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泽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主要由急性胃黏膜损伤、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以及胃癌等原因所致,其病情急且进展快,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临床上常用内镜直视下止血的方式治疗,消化内镜止血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但内镜下止血成功后仍有10%~30%的患者会发生再出血的可能,而再出血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进一步升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3]。因此,对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预防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提供一定参考。故本研究以内镜下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结果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内镜下治疗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护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4];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入组。排除标准:严重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男164例,女46例;年龄35~75岁,平均(51.31±5.46)岁;上消化道出血原发病类型分胃溃疡、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出血、Dieulafoy病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和其他。
1.2 方法
1.2.1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入组患者根据内镜治疗后是否再次出血分为再出血组(50例)和未再出血组(160例)。统计可能影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酒史、消化道出血史、抽烟史、出血病变直径>2 cm、血红蛋白≤90g/L、后续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缺乏、单一内镜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Ⅰa级出血(喷射状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白蛋白≤38 g/L、开始内镜治疗时间>24 h、入院时休克、支持治疗不足、血管畸形、恶性肿瘤出血。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 27.0软件,定性资料以[n(%)]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内镜下治疗的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出血组患者出血病变直径>2 cm、血红蛋白≤90 g/L、后续PPIs缺乏、单一内镜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Ⅰa级出血的占比大于未再出血患者(P<0.05)。见表1。
表1 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单因素分析/[n(%)]
2.2 影响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病变直径>2 cm、血红蛋白≤90 g/L、后续PPIs缺乏、单一内镜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Ⅰa级出血均是导致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以黑便、呕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面色苍白、发冷、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死亡率高达8%~13.7%,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5-6]。目前,内镜直视下止血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其疗效较好,但此方式仍有再出血的危险,在任海霞等[7]的研究中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止血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9.23%。本研究210例患者中采用内镜止血后,160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达76.19%,仍有50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发生率达23.81%,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分析经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对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尤为重要。
本研究对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饮酒史、消化道出血史、抽烟史、合并肾功能不全、白蛋白≤38 g/L、开始内镜治疗时间>24 h、入院时休克、支持治疗不足、血管畸形、恶性肿瘤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出血病变直径>2 cm、血红蛋白≤90 g/L、后续PPIs缺乏、单一内镜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Ⅰa级出血方面资料比较,再出血组患者占比大于未再出血患者,差异有显著性,并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病变直径>2 cm、血红蛋白≤90 g/L、后续PPIs缺乏、单一内镜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Ⅰa级出血均是导致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此结果与吴梅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出血病变直径、血红蛋白含量、治疗方式以及出血方式等是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出血病变直径大不利于创面愈合;血红蛋白水平低可影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变部位血氧的供应,使得病变部位愈合延迟,导致再出血[9];后续PPIs治疗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为止血及加快血小板凝聚提供有利环境,并可稳定血栓,增强内镜止血成功率[10];内镜下联合多种止血方式可有效止血,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内镜活动性出血表明病变处可能有较大血管破裂,若未及时有效处理,易引起再出血的发生[11];Ⅰa级出血提示患者出血量大、出血急,且病灶易侵犯周围较大血管,导致血管残端压力较大,处理不好易引起再出血。
综上所述,出血病变直径>2 cm、血红蛋白≤90 g/L、后续PPIs缺乏、单一内镜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Ⅰa级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针对性防护措施及针对性治疗,减少再出血的发生。为此提出以下临床护理建议:①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因黑便、呕血以及所做的内镜治疗产生精神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产生不利于病变部位的愈合,因此护理人员要详细向患者讲明内镜治疗的目的、方法及疗效,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②术前注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吸氧,补充血容量,另外,注意患者出血病变直径及血红蛋白含量,根据医嘱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③术中胃镜与冲洗管的插入动作要温柔,洗胃液采用冰盐水,可收缩血管,手动冲洗。④对于后续PPIs缺乏、单一内镜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Ⅰa级出血患者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⑤术后嘱咐患者卧床1~2 d,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呼吸、有无呕血以及黑便。此外,在术后1~2 d患者禁食禁水,采用全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在无再出血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流食、半流食、软食。⑥加强患者康复教育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定期体育锻炼以及做好定期随访,注意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