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谢怡,罗全香
安康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CT室2,陕西 安康 725000
膀胱痉挛是指膀胱逼尿肌出现痉挛性收缩,且具有不自主性,临床表现为排尿感急迫、耻骨上区及尿道出现阵发性疼痛、膀胱坠胀感、膀胱中液体溢出或返流等症状[1]。膀胱痉挛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介于40%~100%[2]。伴随国内老龄化的加剧,年龄较大的男性增多,TURP的患者也逐渐增加,膀胱痉挛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困扰,还会加剧公共医疗负担。现在,临床中主要依据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因素及可能机制,从尿管、疼痛、饮食、心理等方面展开护理及预防,然而效果不理想,且干预滞后[3]。个性化舒适护理为集合舒适护理、个体化护理的优势,以提升患者舒适度为目的的一种护理手段,能够给患者提供较好的身心条件,进而确保干预效果,对患者恢复有利[4]。个性化舒适护理不仅重视基础护理,还特别关注患者对相关干预措施的综合感受,于围术期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生理、环境等护理,改善患者的预后[5]。基于此,本研究将观察个性化舒适护理对TURP后膀胱痉挛预防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安康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TURP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同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相符[6];(2)术前不需要持续导尿及膀胱造瘘;(3)意识清楚;(4)行TURP,且没有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1)伴有恶性肿瘤;(2)凝血功能障碍;(3)为神经源性膀胱;(4)存在下尿路创伤史、盆腔手术史;(5)重要器官功能障碍;(6)泌尿系统感染未得到有效干预。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患者年龄54~73岁,平均(63.26±4.81)岁;病程1~7年,平均(4.38±1.22)年;前列腺症状评分14~28分,平均(22.65±2.97)分;前列腺增生Ⅰ度16例、Ⅱ度21例、Ⅲ度17例、Ⅳ度1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5~75岁,平均(63.61±4.96)岁;病程1~7年,平均(4.47±1.16)年;前列腺症状评分14~28分,平均(22.48±3.05)分;前列腺增生Ⅰ度15例、Ⅱ度22例、Ⅲ度16例、Ⅳ度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有常规宣教,即疾病介绍、术前宣教及并发症介绍,使患者了解注意事项,同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等。研究组患者接受个性化舒适护理,具体措施:(1)评估舒适度:组建舒适护理小组,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生理等需求进行评估,依据结果为患者设置个性化舒适护理具体措施。(2)环境舒适度护理:确保病房温度、湿度分别控制到22℃~24℃、50%~60%,防止盖被加重压迫感。确保床单干燥、清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同时将导尿管、输液管等诸多导管放置于合理的位置。确保病区安静,集中开展各项操作,护理人员必须做到“四轻”,适当调小各类仪器的声响,严格控制探视次数及时间,积极的同家属交流,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对病房中的灯光及自然光源进行调控,白天接受阳光照射,晚上开启地灯、床头灯,确保病房中的昼夜节律性。(3)生理舒适护理:小组成员于夜间巡房时要严格做到“四轻”,同时确保房间内光线柔和,使患者使用热水泡脚,保持舒适的睡眠姿势,且夜间护理尽可能集中,防止干扰患者睡眠。小组成员使患者了解术后频繁改变体位、过早坐起、翻身时也不可过快与过猛的危害,若患者需要,可帮助其翻身;术后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同时外展下肢(控制在15°~30°);术后前3 d,需卧床修养,避免久坐,防止出血。需选择型号适合患者、高组织相容性、光滑的尿管,气囊中的水要适量,通常为25~40 mL,牢固固定导尿管,防止尿管被牵拉进而刺激尿道及膀胱,术后12 h之内,尿管牵拉需逐渐停止,降低气囊液量,防止尿管气囊压迫膀胱颈。术后防止引流管脱落、受压、扭曲,确保其通畅。确保膀胱冲洗液温度、速度适宜,防止冲洗液刺激膀胱。术后,防止由于过早咳嗽及用力排便等导致的腹压增加,所以,需做好饮食护理及使患者掌握术后咳嗽的正确方式。术后第1天,使患者自然放松并维持舒适体位,之后进行排尿中断及盆底肌训练,之中,排尿中断训练是使患者于排尿过程中有意中断3次,盆底肌训练是使患者主动收缩肛门,10 s/次,之后放松10 s再收缩,每组30次,每天训练5组。(4)心理舒适护理:大多患者由于过分焦虑疾病及手术效果,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同患者交流,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同时使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对膀胱痉挛的影响,并使其掌握发生膀胱痉挛时的自我放松方式。(5)健康教育:选择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宣传手册、视频、多媒体等,于住院期间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出院之前,进行出院指导,并于出院后,定期随访,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并进行预后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出院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护理前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及护理质量。(1)术后膀胱痉挛评估[6]:重度:数分钟内发生1次膀胱痉挛,于持续屏气期间冲洗液反流且不滴,同时尿液为血色、排尿感急迫、下腹部疼痛感强;中度:1~2 h发生1次膀胱痉挛,于持续屏气期间冲洗液不滴,膀胱出现憋胀感,血色尿液于导尿管周围外溢,同时出现阵发性下腹痛;轻度:每天发生5~6次膀胱痉挛,然而冲洗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且无血色尿液外溢;无:未发生膀胱痉挛。膀胱痉挛发生率=重度率+中度率+轻度率。(2)GCQ评分[7]:选择GCQ评分评估患者的舒适度,此评分共4个维度,28个条目,满分112分,评分越高,提示舒适度越高。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04,4个维度介于0.659~0.850。(3)护理质量:选择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从主动服务性、护理及时性、健康教育全面性、沟通周到性4个方面评估护理质量,各方面满分分别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CQ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GC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06,P=0.001<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CQ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CQ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64 64护理前79.26±7.27 78.37±6.92 0.709 0.479护理后89.46±9.15a 98.61±11.36a 5.018 0.001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主动服务性、护理及时性、健康教育全面性、沟通周到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64 64主动服务性86.79±3.18 97.54±2.16 22.371 0.001护理及时性78.90±6.41 94.58±3.65 17.006 0.001健康教育全面性82.94±4.31 95.52±3.78 17.555 0.001沟通周到性84.33±4.27 95.54±3.36 16.505 0.001
膀胱痉挛为TURP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由于膀胱三角区被刺激后,钙离子通道被激活,促进逼尿肌出现不稳定兴奋收缩而导致,特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夜尿频多、尿急、排尿困难等,尿感出现引发的强烈急迫感会提升膀胱内压,造成膀胱冲洗不畅[8-9]。上述症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使其治疗依从性降低,最终不利于术后康复,除此之外,膀胱痉挛也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泌尿系统感染、出血及漏尿等合并症[10]。所以,TURP后膀胱痉挛预防非常重要。
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实现环境、心理、精神及生理等的最佳统一,进而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干预,确保手术成功进行,此方式一方面重视患者的个性化特征,另一方面又关注护理手段的综合性、科学性评估[11-12]。我院将个性化舒适护理应用于TURP患者,首先,于住院时对患者开展舒适度评估,了解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的患者对舒适度的要求,促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相关护理干预,之后,重视患者生理方面的舒适度,强化其康复训练,经早期干预及适度训练等提升患者的生理舒适感,协助其尽快恢复。除此之外,还关注患者的心理舒适度,经过认知、支持、引导等干预措施,协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及积极的护患沟通,使患者了解疾病,提升其干预依从性。相关文献显示,消极情绪为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之一,相较于情绪稳定的患者,合并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的患者的发生膀胱痉挛的概率更高[13-14]。若患者过分注重手术创伤会强化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同时,如果患者术前存在泌尿系统、膀胱感染也会提升膀胱敏感性,增加膀胱痉挛的发生率[15-16]。本研究不仅在院内开展健康教育,还把教育拓展到院外,延续了护理指导,培养患者利于术后康复的生活习惯。
本研究显示,接受个性化舒适护理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且中、重度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GCQ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膀胱痉挛,且能降低膀胱痉挛严重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本研究中将减轻及预防膀胱痉挛的措施融入到个性化舒适护理中,从生理方面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同时于个性化舒适护理中纳入心理舒适护理,提前防范、预估、干预了可能会发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降低了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实现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改善舒适度的目标。本研究还显示,接受个性化舒适护理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个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实现护患双赢。
综上所述,个性化舒适护理应用于TURP后能有效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同时,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