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素养 回归本位
——小学功能性习作教学策略探析

2022-12-21 15:58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实验小学张舒琪
亚太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功能性语境习作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实验小学 张舒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把语文教学总目标和核心素养聚焦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同时还设定了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三个层次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功能性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落实素养,回归本位”的原则,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和完善。

一、功能性习作教学的定义和意义

(一)定义

周子房教授指出,习作是带有功能性的,是在特定的功能语境下,为了特定的读者和特定的目的而开展的一项交际活动,因而功能性习作具有“特定读者”和“特定目的”两大特征。功能性写作教学的提出,使教学活动回归学生这一主体,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体验,从而让写作更具功能性,而非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表达,使学生变得更有情抒、有话说。因此,在小学功能性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读者角度进行构思和写作,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适当转变语言表达形式,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自己的意图,从而达到学以致用、高效写作的目的,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意义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对于正在快速成长的小学生来说,写作能力也是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为反映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功能性习作的提出,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需要积极寻求最大化发挥写作教学的功能性的有效策略;而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其立足于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等方面,实现高效写作,不断增强对习作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无论是小学习作教学方式还是方法,都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小学语文功能性习作教学的各项要求。开展功能性习作教学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通过研究写作基本内容,加强学生对写作素材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充实学生的写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认识、吸收和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写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小学功能性习作教学现状

在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小学功能习作教学要以“写作的功能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教学现状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积极表达,以达成自身的意愿,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教师“为教而教”。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往往只是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以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春之美”等写景作文中,教师通常只是将修辞手法等当作写作套路教授给学生,要求其按照“分场景”的方式进行描写,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如写春天往往只是写柳树发新芽、桃花开了、燕子归来等,缺少新意。长此以往,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枯燥、死板。另一方面,学生“为写而写”。学生往往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才写作,很少会有学生具有主动表达的欲望,他们只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写作知识,缺少主动探索和思考的积极性,部分学生还存在编造事物、说空话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受作文任务的驱使,二是受生活经验和思维认知的影响,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

三、小学功能性写作教学策略探析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作出了新的阐释,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将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放在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功能性习作教学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基于学生需要,重构写作话题

1.改编原话题

一是借助文本“留白”创编。“留白”即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了更充分地表达思想、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留白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小学教材中随处可见,能够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和想象。因此,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作者设置“留白”的匠心,围绕文章主旨和留白处创编原话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活,进而主动投入写作中去。

二是根据教材内容改编。如在教学统编版《开国大典》时,基于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围绕这一手法写一个小片段,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功能性写作摆脱了教材的束缚,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更为关注,可以使学生的写作回归本位,成为为了自我和表达自我的一种写作。

2.自建新话题

教师还可以围绕学生开展的课后实践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创编一些新话题。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以“运动会”为中心的写作话题:话题一,“下周就要开展校运动会了,邀请你参与运动会专题片的制作,请你为现场视频配上解说词”,本话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描写连续动作的写作能力;话题二,“如果你是运动赛场上的小记者,请你在采访完裁判员或运动员之后,写一篇新闻报道”,本话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挖掘独特写作视角的能力。在自建新话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尽可能地取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等作为写作资源,这样不但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又能够突出写作的功能性和写作话题的训练点。

(二)创设功能语境,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空洞的思维,素材的缺少和经验的缺失时常使其“摸不着头脑”,难以下笔。而在功能性习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功能性语境,能够将写作技能和知识融合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使学生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一般情况下,功能性语境的创设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真实情境,即将学生学习或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直接运用于创设功能性语境中;另一种是设计模拟情境,具体是指在创设功能性语境的过程中,再现“日常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功能语境下,唤醒内心的情感和认知,进而引发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说、有情抒,使习作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

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学写导游词”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功能性语境:“往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游客爆满,但是导游十分紧缺,今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一4A级景区准备来我校招聘部分小导游。”在学生了解任务情境后,教师就可以围绕着“招聘小导游”这一内容开展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应聘的情境中。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以“学校德育基地会与景区联系,为本次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在周末任景区的解说员”来激励学生,使其在任务和奖励的驱动下,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过程中。一个良好的语境,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具体的写作情境中,将其置身于一种积极的交际情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敞开心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而为写作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掌握有效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要回归本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习作教学中。为了不断强化学生的个性写作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效阅读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以《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等类似文章为主体,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使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你从这些文章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并使学生从中看出父母之于自己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出“亲情”这一主题写作课。学生在回顾文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找出可用的写作素材,还能够充分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创作出人物形象饱满、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的文章。人物描写在小学语文功能性习作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新意且生动感人,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四)运用多元评改,提升写作质量

一方面,教师当堂评改。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以往一人批改作文的情况,通过当堂评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的评改中,开展有效互动,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体会,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双方能够实现有效的表达与倾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写作者,也是读者。例如,写一篇推荐“校园十佳文章”的文章,让学生以“自我推荐人”的角色上台朗读自己所推荐的文章,其他学生为读者和“小评委”,得票多者获得奖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建议并采纳,这样的评改环节比传统教师批语更具有效性。

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结合。例如,在“学写导游词”中,教师在开展“我为家乡代言”的优秀导游词评选活动之前,就可以鼓励学生以文字或镜头记录自己的家乡,将作品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踊跃地发表到班级群等线上平台,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然后教师将素材整合,并在班级内开展评选活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其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创设展示平台,强化写作意识

一是沿用传统平台。教师可以在小组、班级和校园文化展示平台上,将学生写作中出彩语句、优美片段或优秀文章朗读或张贴出来,这就是传统的发表平台。这时,其他同学和教师便成为读者。读者和作者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读者体会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和纯真的写作语言,作者听取读者真挚的赞美和意见,二者保持心灵间的沟通。这种良好的交流氛围,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写作的积极性。

二是活用网络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人人通空间等网络媒介,鼓励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文章,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发表者,以此不断扩大交流面,形成良好的读者效应。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发表意识,使其在潜在的竞争中不断强化写作意识,提高写作热情,还可以在读者意识观照下的交流环境中,使学生在多元化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中真实感受自己写作的价值,体会写作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功能性习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教师以新课标为导向,基于“功能性”开展习作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定的功能话题和语境,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改变以往消极被动接受的情况,积极主动感知并结合教师给予的指导和评价进行创作,主动朝着自我提升的目标不断迈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功能性习作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变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让习作不再只是单纯的任务式驱动,而是成为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落实的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教”与“学”的价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功能性语境习作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