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元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培育优秀的文化;伟大的精神、优秀的文化成就伟大的事业。中国航天立足于自力更生,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也孵化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文化。在60年的光辉岁月中,独立自主贯穿于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国航天创新文化是以自力更生为基本方针,以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以打破壁垒、创新超越为核心追求的开拓者文化。
宏观层面,世界格局复杂变化、国家复兴日臻实现对航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中观层面,世界航天竞争激烈、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必须坚定走自主创新道路,支撑航天强国目标实现;微观层面,我国在运载火箭、战略战术武器等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创新已进入无人区,需要逐步适应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角色转变。新时代的创新工作呼唤新的创新文化,我们需要为中国航天创新文化赋予新的灵魂与内涵[1]。
进入二十世纪,企业逐渐成为创新舞台的核心力量,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是企业创意不竭的源泉和跨越发展的永动机,在企业生存、发展、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创办伊始,谷歌公司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创新的基因。谷歌的创新核心是坚持使命引领和创意驱动。工作流程上,谷歌推行“20%时间”制,要求工程师必须拿出20%时间研究创新项目;工作环境上,构建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激发无限的创新激情;工作工具上,开发创意交流平台,实现全员创新。
苹果公司以艺术品标准做产品,以创新之力实现科技与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苹果公司创新文化注重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环境和闭环的开发平台,让用户零距离参与苹果生态体系建设,实现了从传统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华丽转型,满足客户审美和价值的双向需求,在创新上立于不败之地。
大公司普遍存在路径依赖症,微软操作系统灿烂的业绩让其停止了创新开拓的步伐,忽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临近,企业发展遇到了巨大瓶颈。微软痛定思痛、抛下包袱,打破藩篱,以敢于归零的精神调换方向,培育开放、独立的创新文化,不断在优势领域收复失地,拓展新兴领域市场。
华为管理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崇尚狼性文化,敏感用户需求、保持市场饥饿感,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注重技术探索,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连续十年投入不低于营业额的10%,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行灰度管理,反对非黑即白的价值观,允许试错、鼓励试错,提升员工获得感[2]。
航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高集成、大投入、重质量和高精尖等特色,航天企业的创新文化不能简单复制一般科技企业的创新文化。结合国外臭鼬工厂、SpaceX和国内典型航天院所等优秀航天科技企业案例,剖析创新文化的航天内涵,健全航天创新的文化体系,支撑航天行业高质量发展。
“臭鼬工厂”是美国洛马公司的秘密研发机构,研制了F-22猛禽战斗机等多款畅销机型,是各国军工企业创新的标杆。“臭鼬工厂”创新文化的核心是技术独立和小团队创新。匹配项目经理,赋予技术、经费决定权,加快市场开发与技术决策响应速度;实施小团队创新,打破分工、专业界限,推动高效实施。
SpaceX是美国民营太空运输公司,短时间开发了可重复使用猎鹰系列运载火箭,成为商业航天领域一大奇迹。管理机制上,提倡“简单、可靠”的经营理念,打造扁平的组织机构,激发创新活力;技术研发上,推崇合理创新新模式,原始创新与协同创新相结合,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快速抢占航天发射市场。
航天科技八院于2017年7月7日成立了北京研发中心,专门负责市场开拓、用户维护以及新领域、新技术研发工作。北研中心重视市场、重视客户,为快速获取客户需求,快速闭合论证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大激励力度,注重立项、攻关、成果转化奖励及时兑现,保持了创新团队整体收入最高,实现了团队稳定发展;注重型号、预研良性互动流动,保持创新队伍的创新能力。
综上,不难发现国内外航天企业的成功皆离不开独特的创新文化。一方面,无论新兴航天企业还是传统行业巨擘,都在尝试新管理工具和方法,积极借鉴互联网优秀科技公司的创新文化,实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在圆满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各军工集团成立创新院所,转变重型号、轻预研的传统理念,集中精干力量实施市场、技术一体化管理。
迈进新时代,世界格局加速变革、军事威胁日益突显,新一代技术革命如弦上之箭,对中国航天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历史上的中国航天创新文化是以自力更生为基本方针,以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以打破技术壁垒为根本核心的开拓者文化。从谷歌、苹果、华为和微软等世界一流科技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新时代一流的航天创新文化一定具有鼓励创新、尊重市场的氛围,一定具有鼓励探索、包容试错的土壤,一定具有拥抱变化、与时俱进的勇气[3]。
航天事业具备其他行业不具备的特质。航天产品具有批量少、可靠性高的特点,“保成功”是航天事业的硬性指标,航天特色的创新文化不能与万无一失、严慎细实的航天质量文化相悖。实施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在成熟技术工程实现和前沿技术研究探索之间适度创新,兼顾“保成功”与“促创新”。此外,航天文化事关人类文明探索和国家安全保障,周期长、投入大、收益不确定,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应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靠伟大的使命和内心的热爱自我驱动、自我奖赏,因此正确的创新使命愿景应该作为航天特色创新文化体系的核心。
综合以上分析与思考,结合新时代要求、航天产业特色和世界一流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提出“一轴两翼四柱”新时代航天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其中“一轴两翼”是形而上的部分,属于精神和观念层次;“四柱”是形而下的部分,属于制度和行为模式的层次(如图1)。
“一轴”是正确的创新使命与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肯定了航天事业在我国科技事业中扮演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指出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因此,航天事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对民族、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认同感,拥有正确使命与愿景的创新是内在驱动和自我奖励的,而不是单纯地被外在物质所吸引。航天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中的使命与愿景是对中国传统航天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整个创新文化体系的核心。
“两翼”是创新价值观与创新作风。创新价值观包含追求卓越、推崇技术和尊重市场,唯有追求卓越,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唯有推崇技术,才能不断原始创新;唯有尊重市场,才能不断洞悉需求。创新作风包含技术民主、鼓励试错和艰苦奋斗,足够的技术民主才能保证听得见炮声的人主导决策;鼓励试错,包容出错的氛围下才能产生从无到有的颠覆式创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未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披荆斩棘、勇攀高峰的必然要求。
组织架构、制度设计、工作方法和人才培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航天创新文化的“四柱”,把握这四个方面才能将创新文化落细、落实、落地。落实创新文化既是创新文化体系构建的需求,也是创新文化培育的目的。从组织架构、制度设计、工作方法和人才培育四个方面从外到内将创新文化固化到了一个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不但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炼创新文化,还能实现对技术创新的激励长效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实效化。
结合文章构建的新时代中国航天特色创新文化体系,从以下几方面给出航天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与培育的若干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国家级创新高地,推动孵化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二是加强与国内优势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和联合研发团队,强化与高校知名专家的常态化联系和创新链条衔接,形成长期稳固的良性循环,提高创新引领能力。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以飞行演示验证类项目为代表的项目制,以技术类重点课题和支撑未来发展的重要项目为代表的课题制管理机制,推进“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管理模式落地;完善供应链管理机制,建立灵活有效的供方合作模式,实现项目的科学管控和资源的机动配置。
一是急用户之所急,精研深耕用户需求,创新与用户沟通对接模式,加强与用户沟通对接深度层次,及时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信息,找准装备难点痛点布局技术创新重点。二是想用户之所想,准确聚焦技术方向深入研究,聚焦作战全流程闭合设计,提升设计、仿真、验证、评估能力。三是想用户之未想,加强需求对接,着力孵化研究新一代装备,培育灵巧智能的远一代装备,引领未来装备持续发展。
一是聚焦未来发展方向和核心瓶颈技术,建立创新持续投入机制,设立专项基金,突破影响发展的瓶颈,孵化下一代武器装备。二是聚焦具有方向支撑性且技术基础薄弱的项目,快速决策投入人力物力,组建精干技术队伍,加速技术攻关验证,快速取得标志性技术成果,为赢得竞争和市场开拓奠定基础,避免“醒得早、起得晚”的现象。三是丰富创新组织形态,建立创新特区孵化机制,对于在新模式、新平台、新概念技术方面提出的方向性原始创新技术,给予政策倾斜,快速组建研究团队,给予机制保障,提升创新成果产出速度和产出比例,打造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健全创新激励机制,以价值创造者为本,对于在重要方向、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成功孵化重要发展方向的技术人员,加大原始创新激励力度,引导全员谈创新、人人论发展的氛围形成。二是建立市场化的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动“创意-装备”产出链闭环,让科技人员切身感受到科技成果的价值。三是加强创新个人、创新团体的精神激励,增强创新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技术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