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线宜传承
——风筝之都的红色印记

2022-12-19 11:44王立群
山东画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昌邑旧址烈士

文王立群

初秋稍有微凉,虞河两畔,树叶开始泛出迷人的红色,装点着这座因风筝而闻名于世的城市。潍坊市人民医院背后的一组老建筑旁,不时有人驻足。从闹市的繁华到此间的宁静,只有林木相隔。很多人不知道,这座被称为“乐道院”的古朴建筑,曾是日军侵华期间中国境内最大的“集中营”。虞河从其院前流过,蜿蜒向北,经红色文化的沃土昌邑,最终汇入莱州湾。

从潍城、寒亭到昌邑,从乐道院到昌北县委旧址,再到抗日殉国烈士祠,虞河在滋润这座城的同时,也串起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印记,一如她曾经的名字“溉河”,灌溉大地,更灌溉一方人的心灵沃土。

一院:从集中营到革命摇篮

集中营,曾经更多存在于电影中,存在于遥远的欧洲,到过乐道院,我们才发现,原来它离我们如此之近。

始建于1882年的乐道院,最初是集教会、学校、医院于一身的综合性场所。五四运动爆发之后,这里也曾是潍县革命早期的活跃地之一,被称为“潍县革命的摇篮”。二战时期,这里成为西方侨民的噩梦之地,在侵华日军的控制下被称为“东方的奥斯维辛”。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被囚禁于乐道院的侨民与潍坊的抗日志士们一起,书写过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正因为这段共同经历的抗战史,今天的潍县乐道院成为潍坊市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二战期间国际侨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及国际主义精神的象征。

齐鲁大学前身广文大学主教学楼就座落在乐道院内

当地居民协助侨民逃出集中营后合影

抗战胜利后,乐道院又承担起新的红色使命。1948年,作为鲁中重镇的潍县解放后,中共华东局决定组建一所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培养青年干部的革命大学。同年夏,华东大学在乐道院成立。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大,急需大批干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山东分局决定从华东大学抽调干部、学员组成工作队南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成为南下干部,奔赴祖国各地。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华东大学共培养了有社会主义觉悟,勇于献身革命事业的干部4000多人,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天的乐道院,已经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物陈列,向来往的人们讲述曾经的峥嵘岁月。

一线:红色地标连点成线

虞河一路向北,很快就进入革命老区昌邑。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区与其他战略区的唯一联系通道。这条由无数共产党人信念铸就的战略通道,架起山东连接延安的红色生命线,影响着山东战局乃至全国战局。

1949年10月1日,人民政府接管后的乐道院医院工作人员庆祝新中国成立

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曾是渤海走廊的重要节点、昌北县委驻地。为了保卫县委、保卫家乡,马渠村群众积极参军参政,拥军支前,对敌斗争顽强,民兵威震四方,掩护干部伤员,被誉为昌北根据地的“红色堡垒村”。

战争年代,马渠村有著名的“三多”:参政多、参军多、出干部多。抗战全面爆发之初,马渠村就组建了100多人的“民先”队伍,成立了村党支部。抗战时期,昌北全县9个区先后25任书记中有10人来自马渠。村里的赁铺胡同出过6位区以上干部,被人们称为“书记胡同”。据1957年统计数据显示,该村在职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达57人,被誉为“革命干部的摇篮”。

今天,昌邑市在马渠村建立红色马渠教育基地,以马渠村史馆为中心,对魏惜珍、魏坚毅和陈挺等名人故居、县委宣传部旧址、革命烈士魏汝干和魏振栋等的故居一系列革命遗迹进行还原和展示,记录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不仅在马渠村,近年来,昌邑市根据革命文物资源分布情况,将红色文化遗迹聚点成线,东线串联西海军分区后方医院旧址、中共胶北特委旧址、李福泽将军事迹陈列馆等;西线串联红色马渠、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等;南线则将市党史馆、胶河战役烈士陵园、昌南县委旧址等连成一片,构建起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旅游新格局。

昌邑胶北特委旧址(杨超/摄影)

一人: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参军多”的特质不仅属于马渠村,还属于整个龙池镇。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龙池镇共有2100余人参与支前。总共1万多人口的龙池镇先后有528人奔赴抗日前线,涌现出了无数“一门二英”“一门三英”的光荣家庭。抗日殉国烈士祠里,一位名叫魏铁良的退伍军人,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英烈们的故事。

2012年6月23日,魏铁良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从那一天开始,魏铁良承担起管理烈士祠的重任。每天早晨不到7点,70岁高龄的魏铁良就会来到祠堂,打扫院子,擦拭牌位,给先烈们上香、敬军礼。

魏铁良还成了烈士祠的讲解员。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待过四十多个学习团队。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和老党员,凭借着忠诚和信仰,魏铁良在烈士祠一守就是十余年。这些年来,他不仅将烈士祠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利用空闲时间走访烈士后人,搜集整理出近10万字的烈士事迹材料,他说:“抗战期间,昌北大地上有四支队伍奔向了山东抗日的战场。我要把它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增强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更让先烈永存世人心中。”

“在统计和整理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先烈牺牲的时候大都是二十几岁,超过30岁的都不多。一个个正值青春年华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倒下了。”很多到访者都会问:“这些烈士有后代吗?”魏铁良坚定地说:“有,当然有,而且很多很多,我们昌邑人民、山东人民甚至全国人民都是他们的后代。”

如今,在潍坊这片红色沃土,越来越多如魏铁良一般的人投入到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中,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遗产在经历“保得住、用得好、活起来”的过程,让红色文化基因借助遗产深度传承,让红色血脉在时代的演进中赓续新篇。

魏铁良整理出的近10万字的烈士事迹文稿(杨超/摄影)

昌邑革命文物工作成功做到“保得住、用得好、活起来”(杨超/摄影)

猜你喜欢
昌邑旧址烈士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A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 Henry’s Novel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昌邑市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20分钟办结”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向烈士致敬
不急于上市的大姜藏着卖