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核雕产业化的先驱
——记清末民初舟山核雕名家殷根福

2022-12-20 14:23殷毅军
上海工艺美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雕罗汉橄榄

How can kernel carvings, which take root in a small village in Zhoushan, develop into such a famous kernel carving industry cluster in China? A person must be mentioned here: Yin Genfu. He was a renowned kernel carver and pioneer for Zhoushan kernel carving industry, who was born in Zhoushan Villag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核雕,是指在果核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植物和舟船等艺术形象的技艺,通常也指用果核雕刻成的雕刻艺术品。核雕属微雕,历史悠久。但其起源尚待考证。有关苏州微雕工艺的记载寥若晨星。直到元明,微雕工艺才在苏州的艺术门类中崭露头角。明清以后,作为微雕工艺的核雕得到了市场的追捧,逐渐形成了工艺美术门类中的一个品种,并以“苏州核雕”的品牌而名满天下。苏州核雕尤以橄榄核雕闻名,其主产地在苏州光福舟山一带(舟山原属光福镇管辖,故又将“舟山核雕”称为“光福核雕”)。舟山村,相传是因吴王阖闾所设的“造舟之所”而得名。这个小村落原本名不见经传,却成了近代以来苏州核雕迅猛发展并闻名于世的“中国核雕村”。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地现从事核雕的有五六千人。舟山核雕作品以“精、细、奇、巧”的“苏派”风格闻名全国。核雕不仅是舟山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而且成为全国核雕艺术的一面旗帜。故民间言“中国核雕看苏州,苏州核雕看舟山”。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舟山小村落的核雕怎么会形成如此闻名全国的核雕产业群呢?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清末民初舟山村人、著名的核雕艺术家、舟山核雕产业的先驱殷根福。

苏州舟山的中国核雕村

殷根福作品收藏证书(其女殷雪云捐赠)

《新生》殷毅军

殷根福(1887—1941),吴县舟山村人,苏州著名核雕大师,也是我的曾祖父。他在青少年时期初学竹雕,继学牙雕,再事核雕,成年后闯荡上海,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永兴斋”,出售竹雕、牙雕艺术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广东船工中获得一些橄榄核,精心琢磨以后,随形设计,将橄榄核雕成罗汉头像。为此,他曾专程去罗汉堂观察罗汉形象,并将罗汉形象创作于核雕中。他的橄榄核雕《十八罗头像》造型各个不同,形象生动,表情自然,神采各异,双眼传神,而且挺刀爽劲,厚朴凝重,被人们誉为“殷派罗汉”。在佛教传说中,“十八罗汉”是指十八位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成。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殷根福在设计之初经常去寺院观摩罗汉塑像,再对橄榄核雕“十八罗汉”进行布局定版。首先,他确定橄榄核雕“十八罗汉”的材料必须选用“广东乌核”。这是因为“广东乌核”分布在阳江、高州、增城等地区,所产橄榄核具有色正、皮厚、形正、粒硕、质密五大特点。二是确定罗汉头像的雕刻以“五刀定位法”来进行,即:鼻子一刀,眼睛二刀,耳朵二刀。“十八罗汉”的造型:上八罗汉为胡须、卷眉和卷发;下十罗汉为长直须和长眉加八个没有胡须的青年光头;此外,上有一顶珠和下垂一全身坐莲弥勒佛,合计20颗,成为一串十八罗汉持珠样式。这是一组以喜庆吉祥为主题的广义的罗汉头形象。他们的神态各不一样:或喜、或怒、或哀、或静思、或开悟等。人们称之为“殷派十八罗汉”。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无论是手串还是挂珠,求购者络绎不绝。当时,上海动荡局面渐趋安定,人们信奉佛教,故核雕手串“殷派十八罗汉”成为风行一时的核雕艺术品。见此大好形势,殷根福回舟山村广泛发动村民一起做罗汉头,并将自己首创的“五刀定位法”制作技艺,传授给村民。“五刀定位法”是殷根福对核雕制作技艺的一次重大创新和改革。按照这一方法制作罗汉头像,再也不用先在橄榄核上用笔画出罗汉轮廓了,省去了设计这道工序,大大提高了橄榄核雕生产效率,为橄榄核雕的产业规模化打下了基础。那些年殷根福为满足上海市场的需求,时常忙于往返上海和苏州之间,发动村民课子带徒传授技艺。接着又组织村民将做好的罗汉头,成担成担地运往上海“永兴斋”。很快,舟山村及周边村落的人们也纷纷以此为业,于是,核雕产业就在该地区发展起来了。

“殷派十八罗汉头像”艺术形象的定型,使“十八罗汉头像”成为闻名全国的文玩,并且经久不衰。这是殷根福对苏州橄榄核雕艺术的一大贡献。

同时,殷根福对核雕刀具的定型、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的总结和梳理,是殷根福对橄榄核雕技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他对核雕用的刀具确定了三种刀形:1.平面刀,有不同宽度的多把刀,使用左右两个刀角,一般和被切面形成30°推切线条,也可使用刀刃平直面进行推切大块面。2.圆弧刀,有不同弧度多把刀,进行不同弧度的成形线条的雕刻。3.尖锥刀,由不同夹角角度的多把刀组成,雕核时用它们可以在核上进行不同宽度的阴刻线条雕刻。由于上述成型刀具的使用,提高了核雕生产效率,适应了产业化生产的需要。

《十八罗汉头像》殷毅军

《运河十景之横塘驿站》 殷毅军

《喜从天降》殷毅军

《连年有余》 殷毅军

接着,殷根福还对橄榄核雕刻工艺流程进行了规范:在雕刻工作台上有一撬刀床,它凸出于工作台边缘,有大小不同的凹槽来适合不同大小的橄榄核。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核放在撬刀床凹槽内固定,以便雕刻图案。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刀,无名指抵住在需要雕刻的橄榄核上,实现精准推刀和留刀。撬刀床和核精准地固定位置,方便转换雕刻面,持刀用刀可精准发力,加之辅助工具锉刀和扶钻的使用,以“五刀定位法”雕刻的“十八罗汉头像”,成为制作舟山核雕罗汉头的楷模和经典。而殷根福对核雕工艺流程的规定,不仅保证了核雕罗汉头生产的规范化和产品的质量,更是为舟山核雕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殷根福为使舟山核雕继续发展,还及时授艺给其子殷荣生和女儿殷雪芸。1935年他又招收了同村须吟笙为徒。1938年,殷荣生又授艺钟年福。他们都年龄相仿,朝气蓬勃,给“永兴斋”注入了活力。他们将“殷派”核雕品牌在大上海发扬光大。后来,他们又代代相传至今。进入21世纪后,殷根福点燃的舟山核雕星星之火,在苏州燎原成了熊熊大火。

我的曾祖父殷根福于1941年过世,至今已八十余年了。但是,舟山核雕人一直都在传诵着他当年在大上海的传奇,传诵着他开拓舟山核雕产业化的不朽功勋,并传承着他遗留下的核雕技艺不断创新发展!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殷根福对舟山核雕的贡献,《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1989年第一版)也有著录。该书在“殷根福”词条记述:“殷根福清末舟山核雕艺人。江苏苏州吴县舟山人。擅长橄榄核雕,刀笔粗犷、大刀铲削、形简意赅。当年闻名海上,被古玩业誉为“殷派”。现子殷小男〈殷荣生〉,女殷小妹〈殷雪芸〉,仍继承父业。”《苏州市志》第十七卷(第177页)也记载了殷根福的业绩。

“光福核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殷根福是近百年来开拓光福核雕产业化的第一人,他的核雕技艺经过一个世纪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现在舟山村核雕手艺从业人员达五六千人,成为全国最大的核雕原产地,实现了苏州核雕产业化,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饮水思源”。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曾祖父——苏州核雕产业化的先驱、舟山核雕艺术家殷根福。

猜你喜欢
核雕罗汉橄榄
核雕文化,非遗传承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盈寸之间 浮圆镂空
——大钊核雕作品欣赏
橄榄林中的乡村酒店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
少林功夫拳(四)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试析核雕艺术的当代嬗变
冬清肺火用橄榄
橄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