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璇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
游戏本身是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其对幼儿是有先天的吸引力的,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是作为重点教育模式之一的。因此,用游戏来吸引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动参与欲望的方式是可实施的。将幼儿教育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结合,应围绕幼儿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奥尔夫音乐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早在40年前奥尔夫音乐就被引入我国,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现如今已经成为艺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而且相比于其他传统的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更加进步,更加强调艺术的本身特性,侧重于对幼儿情感的融入和培养,能与幼儿的身心发展高度匹配。
幼儿教育主要是针对3~6岁的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戏化的课程更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是比较浅显的,同时对各类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幼儿园课程在教学中应具备游戏化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起到较全面的启蒙作用,能让幼儿对情感、知识、社会性等多方面的认知得到提高。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幼儿内心世界的开发,只有在这样的学习中,幼儿才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会以独特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去主动学习。幼儿园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成长特点,将奥尔夫音乐引入幼儿园课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奥尔夫音乐的特点,适当地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使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例如,在课堂上,幼儿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秋夜的蛙声、用流水声表述江河奔腾、用踏步声来演绎节奏,当所有的幼儿都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声音时,就会形成一部悦耳动听并且极富童趣的交响乐。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每个知识点都贴合到游戏设计中,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年龄较小,幼儿的专注力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和吸收新知识,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加入幼儿园课程当中,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奥尔夫音乐理念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点对点传播,更要在传播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情感的交流和传递,在歌声中体会言传意会的境界,因此能在塑造幼儿情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游戏化的音乐教学能让幼儿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并让音乐教学与幼儿的身心发展高度结合,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认知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智力的最佳手段。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将课程游戏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成人的游戏和幼儿的游戏是有所不同的。成人的游戏是制度化的,是社交生活中的游戏,而幼儿的游戏没有制度化,简单的乐趣就是游戏。教师应该注意选择与幼儿的心理特征相匹配的游戏,以便他们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欣赏到歌曲和帮助他们理解音乐。
“歌”是语言,人类通过交流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这时候的语言就成了交流的一种媒介,由于音乐是无国界的,同时还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语言,是一种跨越种族的语言。奥尔夫音乐教学在节奏中加入了语言文字,通过节奏和语言文字的结合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力。
“舞”是律动,也是动作,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流方式之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对于动作是通过舞蹈形态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与语言交流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伸手、跺脚、拍手、拍脚等。其与节奏相结合的时候,可以在音乐响起时让幼儿随着音乐进行基本的动作练习,比如,拍拍肩膀、拍拍大腿等来做一个节奏练习。
“乐”是乐器,也是旋律,无论在任何场合的音乐课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奥尔夫音乐课堂的乐器就像是幼儿的玩具,整个授课过程就像是一场游戏,主要是通过游戏让幼儿来感受音乐,在实践中来体会快乐。
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始终坚持着即兴性原则,这与幼儿认知事物的方法较为吻合。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教音乐的教师,就像是为幼儿设计一场音乐游戏一样,能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审美情操。
奥尔夫音乐在世界音乐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地位。在奥尔夫音乐理念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点对点传播,更要在传播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情感的交流和传递,在歌声中体会言传意会的境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艺术灵感自由地翱翔在艺术世界中。在此种教育模式中,幼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利用引导和启发,帮助幼儿对艺术世界建立个性化认识,并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感悟和艺术灵感。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幼儿教师普遍将训练幼儿的音乐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不仅教师教起来吃力,幼儿学起来也具有很大压力,所以音乐课堂教学稍显沉闷,很难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让音乐的轻松学习变成可能,奥尔夫认为,音乐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并不需要对技巧过于执着,而是需要全身心地感受心理和环境的宽松与自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会要求幼儿怎么做、如何做,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一些语言暗示,鼓励幼儿自己寻找音乐感觉,以此来降低幼儿的心理负担,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满足感。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中,奥尔夫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也多采用一种类似于游戏的活动,例如,教师会鼓励幼儿随着教师的节奏随意走动,帮助幼儿通过走动的节奏来辨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然后慢慢加入二分或者刮胡的声音。经过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幼儿都对这种听节奏随意走动的学习方式抱有强烈兴趣,他们甚至会开心地随着音乐变化而自编自导出一些动作和表情,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深入地感受音乐元素,这个从源头上避免幼儿从小产生从众行为和习惯性模仿,有助于他们的独立自主成长。由此不难看出,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中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创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乐在其中,真正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让学习行为在不自觉中自然进行。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若想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幼儿就必须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只有真正感受节奏,才会引起身体共鸣,才会达到与音乐神行合一的境界。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中,幼儿教师也要进一步提高节奏训练的趣味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来提高幼儿对节奏的敏感度。幼儿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充分挖掘生活中存在的节奏,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并配上不同的节奏型:小鸡小鸡叽叽叽,小羊小羊咩咩咩,公鸡公鸡喔喔喔,小狗小狗汪汪汪……教师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已知经验,再加以引导:小鸡着急的时候还可以怎么叫啊?“叽叽叽叽”就变成了四分音符的节奏了。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其他内容与节奏教学进行整合,为幼儿的节奏学习打好基础。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幼儿教师通常没有对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引起高度关注,导致幼儿学习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加侧重于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并且这种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需要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而灵活变化的。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中,幼儿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也一定要注重幼儿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让两人合作完成“拍报纸”的游戏,让两名幼儿面对面站立并一起听节奏,一名幼儿需要按照节奏变换报纸位置,另一名幼儿则跟随节奏要打报纸,利用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又如,让四个幼儿跳俄罗斯舞曲,并让他们自己商量动作和先后顺序,赋予幼儿强烈的学习自主性,那么即使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幼儿,也能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进而各司其职,充分体会到合作的快乐。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让每一名幼儿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让学习行为真正发生,通过愉快地参与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综上所述,现如今在艺术领域普遍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典型的参照性和借鉴意义,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特性,能在应用过程中实现多种艺术资源的融合教学,并且表现出极高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但是作为外来文化之一,在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呈现出强烈的地方差异,其传播过程也受到了一定阻碍。这就要求艺术从业者必须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积极钻研,努力挖掘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价值和魅力,充分借助教学改革实现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深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