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锋/江苏省句容市农业农村局
句容市茅山镇以丘陵岗坡地为主,镇域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万亩,常住人口3万,辖10个行政村。以丁庄村为核心的葡萄产业不仅是茅山镇的金字招牌,更是句容市生态农业的一张名片,享有“江苏葡萄看句容,句容葡萄问丁庄”的美誉。目前,茅山镇葡萄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葡萄2万吨,实现葡萄年销售额2.7亿元,带动2000户农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种植葡萄的农民越来越多,并带动周边地区不断扩大栽种规模,种植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丁庄葡萄”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成为江苏首次出口的葡萄类鲜果农产品。
党建引领,成立合作联社。为进一步推进葡萄产业发展,2015年由镇级牵头,成立了“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注册资金600万元,下辖7个合作社和5个家庭农场,服务全镇葡萄产业发展。2016年成立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党委,由茅山镇党委书记兼任合作联社党委书记,指导辖区内葡萄种植户的生产。成立管理、技术、生产、营销四个功能性党支部,选派机关干部任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党员种植大户任支部副书记、委员,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形成了“党建+合作联社+合作社+示范园+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联社和联社党委的成立,实现农业生产服务全覆盖,并以此为切入点,广泛吸引区域范围内的种植农户加入合作联社,为广大农户在葡萄种植管理、金融、农资、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更标准化和优质化的服务,走出了一条党组织引领、合作联社主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建、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无缝对接,推动了茅山镇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院校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依靠“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等农业科技专家,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成立南京农业大学葡萄研究所,打造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示范基地;构建“1个首席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服务小组+若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的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现场授课,保障农业技术的有效传递,提升葡萄种植水平。同时,注重科研院校先进理论落地推广、现代化农机引进,不断探索标准园区建设推广、葡萄园现代化管理操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带动葡萄产业升级发展。葡萄生产上,逐渐改变传统露天栽培模式,推广设施大棚栽培,应用国家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种植品种上,由刚开始的巨峰品种为主,逐步引进美人指、阳光玫瑰、金手指、白罗莎、黄玉等51个优良葡萄品种;技术上,逐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使用有机肥、全程采取绿色防控技术;经营上,实行“五统一”的模式:统一品种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不断提升葡萄的品质;营销上,积极宣传展示丁庄葡萄,由合作联社主动与商超对接,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品牌创建上,连续举办了13届“中国句容丁庄葡萄节”,成功举办了“丁庄葡萄上海推介会”,连续举办了6届“丁庄杯”早中熟精品葡萄评比大赛,大力推介茅山葡萄品牌,激发葡萄种植户种植热情。
培训升级,培育出“葡二代”。在全国劳模方继生的带领下,形成了第一批葡萄种植户。随着葡萄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茅山镇 “葡二代”应运而生,为葡萄升级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葡二代”是茅山镇葡萄产业子承父业的一支乡土人才队伍,正携手奔跑,走出一条葡萄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针对葡萄产业人才需求,茅山镇创新培养模式:一方面,借助科研院校资源优势,结合葡萄生产需要,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定期邀请葡萄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并邀请国内及日本葡萄种植专家讲课和现场田间指导;另一方面,强化与日本农文协的交流合作,将“葡二代”选送至日本各地农协学习,已先后选派了“葡二代”122人次赴日本研修生产经营技术,学习新品种栽培技术和高端水果的营销理念。目前,新一代高素质农民正以开放胸怀、更加宽广的视野发展葡萄事业。
整合资金,扎实为农服务。围绕促进葡萄产业发展,茅山镇政府整合涉农资金6000多万元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和乡村建设。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丁庄葡萄合作联社综合服务中心。支持丁庄村道路硬化、田间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配套建设。借助丁庄葡萄产业的基础优势,推动引领丁庄发展成为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式乡村”。选优配强村党总支,培养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服务。积极开发各种金融产品,如与农商行合作,开展“惠农贷”金融服务,农户可享受免担保、低利息的贷款服务。
融合发展,产业链接延长。推进以丁庄葡萄为核心的园区变景区,产品向礼品转变的发展路径,三产融合全面发展。茅山镇以政策奖补的形式,鼓励开发研制葡萄的各类衍生加工品。吸引义利康葡萄酵素、葡萄酒庄园、民宿等企业的投资建设,如今,茅山镇已有包括葡萄酵素、葡萄脆、葡萄籽油在内的24种葡萄衍生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拓宽了丁庄葡萄的产业链、价值链。创建“葡萄小镇”,核心区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建成83条合计47公里的生产景观道路。园区改造了7个点的景观,规划了葡萄长廊13处,设计了“情定丁庄”爱情广场、木屋、灶台等农耕体验区,加强房屋出新、景观绿化、水利建设、道路亮化,提升葡萄小镇游览观光水平,提高名气、引来人气、聚集财气。2015年7月建成丁庄村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建立了“手机、淘宝、微信、网站”四位一体的电子销售平台,提升了葡萄产业知名度。
注重区域品牌,统一销售推广。为提升“丁庄葡萄”区域品牌影响力,茅山镇统一整合产品包装,将“丁庄葡萄”区域品牌作为母品牌,原有每家的品牌作为子品牌,统筹体现在包装盒上。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促进葡萄销售,重点加强了丁庄葡萄品牌营销推广力度,目前成为上海第一家开市(costco)的国内唯一的葡萄供应商,真正将品牌向国际化推广。“丁庄葡萄”多次荣获全国葡萄评比金奖、江苏优质水果金奖、江苏名牌产品、江苏水果十大品牌等荣誉称号。在农村农业部指导评选的2019中国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目录中,丁庄葡萄位列果品类第十九名,江苏省内第一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丁庄葡萄”多次登录电视媒体,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2021年,茅山镇丁庄村葡萄成功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取得葡萄出口销售新突破;2022年8月10日第一批“丁庄葡萄”销往新加坡。
随着传统葡萄种植向精耕培育升级、家庭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农业生产端向农业销售端延伸,进一步加强葡萄生产显得日趋紧迫,但与此同时,自然条件、葡萄品种、人员培训、机械化作业等无法跟上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的问题却日益凸显,产业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顺畅等深层次的原因也日益暴露。
岗坡旱地较多,易有缺水现象。茅山镇葡萄种植,岗坡旱地较多,以丁庄为核心,葡萄成片种植,露天栽培面积大,设施栽培面积占20%左右,遇到特殊年份,容易受旱。特别是2022年入夏以来,高温天气频发,呈现出高温日数异常增多、高温强度异常偏增的特征,35℃以上高温日数达45天,35℃、40℃以上高温天气均已排历史第一。传统露天葡萄栽培模式受高温影响较大。
品种相对单一,品质难以保障。据调查,茅山镇葡萄主要以巨峰和夏黑两个早、中熟品种为主,占了85%,晚熟品种较少,由于上市相对集中,同期市场竞争激烈,周期短,卖不出价格,且易造成滞销,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少部分农户田地分散经营,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较低,管理较为粗放,葡萄品质难以保障。
种植面积较大,竞争相对激烈。据统计,目前句容市葡萄种植面积占江苏省十分之一,大体上可以用“3个5”来概括,即5.23万亩面积、5万多吨年产量、5亿多元年产值。茅山镇周边白兔、后白等乡镇,葡萄种植面积也超过万亩。同时,在葡萄冷藏保鲜加工环节较弱,产业链配套跟不上。茅山镇葡萄种植以鲜食品种为主,不适宜用于果汁、葡萄干、酿酒等,葡萄保鲜加工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农民培训单一,产业思维缺乏。高素质农民培训局限于生产技术指导、农业技术专家讲课和现场能观摩等,忽视了高素质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从生产出高标准高品质产品的高度提升高素质农民的思想教育,加强和培树新发展理念不够。
葡萄机械缺乏,机械化作业率低。随着高标准、规模化种植的深入,加上农村人口“空心化”、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普遍,有素质的年轻劳动生产者缺乏,有为的年轻人走进城市打工或服务于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的生产者大多数年岁比较大、文化程度低,用工难成问题,葡萄种植户普遍意识到必须推广应用机械作业,但适合葡萄园开沟、施肥的农用机械少且品种单一、选择性差。葡萄种植户希望有适宜句容丘陵地区作业,易操作、便携式的小型、轻型葡萄机械。
大力推广优质葡萄生产。一是逐步扩大设施葡萄栽培面积。主要解决葡萄品种单一、成熟期相对集中的问题;解决露地栽培易旱、模式单一等问题,提高葡萄生产稳定性;解决葡萄用药防病次数较多,葡萄品质安全性问题。二是推广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复合肥使用量,减轻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三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安全优质葡萄。四是推广水肥一体化和节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年份起到稳产作用。
布局适宜品种延长采摘期。引进和培育适宜当地种植的早、中、晚熟品种,延长葡萄成熟采摘期,错峰上市,进而延长葡萄产业的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时间,带来人气,提高经济效益。
因地制宜培育乡村人才。制定优秀人才招引落地保障制度,吸引适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的专业人才。加大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开展人才“定向培训”,围绕产业发展,培树新发展理念,挖掘和培养一批扎根乡村的人才队伍,让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在广阔的乡村创新创业。
创新驱动打造高端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精品农业,以高端品质抢滩高端市场,形成高端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品种和技术的创新,推动适宜当地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的提升,加大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于打造品质好、市场欢迎的高端产品。与有关科研院校形成紧密合作,始终保持产品走在领先位置,成为行业龙头。
培育完整葡萄产业链条。探索一二三产发展新模式,补齐农产品仓储、保鲜、加工、销售等方面短板,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与农产品电商、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等产业有效衔接,带动当地乡村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打响本地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品牌建设,坚持市场导向、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选育新品种、打造产业标准、建立销售线上线下网络,建设一套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管理、考核和销售体系,实现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