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2022-12-21 04:08彭虎军李盼盼马悦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攻击性消极总分

彭虎军,李盼盼,马悦

(商洛学院 健康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近年来,初中生校园欺凌、霸凌事件频频发生,有关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报道层出不穷,打架欺凌视频也经常见于传播媒体,如初中女生被围殴遭逼跪羞辱、遭同学脱衣欺凌等。正因如此,攻击性行为应得到各方重视,有必要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他人也不愿意接受这种伤害的行为[1]。初中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违法犯罪和严重攻击性行为上升的关键时期,校园攻击性行为不论对于施暴者还是承受者来说,均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危害是深刻而长远的,施暴对象承受的不仅是身体伤害,更严重的是由暴力伤害引发的个体自卑、焦虑、恐惧等精神障碍,甚至会导致他们转变为施暴者。在以往研究中,众多学者对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其中包括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父母控制等[2-5]。在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中,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生活事件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应激刺激[6]。马颖等[7]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会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引发攻击性行为。对初中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倾向于消极的应对方式的群体受生活事件影响更大[8]。应对方式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有影响,消极的应对方式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4]。张莉[9]对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两者间的关系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李金钊[10]研究发现,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积极的应对方式相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消极的应对方式更容易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更多从单一因素探讨初中生攻击性行为,或者从心理健康视角探讨其攻击性行为,缺乏整合的研究视角。因此,本研究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两方面入手,探讨其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对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件及所偏好的应对方式,而且可以研究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是否与攻击性行为有关,从而进一步采取措施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选取陕西中部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作为被试者。发放问卷419份,回收有效问卷共401份,有效回收率为95.7%。被试者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者的具体分布情况

1.2 研究工具

1.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采用由陈华等[11]编制而成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本量表有6个因子,分别是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量表克隆巴赫系数为0.85,信度和效度良好。使用Likert-5点对问卷进行评分,影响程度从1“无影响”到5“极重度影响”。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由解亚宁等[12]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克隆巴赫系数为0.90,有较好的信效度。

1.2.3 Buss&Perry攻击性行为量表

采用由Buss&Perry编制,刘俊升等[13]翻译的《Buss&Perry攻击性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包含敌意、愤怒、身体攻击、言语攻击4个方面,包括29个条目。克隆巴赫系数为0.84,有较好的信效度。

1.3 研究方法

量表按照心理测验程序进行施测。随机抽取晚自习班级进行测验,向被试者说明注意事项,测验没有时间限制,基本都在30 min之内完成。为防止有的学生没写或者写错,当场回收问卷并查看,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继而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的基本状况

由表2可见,初中生生活事件六个因子及总分均值都小于中值,说明初中生生活事件问题较少,初中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等方面遇到的生活事件未对其造成严重影响;初中生应对方式两个维度均值都大于中值,积极维度项目均分大于消极维度项目均分,说明初中生更多采用的是积极应对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因子及总分均值都稍大于中值,说明初中生攻击性行为较多,从因子得分比较具体表现为言语攻击>敌意>身体攻击>愤怒。

表2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的基本状况

2.2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的差异比较

2.2.1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由表3可见,本研究对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因子得分与总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但从得分上可以看出,女生在人际关系与学习压力方面遇到的问题比男生严重,在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方面比男生要好。女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表3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2.2.2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由表4可见,本研究对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初中生生活事件因子及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检验发现,初一、初三学生的得分普遍高于初二学生;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检验发现,积极应对得分初一年级最低,消极应对得分初二年级最低;不同年级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因子及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事后检验发现,初一、初三学生的得分普遍高于初二学生。

表4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2.2.3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比较

由表5可见,本研究对父母是否离异的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父母离异的初中生生活事件因子及总分得分显著高于非离异的(P<0.05);父母离异的初中生积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非离异的(P<0.05),消极得分显著高于非离异的(P<0.05);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因子及总分得分显著高于非离异的(P<0.001)。

表5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攻击性行为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比较

2.3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6可见,本研究对初中生生活事件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初中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及总分与攻击性行为各因子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即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多。

表6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

由表7可见,对初中生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初中生积极应对与攻击性行为各因子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攻击性行为各因子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即初中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少;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多。

表7 初中生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

2.4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回归分析

由表8可见,本研究以攻击性行为总分为因变量,生活事件总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为自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及消极应对对攻击性行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P<0.001),积极应对对攻击性行为存在负向预测作用(P<0.001),三者共同解释了攻击性行为76.1%的变异,数据见表8。这说明,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越多,采用的消极应对方式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多;反之,遭遇的生活事件越少,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少。

表8 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生活事件六个因子及总分均值都小于中值,说明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问题较少,具体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方面,这与孙珍[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初中生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未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其身心发展环境比较理想。由于近些年不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普遍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工作,科普宣传教育效果明显,初中生自身也能够在遭遇种种生活事件影响时正确处理,因此在本研究中表现相对较好。

初中生应对方式两个维度均值都大于中值,积极维度项目均分大于消极维度项目均分,这与方永慈[4]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初中生更多采用的是积极应对方式,反映了当前初中生积极应对的特点,如“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和“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因子及总分均值都稍大于中值,说明初中生攻击性行为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具体表现为敌意、愤怒、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等,这也跟初中生身心发展发育不够健全有关系。当前初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而自身发展发育尚不成熟,在面对这些压力时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失衡,进而做出种种攻击性的行为。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及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生活事件对初中生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丧失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受惩罚和其他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14]。本研究发现,各因子在性别上差异均不显著,分析可能与学生生源、调查误差、假期时间延长等因素有关。对初中生生活事件在年级上的差异进行检验,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在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但不同年级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性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不同,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也存在差异。比如初一学生刚到新环境中首要任务是适应环境,而初三学生则要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初中生生活事件的受惩罚因子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父母关系变更有关;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推测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因子应与初中生年级更为密切。

本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可能与当前初中生偏向于积极应对有关,因而遇到各种问题时男女生均能够良好地应对,不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在初二学生显著提升,推测与环境适应及年龄有关。刚进入初中,存在学校环境不适应、思维方式转化等问题,到了初二年级对初中生活已经熟悉,同时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积极应对维度在初二学生有显著提升。应对方式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差异,未离异家庭中的积极维度高于离异家庭,更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推测在未离异家庭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等更积极,所提供的家庭环境氛围更好,初中生在该环境下更有利于习得积极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各因子及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可能与初中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关。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矛盾性、激荡性特点突出的阶段,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这个阶段均容易表现出自觉性不够、自律性不足等特点,因此在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并未呈现出性别差异。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在年级上存在差异,初二年级学生攻击性行为最低。可能因为学生初一刚进入学校,存在人际关系紧张、环境不适应等问题,初三由于学习压力大,面临升学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初一、初三年级学生攻击性行为均比初二年级高。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离异的其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父母非离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父母离异后父母在孩子抚养问题上矛盾激烈,或建立新家庭后对孩子关注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形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此类孩子攻击性行为较高。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表明,初中生生活事件中,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方面,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均与攻击性行为各维度呈现相关,并达到了显著相关。可以说明,受过多生活事件影响的学生,攻击性行为更高,而受影响程度较低或未发生的学生,攻击性行为相对较低[15]。可能与初中生人格特征、宣泄途径等有关,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易激动,面临过多生活事件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在生活中需重点关注。

初中生攻击性各维度与应对方式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与积极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与消极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可以说明,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更少,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更为频繁。原因可能在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对解决问题效果更好,也更能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通常会过激解决问题或逃避问题,不利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时,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4 结论

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总体偏少,初中生生活事件在年级、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初中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在年级、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初中生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具体表现为敌意、愤怒、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等,攻击性行为在年级、父母是否离异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生活事件与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生活事件对攻击性行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即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多。初中生积极应对与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消极应对与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积极应对对攻击性行为存在负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对攻击性行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即初中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少;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其攻击性行为越多。

猜你喜欢
攻击性消极总分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让自己发光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