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质效发生深刻变化,这使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文章旨在通过类型学分析,对时事新闻评论、社会新闻评论和民生新闻评论的本质要求和实践路径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时事新闻评论的本质要求是主导主流议题,关键环节在于选好选准选题;社会新闻评论的本质要求是厘清模糊认识,贵在通过说理,明辨是非曲直;民生新闻评论的本质要求是引导社会舆论,在写法上必须入情入理、有亲和力。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事实是观点的基础,在新闻评论中融入现场感,可以有效提升新闻评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赢得受众共情共识。最后,文章认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价值导向没有改变,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主流媒体评论需要在守正中创新,发挥好评论优势,构建起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主流优势”。
关键词:全媒体;主流媒体;新闻评论;本质要求;实践路径;现场感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147-03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发展,全媒体时代的特征和影响迅速且广泛地遍及新闻传播领域,传播的平台更加多元,传播的形式更加丰富,传播的受众也进一步细分。比如,纸质媒体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图片传播,而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的传播格局;传播平台不再是单一的报纸平台,而是报纸、微信公众号、掌上客户端、微博等更加多元的传播平台,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格局、传播质效和传播理念均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特别是新闻评论工作面临新的课题。笔者在新聞工作中,积极实践新闻评论的平台拓展延伸和传播内容创新,以探索提升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路径。
(一)选好选准选题位居首要位置
打造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选好选准选题位居首要位置。那么,如何选好选准选题?对此,只有对当前宏观时势了然于胸,才能在繁杂的海量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具有新闻传播价值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聚焦时事热点,进而选好选准选题,起到引导、主导主流议题的作用。
北宋王安石有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新闻评论必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才能把握大局,及时发现对全局或某个局部有普遍意义的新事物、新问题。同时必须深入掌握新闻的宏观背景,掌握详尽事实,从真假混杂、支离破碎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实、权威、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梳理、归纳总结,找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剖析新闻信息的实质及传递的信号,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对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选题、立意,引导受众从典型案例中“滴水见太阳”,把握社会变迁动向[1]。
(二)评论选题需体现时代主流价值
主流媒体评论选题的突出特点是在稳重中体现时代主流价值。只有精准聚焦时事焦点,才能使评论选题的视野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局发展的战略问题、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捕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新趋势和新动向。
新闻评论的成功之处在于密切关注重大新闻或现象,紧盯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动向,捕捉时代进步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对人民群众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事件,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从而真正起到主导舆论的积极作用。以笔者2022年的评论《肩挑“金扁担”端牢“中国碗”》为例,主要内容为: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这是继2022年3月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一次性补贴资金后,再一次为广大种粮农民送来了“及时雨”。财政的“真金白银”将有效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更多肩挑“金扁担”的农民精准享受到惠农利农利好政策,推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基础不断夯实,将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国际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背景下,评论紧扣“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一重大主题,从国家出台惠农利农政策、农民种粮获得感的角度切入,上接天线——国家惠农政策,下接地气——农民切身感受,以平实的语言阐述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党的惠农政策和决策部署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政策解读性质。文章标题将农民享受到利好政策喻为“肩挑‘金扁担”,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此篇网评稿件被省委网信办在全省主流媒体网站推送。
(一)紧跟社会热点,明辨是非曲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新现象,不少领域出现新的认知乃至争论,不同群体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价值认识由此产生模糊状态甚至截然相反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要紧跟社会热点,找准不同人群利益关系的交融点、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清晰判断,以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引导受众认清繁杂现象,明辨是非曲直,厘清模糊认识,从而在履行主流媒体职责使命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2]。
比如,每年的高考都关系到千万家庭,牵动着社会各界特别是高考学子的紧张神经。笔者在2022年高考期间,撰写了评论《梦在远方 路在脚下》,鲜明阐述了观点:十年寒窗苦读,今日拔剑出鞘!一年一度的高考如约而至,莘莘学子胸怀自信,迈进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青春赛场”,以笔铸剑,以墨为锋,奋力书写下不负韶华的精彩答卷……攻书寒苦,却充满收获和喜悦。经此赛场,有的同学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继续学业,也有的同学即将进入不同的职业领域。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就业生涯,都是一个崭新的人生起点,同样需要我们以“乘长风破万里浪,凌青云啸九天歌”的凌云壮志,去遨游人生梦想的星辰大海。评论最后落脚“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淬炼,但已经落下帷幕,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愿我们以‘行者无疆,大道无垠共勉,走好脚下的路,眺望前方的路,都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评论紧扣莘莘学子参加高考这一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角度却不落窠臼,从普遍常见的高考加油、展现青春风采这种常规视角中跳脱出来,细致切入“高考后如何走好人生之路”进行深入论述,特别是对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高考失利学生们提出“没有谁的人生道路是一路坦途,一直和风细雨,而必将要经历无数次的摔倒和失败,也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才能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等观点,并以具体的人和事进行论证,事实清楚,视角独特,在众多评论稿件中脱颖而出,获全省主流媒体网站推送。
(二)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新闻报道以叙事为主,理、情辅之;新闻评论以说理为主,事、情辅之。事虽然是评论的依托,情虽然与评论的论点相生,但它们都是为说理服务的。评论有无说服力,说服力是强还是弱,主要取决于理是否讲透。要把理讲透,有三个前提:一是所讲的道理必须是正确的,是对新闻事实的科学分析,能够给人以正能量,而不能成为“歪理邪说”;二是说理必须合乎逻辑,说理的力量就是逻辑的力量,推理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逐层深入,在“有据”基础上实现“有理”;三是说理还需剖析问题症结,弄清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评论的价值所在、生命力所在[3]。
新闻评论贵在破理,亦贵新意。针对一个题材,常常有多家媒体进行评论,必须评出自己的新意,有新的认识、新的角度、新的构思,否则就会出现炒冷饭、嚼蔗渣的情况。一篇评论就算题材再好,时间节点再有利,如果立意不新、说理不力、构思不巧,那么这篇评论就会成为“老调重弹”,新瓶装旧酒,正如那句话:别人嚼过的甘蔗不甜。
(一)以百姓视角阐述身边事
新闻评论在关注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将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落地之外,还需要从自身受众定位出发,致力于对受众身边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对受众身边正在发生的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要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和人文情怀进行评论阐述,这样一来,评论的亲和力就会提升。因为是身边人、身边事,所以受众会更加关注,这样一来,新闻评论的传播力也会更高。
2021年4月18日,2021“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在历史古城淮安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名选手相聚“運河之都”,央视对其进行现场直播。这是淮安举办的首届全程马拉松,也是继2019年成功承办央视中秋晚会后,与央视、中国田协等联袂打造的又一重要盛事,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刷新了淮安体育赛事的历史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比赛前期筹备只有一个多月时间。这一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大事、喜事,能够成功举办实属不易,淮安老百姓对此非常关注。对此,笔者撰写了《盛会空前,点赞淮安城》《以民为本,幸福淮安人》《汇聚力量,砥砺淮安行》三篇系列评论,以全市上下携手同心成功举办马拉松比赛为事实依据,分别从“淮安城”“淮安人”“淮安行”三个层面,提炼出顾全大局重担当的政治意识、不讲条件重执行的责任意识、攻坚克难重落实的奋进意识、群策群力重协作的团结意识、精益求精重细节的较真意识,人民群众在广泛参与、积极服务重大活动中感受到这座城市实实在在的进步变化,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汇聚起淮安人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的精神品质,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激励淮安人民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三篇系列评论既多层面“揭秘”了赛事背后鲜为人知的人们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更深入分析了举办此次赛事的重要意义,起到了很好的“扩音器”效果,使党委、政府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使主流舆论导向更加深入人心。
(二)带情的理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做好主流价值“扩音器”,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之所感是伴随着认识事物、理性观照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伴随着情感深化的过程,是情理交融不断深入的过程。说理中必然带有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但需要将辅之以理的情恰当地融于理之中。新闻评论的情,必须真实。只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打动人。
因此,评论需要充分利用新闻要素,挖掘新闻背后的事件,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用事实说话,并在阐述事实的过程中激发真情实感,通过带情的理感动人、引导人。正如《庄子·渔夫》篇所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新闻评论的情要与理统一,情感的色彩要与理的格调和谐一致,“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
(一)事实是观点的基础
新闻评论的主要任务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不是叙事,但这并不是指事实无关紧要,恰恰相反,观点道理都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如果事实虚无缥缈,那么观点道理就不能成立,事实是观点的基础,事实胜于雄辩。因此,在新闻评论中融入现场感,可以有效提升新闻评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赢得受众共情共识。
2019年9月13日晚,“缘聚淮安 幸福平安”——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淮安大运河文化公园精彩上演。在完成中秋晚会消息稿件的同时,笔者撰写了一篇现场感十足的评论文章《全球华人的盛宴 淮安精神的绽放》,消息、评论配发现场图片,并在第一版刊发,十分醒目地全景式再现了这场彰显家国情怀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淮安元素的“月光盛宴”,展现出淮安文化名城、历史古城、开放新城的生动形象,更通过评叙结合的方式呈现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们心中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
一般而言,现场是记者所长,评论则是评论员的专业,前者传递信息,后者建构观点。但是,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推进,不少媒体都在倡导“一专多能”,文字记者、图片记者、视频记者的分工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晰。在新闻现场,文字记者拍图片、拍视频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字记者的分工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地市级媒体,设置专职评论员比较难,这就需要文字记者在做好日常的消息、通讯等稿件写作的基础上,不断锻炼包括评论在内的其他体裁的写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的文字采访也为评论提供了第一手素材,为增加现场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于现场,评论更有说服力
现场感首先来自现场采访。一般认为,评论不同于消息,消息需要到现场采访,评论则不一定需要到现场采访。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场采访后再写作评论会有更好的效果,到现场采访后会有更真切的现场感悟,更能直观理解新闻事实的本质,得出更深刻、独到的分析和见解,使评论更有说服力。
现场感还来自拥有画面感的语言。刻画好现场场景,描述现场生成画面感,是评论写作的常用笔法,可以使评论文风更加生动活泼,更主要的是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主题作用,从而把新闻叙事的“沉浸式”和新闻评论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
现场感需要观点来统领,现场采访收集形成的文字材料可能有数千上万字,哪些材料有用,哪些材料无用,哪些材料是核心内容,哪些材料是花絮,都要慎重分辨,不然就会陷入盲目堆砌材料的误区。现场材料的选取,必须满足真实性、独特性、典型性要求。在此基础上,以观点统领细节,使所选取的每一个现场都为观点服务。
全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变化多元,传播平台拓展延伸,传播形式丰富创新,但新闻价值导向没有改变,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评论是思想观点的最直接体现。主流媒体评论需要在守正中创新,贴近受众而不是迎合受众,赢得流量而不是讨好流量,发挥好评论优势,从而形成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主流优势”。
参考文献:
[1] 徐蕊.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6):77-78.
[2] 李智超.全媒体时代,让主流声音更响亮[J].休闲,2020(5):49.
[3] 丁法章.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应对方略[J].新闻记者,2012(12):65-69.
作者简介 杨尚,本科,记者,淮安报业传媒集团时政要闻部负责人,研究方向:新闻生产、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