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研究

2022-12-21 15:58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王荣秀
亚太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形式作业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 王荣秀

课后作业作为学生需要按教师要求在课外完成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通常具有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实现新旧课过渡等功能,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全面掌握与综合素质提升有着很大帮助,尤其是在教学内容较为复杂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更是十分突出。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必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当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过多时,不仅无法将课后作业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较大负担,使其身心发展受到直接影响。在当前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普遍不够合理、学生作业负担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对作业设计优化创新策略展开研究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观念较为落后

受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影响,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素养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对素质教育、以学定教、以人为本等先进教学理念的理解也已经比较深刻,但在作业观念上,却仍然显得比较落后。例如有些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功能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作业量与学生成绩有着直接关系,常常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为其布置过多作业,即便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也并未意识到“减负增效”的真正意义,只是单纯按政策要求减少了作业总量。还有些教师虽然理解了“减负增效”的内涵,但却未能考虑到学生与家长的作业观念问题,基本不针对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与学生、家长展开沟通,即便对课后作业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创新,也很难在作业布置阶段获得家长、学生的支持。

(二)作业内容缺乏吸引力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对课后作业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拓展,但却未能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后作业功能发挥间的密切关系,常规作业在内容上仍然是以生字(词)抄写、课后练习题解答、比较形近字、写日记等书面作业为主,即便有时会涉及非书面性的作业内容,也大多是以预习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段落等形式布置下去。这些课后作业过于侧重“写”“读”“背”,很难实现对学生的多感官调动,不仅与新课改的方向不符,同时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厌烦感,进而失去完成作业的兴趣与动力。

(三)作业总量相对较大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作为具有很强基础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往往都非常多,无论是拼音、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还是古诗词、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等更深层次的课程内容,都需要学生认真学习,这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会使语文教学的难度大大提升。面对这一问题,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只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尝试将尽可能多的知识融入课后作业内容中,希望学生能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扎实掌握课上所学知识,并对课内尚未涉及或未曾详细讲解的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在课后作业内容不断扩充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很容易出现课后作业总量过多的情况。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仍习惯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这同样可能会导致课后作业总量过多的问题。

(四)作业形式较为单一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课后作业布置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从目前来看,由于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然习惯于将课后作业与习题训练联系起来,因此小学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形式往往会显得比较单一,无论课程内容怎样变化,大部分课后作业都是以类似于习题的形成呈现出来,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其他形式的课后作业则非常之少,这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非常不利。另外,学生在长期接触同种形式课后作业的情况下,还很容易对课后作业产生轻视,认为课后作业只是单纯做题,对自身并无太大帮助,这同样会使学生失去完成作业的动力。

(五)作业批改缺乏实效

对于教师来说,布置课后作业不仅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素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作业设计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获取教学反馈、优化作业设计等方面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大多都较为繁忙,需要同时兼顾课堂教学、教研、个人学习乃至班级管理等多方面工作,能够用于批改学生作业的时间非常少,语文学科课后作业批改起来又比较麻烦,因此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为了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往往只会在简单查看作业内容后,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做出简单评价,有时甚至只有简单打分或对错评判。在教师批改作业不够仔细、作业评价不够具体的情况下,其能够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也会大大减少,这对后续的教学策略调整、作业设计优化都非常不利。另外,如果教师不能够明确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的错误改正与自我提升就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课后作业也会失去其最初的意义。

二、“减负增效”视角下小学语文学科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趣味性

从“减负增效”的视角来看,由于小学生普遍具有“爱玩”的天性,面对缺乏兴趣的事物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想适应新课程理念,保证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的合理性,首先就必须遵循趣味性这一基本原则,将小学生喜欢的各种趣味元素与课后作业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对作业产生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做作业”这一自主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确定作业内容时,教师不仅要以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为基础,同时还可以适当融入动漫人物、历史典故、天文知识等内容,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目的。在进行作业完成形式的设计时,则可以对“猜灯谜”“对对联”等各种游戏活动加以借鉴,以游戏的形式将作业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玩中学”,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获得良好体验,并将这种良好体验转化为对完成课后作业的兴趣。

(二)目的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布置课后作业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同样需要服务于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要想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样还需遵循目的性这一课后作业设计原则,将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等明确下来,并依据这些教学目标来完成具体的作业设计工作。例如为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字典、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的使用方法融入作业内容中,以锻炼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而为了实现“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这一学段目标,则可以对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将自己每天的校园经历讲给爸爸妈妈,以有效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三)渐进性

在教师每天布置课后作业的情况下,学生对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都已经比较熟悉,如果对课后作业设计策略贸然做出调整,即便新的作业内容、形式更为合理,也很容易使学生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课后作业的设计还需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现有习惯的前提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改变课后作业形式、内容,同时不断总结课后作业设计经验,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以保证作业设计优化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各种全新作业形式与内容。

(四)差异性

小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成长经历等均有所不同的情况下,其个体差异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如果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设计语文学科课后作业,很可能会出现作业脱离部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差异性这一课后作业设计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准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能力特长等信息,之后再依据这些信息来制定差异化的课后作业,将其提供给相应的学生,使课后作业能够更具针对性。

三、“减负增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推动作业观念更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对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就必须积极更新自身作业观念,通过日常学习活动、教研工作来学习新课程理念与“双减”政策,以实现对“减负增效”核心内涵的深刻理解,进而为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具体实施指明方向。此外,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课后作业本身又需要由学生来完成,因此教师在转变自身作业观念的同时,也必须通过组织班会活动、开展家长会等方式,对家长与学生的作业观念更新加以推动,确保自身新作业设计观念能够为各方所理解。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过《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后,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布置“讲故事”形式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二天再组织开展班会活动,鼓励学生总结前一天的经验,再次将故事讲给同学,并围绕自己在两次“讲故事”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展开互动讨论。通过这样的班会活动,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新作业形式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并产生参与、完成新形式课后作业的兴趣,其作业观念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转变。

(二)积极挖掘作业素材

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已经比较全面,如果将网络上的常规教学资源作为语文作业设计素材,那么作业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必然会显得比较有限。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想通过更新作业内容、提升作业趣味性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优化,就不能过度依赖网络上的常规教学资源,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与各种课外知识入手,积极挖掘各种新奇、有趣的作业素材,并将其与课程内容融合起来,实现更具创新性的课后作业设计。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不同版本的影视剧中关于赤壁之战的剧情作为素材,先截取其中演绎“草船借箭”情节的视频片段,并提前下发给学生,之后再布置以“影视剧点评”为主题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出自己心中最贴合原著的视频。与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后作业相比,这种课后作业不仅包含了大量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影视剧),同时还具有形式新颖、耗时不长、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等特点,与“减负增效”的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目标十分契合。

(三)严格筛选作业内容

从“减负增效”的角度来看,由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覆盖范围较广,可利用的作业素材也非常多,作业设计阶段很容易出现融入过多素材、内容总量过大的情况。因此,为保证作业设计优化的有效性,教师同样还需要以“少而精”为标准,对每节课的课后作业内容进行严格筛选,使课后作业既可以保持较低的内容总量,也能够充分满足教学需求与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掌握课文中生字、生词”“背诵全文”“运用抓重点词句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等多项教学目标中,选取“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作为作业设计方向,鼓励学生随意选择一种生活中的事物展开细心观察,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对该事物做出简单描述。这样一来,课后作业内容就能够被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基本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负担,而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则可以使自身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得到锻炼,达到“增效”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合作与实践

为解决小学语文学科课后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在进行作业设计优化时,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视,将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与课后作业融合起来,以实现对课后作业形式的有效拓展、创新,并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例如在进行《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之后再面向各小组布置以“走近新科技”为主题的课后作业,鼓励各小组通过成员间的互动讨论,选出对人类生活改变最大的一种新兴科技,并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制作报告,对本小组所选“新兴科技”的起源、发展历程、现实应用等展开详细介绍。在各小组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会为了本小组的荣誉,与其他成员展开积极合作,而这也正是其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的直接体现。另外,由于作业主题与形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学生完成搜集资料、制作PPT、上台介绍等个人任务的过程中,其实践能力也必然会得到锻炼。

(五)调整作业批改方式

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评价,往往与课后作业的功能发挥有着直接关系。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获取有效教学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明确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并展开持续性的作业设计优化,同样还需要对自身作业批改方式加以调整,坚持以认真、仔细的态度批改学生作业。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十五夜望月》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布置古诗鉴赏形式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另一首以“月”为主题的古诗,并对两首诗的情感内涵展开对比分析,将对比分析结果写出来。待学生完成并提交作业之后,教师则需要以“古诗情感内涵认识是否准确”为标准,认真批阅每一位学生的作业,以便于准确判断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为其他古诗鉴赏形式作业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另外,为解决工作繁忙、批改作业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采取多主体评价的作业批改策略,鼓励学生以自主批改、生生互改等方式,积极参与到作业批改工作中来,完成相对简单的作业批改工作。待学生批改过作业之后,再根据其批改结果来查看每份作业的完成情况。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获取到详细、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为作业设计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批阅作业的用时,使工作时间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虽然存在很多不足,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的作业观念,还是课后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作业批改,都与“双减”政策不够契合,但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只要能够遵循趣味性、目的性、渐进性、差异性等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从作业观念更新、作业素材挖掘、作业批改方式调整等方面入手,采取合适的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就必然能够使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实现“减负增效”这一教学改革目标。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形式作业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轻摆渡,济江川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