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学科团队的“运动康复与护理”课程建设与实践

2022-12-22 12:28曹亭赵小燕张世芳赵峰闫辉万巧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23期
关键词:康复考核学科

曹亭 赵小燕 张世芳 赵峰 闫辉 万巧琴

(1.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19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以及失能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多,以防护运动伤害、改善或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健康促进为主要目的的运动康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1]。发展运动康复产业,人才培养是关键,然而目前的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社会对运动康复这一交叉型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传统过于细化的学科分类、单一学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固化了各学科的研究领域与边界,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相脱节[2]。教育部已将交叉学科正式列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对高校未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快速成长与发展起到了政策引领作用[3]。而护理人员作为全民健康的守护者、促进者,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运动康复知识有助于扩展其服务领域,同时可提高运动康复服务的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公平性,助力实现全民健康覆盖[1,4]。护理学科作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基础和主干学科,亟需打破学科壁垒和门类界限,进行跨学科、多学科实践。因此,为推动运动康复与护理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018年我校护理学院与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联合,探索性地开设了针对本科护生的“运动康复与护理”课程,这也是国内首次在高等院校护理本科生课程中创新性开设运动康复护理方面的交叉课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运动康复与护理”是我校护理学院2018年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面向二年级护理本科护生(以下简称“护生”),每年选课约30名护生。本研究主要选择了2019年和2020年选课的5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组建多学科的教学队伍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课程,项目组建了多学科的教学团队,由4名护理学、6名运动医学、5名康复医学及3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为了更好地促进跨学科团队的沟通及合作热情,本课程采用双负责人制,2位课程负责人分别来自护理学院和临床科室,建立教学微信群,及时沟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保证课程教学有序、高质量地推进。

1.2.2明确教学目标

1.2.2.1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运动健康与运动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新理念和新进展,熟悉常见肌力、心肺功能等运动机能评估的方法,掌握常见上肢、下肢等运动损伤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病的症状、常规治疗手段和运动康复与护理原则及方法。

1.2.2.2技能目标 全面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正确进行护理评估,在护理实践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状况等制定简单的运动康复处方,并指导和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1.2.2.3价值观目标 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预防为主的观念。

1.2.3课程资源及内容建设 由多学科教学团队围绕以上教学目标,以运动康复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及相关文献研究,进行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大纲与样章、网络资源(如局部解剖、运动机能评估及运动治疗的微视频等)的初步构建,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专家研讨等方法进行课程资源及内容建设的动态优化。自2018年首轮教学实践开始,请选课的护生通过课堂评价问卷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督导组也针对每次课程给予了书面评价。同时,对督导组的听课老师、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围绕课程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公平性、以及改进建议等内容进行访谈。在首轮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资料分析提示,课程建设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在兼顾专业性同时,未能充分考虑护生在运动医学专业方面起点较低的情况。基于此,邀请5~10位护理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学方面的专家,专家的纳入标准为:副高及以上职称;从事护理、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及体育学等相关领域临床或教学工作5年及以上。采用会议研讨法进行教学大纲、教材大纲、网络资源内容的研讨和完善,如相应地缩减有关运动损伤诊断、治疗,尤其有关具体影像指标解读、具体手术方式等内容,而增加譬如运动损伤的早期识别、现场处理及术后的康复指导等贴合护生专业水平的内容与学习需求。在此后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持续、动态优化课程建设资源及内容。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包括32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和4个学时的临床见习,分别围绕常见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评估与运动处方、常见慢性病的运动治疗/康复、运动健康与运动行为4个模块,具体内容和学时安排,见表1。

表1 “运动康复与护理”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2.4教学实践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由多学科组建的教学团队不断探讨教学实践方式的创新。本课程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线下与线上2种形式的教学同步开展,线下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及临床见习;线上则主要是超星平台及微信群。在课堂上授课教师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并通过情景演示、病例分析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利用和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课下学生可登录超星平台进行课程预习、学习和复习。研究团队通过搭建线上平台,构建教学辅助资源,实现了教师与护生间的教学资料优化共享,线上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进度表、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及作业展示/互评等模块,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1.2.5课程考核与评价

1.2.5.1课程考核 课程团队教师共同讨论确定考核内容,注重突出综合素质考核。将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总分100分,合理设置评价权重,过程考核占30%,结果考核占70%。(1)过程考核:主要是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如常见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制定,占20%)、课程参与讨论发言情况(占5%)和任务完成及时性(如线上学习情况,占5%)。(2)结果考核:包括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分别为运动创伤宣教手册制定(占30%)和慢病运动康复相关的综述(占40%)。依据考核成绩划分为及格(70~79分)、良好(80~89分)及优秀(90~100分)3个层级。考核合格率=合格的人数(及格+良好+优秀)/考核的总人数×100%。

1.2.5.2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由教师、学生及教学督导3方组成动态评价体系,以使评价更具有参考价值,并持续地进行课程提升。(1)教师层面: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在超星平台查看学习记录,动态掌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在线下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价;通过作业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素养等核心能力素养。(2)学生层面:采用由项目组自制的“运动康复与护理课程学生评教问卷”进行课程评价,于每次课堂结束后,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给学生由其自主填写。问卷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课程评价”,由10个单独的条目组成,主要包括对课程内容、讲课技巧以及课件制作3个方面的评价,采用5级评价,每个条目的得分为2 ~ 10分,总分100分;第2部分为“课程意见”,为开放性题目,由被调查学生填写对本堂课的意见与建议。(3)教学督导层面:教学督导的工作核心在于“督学、督教、督管”[5],由学校的教学督导团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动态化的检查与指导,对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授课等科学结合进行监督评价,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还对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

2 结果

2.1课程考核结果 本课程学生学习成绩平均分为(93.64±2.61)分,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平均分为(27.29±1.99)分,结果考核成绩平均分为(66.35±1.68)分;成绩合格率达100%,达到了较为一致的优良水平。

2.2课程评价结果

2.2.1教师评价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达到课程建设的教学目标。在平时学习中,能够及时完成作业,课程参与程度高,并能发现问题、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小组合作的期中、期末考核任务中,团队协作意识强,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相关的小组作业。

2.2.2学生评价 14次课堂结束后,每次随机选取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272份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97.1%。调查问卷的第1部分“课程评价”,学生对课程整体评价平均分为(92.76±9.07)分,具体各个条目的平均得分情况,见表2。第2部分“课程意见”,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主要为学生提出针对案例部分建议增加更多实用性康复护理知识,以案例串起知识点。

表2 学生对课程问卷各条目的评价情况 (分,

2.2.3教学督导评价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实用,紧密联系国际国内的发展动态和成就。PPT制作规范,关键词配有英语,授课教师语言表达清楚,有磁性,有感染力。建议线下课程康复护理内容部分,可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同时,教学应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开放课程,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水平,进而增强对学科的认同度。

3 讨论

3.1开展交叉学科建设,提升护理服务综合水平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6]明确提出:“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运动康复的积极效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领域关注,运动康复医学与护理学共同强调人的整体性,在服务对象上也一致覆盖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领域[7],护理人员作为与社区居民及住院患者接触最多的专业群体,在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背景下,是解决当前运动康复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人力资源。“运动康复与护理”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融合应用基本的运动健康、运动康复、运动护理等多学科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发展,激发和引导学生对此领域的兴趣和思考,为学生从事运动康复与护理研究引领方向和奠定理论基础,逐步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及从业领域。

3.2多学科合作,科学、系统构建课程体系 《教育部2022工作要点》提出:试点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快培养紧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8]。高等院校具有学科集中、师资充足、人才荟萃等优势,在学科交叉创新时代背景下,本课程对高校如何进行交叉学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课程建设是保证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本课程采用双人负责制,有效地加强了由护理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教学团队的积极沟通,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利用交叉学科对象整合、概念移植、理论渗透、方法互补、功能融合等特点,实现了不同学科资源共享[9]。其次,在首轮授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专家研讨等方法动态优化、调整课程资源,保证了课程设计体系科学性、系统性和前沿性。课程内容与形式包括32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和4个学时的临床见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跨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同时,将思政元素贯穿整个课程,通过邀请优秀运动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运动事迹并结合2022冬奥会的举办,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冰雪运动精神等融入“运动康复与护理”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

3.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推进课程高标准实施 教育部等11部门要求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融通[10];为顺应课程需求及教学条件的进步,本课程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线下与线上2种形式的教学同步开展,充分发挥线下教学互动性强以及线上获取教学资源更加便捷与多样化的优势,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3.4创新考核与评价方式,全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是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课程体系合理性的有效监控。本课程根据自身课程的属性选择合适的考核标准,注重突出综合素质考核,通过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综合地提升护生的基础理论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考核合格率100%,完成了教学设置的目标。同时,为保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与引领性,课程纳入由教师、学生及教学督导3方组成动态评价体系,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评价平均分高达(92.76±9.07)分,说明了学生对课程总体安排和课程内容的接受度较高。授课教师与督导组听课老师通过课程评价反馈,如需加强运动医学授课教师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背景、学习需求的了解,为提高课程的认知水平及获得实质性发展,应面向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开放课程选课需求,持续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质量。

综上所述,作为首门与运动医学交叉的课程,目前“运动康复与护理”课程通过组建多学科教学团队,已完成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课程资源与内容构建,创新考核与评价方式,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课程的建设与分享期待为护理学科其他交叉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未来本课程仍需紧跟学科最新发展,不断探索、改善。交叉课程的建设将助力护理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多类型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让护理人在健康中国建设、在大健康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康复考核学科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