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接受蓝光治疗新生儿的干预效果

2022-12-20 11:53连敏
河北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鸟巢蓝光黄疸

连敏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由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新生儿巩膜、皮肤、黏膜出现黄染症状[1,2]。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以蓝光治疗为主,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往往会因环境的陌生而缺失安全感,进而出现哭闹、抓伤等情况,严重影响蓝光治疗的效果[3,4]。以往临床常用的传统常规护理,仅侧重于对疾病的护理,而对患儿的身心舒适状态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护理效果不佳。环境管理是近年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具体到儿科主要是根据患儿的身心特点来布置温馨的治疗环境,以达到安抚患儿目的[5]。鸟巢式护理方法是一种利用绒棉材质的浴巾制作成鸟巢形状来模拟子宫环境,给患儿提供充分安全感的护理模式[6]。上述两种护理在黄疸患儿中有所应用,但联合应用现阶段笔者所见尚缺乏研究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接受蓝光治疗的112例黄疸患儿,旨在研究环境管理联合鸟巢式护理对蓝光治疗的新生儿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蓝光治疗的112例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56例。常规组:男30例,女26例;胎龄37~41周,平均(38.65±0.63)周;日龄1~7,平均(5.33±1.09)d。研究组:男28例,女28例;胎龄38~41周,平均(38.73±0.65)周;日龄1~8 d,平均(5.41±1.11)d。对比2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7]中有关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②出生时Apgar评分为8~10分,无窒息史;③具备蓝光治疗适应证者;④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疾病者;②存在代谢性、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伴有严重感染者;④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常规喂奶、各项指标监测、体温监测、肢体护理等工作。在蓝光治疗期间,予以患儿带好黑色眼罩,调节灯光距离、暖箱温度和湿度等。

1.3.2 在常规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环境管理联合鸟巢式护理。

1.3.2.1 环境管理:病房、治疗室的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55%~65%,保持室内干净整洁、良好的通风透气。蓝光治疗期间,保持安静的治疗环境,避免噪音影响患儿。同时,护理人员需从听觉、触觉上予以患儿安抚,以稳定患儿情绪。在调节暖箱温度时,注意观察温度对患儿的影响,并及时予以患儿补充水分、能量、微量元素等。病房内尽可能关闭大灯,开床旁灯,拉开窗帘时需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患儿眼睛。病房、治疗室尽量布置温馨,多选择粉色或蓝色的墙纸,并张贴卡通图片等。

1.3.2.2 鸟巢式护理:护理人员采用绒棉材质的浴巾折叠成椭圆形的鸟巢形状,其大小要与患儿小相符合,柔软度适中,将患儿放入鸟巢前,护理人员需将鸟巢提前预热至33℃,之后将患儿的四肢调整为微屈,确保患儿在鸟巢中为蜷卧状态,护理人员的动作要轻柔,并对护圈大小以及松紧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将患儿放入暖箱中。在鸟巢式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每2小时予以患儿更换体位,予以患儿喂养后,需清洁患儿口鼻,并定时进行皮肤清洁,以保持患儿皮肤处于干燥状态,预防并发症发生。

1.3.2.3 ③对患儿进行蓝光治疗期间,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为降低不良反应对患儿睡眠的影响,护理人员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患儿出现呕吐,则将其头胸抬高,头部偏向一边,以避免呼吸道发生堵塞;如患儿哭闹严重,则可遵循医嘱对其注射苯巴比妥;若患儿眼罩脱落,则对其手、背、头等部位进行抚摸,以给予其安慰;若患儿因穿刺所产生的疼痛而出现哭闹情况,则需对其进行安抚,以提升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若患儿存在皮肤损伤的情况,则在其手部套上棉布手套,并穿上短袜,以免患儿活动时再次损伤皮肤。

1.4 观察指标

1.4.1 护理前、护理后,采3 ml静脉血测总胆红素水平。

1.4.2 护理期间,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大便颜色恢复正常时间、黄疸完全消失时间、出暖箱时间。

1.4.3 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在患儿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沟通水平以及态度,总分为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5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量表的内容效度CVI为0.88,内在一致性Cronbach’s α为0.90,信效度较好。

1.4.4 统计患儿每日睡眠时间、哭闹时间。

2 结果

2.1 2组患儿子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护理前,2组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

2.2 2组患儿子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大便颜色恢复正常时间、黄疸完全消失时间、出暖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3 2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n=56,例(%)

2.4 2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比较 研究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哭闹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主要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8,9]。一般情况下,病理性黄疸主要是新生儿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或黄疸持续2~3周无消退迹象,甚至持续加深或消退后再次出现[10]。生理性黄疸主要在新生儿出生后2~3 d出现,4~6 d达到高峰,7~10 d会逐渐消退,若患儿病情严重,则极易致残、死亡[11]。因此,针对于新生儿黄疸,临床多会及时予以患儿蓝光治疗。该治疗能促使患儿机体内胆红素溶于水,并经过胆汁、小便排出体外,到达降低血清胆红素目的,减轻患儿黄疸症状。然而,为了确保蓝光治疗效果,临床多辅以护理干预。

蓝光治疗过程中,若依旧采用常规护理,患儿在暖箱内的四肢是伸展的,导致患儿难以进行手口互动,减少非营养性吸吮,影响蓝光治疗效果[12-14]。同时,常规护理无法为患儿提供充足的安全感,使其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哭闹等情况,进而延长出暖箱时间。可见为蓝光治疗患儿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管理是一种通过打造良好的环境来稳定患儿情绪的护理措施,鸟巢式护理则是一种模拟子宫环境的新型护理模式[15,16]。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的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环境管理联合鸟巢式护理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究其原因,在蓝光治疗过程中,为患儿提供全面、细致的环境管理,能让患儿在温馨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稳定,使蓝光治疗顺利开展,进而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加快胆红素排出[17]。同时,通过鸟巢式护理来模拟子宫环境,能让患儿感到熟悉,稳定其情绪,利于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稳定[18]。同时,鸟巢式护理的温度、环境舒适,能减少患儿的哭闹,并避免反复护理操作而引起的不适感。鸟巢式的构造特点能避免患儿皮肤直接暴露在外,减少体表散热过度,提高患儿热量储备能力,维持其体温稳定[19]。鸟巢紧贴患儿,能有效减少哭闹、抓伤等情况,有利于保证蓝光治疗效果。而当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时,则能加快黄疸症状缓解,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大便颜色恢复正常时间、黄疸完全消失时间、出暖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出暖箱时间加快主要与鸟巢式护理能给患儿带来充足的安全感,使其哭闹减少等方面有关。

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儿家属(P<0.05);可见,环境管理联合鸟巢式护理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主要是因为舒适的治疗环境、鸟巢式构造能避免患儿哭闹、抓伤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儿家属的担忧,且经过有效的护理后,蓝光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症状缓解加快,则能让患儿家属满意于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本研究中, 研究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每日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原因在于鸟巢式护理可以使患儿放松身心,满足患儿的情感、安全感等需求,从而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可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夜间睡眠模式,提高睡眠质量[20-22]。

综上所述,在接受蓝光治疗的患儿中采用环境管理联合鸟巢式护理,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加快其黄疸症状缓解,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鸟巢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鸟巢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重回鸟巢
鸟巢大作战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