生“翠冠”,对照(CK5)为6年生“翠玉”(试验地1)。

根据上述试验地田间生产记录,同品种梨树老叶脱落时间基本一致,露地“翠冠”为8月底至10月中旬,“翠玉”为8月底至9月底;避雨“翠玉”为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比露地推迟15 d左右。

1.2.3 萌动率测算 每个处理、对照分别选取树势中庸、一致的梨树作为样本,设单株为小区,重复5次;每株随机选取不同方向的结果枝4枝,挂牌标记,每处理共计20枝结果枝;逐条统计着生的花芽、叶芽数及各自的萌动数,再分别计算花芽、叶芽萌动率以及芽萌动率。其中:

花芽萌动率=花芽萌动数/花芽数×100%;

叶芽萌动率=叶芽萌动数/叶芽数×100%;

芽萌动率=(花芽萌动数+叶芽萌动数)/(花芽数+叶芽数)×100%。

1.3 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DPS v9.0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秋季气候状况

2021年余姚市遭遇秋季异常高温天气(见图1),8月日最高气温33.5 ℃,平均气温28.3 ℃,比常年偏高0.1 ℃,其中下旬偏高2.4 ℃(历史同期排名第四);9月的日最高气温37.5 ℃,平均气温26.7 ℃,比常年偏高2.6 ℃,与2005年并列历史同期第一,其中上旬、中旬、下旬分别比常年偏高2.3 ℃、1.3 ℃和4.2 ℃(历史同期最高);10月的日最高气温为33.5 ℃,平均气温20.2 ℃,比常年偏高1.3 ℃,其中上旬比常年偏高5.5 ℃(历史同期最高)。此外,经对近3年8—10月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21年8—10月的有效积温为1 385.1 ℃,比2019年(1 303.2 ℃)、2020年(1 301.3 ℃)分别高出81.9 ℃、83.8 ℃,波动范围明显偏大。

图1 2021年余姚市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平均气温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模式对早熟梨越冬芽萌动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相较CK1,秋季异常高温后避雨栽培条件下梨越冬芽(包括花芽、叶芽)萌动率均较露地明显下降,且两者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其中避雨栽培的花芽、叶芽萌动率比露地栽培分别降低15.85%、23.50%。从表2可看到,无论是露地还是避雨栽培,叶芽比花芽都更易萌动,萌动率差异幅度分别达到37.4%、45.05%,呈极显著差异水平。因此,针对“翠玉”这个品种,在应对秋冬季芽萌发时要格外注意对其叶芽的保护。

表1 秋季异常高温对不同栽培模式早熟梨“翠玉”芽萌动的影响

表2 秋季异常高温对同一栽培模式早熟梨“翠玉”花芽、叶芽萌动率的影响 %

上述结果同时表明,在生产上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可减轻秋季异常高温对树体造成的危害,有效保护芽越冬。

3.2 树龄对早熟梨越冬芽萌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梨不同树龄芽萌动率存在差异,其中16年生与12年生梨树芽萌动率相差5.42%,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但两者与6年生相比则差异在31.43%以上,均达极显著性差异;这也同16年生与12年生花芽、叶芽萌动率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与6年生花芽、叶芽萌动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的表现一致。此外,表4可以得出,16、12及6年生梨树三者自身花芽和叶芽萌动率间均未达显著性差异,说明同组内花芽和叶芽的萌动程度相当。

表3 秋季异常高温对不同树龄早熟梨“翠冠”芽萌动的影响

表4 秋季异常高温对相同树龄早熟梨“翠冠”花、叶芽萌动率的影响 %

上述结果表明,在秋季异常高温条件下,梨不同树龄当年越冬芽的萌动不同,相较结果初期梨树,结果盛期梨树更易受到伤害。为此,梨农后期管理需引起重视,采取喷施叶面肥、合理负载等技术措施,以增强树势。

3.3 树形对早熟梨越冬芽萌动的影响

从表5看出,梨树开心形与水平形之间的芽(包括花芽、叶芽)萌动率差异不大,且均无显著性差异。由表6可见,梨树开心形、水平形两者自身的花芽、叶芽萌动率差异分别为20.73%、9.45%,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5 秋季异常高温对不同树形早熟梨“翠冠”芽萌动的影响

表6 秋季异常高温对相同树形早熟梨“翠冠”花芽、叶芽萌动率的影响 %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当遇秋季异常高温时,架式栽培梨树无论是开心形还是水平形,其当年越冬芽的萌动表现一致,都将遭受同等程度的危害。为此,建议在生产上应采取相同的管理措施来共同防御。

3.4 架式对早熟梨越冬芽萌动的影响

从表7、表8可看出,无论梨树有架式与无架式间的芽,还是两者自身的花芽与叶芽,其萌动率均未达显著性差异水平。

表7 秋季异常高温对不同架式早熟梨“翠冠”芽萌动的影响

表8 秋季异常高温对同一架式早熟梨“翠冠”花芽、叶芽萌动率的影响 %

上述结果表明,在常规露地栽培条件下,不管架式有无,越冬芽(包括花芽和叶芽)遭受秋季异常高温危害的程度是同等的,在生产上就无需采取采后差异化管理措施。

3.5 品种对早熟梨越冬芽萌动的影响

从表9看出,处理5“翠冠”的越冬芽萌动率比对照(CK5)“翠玉”低15.52%,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表明梨不同品种在秋季异常高温天气下,越冬芽秋季萌动率存在差异。“翠玉”受异常高温的危害要重于“翠冠”。另一方面,该表也反映芽萌动率差异是由叶芽萌动率差异所致(花芽未达显著性差异,叶芽为极显著性差异)。从表10中可见,“翠冠”的花芽萌动率比叶芽萌动率要高出20.73%,但未达显著性差异水平;而“翠玉”的叶芽萌动率比花芽萌动率高23.86%,达极显著性差异水平。进一步表明了两者所得结论的一致性,而且这个特性也印证了3.1试验所得结果。

表9 秋季异常高温对不同品种早熟梨芽萌动的影响

表10 秋季异常高温对同一品种早熟梨花、叶芽萌动率的影响 %

不同梨品种对秋季异常高温天气的抗逆性是存在差异的。为此,在日常生产管理中,梨农需注意根据品种特性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技术措施,以最大程度减轻危害。

4 讨论与建议

试验结果表明,在秋季异常高温条件下,梨树不同栽培模式、树龄以及品种对越冬芽萌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避雨栽培、结果初期树以及“翠冠”梨的越冬芽秋季萌动率更低;不同树形与架式对梨越冬芽萌动的影响较为一致,无显著差异。归结原因如下。

避雨栽培可隔绝雨水,减少菌株附着,有效降低病害发生概率[10-13];其次,避雨棚兼具促早功能,提前采收可缩短树体负载时间,利于树势恢复,早采早进行病虫害防治,能有效保护老叶;再次,树体对雨水的吸收减少,利于养分积累,健壮树体,增强耐热性,较好抵御异常高温的危害,为越冬芽的休眠提供保障。

结果初期树相对结果盛期树,除前者生长势强外,梨农为谋求长远收益,往往侧重于树形、树冠培养,对产量进行控制,这样树势强健,抗逆性更强;而对后者,梨农多追求产量,树体负载量大,树势相对中庸,自身抗逆性下降,如加上采后管理不及时,就易导致树体衰弱,引起提早落叶,越冬芽大量萌动[3-4]。

不同梨品种自身固有的生长势是存在强弱之分的,其抗逆性必然存在差异。就本试验“翠玉”“翠冠”两个早熟品种而言,“翠冠”的树势明显强于“翠玉”,树体更加强健,抗病抗逆性更强。在生产上就易观察到“翠冠”越冬芽秋季萌动率低于“翠玉”。与此同时,根据本试验结果来看,两者间越冬芽秋季萌动率差异主要由叶芽萌动率差异所致,这也说明“翠玉”叶芽的抗逆性要弱于花芽,这在生产上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技部门对梨产区上报的生产情况调查统计与评估,2022年全省梨单位产量较去年下降13%左右,最高减产达30%以上。笔者于2022年7月下旬对本文2个试验地5个不同处理与对照组的梨产量进行调查,同样取得单位产量不同程度明显下滑的结果,但各处理间的减产幅度存在差异,表现为避雨栽培(减产幅度12%)大大轻于露地栽培(减产20%),结果初期树(减产31%)明显轻于结果盛期树(减产51%、58%),而对于不同树形、架式而言,减产幅度较为一致,差值在3%~5%。上述调查结果,印证了本文前述越冬芽秋季萌动试验所得结论。此外,调查发现,“翠冠”减产(26%)高于“翠玉”(17%),与上文“翠冠”越冬芽秋季萌动率更低的结论不符,可能一方面“翠冠”花芽萌动率比“翠玉”高7.4%,另一方面“翠冠”开花比“翠玉”早,恰好遇到了2022年春季冷空气危害。

秋季异常高温导致的上述生产现象,除试验得出的原因外,还会受留果采果、采后管理等因素影响。为此,针对秋季异常高温天气,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技术措施。

施行避雨栽培。避雨栽培可有效减轻高温危害,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实施。

树体合理负载。梨农应依据梨树的品种、树势、栽培管理水平确定适宜的挂果量,适时疏花疏果,维持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平衡。

适时采收果实。对于负载量大或者抗逆性弱的梨树,要合理安排采收时间,分批采收,极力避免一次性采收使果树失去果实这个“库”的拉力,根部输水量锐减,会引起叶片萎蔫,加速离层形成,导致提早落叶。

加强采后管理。重点是及时追施采后肥,如速效氮肥,以尽快补充树体营养,防止梨树采后亏空,树体衰弱;继续抓好病虫害防控,清理枯枝、病虫枝、落果等,防止病虫繁殖蔓延,养护好树上叶片。

此外,根据本试验结果,树形与架式对梨树越冬芽秋季萌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生产中还是需要对树形、架式引起足够重视。树形混乱、枝条过密等,均会造成光照不良,病虫害易发难防等问题。特别对于浙江等南方夏秋台风多发的产区,架式栽培是抵御灾害性天气、保护叶片和树体的重要措施。

本试验重点在于探究秋季异常高温天气对南方早熟梨越冬芽当年秋冬季萌动造成的影响,至于该类异常天气对树体越冬芽后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翌年梨树开花质量、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等的影响,尚有待今后开展系统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叶芽翠玉花芽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绥李3 号李叶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翠玉梨在烟台地区引种表现及栽培管理
苹果花芽期如何防冻害
回乡有感
赏洮砚(新韵)
苍茫
手机
如何掌握苹果挂果树的花前复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