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源,黄 萍,杨 帆,胡雅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 610103)
2020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提出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壮大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同时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创新创业的产业发展带头人才十分稀缺,要不断培养拥有高素质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大邑县青霞镇汇聚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并精准制定了《大邑县实施人才优先发展行动计划》等多个和农村人才相关的政策,并依托幸福公社确定了“乡村文创小镇”的发展定位,建立四川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成为四川首个农业创客中心,构建了多元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
乡村人才振兴是国家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吸引人才到农村进行创新创业,在不断实践和发展中提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更加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使其胜任力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国内外研究中,针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李金星等对我国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从合理规划相关课程、产教融合和建立专业师资团队等培养的不同方式来体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其余大部分研究也是围绕开发与培养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为主,以及对相关政策提出建议,且大多数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与之相关的定量研究。对于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综合能力研究的文献也较少,忽视了人才胜任力的构造,对于人才整体胜任力结构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意识。
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积极投入到社会的创业实践中去的综合型人才[2]。对于创新创业人才来说,知识是“生产力”,技能则是“含金量”,要全面发展需要具备创新人格、协作精神、实践能力、扎实基础、创适思维5个素质。面对我国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刘荣志、伍涛和黄圣男等认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主要以创业者为主,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创业活动,既具有创新素养又具有创业潜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3]。陈夫,豹王芳等认为乡村创新创业人才主要是指有创新创业能力,拥有一定的资源禀赋,包括个人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素质比较高的社会劳动者[4]。所以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综合技能的提升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胜任力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 D.C.McClelland) 在1973年提出的。他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能进一步指出智力因素不是判断个人业绩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个体具备的动机、特质、自我认知、技能等,即胜任力才是决定工作绩效好坏的关键指标[5]。其中胜任力主要的三大特征是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景条件,个体特征又可以分为5个层次,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动机和需求。同时基于现实实践,大部分研究都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人才评价、人才甄选、人才培训、绩效考核、职业发展等[5]。
胜任力指标选取主要依据于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需要有专业知识、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市场信息、经营头脑和创业激情等综合能力强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来提升乡村产业的层次水平。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其中也提出要加快培养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和学习交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此外,孙丽璐,马鑫,董森等在创新型技术人才胜任力模型中提出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等指标,再结合国内外研究者构建的相关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评价指标来构建本文的胜任力模型。
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作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更要用创意推动产业和乡村发展。文章以大邑县青霞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初始胜任力特征进行采集,提炼出20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特征,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初始胜任力特征
结合专家讨论、意见征询对初始胜任力特征进行筛选,通过归纳以及不断修正,最终提炼出24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特征构建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模型
基于农旅融合及大邑县青霞镇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本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根据上述24项胜任力特征所建立的模型对青霞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所具备的胜任力进行评价打分。首先是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学历、年龄、职业和对青霞镇创新创业人才了解程度等。二是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所具备的胜任力进行评价打分,根据“很差”“稍差”“一般”“良好”“优秀”的评价顺序,依次赋值1、2、3、4、5分,最终形成调查问卷。
本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方式进行提问,以大邑县青霞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在网络平台上发放问卷。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135份问卷,除去不符合研究要求者,其中111份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2.22%,经过信度检验,Cronbach.α系数为0.968,大于0.9,说明本问卷可靠性高,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
问卷调查结果构成的基本信息主要有:在性别方面,男性占43.24%,女性占56.76%,男女比例均衡;在受文化程度方面,专科及以下占45.05%,本科占37.84%,硕士及以上占17.12%。在去过大邑县青霞镇旅游或居住方面,去过大邑县青霞镇旅游占72.97%,居住在大邑县青霞镇占6.31%,曾经居住在大邑县青霞镇占20.72%,说明对青霞镇有一定了解的人占多数,该地的旅游吸引力也较大。在对当地创新创业人才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占24.32%,比较了解占56.76%,一般了解占17.12%。
根据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及要素统计分析
由表3可得出,大邑县青霞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在创新特质和创新创业人才能力类别的胜任力平均值都较高,处于全部类别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中创新思维、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和创业能力分别位于全部胜任力要素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说明这3个要素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非常重要,同时也说明该镇农村创新创业人在创新特质这方面是可以胜任的。而信息与技术素养类别的胜任力平均值最低,其中信息服务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这两项的胜任力要素平均值都较低,处于全部要素中的倒数第一位和倒数第三位。同时,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推广营销能力这三项的胜任力要素平均值也都较低,处于全部要素的倒数第23位、第19位和第22位,说明该镇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还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这一胜任力要素的排名也较低,且标准差较高,说明并不是个例的胜任力较弱,而是整体的水平都比较低,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结合大邑县青霞镇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和经济发展现状,根据胜任力理论及建模方法,按照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一套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再通过对各个胜任力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整理,目前发现该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在胜任力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4.1.1 信息抓取和数据分析能力略有不足 说明该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对于信息和数据的敏感度较低,对游客的需求还没有做到全面的了解。面对现在复杂的信息系统,可能该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还未涉及得很深入,同时探索精神较少,会容易抓不住热点,从而不能有效挖掘到最新数据,对于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也就成为了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
4.1.2 组织和推广能力有待提高 因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更多能力的培养在于自身创新思维的开发,会容易忽略个人在团队中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一个团队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在于“创”,更多的应该有人去组织和领导大家去做好“创”之后的工作,面对现在智慧旅游大环境,创新创业更是需要去钻研和思考的。同时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也很容易缺乏推广营销能力,从而使产业无法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很容易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因为推广营销的问题导致资金链断开,从而形成“只出不进”的局面。除了以上问题,该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创新创意方面都很优秀,能够尽其所能,因地制宜,开创当地新旅游产业。面对当代乡村旅游产业的竞争和压力来说,该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抗压能力也比较优秀,用创意推动产业和乡村发展,在众多竞争力里脱颖而出,使该镇不仅仅成为四川首个农业创客中心,还获批全国首批“星创天地”,成为了农业品牌的孵化器、农业人才的培训地。
对于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提升,要紧紧围绕乡村的发展,根据当地的人力资源规划和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和政策,及时跟进人才后期培养计划,所以针对大邑县青霞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的问题,建议当地需要加强团队里每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通过人才考核手段,大胆使用新人才,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核机制,还可以通过在岗竞争,来确定人才的胜任力水平。同时可以组建相关党团活动、旅游团建、个人技能专项培训等活动来选拔出可以领导团队发展,组织团队创业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的上下浮动,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乡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坚持内外引培,建立多种教育培训机制,结合“互联网+创新创业”模式,充分提高人才信息服务能力与数据挖掘能力。以内部培训为主要手段,外部培训为辅,缩短认知差距,提高人才素质,激发工作热情,增强人才归属感,使乡村文化和智慧旅游紧密结合。除此之外,面对当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同行的压力与竞争也随之而来,除了注重人才知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更加要注重抗压能力的提升,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不断加强心理素质锻炼,通过自我调整或者向他人倾诉的方式来释压,从而增加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怠慢情况的出现,更好度过工作平台期,将压力转换为动力,将提高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抗压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目标。同时鼓励人才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大家一起修正,完善,共同产生全新的方案,在创造磨合过程中,个体感受到相互刺激的激动和创新点的不断闪现,不但可以完善他们的思考,也可以激励创新意识[6]。
用好人才,尊重人才,肯定人才。面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农村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是每一位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是乡村和人才之间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关键,也是乡村旅游建设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