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稻水象甲发生状况及防控对策

2022-12-20 11:34刘跃富何成杰雷春艳任小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秧田越冬成虫

刘跃富,何成杰,雷春艳,任小平

(四川省盐亭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盐亭 621600)

稻水象甲(LissorhorptrusoryzophilusKuschei)俗称象甲虫,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的水稻害虫,被列为我国二级检疫性有害生物[1]。1988年首次在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稻水象甲。截止2010年,稻水象甲疫区已扩大到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3]。随着对南美洲、亚洲主要水稻种植国的入侵,稻水象甲已对全球稻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成虫啃食稻叶表皮和叶肉,影响稻株正常光合作用,幼虫取食稻根,破坏根系组织,阻碍营养物资吸收和传导,导致水稻分蘖减少、易倒伏、植株矮化、黄化枯萎、抽穗延迟甚至全株枯死,一般会导致水稻减产30%左右[4]。

四川省2011年5月首次在泸县发现稻水象甲,现在已经有49个县发生[5]。发生呈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防治难度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造成稻水象甲虫口基数呈逐年增加、发生范围不断扩散的主要原因。盐亭县自2012年5月传入以来,呈逐年扩散蔓延趋势,对盐亭县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介绍盐亭县稻水象甲的发生发展的生态规律,通过试验总结出来许多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防治稻水象甲扩散蔓延提供参考。

1 稻水象甲发生情况

1.1 发生范围及分布

盐亭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嘉陵江与涪江分水岭上。东接西充、南部,南连射洪,西邻三台,北抵梓潼。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9hm2左右,总产1.02×105t。全县总人口60.2万人。从2012年5月2日在三元乡首次发现稻水象甲开始,全县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2发生1.8hm2;2013年发生1.94hm2;2014年发生2.17hm2;2015年发生3.25hm2;2016年发生3.5hm2;2017年发生3.7hm2;发生乡镇从2015年的15个发展到2017年的20个。发生程度部分田块2级发生,其他均为1级发生。

发生分布主要呈沿河流的流域放射状分布:包括分布在雍江流域的洗泽、折弓乡、宗海乡、金孔镇、金鸡;弥江流域的林山乡、富驿镇;湍江流域的永泰、林农、三元乡;榉溪河流域的八角、榉溪乡、五龙乡;梓江流域的剑河、安家等。新增面积主要发生在上述发生区域河流的下游。

表1 盐亭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单位:hm2)

1.2 发生规律

稻水象甲为半水生孤雌生殖昆虫,经过连续6年的监测,盐亭县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是一年一代,以成虫滞育越冬,经历越冬代成虫→卵→幼虫→土茧→新一代成虫→再越冬的过程,从3月上旬至7月下旬完成一个生命周期。越冬场所主要在靠近水沟附近较为疏松约10cm土层内,越冬代成虫从3月中旬开始活动,从越冬场所迁飞到周围的禾本科杂草和苗床上危害,4月上旬开始迁入稻田,4月中下旬为迁入和田间危害高峰期。5月下旬到6月上旬是幼虫危害高峰期,6月中旬是土茧发生高峰期。7月上旬是新一代成虫危害达高峰。其中6月上中旬是稻水象甲3个虫态共存的时期。

1.3 发生特点:

1.3.1 孤雌生殖 该虫在中国为孤雌生殖型。成虫一生产卵60~100粒,产卵期约30~60d。

1.3.2 趋光性 成虫在飞行季节,有较强的趋光性。

1.3.3 趋嫩性 成虫在水稻和杂草上主要取食嫩叶,老叶很少取食,有明显的趋嫩绿习性。

1.3.4 耐饥和耐窒息 据资料显示,稻水象甲在越冬过程中基本上不取食,能存活6个月以上。在活动季节,不吃不喝,也可活20d左右。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放在试管中,管口加橡皮塞),干燥时可活20d以上,有水时可活30d以上。

2 防控对策

根据稻水象甲在盐亭县的发生情况,经过几年的监测调查、防控试验和示范,本文总结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2.1 加强植物检疫

按照国家《植物检疫条例》和四川省《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要求,对进出行政区域的水稻种子严格把关。加强对来自虫情发生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稻草及其制品的检疫;认真做好查验工作,严格做好灭虫处理。同时,要查清各经销户种子来源,防止稻水象甲人为远距离传播。

2.2 做好监测预警

2.2.1 全面普查 一查秧田。在4月中旬秧田揭膜后,越冬代成虫向秧田转移,进行危害为秧田普查阶段,目的是了解秧田危害情况。二查本田。水稻移栽后,大量成虫进入本田危害。4月底至5月底为普查时间。了解发生的总体情况。方式以踏查与走访相结合,对发生乡镇区域内的所有田块进行调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各乡镇汇总后上报农牧局,农牧局汇总全县稻水象甲的总体发生情况和发生面积,上报上级部门。

2.2.2 田间监测 根据盐亭县稻水象甲发生区域和分布特点,在全县设立了4个监测点,分别在富驿镇青献村,三元乡双泉村,折弓乡笔尖村,黄溪乡向阳村。前3个村是稻水象甲发生重点地区,向阳村是未发生区域。后期又增加了金孔镇的廖家桥村,洗泽乡的凤凰村监测点。各监测点从秧苗期开始进行系统监测,由县植保植检站派专人负责,定时、定期田间系统监测、记录。3~8月,每天定人定时收集、记录灯诱情况,周四向省市汇报。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调查。一是越冬调查。为了准确掌握稻水象甲的越冬情况,分别在富驿、八角、三元、洗泽4个乡镇头年稻水象甲发生严重的田埂、土坡、水沟边等地方,每个地方选4个点,分别在头年11月和第2年3月,在相同地点进行筛查,发现稻水象甲的越冬场所主要在靠近水沟附近,较为疏松的约10cm土层内。另外,在小水沟附近,用纱布覆盖了2m2地面,观察稻水象甲出土时间,因为它一旦出土就会爬在纱布上。从3月1日盖上后每周一调查。在杂草危害情况调查中,4月上旬在几个点均发现杂草上有危害状,也发现成虫。4月中旬在水稻移栽早的田块稻田已经大面积发生危害,说明稻水象甲从3月初开始活动,主要在越冬附近的禾本科杂草上生活,4月初逐步迁入稻田,4月中旬进入危害高峰。二是灯诱监测。每年3月上旬开灯进行监测,一般在3月中旬就见虫,从灯诱情况也说明,越冬代成虫从3月中开始,逐步从越冬场所迁出,4月中旬上灯,4月中下旬为灯诱高峰期。到了6月下旬和7月上中旬进入灯诱第二个高峰期,7月下旬还有零星上灯的,而灯下再没诱到成虫。三是幼虫调查。稻水象甲的幼虫是对水稻造成直接危害最严重的,也是严重影响产粮的时期,轻则造成生长不良,形似坐蔸,重则造成大量缺窝断苗,严重影响产量。5月上旬开始,在全县选取不同乡镇、不同地区和重点监测点的稻水象甲发生区的稻田对幼虫发生情况进行筛查,5月中下旬为幼虫发生高峰,平均虫株率达到70~300头/百丛,说明幼虫危害在这期间达到高峰。四是土茧调查:在筛查幼虫的同时也加强对土茧的调查,从6月初开始在个别田块发现土茧,6月中旬土茧数量最多,平均在50~100个/百丛,数量最高达150个/百丛。但同时幼虫、成虫也同时存在,说明这阶段是稻水象甲化蛹的高峰期,是稻水象甲3个虫态共存的时期。

3 行政措施

3.1 成立机构

根据全县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搞好稻水象甲的调查,包括发生范围、发生程度、危害特点、需要采取的措施等,及时向县委、政府做好情况汇报。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稻水象甲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委、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目督办等部门为成员,全面安排部署稻水象甲的防控和督查工作。县分管领导亲自主持稻水象甲防治工作,县政府及时以文件的形式对全县的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并从县级财政及时划拨防治专款,应急采购防控物资,及时分发到发生地区,利用植保专业防治队伍进行有效扑杀。各镇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行动,全力普查,宣传动员,积极防治。县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稻水象甲防控工作的资金、物资保障和监督防治资金的专款专用。

3.2 制定防控方案

由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牵头,成立防治技术小组,负责稻水象甲监测点的系统监测和防治技术方案制定、培训、宣传,指导各乡镇搞好疫情调查、普查、核实、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乡镇农技部门负责辖区内稻水象甲具体的技术指导和防治工作,任务落实到乡,责任落实到人,县干部到乡,乡干部到村,村干部到社,把防治措施和防治技术落实到每家每户,确保稻水象甲的危害不扩散,把损失降到最低。

3.3 宣传动员

为了把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充分利用《植保情报》、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QQ群、多媒体、技术卡片等方式,把防治技术广泛宣传。召开防治现场会、技术培训会对防治技术进行现场培训、现场演示。农牧局选派的技术干部到乡镇,跟农技人员一起,到户到田块进行技术指导。

3.4 现场带动

根据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每年在3月旬或4月上旬,由县政府牵头,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稻水象甲防控现场会,以会代训,对水稻秧田期防治,带药移栽技术,大田防治技术分别进行现场演示,安排部署当年稻水象甲的防控任务和防治目标。为确保稻水象甲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了多个稻水象甲防治工作督察组,分别对全县发生乡镇进行督导,在防治的关键时期,督导人员深入基层,靠前指挥,面对面对农民进行指导,不漏村,不漏户,确保了防治不留死角,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检疫站、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的专家多次莅临现场指导。

3.5 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

3月下旬进行秧田防治,4月中下旬对已经移栽的稻田普遍防治1次,5月中下旬在发生重的田块采用撒施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利用植保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有先进的植保机械的服务主体,对稻水象甲发生较重的地区,进行统防统治,充分压低稻水象甲的基数,防止其扩散。同时,也可以在发生区域的一沟、一湾,由农户自发组织,统一购买药剂,统一时间打药,也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 防治措施

4.1 物理措施

春季育秧前,清除田块周边的杂草,是稻水象甲失去越冬场所,降低虫源基数。合理施肥,因稻水象甲具有趋嫩性,合理施肥,促秧苗健壮,可降低其危害。利用稻水象甲成虫的趋光性特点,安装杀虫灯对稻水象甲成虫进行诱杀。稻田养鸭,水稻移栽定根后就可放鸭,期间不需要除草、防病治虫,水稻主穗破口前才收回鸭子。种子处理,种子出入库时,要进行熏蒸灭虫。

4.2 化学防治

防控上坚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早扑灭”的原则,一是高度重视在秧田期防治和带药移栽,可以有效压低越冬代成虫虫源基数。移栽后全面抓好大田防治,兼治一代螟虫,可以有效控制危害,减轻幼虫防治的压力。以化学防治为主,以村为单位进行联合防治,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时间施药,统一检查,防治区域包括发生区稻田、稻田发生区周边公共区域,确保防治不留死角,坚决控制稻水象甲危害扩散蔓延。

4.2.1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将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25~30g,拌水稻种子1kg,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

4.2.2 秧田防治 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重点对秧田防治2~3次。以减少越冬代成虫基数。用药范围除秧田外,对秧田周边田埂、渠坎、杂草要同时喷药防治。丁硫克百威5%颗粒剂1000g,加入75%三环唑30g/667m2,秧苗移栽前5~10d均匀洒于秧苗上,或者将秧把在药液中浸泡30min,让水稻根系充分吸收药液,并传导至上部叶片,可抑制成虫产卵,对稻水象甲成虫及幼虫均有效,且持效期长。

4.2.3 大田防治 移栽半月后,对本田及周边田埂,沟渠,杂草喷药1次,坚持防治成虫与幼虫并重。防治成虫,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mL/667m2对水50kg进行喷雾。同时可兼治一代螟虫。施药时加碧护促进叶片修复。幼虫防治药剂:在秧苗移栽定根后,用呋喃丹撒施剂或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2~3kg/667m2,拌20~30kg细土均匀撒施。

5 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5.1 稻水象甲的传播途径

有关稻水象甲的传播的方式说法很多,根据有关资料和省、市植保植检部门的宣传和技术培训,稻水象甲主要由气流、物流、迁飞、水流等主要形式进行传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相对较慢和窄。但随着近年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大面积普及,机械化收已成常态,跨区作业是否又成了稻水象甲进行远距离传播又一途径,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5.2 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

由于稻水象甲的生理特点的特殊性,稻水象甲的越冬场所复杂性,农民只对稻水象甲在田间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只重视对田间的防治,忽视了对稻田周围的杂草、树林等防治,越冬场所的防治几乎为空白,导致来年稻水象甲危害的基数年年增加,危害面积也大幅度增加。

5.3 监测工作的局限性

由于稻水象甲传入时间短,人们对它的认识很多来源于资料和培训讲座,监测仪器设备基本没有,频振式杀虫灯是目前的主要手段,这些监测手段的不完善,得出的监测数据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局限性。

5.4 关于稻水象甲的统防问题

因其能迁飞、能趋光、能顺水流传播,能随着机械收割远距离传播,因此,要全面防治甚至消灭它是不可能的。在实际生产中,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植保专业队伍对重点地区、重点田块进行统统治防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

总之,稻水象甲的危害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控制其扩散,及时施药防治,是完全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防治稻水象甲的工作又是长期而艰巨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猜你喜欢
秧田越冬成虫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感怀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